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OCC 2019 葛雷:我们就像战士!用导丝、导管作为武器守护患者生命安全

 

“我们就像战士!用导丝、导管作为武器,

守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我们以至诚的热情和奉献精神支撑着自己,...



“我们就像战士!用导丝、导管作为武器,

  守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我们以至诚的热情和奉献精神支撑着自己,

  攻克面前一个个坚固的“堡垒”;

  这种精神是我在CTOCC中最大的收获,

  也是推动我在CTO介入治疗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

这是中国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俱乐部(CTOCC)秘书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雷教授接受《门诊》采访时所表达的一段充满激情的内心独白。



2005年成立的中国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俱乐部(CTOCC),至今已走过十五年艰难而又精彩的历程;十五年来CTOCC始终致力于普及、创新CTO介入治疗技术,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医师的CTO介入治疗规范和流程,推动中国CTO介入治疗事业不断发展并走向世界。值此CTOCC成立十五周年之际,《门诊》杂志特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雷教授与我们分享CTOCC成立十五年的个人感受,以及CTOCC为中国CTO介入治疗所带来的变化。

时代步伐:中国CTO治疗的普及、规范、创新之路

CTOCC走过十五年普及、规范、创新之路,为我国CTO介入治疗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CTOCC成立初期最主要的工作是普及推广CTO介入治疗技术,当时国内致力于尝试CTO介入治疗的临床医师寥寥无几,甚至对CTO介入治疗存在很多不正确的认识;为了攻克CTO这个冠脉介入治疗的最后堡垒,2005年葛均波院士倡导并组建了CTOCC;在葛均波院士及众多CTOCC会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CTO介入治疗技术开始进入迅速发展的阶段。

然而,在我国CTO介入治疗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不合适的适应症选择、不规范的操作技术以及不恰当的并发症处理等问题的出现,引起了大家对规范化操作的重视;于是近年来CTOCC一直致力于规范化CTO介入治疗操作。在推广规范化CTO介入治疗操作的过程中,葛均波院士敏锐地意识到,当前的CTO介入治疗理念及手术器械都较为传统,而这些传统的理念和器械将影响到CTO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及效率,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予以改变。

创新是我们的目标,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付出很多努力和思考。在刚开始开展CTO介入治疗技术时,我们大多数时候是在向国外同行学习技术,从一开始向日本术者学习,再到后来向欧美术者学习。日本术者精细操控导丝,保证导丝由真腔到真腔开通CTO的治疗理念给了我们很大帮助,这是CTO介入治疗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不论怎样的技术,都应该建立在精准操控导丝的基础之上;但在临床中我们也发现,部分CTO介入治疗过程中无法由真腔到真腔,反而更容易进入内膜下,于是,欧美医师提出的血管结构概念进入了中国术者的视野。

中国术者所具有的极强的导丝精准操控能力在接触了血管结构概念后,能极快地掌握相关技术;融合了血管结构概念和精准导丝操控理念的中国术者,在CTO介入治疗技术上开始有了更多变化,同时也开启了属于中国术者的创新之路,并不断走向国际;其中,葛均波院士开创的逆向介入治疗技术及AGT(主动迎客)技术便是其中的代表。此外,CTO介入治疗器械的创新也在葛均波院士的带领下不断前行,越来越多的CTOCC会员与企业合作,将新构想、新设计付诸实践,创造出更多CTO介入治疗器械;可以相信,未来我国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创新理念及创新器械问世,并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在普及、规范、创新中,最基础的是规范,最具生命力的是创新。CTO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如果仅仅强调高效,而忽略了安全和有效则是本末倒置;所以不论是患者的选择、手术操作还是并发症处理都必须规范,患者的安全是第一位的。为此,“规范”是CTOCC永恒的话题,而“创新”则是CTOCC不断发展的动力。

直面差异:探索中国CTO PCI流程图

由于治疗理念及传统CTO介入治疗教学等方面的差异,国外CTO PCI流程图并不完全适合中国术者。美国Hybrid CTO PCI流程图过多强调ADR技术,忽略了平行导引钢丝技术及IVUS指导下CTO介入治疗等中国术者擅长的操作;亚太CTO俱乐部CTO PCI流程图则对正向介入治疗成功率不高、逆向介入治疗失败、或者没有逆向条件的CTO病变,缺乏较为清晰的指导;而我们的CTOCC流程图则明确提出,对于这类患者如果远端解剖结构合适,可以直接尝试ADR。尽管CTOCC CTO PCI流程图与国外有所差异,但是所有的CTO介入治疗流程图中均提醒术者CTO开通过程中策略及时转换的重要性,强调了双侧冠脉造影对制定治疗策略的重要作用,并建议术者,当手术毫无希望时及时终止手术将是更好的选择。

上述所有的流程图,都是优秀术者长期手术经验的结晶,对于CTO介入治疗初学者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遵循流程图可为初学者指引方向,使初学者少走弯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CTO PCI流程图不是百科全书,不能生搬硬套,面对不同的患者,针对不同的CTO病变,制定最适合患者及术者的CTO介入治疗策略才是最优选择。

致力未来:在规范中不断创新

虽然当前临床中面对的CTO病变越来越复杂,但我们欣喜地看到CTO介入治疗成功率没有下降,并发症发生率也在不断降低。我院进行的相关注册研究显示,我国近年来CTO介入治疗成功率均在85%以上,但CTO介入治疗过程中双侧冠脉造影的比例却未超过70%,双侧冠脉造影是CTO介入治疗规范操作中的重要内容,因此这一数据值得所有CTO术者警醒。此外,一些新型介入治疗器械在国内不能及时应用,也对国内术者的手术成功率及手术效率产生了一定影响,如果国内术者在未来可以及时应用这些新型介入治疗器械,将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最后,希望国内介入治疗器械厂商能与临床医师及时沟通,将临床医师的创新理念,转换为现实产品;临床医师与介入治疗器械厂商的合作,可以创造出更适合中国术者使用的介入治疗器械。

一路前行,感恩有你

CTOCC自2005年8月26日成立以来,至今已有十五年,在这个过程中我接触了众多CTO介入治疗专家,尽管他们在技术、观点等方面可能有很多差异,但在他们身上我却看到了同样的光芒,那就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患者的尊重。CTO介入治疗耗时耗力,而我们就像战士,导丝、导管是我们的武器,守护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医师以极大的热情以及强烈的奉献精神支撑着自己,这种精神的展现是我在CTOCC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收获,也是推动我在CTO介入治疗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
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 |微信号:ClinicMZ





《门诊》杂志官方微信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关注 门诊新视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