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再偷一个,妈帮你挡着”:爱占便宜的孩子,会吃最大的亏!

 

游乐园里某个娃娃机没有上锁,一个小男孩偷拿了娃娃后,妈妈又掩护他分两次拿了三个娃娃。...

不久前,山东济南发生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游乐园里某个娃娃机没有上锁,一个小男孩偷拿了娃娃后,妈妈又掩护他分两次拿了三个娃娃。整个过程小男孩丝毫没有犹豫,毫不顾忌,而妈妈也一点儿劝阻的意思都没有。
监控一公布,很多网友谴责道:这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的现实注解!

俗话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这个妈妈以为帮孩子占到小便宜,洋洋自得,却不知道这是在为今后埋下更大的祸根。

教育的边界,取决于父母思维的边界。一个娃娃,一支笔,几块钱都是小事,可是透支的却是孩子的未来。
爱占便宜的孩子,都得吃大亏
知乎上有人分享过一个故事:一个姑娘在法国留学,惊喜地发现有“空子”可钻:法国的车站没有检票口,没有检票员,完全靠自觉买票乘车。

于是她开始逃票,一次,两次,三次,都侥幸成功,沾沾自喜。
毕业后,她应聘法国各大顶级公司,却四处碰壁。看着优秀的履历,她百思不得其解。

当她再一次被一家大企业拒绝时,她愤怒地质问:请问是因为种族歧视才拒绝我吗?

对方回答:看到你的教育背景和学术水平,我们非常重视你。但看了征信记录,我们发现你有三次以上乘车逃票被处罚的记录。

这证明你不遵守规则,还善于发现规则中的漏洞并恶意使用,对于这样的人,我们是没办法信任的,工作中,很多事情要靠自觉。

这样的信用污点,恐怕在整个欧洲都没有人敢雇佣她。
虽然这个姑娘拥有闪光的学历背景,可惜在法律道德意识上却是不及格。

缺失的道德教育,社会将不打招呼地全部补回来。但你将为此付出一笔无比昂贵的学费,甚至祸及一生。
占便宜的孩子身后,都有爱占便宜的父母
有网友拍摄过一段真实视频:北京地铁站,一家四口从进站到出站,都是等别人过闸时迅速“抱团”冲过去。他们带着的那个小男孩侥幸逃过检票后,边跑边兴奋地发出得意的大笑。
在毫无公德心的家庭,孩子把占便宜当成刺激的游戏,把钻空子当成机灵聪明,这种钻营取巧的人长大后进入社会,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啊。

美国教育学博士杰恩·梅杰在《双向养育》中强调:

“父母需要把养育的注意力从孩子转向自身,唯有改变自己、丰富自己、提升自己,以充满爱、价值感、尊重人际界限、拥抱改变的积极状态,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一个愚昧庸俗的家庭,走不出高尚大方的孩子;一对以投机取巧为荣的父母,会亲手将孩子推向歧途。
别让贪图小利毁了孩子一生
《曾国藩家书》中总结了九类人不可交,其中有一条就是“好占便宜者不交”。这类人处处贪图小利,事事不愿吃亏,必然在社会上碰壁,落得无立锥之地的下场。
不慕眼前之利的孩子,该如何养成呢?



以身作则,做大格局的父母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通过大量研究实验证明:

人的学习行为,主要是通过他人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审视他人所接受的强化,把他人示范作为媒介的模仿活动。

也就是说,孩子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大多来自于对父母的模仿和影响。

衢州有个孩子从书店里顺走了几本漫画书,家长第一时间带着儿子和钱去书店赔罪。书店没开门,家长就写了张纸条表达歉意。
作为父母要首先明白:占小利不是精明是愚蠢,赢了眼前会丢了未来。

不要以为孩子年龄小不懂事,就能在TA面前为所欲为。越小的孩子越像幼嫩的树苗,容易被影响、被塑造

奥巴马曾说:在我们生活所依附的岩石中,最重要的岩石是家庭。对孩子来说,父母是教师和教练,是导师和生活角色的模范,是成功的榜样,亦是推动我们走向成功的人。

想要拥有一个大格局、高眼界的孩子,就先成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父母,孩子正在人生的画板上,复刻你的一言一行,一坐一卧。


培养物权意识,严管真爱并重 

不贪小利,首先要正确认识“物和占有”的概念。

2-3岁开始,孩子就开始萌发自我意识,懂得什么是“我的”,并逐渐发展出占有物品的强烈愿望。

当孩子吵闹着要玩具零食时,并不是染上了贪心的坏毛病,而是物权意识的关键期来临了。

一方面,要让孩子明白自己和他人的界限,私人和公共的界限,明确物品等资源的归属。

另一方面,培养占有的安全感也不可忽视。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匮乏感”,当孩子的欲望被过多剥夺和压抑,内心就会形成一个黑洞,成年后会不断试图填补,。
有个朋友家教很严,从小父母不许他吃零食,他也成了逛街从不要吃要喝的乖孩子。可是他后来却有了一个癖好:

每次路过超市的试吃区,他总要挨个儿吃个遍,一圈吃下来就能解决一顿饭。

他也为此感到难为情,可就是抑制不住伸手的冲动。

过分亏欠和有条件的爱,会养出爱占便宜的孩子,他们不是自私,而是在填补那份匮乏感。

李玫瑾教授说:“6岁前父母说的话是黄金,12岁以后说的话是垃圾。”

孩子越小,越要强调行为的边界,越需要潜移默化的引导。一旦立好规矩,就要“言必行,行必果”,决不心软。
规则不是为了惩罚,是为了让孩子时时绷紧这根弦,自觉规范行为。



学会共情和尊重,给孩子留面子

《圆桌派》嘉宾马家辉小时候穷,难得吃上好东西。一次他半夜偷偷溜进厨房,独自吃完一个芒果,不料被父亲当场抓住。

他说:“因为这事我被嘲笑了几千遍自私,从此我就总觉得自己不配吃好东西。”

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父母的评价,对儿童的自我认知具有决定性作用,孩子会不自觉地按照父母的评价认识发展自己。

同样,当发现孩子有占小便宜的行为,你的第一句话很关键:不要批评和嘲讽,要理解和接纳。

比如孩子想拿一颗商店里陈列的草莓,可以说:我知道你现在很想吃草莓,但是现在草莓还不是我们的,只有付完钱才能吃哦!
当孩子能够自觉克制欲望,延迟满足,也别忘了给TA鼓励:你能管好自己了,真棒!

千万不要简单粗暴地贴标签,比如“你真是坏孩子/自私/偷东西”,这极易让孩子形成负面的自我认识,激起羞耻、自卑等情绪,得不偿失。

《了凡心疗愈》中说:

精神匮乏的人,拥有再多的钱也只能制造更多的匮乏感,因为他们没有与之匹配的能力。

愿每个孩子都能遇见一个敢让自己“吃亏”的父母,成为精神富足,眼光长远,不被眼前小利牵绊的人
更多热文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摆地摊母亲培养出获奖学金女儿:
给孩子最好的财富,是让他学会思考
▲当孩子遭遇挫折时,千万
别说这句话,让他越来越无助……
热门微课





文中所用图片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人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版权所有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们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18616711561(电话同微信)

文章转载: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文章投稿: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关注 超级育儿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