从这部豆瓣9.1的纪录片里,我找到了3个成长秘籍

 

值得一看。...

大家好,我是 Taka ~

周末了,给大家推荐一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

这部片的主题词是「教育」。记者周轶君,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不禁开始思考:

我应该给他一个怎样的童年?好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

带着这些问题,她开始走访各国:日本、芬兰、印度、英国、以色列……最后回到中国。
一集集看下来,Taka 的强烈感受是:

教育的对象绝不仅仅局限于学校里的孩子,它跟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他乡的童年》里,你会看到很多成年人的日常困惑。比如:

  • 平台不够高,环境不够好,怎么更快成长?
  • 怎么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 怎么在一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更好地生活?


面对这些问题,不同国家的人们给出了怎样的答案?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对现状不满,几乎是每个刚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都会出现的情绪。

很多同学都会向 Taka 抱怨:

现在的公司管理混乱,努力工作却很难被看见,委屈。

周围的同事浑浑噩噩,想上进却没有做事的氛围,无奈。

质疑上司或老板的做事方法,但作为员工只能听话,拧巴。

陷在这样的情绪里,公司、老板、同事,这些你不能改变的外界因素看起来就像是影响你成长的最大阻力

面对这个问题,芬兰一位「富爸爸」于而基给出了他的建议。

年净收入排在全国330名的于而基,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鼓励他们出门打工。

「我从出生起就开始工作了,所以这也是我对孩子们的要求。」



在他看来,这样做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孩子体会赚钱的不易,更是在锻炼他们在真实世界学习的能力。

跟很多人一样,于而基的孩子也会向爸爸抱怨,觉得老板不好,雇佣的人很糟糕。

爸爸就会问他:

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怎么做呢?



当孩子们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他们的工作就不再只是做一个汉堡,而是怎么经营自己的生意。

是的,很多时候,我们都有一个错觉

眼前的一切麻烦,都是环境造成的。如果能换一个好的环境,我马上就能成为我想成为的人,过上我理想中的生活。

但事实上,从来就不存在什么「生活在别处」,生活就在这里,就在眼前,就在你遇到的一个个真实的麻烦和困境里。

面对这些,你是选择分析、解决还是抱怨、逃避,不同的选择就会指向完全不同的路径

在《30岁前别结婚》这本书里,陈愉在聊到工作时也说:

比起你在职业中做的任何选择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你当前的工作中坚持每天进步学习

如果能把每一份工作都看做是在一个新的地方、跟一些不同的人学习的机会,有的时候,从那些经营较差、糟糕的老板身上,你能够学到的东西要比从好的工作环境中学到的还要多。

下次,如果你又忍不住开始抱怨环境,就问问自己:

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

你会发现,看似限制着你的环境,其实也能变成帮助你成长的案例。

你会处理负面情绪吗?

心理压力大是现代人的通病,在日本,这个问题更为普遍。



既然压力人人都有,学会跟自己的情绪相处,就是一门需要掌握的功课。

不会处理情绪的人,潜意识就觉得情绪是不好的、妨碍效率的,当情绪来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抗拒、回避、压抑,想让它快点消失,更不会把负面的情绪跟别人倾诉。

但情绪也是有脾气的:你越是忽视它它就越不走,越要提醒你注意它的存在,来「烦」你。

结果就是,经常内耗,感到压抑,觉得「身心俱疲」。

而在日本东京,一个叫吉田英史的「感泪治疗师」,他的工作就是通过鼓励学生们哭出来,唤起人们感性的那一面,重新恢复自己的情绪感知力,从而舒缓身心。

在他看来,眼泪是有它的积极作用的,学会不压抑自己的情感,向别人倾诉和表达,才能给自己减负。



其实,情绪无所谓「好坏」,即便是像焦虑、恐惧这些我们平时不愿意经历的情绪,也有它的意义:

  • 焦虑在提醒你,这件事很重要,你需要认真对待。
  • 恐惧在帮助你看到潜在的危险。
  • 压力在告诉你,你现在的能力不足以面对接下来的挑战,需要升级了。
  • ……


及时觉察到自己的情绪,用「对话」代替「抗拒」,读懂每一种情绪背后的语言,你才能更加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内心发生了什么。



在接纳和理解了自己的情绪之后,再去寻找解决方法,你会更加平静和清醒,做事反而会更有效率。

下一次,当平时不愿面对的负面情绪来的时候,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

  • 我现在的情绪是什么?
  • 为什么我会出现这样的情绪?发生了什么?


在搞明白情绪的来由之后,你会更容易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待自己的问题,这个时候再问问自己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应该做点什么?

答案也许就会自然而然地浮现。

自主性比执行力更重要

印度一集,纳兰达领导力学院主管伊卡维亚谈到中国人和印度人的差别:

中国人很擅长「完成」事情,但不像印度人那么能言善辩,习惯表达自己的想法,哪怕这些想法不是那么完美。



这点给 Taka 的触动很深:

我们很多人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该如何满足别人的期待」,如何在一个固有的游戏规则里努力地赢

学生时代,只有拿到好成绩和好名次,才是「好学生」。

工作之后,要努力完成手头的每个任务,才能生存、适应。

却很少有时间去思考

  • 我自己想做什么?擅长什么?
  • 什么事情能让我发自内心感到快乐?


而当我们进入到真实世界,发现人生并不是一个考试,不是努力答题、认真做对就能得A,甚至,根本就不存在一个固有的「正确答案」,迷茫就产生了。

只有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动力,真正开始去思考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什么对我是「对的」、「好的」,学会自主地去选择,这种迷茫才能被消解。

《他乡的童年》里展示出的印度,就充满了强烈的「自主性」:

不管是小学还是大学课堂,都鼓励学生跟老师争论,表达不同的想法;

小时候因为月经遭遇到很多挫折的女孩,在长大之后自己画了一本关于月经的绘本,帮助更多跟她一样的女孩;

工程师库布塔发现穷孩子买不起很多玩具,就利用自己的知识「废物变玩具」,把这些素材公布在网上,让更多孩子体验这些乐趣。



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个来自台湾的妈妈:

在台湾,儿子 Jolly 因为注意力没办法很集中,被老师看做是有问题的孩子,非常自卑。

这位妈妈没有让孩子「变乖」来达到老师的期待,而是带他来印度读书。在这个更适合 Jolly 的环境里,她发现儿子非常有创意,交到了朋友,也越来越自信了。



这个妈妈让我意识到:

我们都习惯了接受和适应环境却忘记了自己也有不接受的权利

广阔的人生,从来都不应该只有一种游戏,一种玩法。

如果现有的游戏规则不适合我,我就去选择适合我的,或者,自己创造自己的规则,然后,玩得开心。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你看《他乡的童年》了吗?你有什么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或感悟呢?在评论区跟 Taka 聊聊吧!

喜欢今天文章的话别忘了给 Taka 点「在看」呀~
反鸡汤,每天打碎一点你的「幻想」
重构自己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喜欢请按「在看」~


    关注 重构自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