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经管的二十种方式03 “非理性”的心理硕士

 

“如果把自己看得渺小,承认自己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学到、身边还有很多更优秀的人,就会觉得学习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心态上也会更加轻松。”——陆可心清华大学心理系硕士...



陆可心

清华大学心理系硕士

“如果把自己看得渺小,承认自己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学到、身边还有很多更优秀的人,就会觉得学习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心态上也会更加轻松。”
心理学:“理性”的质疑,温暖的选择

我未来会读心理学的研究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做些项目。现在在做的项目是想看在人的行为中,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利他的行为,这也是我决定转心理学的一个原因。

我最后选择心理学,是因为不能接受经济学中的一些假设。经济学是对人先有“理性人”自私的预设,再建立理论体系,我对这点不是很认同。另外,我对金融也不是很感兴趣,因为金融已经不是和人打交道了,我还是比较喜欢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所以换了这个方向。

非知识方面,我自己大学期间经历过比较迷茫的过程,朋友也有类似的迷茫,这中间相互陪伴和安抚的过程让我觉得有意义,所以我想做心理学、以后当心理咨询师。确实,学了心理学以后,平时朋友不开心了都愿意找我,感觉更加信任我了。

心理热线咨询:坦诚相待,共同前行

当时做过心理热线的志愿者,陪打电话进来、心理不愉快的人聊聊天。有的时候聊的话题比较日常,另一些时候真的会接到抑郁症患者打来的电话,听声音就觉得他很着急、甚至感觉说话的时候呼吸喘不过气来。

成为志愿者,首先要经过专业培训。培训老师都是清华和北大比较厉害的老师,让我了解了很多东西、甚至发现自己之前有些沟通方式都是错的。很多时候,我们安慰别人的时候会评判一件事情是对还是错、会带着伦理的色彩。但做心理咨询的时候,别人来找你,你其实最应该起到的作用是去陪伴、去感受他的立场,而不带任何评判的眼光。还有一点印象很深,就是当别人遇到困难、特别是心理困难来找你的时候,他其实不那么需要你的建议,而是需要你能够站在他的这一边。我以前对待周围朋友的时候就特别习惯于用我的方法给他提建议,比如有姑娘陷入情感问题,我就说你为什么不快刀斩乱麻。现在反思这样做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她、在她的场景里考虑。

从培训到真正去做也是一个过程。刚开始实习的时候,有个人打来电话说,你的声音特别生硬,当时给我打击还挺大的。后来我反思,可能是因为自己对老师培训的那一套东西太过刻板地遵守,比如经常说“嗯嗯”、“我在听”这些,特别像专业的接线员,却少了些人情味。一开始我是按自己的方式去安慰别人,后来是遵守老师教的流程性的东西,最后的最后我发现,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其实你和对方的位置都是很重要的。不能因为对方来找你帮助,你就把自己的位置隐藏到了。记得一本书里写过,“心理咨询是患者和咨询师互相帮助的过程”。作为咨询师,不是你告诉他,我知道路怎么走、你跟着我走;而是我也不知道路怎么走,但我们可以一起走。

接听心理热线的过程也让我学会了坦诚。最开始我接电话的时候也会紧张和慌乱,不知下一步该说什么。后来有时候,如果对方说的话让我觉得不舒服,我就会直接说我不舒服;如果两个人一下子都沉默了,就说“我觉得有点尴尬,你觉不觉得呢?”这样两个人就都放开了。和其他人交往的时候我也会这样做,像刚刚跟我男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两个人难免尴尬、话也不多,我就会坦诚地跟他说“我有点紧张,但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就会告诉我他怎么想的、会说“我也有点紧张,但没事儿,我觉得这样挺好的。”

其实坦诚是很有效的沟通方式。确实,在商业情境、谈判中,你需要隐藏很多东西。但我觉得撇开那种场合,在正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坦诚是很有效的卸下任何人之间伪装的方式。其实沟通的方式不止一种,经管的人可能习惯于比较aggressive的说话方式,但在心理学领域,我学到了另一种沟通方式。

这个过程也让我对抑郁症等精神疾病患者有了改观。 一开始我也觉得,像抑郁症、精神分裂这些一听就觉得比较奇怪。后来听过老师的培训、学了一些课程之后,慢慢发现这些疾病的形成有生理机制、也有可能是社会原因。很多人觉得,我肉体上出了问题就不是我的问题;但如果心里出了问题,就会变得很诡异,好像我不应该这样。但可能,抑郁症这类东西其实是“心灵感冒”,跟感冒、哮喘一样,得了就去治、治了可能会治好,只是现在还不知道确切的发病机理罢了。

沟通方面,其实我现在也不能说做得特别好,有时候自己都不是很满意,不过我也在不停探索。
最大的限制来自优秀本身

经管的课程设置比较宽容,没有非要让你学经济金融这种知识,而是介绍给你中国文明、西方文明、社会学、心理学这些。通识教育希望你了解其它方面的东西,社工、公益等机会也很多,没有非让你走学术的道路。学习这些课程也让我更加包容,我感觉包容是成熟的一种表现。

其次是经世济民的理念让人多了一些人文关怀。有的人可能是在宏观层次上实现“经世济民”,比如政策方面的影响;有的人可能就是在微观上,比如支教的同学。我会想到做心理咨询师,也是想对痛苦精神状态中的个体至少起陪伴的作用,和他一起度过。

还有就是人。经管很多的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勇敢地追求理想。经管学科本身专业性也没有那么强,大家都愿意找自己的路,周围很多人的故事本身就是一种鼓励。

经管的老师、课程设置本身没有很大的限制,最大的限制来自于我们本身。我们从各个地方来,对自己的要求和期许很高,难免给自己以太大的压力;但调整心态以后,其实能发现经管给我们的东西很多。这也是我大学的一个感悟吧:把自己看得渺小一点。如果你觉得自己本来应该很优秀,发现很多事情做不到会对自己产生怀疑;但如果把自己看得渺小,承认自己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学到、身边还有很多更优秀的人,就会觉得学习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心态上也会更加轻松。
安利时间
最后安利一下心理热线,号码是4006-525-521,这是一个面向所有人的免费热线,是由心理咨询中心和心理系一起办的公益项目。热线每天晚上4点到10点开通,欢迎有需要的同学关注。

下期预告:2016年5月,“邻家FM”每天会推出“离开经管的二十种方式”系列专访中的一篇,详细道来每种选择路径背后的波澜起伏。明天将播出第四篇专访:“离开经管的二十种方式04| 不着急进五道口”,敬请期待!

往期推送:

离开经管的二十种方式 | 矛盾的清华经管

离开经管的二十种方式01| 正年轻,养马去

离开经管的二十种方式02| 美丽中国:你说这是画中风景,我说这里风景如画

公众号信息:本文系“邻家FM”原创出品,转载请事先与后台联系,经同意后注明出处;未得到作者允许不可转载。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和“邻家FM”,欢迎扫描下图中的二维码关注平台,我将定期发布“独特、有趣而思考深入的生活体验”。期待后台互动,更期待你以作者的身份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所闻所感!


    关注 邻家FM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