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降息潮后钱流向哪里?中国打开了大门

 

对于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开放。...

成为会员▲收听音频
最后2天!《每天听见吴晓波》全年最低价,仅需111.1元(原价180元),前1000名购买的同学再得3个月额外学习时长。>>>点击此处,立马抢购




从规模上看,中国吸引外资不是多,而是少。

——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今年以来,财经新闻频频出现“降息”二字,尤其是美联储年内三次降息,带动全球央行“你降我也降”的降息潮。

据瑞银等统计,今年三季度,全球所有央行中,有58.5%的央行进行了降息操作。

中国也“轻踩油门”,于11月5日间接降息,开展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下调至3.25%。

当全球货币政策宽松周期重启,下一步要问的是:钱将流向哪里?

中国再一次出手了。11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提出20条利用外资任务清单。小巴重点摘录几条如下:

① 全面取消在华外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业务范围限制。

② 尽快出台具体措施,支持外商投资企业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扩大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试点范围。

③ 对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下放更多省级经济管理审批权限,尤其是投资审批、市场准入等权限。

④ 各地区要保障内外资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享受同等市场准入待遇。



用大白话翻译就是:中国对外资的限制更少了,条件更宽松了,大门更开了。



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2019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同比下降13%,降至1.3万亿美元,标志全球FDI连续第三年下降。

当全球FDI蹭蹭蹭下降时,中国吸收外资仍保持逆势增长。

2018年中国吸收外资创历史新高,达1390亿美元,占全球吸收外资总量的10%以上,成为继美国后的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

当然,这背后离不开中国一次次开放的努力。那么,这一次国务院发布的利用外资政策将对中国经济和企业带来什么影响?我们来看看大头的分析。
金融的对外开放早已有之,这次对外开放的重点是金融企业持股比例和业务范围限制的进一步放开,显示了国家对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经营的高度重视,也回应了国际投资机构的主要诉求。

这必将为国内金融市场引入活水,给境内企业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总体上有利于提升中国金融市场的运营服务水平。同时期待在法制体系和信用管理方面的国际借鉴越来越多,为中国金融服务走向世界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对于过去的低成本优势,今后外资进入中国,更多看重的是中国广大的消费市场潜力,尤其是服务消费。
同时,中国市场的成长性和股权资产的升值潜力,也显著高于其他发达国家。近些年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实行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国际市场资金充裕。未来数年这些资金向哪个国家流动,哪个国家的经济和发展情况就会越来越好。

中国对外商投资的政策调整以及服务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助力中国经济的持续崛起。

我之前多次在报告中提到,中国金融大发展的时代即将到来,外资增量是一个主要的推动力量。在这方面,中国应该尽早作出合理安排和政策部署,从国运和国际博弈的高度,尽力争取国际金融资本的持续流入和长期支持。

当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规范化程度和信用水平也会越来越提升,这是未来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所必须具备的市场基础。

一个强大而开放的金融市场得以形成,会加快中国资本项目开放和自由流动的关键改革,也一定会直接和间接地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这将是中国经济引领世界并保持长期繁荣的重大标志和决定因素。

从国际组织及相关机构对中国金融市场投资权重的不断调升来看,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成就和未来的巨大潜力,将日渐受到国际关注。尽管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但外资投资中国的意愿仍有望在未来数年持续提升,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我认为明年起的中国金融市场,有可能出现股债双牛的良好局面。
这次国务院出台利用外资工作的政策,意义重大,且这个时间点也很关键:

用最高领导人的话说“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并且当前正是第二次全球化浪潮过渡到第三次全球化浪潮的转折点,所以中国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② 现阶段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亟需经济结构上的转型调整。

 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指出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这种顶层设计如何落地,具体执行效果如何,面临着严峻考验。

在这些大背景下,中国更需全球化,加大开放力度。改革开放作为一个基本国策已经推进了四十年,但是改革开放不是一个挂在嘴边的口号,改革需要深化,开放也需要深化。

国务院的开放新政就是一个高水平的深化开放之举。而所谓的全球化,也并非仅仅是走出去投资并购,还要打开国门,与全球经济进行深度融合,提高中国全球化的深度和广度。
这样有利于中国的国有资本、民营资本与海外资本相融合,形成“国、民、外”三足鼎立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结构。

因此,我们更需打开国门,深度融合到第二次全球化浪潮体系中,用开放促改革。

具体如何开放?首先是金融开放。发达国家的产品、企业、资本都是完整的体系,当发达国家的产品和企业进入中国,却得不到相应的资本和金融支持时,最后也无法真正融入到中国社会。

发达国家产业和金融、资本之间关系非常密切,没有金融的开放,发达国家很多产业在中国缺乏金融服务,严重影响开放的质量。

在我这些年探索全球化跟老外打交道的过程中,许多老外表示虽然中国看起来开放了,但是一旦进入中国就看不懂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系,这就是那些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外企很难真正进入中国的原因。

所以之前出台了《外商投资法》,但这次国务院出台的开放新政显然力度更大。

其中我关注到很重要的一点:

支持参与标准制定。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全面落实内外资企业公平参与我国标准化工作,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参与我国医疗器械、食品药品、信息化产品等标准制定,提高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制修订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让外商参与到中国重要领域的标准制定中,这就厉害了,意味着我们下足了功夫要开放。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必将与第二次全球化浪潮有更深度的融合,也将推动中国在第三次全球化浪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所以,在深化改革的同时,必须深化开放。
对于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开放,重点是对外资的开放,尤其是金融业过去开放程度相对较低的部门,这次明确提出了时间表,2020年取消金融机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

总的来说,这次政策将带来三大利好:

① 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随着中国金融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外资投资人民币资产的渠道不断拓宽,便于外资参与人民币资产投资,逐步提升人民币资产对外资的吸引力,目前外资持有中国股票、债券规模已创下新高。

② 估值国际化。从中长期来看,金融开放持续加速后,外资参与力度逐步加大,无论是投资风格还是估值水平,都会向境外市场同类企业看齐,人民币资产估值会逐渐市场化、国际化。③ 引入优质基因,提升竞争力。外资进入后,优质的机构、从业人员、用户也会随之而来,有利于提升行业效率和竞争力。

当然,金融开放是把双刃剑,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安全的问题:

金融业竞争加剧,头部化会更加突出,结果是中小金融机构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面临着比较大的生存压力。



国际热钱涌入后,为逐利快进快出,会导致资产价格波动加大,不利于金融市场稳定,加大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外资进入后,金融机构类型会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再加上各国适用的法律体系不同,会加大金融监管难度。

本篇作者 | 李梦清 | 当值编辑 | 杨帅
责任编辑 | 何梦飞 | 主编 | 郑媛眉 | 图源 | VCG
不知道怎么合理配置保险?
3位老师全面讲解人生必须的7张保单
助你获得几倍于资金实力的风险抵抗力
下单还可免费获得1次保险咨询服务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总编为好友


    关注 吴晓波频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