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把同学裸体po到网上竟是常见现象?

 

《他乡的童年》。...





晚上好啊,没多久就我们就要迎来双十一的零点惹~

感谢小可爱们拨冗这时候还赏脸打开这篇推送~
话说热搜榜上静悄悄的出现了个话题——“你目前人生最大的转折点”是什么?
羊点进去康了康,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小伙伴都写了自己的求学经历
“求学”是我们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羊想跟大噶分享羊最近看到的一个高分纪录片,叫《他乡的童年》
有孩子的观众看这个纪录片可以get到一些教育子女的技巧;

没有孩子的观众照样产生些感慨和共鸣。



毕竟在学校度过的那些日子,已经在我们的人生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成年人的童年“乌托邦”
《他乡的童年》一共有六集,分别深入六个国家的课堂进行取材,芬兰在第二集。

很多的观众对芬兰的教育最有触动。





因为会有治愈感,甚至能看哭。

这部纪录片的导演周轶君,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但她在芬兰的课堂上哭的像个孩子一样。

那个曾被打击、被否定的小小周轶君,在多年后终于被治愈了。



芬兰人貌似全民“社交恐惧症”:这个国家的国民特别在意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极其注重私人空间。
网上之前流行过芬兰的段子:芬兰人等排队,人与人之间的间距甚至能到1m…



家长和孩子间也会注重“边界感”,甚至有个芬兰父亲在节目中表示:

家长不是孩子最好的朋友不应该让孩子随意打破边界”。

这好像跟我们从小被灌输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朋友”这类论调背道而驰。



看上去这个国家貌似没什么人情味,略显冷漠,但芬兰被联合国《世界幸福报告》评为全球最幸福国家。



这个国家的孩子没有太大压力,因为学校会有意识的避免竞争。



老师间也不存在多大的竞争关系——他们不需要评职,所有老师都是平级。
芬兰的这种“避免竞争”是全社会的,根源还是对“平等和公平”的看重。

这也使得芬兰全国各地的教育水平趋于一致,哪怕是位于北极圈内的小城镇,学校的师资配置也和首都相同。
△芬兰有大约1/3的国土位于北极圈内。

因此芬兰家长不需要去追求“学区房”——反正把孩子送到离家最近的学校准没错。



所以对于未来,孩子们不会有太大生存压力。

“每个人都一样好,如果你有一份工作,有一个妻子,有点钱,你已经算是成功。

——芬兰某小学生
比起分数,芬兰的教育更重视学生能否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
因此芬兰相当重视常识教育,最典型的就是他们的“现象教学”。

这类课程的特点是:老师会在课程里杂糅进不同学科的知识点。

比如说某堂课要教授“时间”,老师既会教孩子“一小时=六十分钟”这类数学换算题;
又会涉及“时间会怎么体现在脸上?”这类美术和生物课会教授的知识点;
顺道还加入了芬兰语言文学,暗戳戳提高了孩子们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老师也还会带学生走出校门,去老年人常去的康复中心和老人进行互动。
△“老人和孩子”的搭配方式可以让学生们对“时间”和“年龄”的感受更深刻。

芬兰老师在教授外语的时候,并不是在外语课上教外语,而是用外语教授其他科目。



此时孩子们就不太需要那类(例如说“抄写单词”)机械的方式学习外语。
△羊突然想起上学时被“背单词”支配的恐惧…

这种母语式教学,可以让孩子们在很小的年纪就能掌握三四种不同的语言。
而这一切发生的很自然,好像“老师并没有在教”,学习会在孩子们的玩耍过程中自然产生。



芬兰人十分相信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他们想把学生培养成“好知者”,而不是“尖子生”。
因此芬兰的孩子们经常森林里边玩边学,森林里面可以开设任何课程。
老师不需要学生知道那些‍植物生僻的学名,反而鼓励孩子们运用想象力,赋予植物不同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但被培养了想象力和发现美的能力,他们还和自然建立了更亲密的联系。
话说芬兰这个国家森林资源相当丰富,人口仅有500多万,是一个“设计强国”。
国内流行了好久的“北欧风”,就是起源于芬兰、丹麦、瑞典、挪威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
其实现代主义设计容易给人留下冰冷、不近人情的印象,特别是由现代主义发展而成的国际主义风格。
△米斯·凡德罗和飞利浦·约翰逊合作而成的西格莱姆大厦。

芬兰这个国家的现代主义设计虽然也追求简洁,但相当具有人文主义的色彩。



现代主义设计的奠基人之一、芬兰的著名设计家阿尔瓦·阿尔托,相当热衷于使用木料,他将冷冰冰的国际主义风格的进行了人情化改良。

“设计师的任务是在地球上创造一个天堂。”

——阿尔瓦·阿尔托



△阿尔瓦·阿尔托设计的玛利亚别墅,建设于1937-1938年。

羊曾看过中国留学生分享她逛芬兰yard sale的视频,有当地少女用她们院子里的植物制作了商品,然后售卖。
其实这就体现了芬兰地区的设计理念:风格简朴、典雅、温情脉脉,擅长运用自然材料、并突出材料自身的特点。

艺术的学习过程有时可以很简单,就是有意无意间的观察和感受。

话说芬兰学校不会随意在墙上贴标语的,因为建筑本身就是个艺术品
潜移默化之间,就培养了孩子们对美学的感受力。
在芬兰,财富不是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指标,大家更在意一个人的品味和教养这种内在美。



芬兰是个安静的社会,居民比较“佛系”——没什么竞争,也不怎么会去攀比。

“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人是最好的。”

——芬兰某小学生
这几乎跟日本截然相反——日本的学校里会有金字塔式的等级分化。

在日本,几乎不存在没有经历过霸凌环境的孩子。
童年的美好各不相同,“大人”的苦恼总是相通


《他乡的童年》深入日本幼儿园,给我们呈现了不同的幼儿启蒙教育。



日本的孩子很注重培养集体意识,比如说幼儿园的门无法轻易关闭,这就需要孩子们注重随手关门。
把洗手池设计成没有水槽的,这样就会促使孩子们及时关上水龙头。‍‍‍‍
幼儿园内的某些设计上的“不方便”,会促使孩子们体谅其他的成员的感受,不给别人添麻烦。
但这种“集体主义”,和我们一直被灌输的“孔融让梨”不同:日本的孩子会被培养“在争抢时保护好自己的东西”。

出镜的幼儿园园长就给我们演示了一番:他佯装要和孩子们抢夺食物,但没一个小孩愿意和他分享。
虽然这些学生年纪很小,面对的是园内最有权威的成年人(幼儿园园长),但他们很坚定的“护食”。
那日本教育是怎样培养分享精神的?其实‍孩子们会和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事物;
但分享的是分享的,但自己的,不能被抢夺。



日本给了我们很多很多可以被借鉴的经验,但羊注意到了一些细节——他们教育方式略微带有一些雄性气质。

比如老师会会训练孩子们学生们大声喊叫呼喝。
再比如说日本幼儿园的剑道课,貌似没有女孩子。
幼儿园中出现的家长,全是妈妈。
在羊写下这行文字的时候,出现了一则很有趣的热搜——“日本多个行业禁止女性员工戴眼镜”。
更有意思的是:从事同样工作的男性可以戴眼镜…



参与拍摄纪录片的日本全职主妇,可以说一口流利、发音准确的中文,一看就知道接受过优良的教育。

但她现在是全职家庭主妇。
曾经有一位日本女议员带着七个月大的孩子开会,但不被其他人接受,只能被迫离席。

为什么孩子的爸爸没有带着孩子上班?
现在日本的“少子化”愈发严重,也许在这种现状下,有些女孩子会失去生孩子欲望。
日本教育对“集体主义”的侧重有非常好的部分,但是也有它的B面。

比如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日本的学生间会产生“社会分层”。
此时,学校内就会出现金字塔式的等级分层,由此就会孕育出霸凌。



甚至,有些孩子的裸照会被霸凌者传到网络上,这种行为甚至是“非常常见的”。



于此同时,日本人那种被培养后的“不给别人添麻烦”的特质,又使人感到很压抑。

“感到压抑和艰辛的时候太多,确实会感受到生存不易。”
纪录片中的日本的幼儿园老师,有时候会让羊感觉她们很累。

每个老师的表情和动作都相当统一:时刻保持情绪高度饱满、笑容要扯的大大的。
童年的美好回忆也许不相同,但成年人的疲惫是类似的。



△摄影师Michael Wolf拍摄的东京地铁。

理论上“没有竞争”的芬兰,也有他们的“不得已”。

就像纪录片跟拍的老师,天不亮就要赶火车去学校上课。
原因很现实:芬兰首都的房价高,所以有些老师甚至会住在其他城市,每天坐火车上班。

而学校每天早上8点上课。
对于芬兰的孩子而言,最好的学校就是离家最近的学校;但对于芬兰的成年人来说,最好的工作不一定离家近。
芬兰的老师的确没有评职称的苦恼,他们的工资会按照教书年限自动涨薪,这的确相当公平。

可是这对于一些做出突出贡献的新晋老师,是不是就不太公平了?
芬兰的确在“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位列过第一。
可是近几年芬兰等北欧高福利国家的Pisa排名迅速下滑。



作为芬兰的高福利代表之一的医保系统,在今年宣布破产。
日本的教育有其优点,也有它的问题,日本各界也在反省和改善。
芬兰那种几乎完全没有竞争的教育模式,其实也被有识之士所担忧。
芬兰的家长的确显得“佛系”,但也不能说没有功利性。

比如说有些家长就会有意识让孩子学习中文,因为他们觉得“中国大有前途”,“(学好了中文)未来能和中国合作”。



这部纪录片给我们展现了不同国家的优秀经验,但我们不能照抄某个国家的教育模式,更不能妄自菲薄。一代总会比一代更好。
话说双十一大噶忙着“剁手”,羊今天的阅读量可能会很糟糕,羊急需小可爱们的“在看”续命!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关注 新氧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