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教育回忆录:今日的宛清镇,还有多少贵子出自寒门?

 

那时的临清,乡镇一般再穷也要优先保证中学教师的工资,校长和中层以上的教师还有机会调到乡镇政府任职副乡长等中层以上的职务。...



本文作者:借调勤杂工

临清作为一个曾经在全省工商业处于前列,且有过不小辉煌的县级市,教育系统培养的人才大军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临清工商业发展迟缓,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社会问题频发,固然有多种因素,但与近十几年来教育下滑和严重的人才流失是分不开的。

近期看了谈资不少关于临清教育问题的文章,联系当前临清教育现状,很有感触:临清教育的基础并不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今天问题重重裹步不前,甚至出现局部倒退,长此以往将影响临清未来发展的根基。

作为教育系统局外人,没有专业研究过,也不敢对教育系统指手画脚,更恐影响了勤勤恳恳战斗在一线的灵魂导师们的积极性,暂不发表意见。但是作为完整经历了改革开放,恢复高考等中国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过来人”,谈谈临清教育往昔的努力与辉煌,或许对当前教育现状有借鉴意义。年代久远,不准确之处,敬请谅解。

口粮里省出来的学费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初的临清农村,经历了八十年代的小学初中高中,九十年代的大学,毕业后从容回家乡某政府部门就业,岁月蹉跎,无风无浪,不求有功但求无愧,一事无成到如今。就从八十年代的中小学谈起吧。当时临清城区有十所规范化小学和国棉厂电机厂等企业小学,条件好,师资强,很多学生能考上临清一中和临清三中,毕业后大部分考高中大学或者技校就业,基本不太考虑中专,这也是我们这些农村娃所羡慕却无法得到的。

主要说说临清农村的教育。八十年代初刚开始改革开放,农村才开始一步步走向温饱,像我们家这样兄弟姐妹多的家庭,吃饭仍然是最大的问题,每年都要考虑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例。因为我们还在上学,学费虽然现在看不多,但对当时的农村家庭来说,仍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很感谢我的父母让我们都上了学,因为在八十年代,有两三个上学的孩子每年交上百八十块钱的学费,足可以让一个农村家庭陷入赤贫。我们家也像别人一样,在尽可能吃饱的基础上多种棉花。尽管种棉花费工费时,但当时种植一块一斤的棉花显然比一毛钱一斤的麦子更划算,前提是种的冬麦和夏季的玉米棒子能吃饱饭。

唉,那时农村也没有其他的任何收入,想想父母把我们拉扯大,甚至上了大学,是多么不容易!记得十几亩地只种了三四亩麦子,而棉花却有七八亩,况且那时麦子产量低,还要交公粮,公粮多的时候每人200多斤,上至八十岁老人,下至三岁孩童,无一例外,根本剩不下多少麦子,所以当时农村一年到头大多都是吃揦嗓子的窝头饼子,吃馒头的时候不多。各家院里还养猪养鸡,种了西红柿黄瓜辣椒茄子南瓜等蔬菜。

上小学五年级,要走四五里地

言归正传。在当时以吃饭为第一要务的农村,教育是奢侈品,正规的小学教育在农村是不多见的。可以负责任地说,在整个八十年代,临清农村就没有一所正规小学!乡镇(当时叫公社)基层政府财政无力承担教育支出,所以小学都是村办的,包括校舍,民办老师等一切支出都是村里负责。但是除了特别穷和特别小的村,大部分村还是有小学一二年级的——当时农村没有幼儿园的概念,大一些的村有育红班,就是一年级的学前教育,绝大部分村都还是没有的——小学三四年级只有在大并且富的村才有,小村穷村的学生就要去大一些的村庄借读,还要交比本村要高一点的学费,毕竟是借人家的资源嘛,其实也就是每季度几块钱至多十几块钱的学费。五年级包括公社(就是现在的镇)驻地,全乡镇只有四五个,甚至更少,偏远的小村,孩子们要走四五里,甚至更远去上学。当时没有电动车,自行车也都是大人们才有骑的,孩子们只能步行,也幸好当时交通不发达,车少,公社有一两辆车,派出所有辆三轮摩托,倒不担心发生交通事故。

老师是经常换的,小学老师这种文明活,一般都是大队书记亲戚家新娶的儿媳妇担任,生孩子后忙着看孩子就不当了,再找新嫁来的姑娘当老师,大部分都是小学毕业,初中的很少,已经算高学历了。至于公办教师,只有公社的中心小学才有几个,属于公社发工资的,其他基本都是民办教师。

举我们村为例吧,小学在一所土坯房小破庙里。因为就一间屋一个老师,所以一二年级都在一起上课,两个黑板在相对面的墙上,一二年级学生分别背对背上课,窗户是那种粗木条的,没有玻璃,屋里特别黑,不知从哪里弄来的几张破门板就是课桌。孩子们每人带个小马扎子去上课,放学再带回家,不然回家要站着吃饭。这就是一般的小学校舍情况,有的穷村小村,连这样的情况都不具备。到了九十年代,农村条件变好,才有一些富裕的大村盖起了新瓦房的校舍取代原来的土坯房。

到了三四年级我们也只能去外村借读了,当然也是要多交一些借读费的,不过我们的新老师是个初中毕业的男老师,当时觉得这个老师很有文化,什么都懂,甚是崇拜,主要还因为这个老师不打人了,所以才开始认真听课。老师的语文课上多了一种作业叫日记,开始写起来很头疼,经过一段时间发现可以把当天的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闲时翻翻可见成长和进步,感谢启蒙老师教会我很多知识,尤其跟他一样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在一生中对尘封的过往有所记录,有所感,有所怀,有所寄。

五年级是去公社中心小学上的,因为上学远,住在公社的亲戚家里,吃在学校。吃住在学校不能帮家里干活,所以很多孩子四年级就辍学了,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也不例外。在学校吃饭记忆最深刻,大部分孩子中午在学校吃饭,熥(teng)馒头的大水泥锅里经常掉进去老鼠壁虎,苍蝇更是常见。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如果下课跑得慢,从家里拿包子的尼龙网兜就会被别人拿走,只能吃别人剩下的窝窝头、饼子了,甚至有时候饿肚子,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争分夺秒和弱肉强食。整个五年级基本都处于浑浑噩噩状态中,没有什么别的记忆。

乡镇再穷也要优先保证中学教师的工资

当时还没有提出义务教育,乡镇初中还是择优录取的,全市统考,科目是语文数学和自然,满分250分,临清一中分数线大概170-180左右,乡镇中学分数线一般120左右,可见教育水平差距之大。就是这样低的分数线,乡镇中学的录取率大概只有三分之一,也就是大部分农民基本就到小学为止了。文化和智力的缺失,也是农村发展缓慢的最主要因素。

八十年代开始公社改成乡镇,乡镇政府也逐渐有了一些财权和资金积累,开始给中学陆续兴建两层或三层的教学楼,扩充班级,教师队伍也因临清师范毕业生的分配,大部分成为公办教师,工资经费等由乡镇政府负责,除了几个经常发不起工资的乡镇之外,乡镇中学教师队伍也基本稳定下来。初中教师大部分都是公办身份,中师或高中毕业,相对职业化,也更敬业,在当时都属于高学历,所以很受社会尊重。乡镇一般再穷也要优先保证中学教师的工资,校长和中层以上的教师还有机会调到乡镇政府任职副乡长等中层以上的职务,我的一位老师就调到乡镇政府,几年后升任乡镇书记,最后在一重要科局长任上退休。班级数量由八十年代初的一两个班,到八十年代末的三四个班,每乡镇由每年一百左右初中毕业生,增长到二百左右。虽然八九十年代中考升学率没有显著提升,乡镇初中教育普及率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渐提升。

但是,初二初三学生会陆续减少,到了初三基本就剩下一两个精英班参加中考了,倒不是像现在烟店潘庄唐园等西南片乡镇初中没毕业就回家结婚的原因,只是由于升学率太低。所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是当时真实写照。

八九十年代的高中生、中专生,学历一点都不低

初中毕业升学有三种选择,高中、中专和技校,因为技校限定非农业户口,所以相对而言好考得多。当时还有一个产业,就是农业户口的花5000块钱买一个非农业户口,不但可以不去挖河,不交公粮,可以考技校,变成公家人。当时的5000块钱对农民来说是巨资了,只为了让孩子跳出农门有更好的将来。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还是因为当时高中、中专录取率太低太难考,需要提前参加预选考试,一个乡镇能预选上高中、中专的不过十几人,最终有资格参加中考并考上高中或中专的不过三四个、四五个,有的乡镇在一些年份甚至会挂零!其他绝大多数十几岁孩子只能去当兵或务农了。所以八九十年代的高中生、中专生,学历一点都不低。现在的大学生更不要嫌弃你的父母高中、中专的低学历,他们在那个年代即使不是精英,也都称得上学霸。

仅举一例,八十年代中期,我的表姐经过几次冲击(复课)最终考上临清师范(虽为中专,但近百年历史,底蕴深厚,师资水平高,一直都是临清最高学府),因为是村里考出去的第一个金凤凰,大队还花钱雇了一场电影,我也专门去看,记得是《地道战》和《咱们的牛百岁》,姑姑和姑父风光了好一阵子。最近与临近退休的表姐谈到此事,她还禁不住自豪呢。

我们同时也谈到,现在的小学年轻教师们,虽然学历都是大专大本的,但是知识层面上不深不广,工作上漂浮,不具备她们那一代人穿透灵魂的拼搏和奉献精神。虽说表姐也复课,但在当时农村不复课能考上的太少了,除非是神童,复课的并不是耻辱,因为他们是在用时间和生命在拼博命运!

上世纪末临清的辉煌离不开奉献家乡的中专生

中专学校,中专学生,为我国县级区域发展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因为都是本地安置,所以中专生都会回本县市就业,像临清师范、临清工业学校、临清纺织学校、临清农机学校,临清技校,二院和县医院的两个卫校等,这些中专学校和聊城的一些地区中专学校,还有省卫校、省财校、省水利学校等,学生大都回到当地,服务于本地,为本地区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有人说八九十年代中专比高中难考,其实一点也不错。虽然一中的录取率很低,是最难考的,但是五中和康庄二中相对还是好考一些,但是前提是你能预选上才行,高中和中专的预选考试已经把百分之九十的学生淘汰了,所以八九十年代预选上高中和中专的学生已经相当于现在临清一中招录的前三百名水平了。

临清八九十年代在工商业方面的突出发展,以及九十年代在教育方面的成就,还有一直在全区领先的二院、县医院医疗双强局面,无不与临清相对多数的中专学校数量和众多回临清家乡奉献的中专生有莫大的关系。

长期以来,中专生的对临清家乡的贡献是远大于大学生的,无他,中专生人数众多,分布在各类技术学校,毕业都会留在家乡,服务于各类工业企业、教育、医疗、政府机关等各部门,而大学生只因为当时升学率太低,全临清每年只能考上几十个,至少在98年大学扩招之前,临清从来没有超过100个,又因为当时的精英教育模式,培养的大学生基本都是学术研究型人才,除了师范和医学毕业的回家乡,其他专业基本回临清没有对口专业,就算有回临清专业也不容易对口,每年或许有三两个,就像我当年回了家乡临清,同年一起回来归政府分配的只有三个,现在一个提拔去了聊城,一个考了研究生,成为大学教授。所以八九十年代的临清是奋斗在各个行业的中专生的时代。

我同年校友考入临清师范,就业某乡镇中学后自学考试大专、本科,几年后又成功考研,现已在某地任主要领导,那个年代他们基本都是所在工作岗位上的技术骨干和业务能手,为临清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时代谱写了美丽的篇章。

考上大学的幸运儿

在升学率方面,八九十年代可不像现在遍地大学生,当时教育资源严重缺乏,国家实行精英教育,只有学习拔尖的初中学生才有升入高中、中专的机会,中考的社会影响远远大于高考。作为临清拔尖的临清一中初中部,有四个班大约200多学生,每年考入临清一中高中部也就几十人,而作为千年“老二”的临清三中(现临清民族实验中学)不过7、8个,从不过10,其他各乡镇中学一般三两个,有的甚至保持零的记录,原因是省级规范化学校的临清一中高中部仅有四个班,招收200多人,其中还包括教育局等领导和各学校领导的照顾子女数十人,招生多了跟本没有条件。所以每乡镇中学只能考入几个精英孩子,甚至有的乡镇中学几年都考不上一个一中。

再谈谈我们那个年代的高考吧,现在网上说高考各省划线不公平,可是我们那个年代同一个省高考分数线都不一样。本科每年全省录取一万多,济南、青岛、东营等地区和胜利油田、齐鲁石化、大型钢铁企业等分别划线,最多能低100多分,还有银行、烟草、公安等部门的子女等都可以照顾分数,其他地区像聊城德州菏泽等享受最高分数线待遇。最后到我们聊城地区也就考上三四百,临清每年就是几十个,还主要是临清一中的贡献,康庄二中有时只能考上一两个,五中学风不正,经常打架动刀子,所以本科录取率基本为零。

这还只是本科,大专和高中中专更过分,全省每个地区一个线,每个地区的大学都有很强的地方保护主义(大专招生不跨省,没有外省大中专毕业生这一说)。除了聊城唯一的一所大学,聊城师范学院每年招生聊城本地大专生100左右,其他省内院校基本在聊城招生数量三两个,所有聊城大专录取数也就200人左右,平均到临清每年大都不超过20个,所以我们聊城的大专分数线只比本科线低几分,比济南、青岛等高200多分。高中中专招生更少了,基本忽略不计。

与今天不一样,那时大学不分一类二类,也还没有985,211之称,只有名校和普通大学的区别。当然就当时的录取率而言考上就是幸运的,但是仍然偶有清北胜出。高考同样存在八年,甚至十年抗战的现象,甚至复课生比应届生人数更多。我的一位高中学长就在我大学毕业并上班两年后才考上聊师大专,后来考研考博,现在已是某知名大学的学院院长了,谁说屡战屡败者就没有未来。

当时国家对大学生的待遇也是很优厚的,不但不交学费,每月还发放生活补助,大概二三十块钱吧,而学校食堂还有补贴,基本生活已足够了,所以大学生对国家对人民是怀着深深的感恩的,也都立志将来报效国家。

声明:

本文为谈资网友“借调勤杂工”原创,临清谈资首发。欢迎在微信朋友圈或微信群转发,严禁未经临清谈资及作者同意转载到各类平台,严禁摘抄改编,否则必定追责。


    关注 临清谈资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