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董卿谈父亲的教育:我依旧严重自卑,只好拿命去搏成功

 

近日,“央视主持人大赛神仙打架”登上热搜,引起大家的热议。...





近日,“央视主持人大赛神仙打架”登上热搜。



董卿作为节目评委,凭借一针见血的现场点评,屡屡引发人们的赞叹。

谈起董卿,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著名的央视主持人、主持过多届春晚,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她背后的辛酸。



董卿曾在一场活动中提到她的父亲:

“他对我的严厉和苛刻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不要我照镜子,

不让妈妈给我买新衣服,

不能有任何的文体活动等等。

高一到高三,

每个寒暑假必须去酒店做清洁工打工挣钱。”



父亲严苛的教育,从某种方面说让董卿加速成长,但从另一方面说也让她变得十分自卑。



董卿说:“原生家庭对每一个人成长的影响是很难估量的。我父亲对我的严厉和苛刻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这种教育方式的问题是,我会经常出现一些自卑的情绪:我要比别人做的好很多很多,我才会觉得踏实。如果我觉得我跟别人差不多,或者只好那么一丁点儿,我就会很没有安全感,我会觉得我不行。

所以我要付出很多很多,我要拿命去搏。”



确实,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因为个体的差异,这种打压式教育也可能适得其反。

你听过孩子的心声吗?
去年有一部很火的台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剧中的小伟,就是这样一个被父母控制的“木偶”。

母亲在与丈夫离婚后,对小伟十分严格。为了让母亲满意,小伟伪造了自己的成绩单。

母亲无意中发现了这件事。
她有一个可以控制儿子人生的遥控器。只要儿子上交造假的成绩单,她就会按下遥控器。这样,小伟每天起床面对的就是同一天。

恐惧和无力感让小伟窒息。

接着,小伟遇见自己的初恋小岚。母亲勒令其分手。在小伟反抗后,母亲再次拿出遥控器,让小伟回到了没遇见小岚之前的人生。
因为无法忍受母亲的反复折磨,小伟尝试自杀,可每一次都被救回。小伟连死的资格也没有,他不得不重复经历之前的痛苦。

长大后,小伟虽然成了一个成功人士,但仍惧怕喜怒无常的母亲。

“不要让妈妈失望”。

“我是为你好”。

“你可以变得更完美”。

“你会比所有人好”。

母亲的这些魔咒,将缠绕他一生。
小伟面对锁住遥控器的保险柜,哭得不能自已。他对母亲嘶吼:“这不是你的遥控器,这是我的。”

这不是你的人生,这是我的。
父母的严格控制,让愈来愈多的孩子出现心理扭曲。

剧中的另一个孩子阿衍,也是如此。

高中生阿衍被父母寄予厚望,成绩却很糟糕。

每次家庭聚会,他都会被拿来和家里的其他孩子比较。
除此之外,阿衍的父亲外遇,跟母亲整日吵架,甚至对其施行家暴。

阿衍的母亲把这一切归咎于阿衍成绩差。她认为,只要儿子成绩好了,她就可以挽回丈夫,修复家庭。
一天,阿衍发现了一个平行世界:在那里,每杀死一只猫,他在现实生活中的成绩就会有所提升。


母亲发现他的异常后,第一反应是:“你功课有进步就好,我管不了这么多”。

长此以往,阿衍精神失常,在一次考试中失利,此后,又因虐杀动物被警察拘留。

父母从未看见过儿子的努力,只是一味地指责和辱骂。

痛苦万分的阿衍,在回家后失控地把母亲按在地上,试图掐死她。



试问,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有哪个孩子能保持心理健康?


在阿衍家,父亲总是质问母亲,“到底是怎么教小孩的”,但他自己从未给予过孩子一点关注;母亲把期望全压在孩子一个人身上,只会用成绩来决定是否体罚孩子;孩子但凡犯一点错,就会被“呼巴掌、拧手臂、用脚踢踹”。

倘若你的父母只会骂你“笨”“没用”,却不给予成绩之外的任何关心,那你会不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会不会因此产生绝望的念头而放弃自己?

许多人看完后,感叹这部剧很残酷,殊不知,这些故事是真实存在的。正如电视剧原著《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所写:“他不是笨,也不是迟钝。他不过是个吓坏的孩子。”无论孩子做出怎样过激的举动,他们只不过是被吓到了。

这部剧改编自台湾作家吴晓乐的同名著作《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父母的“期望”,
把孩子一步步逼向绝望


最近几年,因为亲子矛盾激化酿成的悲剧层出不穷。

2019年4月17日,上海卢浦大桥上,一位17岁的少年,在跟母亲发生口角后,打开车门跳桥自杀,前后不过五秒。
他的母亲试图拉住他却失败了,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少年赴死的决绝姿态令人揪心,高赞评论却是:“现在的小孩是不是过于自我,批评几句就接受不了。”



有一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多年来,中国是世界上儿童自杀第一大国。

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

一项调查显示:上海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一闪而过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也占到15.23%,更有5.85%的孩子曾计划自杀,并有1.71%的中小学生自杀未遂。

自杀学生在年级所占比例
而自杀原因首位,是“学习压力过重”,占比45.5%。

相对应的,中国家长在教育上的投入之高也是全球第一。

汇丰集团(HSBC)于2017年发布了一项全球调查——《教育价值报告》,对来自全球15个国家、8481对家长的教育投入、教育理念,和对孩子的教育预期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调查显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家长的教育支出全球最高,合计231477美元。
华人社会的高竞争压力有目共睹。“朝阳妈妈”“顺义妈妈”“海淀妈妈”这样源源不断的朋友圈刷屏文,便是这种压力下育儿焦虑的投射。

有人说,不参与这种竞争,按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不就可以了吗?几十年前或许可以,现在却很难做到,因为“剧场效应”。

“剧场效应”是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提出的理论,指剧场中如果坐前排的观众站起来,坐后排的观众也不得不站起来才能看到演出。家长们被整体的舆论环境裹挟,已经很难独善其身。


“学区房”“小学奥数”“阶层固化”……一堆张牙舞爪的大词刺激着他们本已非常敏感、焦虑的神经。

本着“让孩子过得更好”的真诚愿望,他们把一切资源投入教育,认为唯有如此能改变孩子的命运,认为这是“为你好”。但是,很少有人关心被寄予厚望的孩子在想什么,他们在铺天盖地的“加油”和殷切的期盼中,被淹没了声音。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副标题令人诧异:“被考试绑架的家庭故事”。

在升学体制的压力下,每一位母亲都将望子成龙的比较心和控制欲发挥得淋漓尽致,她们心里爱着孩子,但一言一行却也在不断地伤害着孩子。

“你要我死几次才会罢手?”

“你爱我吗?你考虑过我的感受吗?”

“我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才华,只是被痛苦选上,也被写作选上而已。”

“这么多愿望,一个都没有为了你自己。”

每一个故事里,母亲只是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私人物品,用所谓的爱去绑架他们的言行,让他们动弹不得,被迫走上自己不喜欢也不擅长的人生路。
母亲不在乎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一个有思想的个体,她们似乎认为自己有支配孩子人生的权利,她们无法理解孩子内心的渴望。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作者吴晓乐曾以为“小孩被视为独立个体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在她所生长的这块土地上,常情并不是这样的,家长们更倾向把孩子视为所有物。

孩子是第一次当孩子,父母也是第一次当父母。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带来伤害。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大多数父母只是不知道该怎么爱这个出自他,但又和他不同的生命。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人格养成、情感的发展与稳定最为重要。只有父母给予足够的空间,尊重孩子的意愿,才能让孩子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去面对今后不确定的生活。

父母的角色应该是什么样的?
在现代社会,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向来太过亲近。但终有一天,父母将与孩子分离。作为父母,我们应该:
1、
尊重孩子的决定。只要是孩子的事情,不管他如何选择,我们都应该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想法,考虑孩子思考问题的角度。
2、用开放的态度包容孩子。开放、包容,是无条件的爱的基础。只有全身心地接纳孩子,我们才可以做到适度干涉,真正尊重他们做的每一个决定。

3、给予孩子信任和自由。信任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它能催生出责任感,也能给人一种心理暗示:你是好的,永远值得被爱。这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4、让孩子保持独立。父母最大的爱是放手。只有我们能够做到放手,孩子才能真正地体验人生、感悟人生,得到自己的人生经验,形成独立的人格。



无论如何,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被尊重、被理解。

希望有一天,父母不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也希望有一天,孩子能够过自己想要过的人生。正如《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书名的出处,黎巴嫩诗人纪伯伦那首著名的诗歌《论孩子》所说:



你的孩子不属于你他们是生命的渴望是生命自己的儿女经由你生 与你相守却有自己独立的轨迹……

(尹建莉 译)

完整诗歌请欣赏下面视频~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书中,呈现了九个典型问题家庭的故事,九种典型亲子关系的模式。这其中有体罚家庭、过度保护家庭、单亲创伤家庭、假面家庭、控制狂家庭、“阶级焦虑”家庭、重男轻女家庭、望子成龙家庭、“制造优等生”家庭。

本书得到了小说家骆以军、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的联合推荐。简体中文版上市一周,在豆瓣自然关注量已超过1500,原版评分更高达8.6。同名改编剧更是斩获第54届金钟奖5项大奖,有“亚洲版黑镜”之称。

作者吴晓乐是一位80后的年轻家庭教师,也是一位毕业于台大法律系,却没有按照家人的规划从事法律行业的叛逆者。
她将自己八年家教生涯的经验和观察融入在九个故事中,为孩子代言,写出他们真实的心声,不掩饰伤疤,不强行美化,不洗白。



以准确把握戏剧冲突和矛盾,富有画面感的文字,心理悬疑式的抽丝剥茧,营造出极强的代入感和共情感,同理心和悲悯情怀,能够让读者和故事中的人物产生情感的共振。

更难得的是,她尽量保持了客观,没有让这本书沦为对父母的单方面控诉,而试图从母亲、老师、孩子三个角度讲述,带领读者代入不同身份角色,理解不同的立场,不刻意激化矛盾。



这本书适合家长来读,因为可以从一位教育者的角度,非常具体地认识到父母无意识之下的言行,会如何伤害到孩子而不自知,了解青春期孩子不会向家长吐露的困惑、问题,真实的心境,从而提前避免一些教育上可能犯的错误,促进亲子双方的互相理解和尊重。

这本书同样适合还没有孩子的成年人来读,因为它也会帮你找到自己原生家庭的桎梏,替你内心的那个小孩说出他(她)不曾察觉,或不曾有机会说出的话。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只是一句口号,它体现在每一个日常的细节,有关孩子人生的每一个决定当中。

爱不需要理由,但爱需要方法。
学会三点,平衡好家庭之间关系。
每周限免课,11月11日下线,
赶紧扫码免费学习吧~



    关注 北京尹建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