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听|堂堂八路军总司令,为何这一次“借钱不还”?

 







第41期

2019年10月26日

小伙伴们,晚上好!


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封抗战初期朱德在太行山区写给家乡好友的信,这封信虽然已经纸质发黄、破损,但字迹仍然清晰可认。读着这段承载着报国之志、孝母之心和勤廉之德的特殊文字,不由得让人去探究其背后那不寻常的故事。
(点击音频进入夜话时间)
朱德的借款信


1937年,朱德正率领八路军奋勇抗击日寇,战斗紧张激烈,各项军事工作都需作为总司令的他来决策,异常繁忙。一日,朱德与旧识谈话时得知四川老家正逢旱灾,生活艰难。他不由想起自己的八十多岁的生母和养母,现在吃喝都成了问题。忙革命疏于照顾,想尽孝囊中羞涩,于是朱德就给儿时好友——在滇军时任朱德旅部军需的戴与龄写了这封注明无力偿还的“借款信”

与龄老弟:

我们抗战数月,颇有兴趣,日寇占领我们许多地方,但是我们又去恢复了许多名城。昨邓辉林、许明扬、刘万方等随四十一军来晋,已到我处,谈及家乡好友,从此话中知道好友行迹甚以为快,更述及我家中近况颇为寥落,亦破产时代之常事,我亦不能再顾及他们。

惟家中有两位母亲,生我养我的均在,均已八十,尚康健。但因年荒,今岁乏食,恐不能度过此年,又不能告贷。我十数年实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是。我以好友关系向你募贰佰元中币速寄家中朱理书收。此款我亦不能还你,请作捐助吧。望你做到复我。此候近安。

朱德

十一月二十九日于晋洪洞战地



朱德曾在旧军队任职,那时候他一年能拿到两千大洋。但投身革命十多年以后,身为八路军总司令的他,却穷的连赡养母亲的钱都没有。当时也不算富裕的戴与龄收到这封信后,二话没说给他的两个母亲寄去了两百元,使饥饿待毙的两位老人渡过了难关。朱德当时为什么就穷到了这个地步呢?我们在他与前妻陈玉珍的信中,就能找到答案。

玉珍:

知道你十年的苦况,如同一目。家中支持当赖你奋斗。我对革命尽责,对家庭感情较薄亦是常情,望你谅之。

庄弟及理书、尚书、宝书、许杨明等现在还生存否?做什么事,在何处?统望调查告知。以好设法培养他们上革命战线,决不要误此光阴。至于那些望升官发财之人决不宜来我处。如欲爱国牺牲一切、能吃劳苦之人无妨多来。我们的军队是一律平等待遇,我与战士同甘苦已十几年,快愉非常。因此,无论什么事都可办好。

以后不宜花去无用之钱来看我,除了能作战报国的人外均不宜来。我为了保持革命军队的良规,从来也没有要过一文钱。任何闲散人来,公家及我均难招待,革命办法非此不可。家庭累事均由你处置,我从不过问。手此致复,并问亲友均好。

朱德

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七日

1966年11月,一位意大利记者采访朱德元帅问:“您一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朱德回答:“最大的遗憾就是,在老母逝世前连一杯水都没倒。”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可无国哪来家?精忠为国又何尝不是忠孝为家!

朗读:驻省商务厅纪检监察组 肖登磊

录制:湖南省演出公司
更多精彩 为您推荐
►荐听|当年那一跪,足足两小时!纪检组长为何至今还在回味?

►荐听|她亮出了传家之宝,你觉得咋样?



向伟人致敬!


    关注 三湘风纪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