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直播救3万人的命,这才是我们最该追捧的网红

 

“如果再给我10年该多好。”...



发作起来的时候,我愿意用自己在世界上拥有的一切,来换一个顺畅的深呼吸。

——@萌小二

5岁第一次发病,小姨家装修,远远闻到一股稍微有些刺激的香蕉的味道,于是大吸几口,顺利躺进了医院。

——@俊杰

记忆中最深永远是小时候晚上发作起来去厕所往嘴里喷药,像个吸毒犯一样,回来只能靠在床边,那时候还没有手机玩,就那样傻傻的靠着累到睡着。

——@王痘痘

看到这些描述,你会觉得这是在一种怎样的情况下呢?

当然不是毒瘾犯了。

它们只是写在知乎“哮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下面的回答。

不经意窥见了一个不曾深入过的群体的生存真相,才知道,这一次影视剧没有把它给夸大。
剧烈运动会痛,闻到花香会痛,遇到过敏原会痛,遇到冷空气也会痛……

呼吸本是大自然最原始的赐予,有人却在很小的时候被剥夺了权利。

据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委员会估计,这种“会呼吸的痛”,已经让世界上近3亿人每每深夜或清晨在窒息般的痛苦中惊醒。

在我国,它更是成了威胁我们孩子生命健康的最常见的慢性疾病。

儿童哮喘患者,10年内增长了2倍。

这个形势有多严峻,已经85岁的盛锦云就有多希望自己能再在世上多活几天。

因为那样,她就能多还一个孩子顺畅的呼吸了。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里,有一个很特别的挂号窗口。

它是整个医院唯一一个以个人名字设挂号窗口的,里面坐着的盛锦云已经头发花白,却还坚持每天迈着些微踉跄的步子,来到一线坐诊。
中国儿科哮喘界素有“北陈南盛”的说法,北是陈育智,南便是盛锦云,这两个“泰斗”在祖国的南北两头,守护了无数孩子的未来。

1954年第一次走入上海第一医学院时,盛锦云还只有18岁。

从医救人对于一个小姑娘来说,那时还只是个遥远的梦想。

转眼60年过去,谁又能想到,当初那个被同学戏称为乡下妹子的盛锦云,如今早已经远近知名。
医术严谨,医德清风。

有人称她是“救命神仙”,有人尊她是哮喘患儿的“守护神”。

她治疗过的哮喘病人就有3万名。

早年身体好的时候,一天能见100多个患者。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每5分钟就要接诊一个病人,一坐就要5、6个小时,一天下来别说从容吃完一顿饭,连喝口就在手边放着的水的时间都没有。
深知很多家长都是带着孩子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她无法拒绝任何一个。

因为每一个等待的孩子,都是一个家里的全部希望。

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

这是行医世家对自己人的要求,盛锦云也有对自己的要求:

“要存割股之心。把肉割下来,病人会好,你愿意割,才能做医生。”
人们总是期待每个行业都有圣人,尤其对医生,这个攸关生与死的职业。

可事实,我们却把太多偏见和固执丢给了他们。

关于盛奶奶,我很好奇也比较惊讶的是,人们对于她竟也有两极的评价。

尽管她医术高明,即使她秉着割股之心,却还是在一些人眼中落了个“态度差”的形象。

她嗓门大,性子直,还长了一双很凌厉的眼睛。

尤其是一遇到那些喜欢“自作主张”,不遵循医嘱的家长,她就会很急很生气。
对于哮喘这个病,其实不少人是存在误区的。

觉得孩子咳嗽轻了就立马停药;

听说药里面有激素就吓得不敢给孩子吃。

告诉他们不要用抗生素,可是孩子一发烧去医院,还是点名要用抗生素。该用的药没有用,不该用的药用了,孩子病情越复杂,哮喘就控制不好。

盛锦云最怕的也是这些。

那些因为家长的不听话不配合,而给孩子带来了更大的痛苦,她亲眼目睹着却无能为力。

于是,说话声音大一些,就成了“你作为医生态度怎么能这样?”

仔细寻问病史,就成了“我们是来寻求治疗的,不是来查历史的!”

她确实喜欢“训”人,可对着的从来都是那些宁愿相信道听途说,都不愿信任医生的家长。

在一次采访中,盛锦云提到了医患关系中一个十分要紧的事情,叫做依从性

患者能够依照“应该怎么治”来一步一步做,只要医生按照这个规矩定的方案是对的,这病肯定能治好。

几乎难以治愈的哮喘也是,可是很多人却在走弯路。

















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缺失。

你给我开这么多药,是不是想多赚我的钱呢?

你不让我停药,是不是也是想多赚钱?

为什么别人都好了,你却没有给我治好?

不可否认庸医、不好的医生的存在,可我也始终相信:

这世界上大部分的医生,他们从未丢弃过治病救人的初心,和当初立下的愿为医学事业奉献终生的誓言。

我们向来主张做任何事都要懂得体谅他人,却渐渐忘了医生不是神,她只是一个人,有血有肉有脾气,会饿也会累。

现在都在指责医生,我觉得非常可悲,医生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谁能一辈子不犯一点错?但不能因此就把医生一会儿说成天使,一会儿又说成白狼,不是这样的,不是的。医生跟病人的关系始终是相依为命的关系,这个当中可能会有一点矛盾,但绝不是现在这种情况。



《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曾发布过一组数据。

最近三年,我国儿科医生流失人数为14310人,占儿科医生总数的10.7%。

骇人的数字背后,究竟藏了多少个儿科医生的心酸?

里面也包含已经在儿科室苦战了60年的盛锦云。

孩子不会说,只能靠医生的经验来观察分析,去伪存真才能作出准确诊断。所以给孩子看病的难度,相比于任何一个科室都更难。

面对身体欠佳的孩子,忐忑不安的家长,没有几个儿科医生能强大到从未有过委屈和难受。

强大如盛奶奶,之所以从未放弃,是因为始终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支撑着她。
有感恩。

年轻的时候,去给村子里一个又拉又吐的孩子看病,走到沙漠里被两只狼跟上了。

幸亏一个老太太及时喊住她救了她的命。那天晚上,她才能及时赶到,救了那个奄奄一息的孩子的命。

从那以后,她就坚定医生和病人之间,是有一种血肉相连的关系牵引着的。

有感动。

在卫生站救过一个胃出血的老人。因为情况危急,站里20多个医生抽自己的血,把老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第二年的夏天,有一天突然看见每家房间门口放了一个西瓜,

正是当初那个被救的老人,他蹲在院子里傻乐:嘿嘿,我好了,我种的瓜,你们尝尝。

没有漂亮的感谢话,但这句过分朴实的话,对盛锦云的心灵震撼直到今天。

有信仰。

苏州一个贫穷的小村庄里,一个7月大就严重哮喘的孩子,在她的治疗下,病情一直控制得很好,很多年过去,那个孩子也慢慢长大了。

没有治不好的病,哪怕是哮喘,只要好好治疗也是可以控制得很好的。

从那以后,她就找到了作为一名医生神圣的使命感和信念感。

行医者向来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有说不出口的委屈,

有连夜加班累到瘫倒的疲惫,

甚至是随时被威胁丧命的危险……

可比起这些经历过的温暖和感动,在盛奶奶的生命里,那些辛苦和委屈又突然变得不值一提了。

“退出很容易,但一旦离开,对自己、对那些还需要我帮助的孩子来说,就永远没有机会了。

所以要抓紧时间要努力一下,虽然现在儿科医生执业环境不理想,医患矛盾也大,但我们还是得继续干。”


翻阅有关盛奶奶的资料,其实并不多。

可就是几段简单的采访,几个朴实的故事,我好像就窥见了她的一生。

她活得太过倔强,所以从不愿意对自己妥协;

她活得太过透彻,所以从不愿意对现实投降。

眼看着年纪越来越大,她的内心里也是下过决定的:

如果有一天,我在工作上已经对别人、对病人造成困扰了,我就会停下来。

我不知道上天还能给我多少时间,但在此之前,我都要继续。

一生都扎根在医学的土壤里,为那么多可怜的孩子搭起生命的呼吸之道。

说她是儿童医院呼吸科的泰斗,里程碑式的人物,这都不为过。
可她这辈子,还有一个很大的遗憾:

没把哮喘患者教育好,我感到很歉疚 。

哮喘和肺炎是不一样的。

抗生素是不能乱用的。

孩子不喘了就马上停药,再喘又来看医生,这样是不对的。

中国有激素恐惧,但有些激素是有用的。

这些都是基本的知识,可是我们的医学素质还太差,我们还有很多家长不知道……

于是,现在除了一线坐诊,盛奶奶还逼自己成了“网红”,学会了网络直播,把家长聚在一起做儿童哮喘的科普宣传。

“我在门诊一天最多也就看一百多个人,现在一场好几万人看,还可以在线解答问题,效率高了很多。”

被称为"中国医学圣母"的林巧稚说过一句话:

自己的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的活。

如一生守护麻风病人的“天使”李恒英;

如消灭小儿麻痹的“糖丸爷爷”顾方舟;

如给哮喘儿童照进一束光的“最美奶奶”盛锦云……


我们自古以来,从来都不缺这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一生都在奉献的人。

缺的只是,我们太少关注还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从不怕吃苦受委屈,不怕被骂被误解。

怕的只是,因为不理解,因为不支持,有一天,我们让这些在寒冬里还坚持救我们命的人,真的寒了心。

参考资料:

《CARC儿童哮喘微课堂》第一期:盛锦云教授

医生医事,《遇见·呼吸之道 | 盛锦云:没把哮喘患者教育好,我感到很歉疚》

医生医事,《名医人文观|盛锦云:只有医生和病人,没有穷人和富人 》

北京青年报,《85岁“最美医生奶奶”坚持一线坐诊》


    关注 花瓣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