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封了2700多个王,是真的吗? 短史记

 

封王是一种权术。...

问:请说一说太平天国的封王制度,据说封了几千个王,是真的吗?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将整个官僚集团,从天王到两司马(领兵25人的小头目),划为16级。对袍服靴帽的材料、颜色、尺寸做了严格规定。士兵与百姓只能穿短衣衫,且“女子去裙男去帽”。①

与这种等级制度相匹配的,是经济待遇上的差别。

起事之初,萧朝贵借“天兄下凡”,说过“有银钱须要看得破,不可分尔我”这样的话②,随后出台了“人无私财”的规定,禁止军民私藏金银,违者斩首。

这种“人无私财”式的“平等”,约束的只是士兵与普通民众,不妨碍天国诸王一手收缴民间金银,一手大建府邸。天王府系在原两江总督府的基础上扩建,“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东王府“穷极工巧,以耀同俦”;忠王府曾让李鸿章惊叹“真如神仙洞窟”。这些王府之中,“碗筷皆以金,筷长近尺,沐盆亦以金”“净桶夜壶具以金造”③。众人共有的“圣库”,成了诸王的小金库。
图:太平天国玉玺


锦衣玉食之外,诸王还致力于聚敛财富,行贿受贿是习以为常的事情,“有喜庆事, 群下醵金争献礼物”④;李秀成占领苏州后,曾“将现款一百五十万元及无量数之宝物尽入私囊”⑤。

太平天国早期,非同谋首义者不王,故封王者有限,只有东南西北翼燕豫七王。燕、豫二王后来改称“顶天燕”“护天豫”,只剩五王。

天京事变后,只剩下翼王石达开一王“提理政务”。洪秀全对石达开不能放心,于是封长兄洪仁发为安王、次兄洪仁达为福王,用来制衡石达开。后石达开出走,安、福二王的封爵引起朝中不服,于是去王改称“天安”“天福”,洪秀全并一度宣称“永不封王”。
图:民国“业余实验剧团”1937年在上海上演剧目“天平天国”剧照,左图是“杨秀清拜封东王”,右图是“洪秀全创设上帝会”。

此后过了约一年左右,洪秀全打破承诺,将抵达天京不足一月、尚无尺寸之功的族弟洪仁玕封为“干王”;虑及功臣不满,又将陈玉成、李秀成等有功大将加封为王——最初只封了陈玉成一人为英王,清军借机运作,投书煽动李秀成反叛,洪秀全于是又封李秀成为忠王,以安其心。再然后,为了平衡内外权力,又陆续加封了一批兄弟、子侄、女婿及广东旧人与从龙功臣为王。

当时,凡授王者“无不建府,皆并数家大宅而营造之”⑥,南京城内及周边地区,遂王府泛滥成灾。

对洪秀全而言,封王是一种简单、粗暴、有效的权术。封安王、福王,是为了牵制翼王;封干王,是为了用自家亲戚控制朝政;封英王、忠王,是为了平息功臣老将对干王之封的不满……大约在1861年秋冬前后,洪秀全又陆续将陈玉成的部下赖文光、陈得才等人封为王——让陈的部下也拥有王爵,这显然是为了削弱消解陈玉成的力量;稍后对待李秀成,也是如法炮制,1862年李秀成统军攻击围困天京的曾国荃军,所率将领中已有至少13位王。⑦
图:太平天国石达开职凭,引自《故宫周刊》第317期(1934年)


再后来,封王的权术玩得太滥太频繁,“王”就成了一种可以拿钱来买的东西了。用李秀成的话说则是:

“自此以后,日封日多。然封这有功之人,又思那个前劳之不服,故而尽乱封之。不问何人,有人保者俱准。司任保官之鄙,得私肥己,故而保之。有些有银钱者,欲为作乐者,用钱到部,而又保之。无功偷闲之人,各有封王。”

亦即,只要有钱,只要能找对人(比如贿赂洪秀全左右亲信),则人人都能获得王位。

昭王黄文英被俘后的供词,与李秀成的说法大体相同:

“起初是有大功的才封王,到后来就乱了,由广西跟出来的都封王,本家亲戚也都封王,捐钱粮的也都封王。”⑧
图:嘉兴城内太平天国石碑,上有“荣王芳千岁”字样,引自《东南大观》1935年元旦特刊。

不过,虽然大家都是“王”,但王与王之间也有等级,昭王黄文英如此说道:

“王有五等。若从前的东西南北四王、翼王,现在的干王执掌朝纲,是一等王;若英王、忠王、侍王执掌兵权,是二等王;若康王、堵王、听王会打仗的,是三等王;若我与恤王,是四等王。那五等王一概都叫列王。”

按黄文英的供词,天平天国“竟有二千七百多王”;按H.B.Morse所著《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卷(1910年出版)从英方资料(威尔逊的《常胜军》)得到的信息,太平天国封了二千三百多个王。无论是“2700余王”,还是“2300余王”,皆可以将之视为一种大略的估计,而非确凿的统计。
图:太平天国李秀成谕尚海松江人民,引自《故宫周刊》第354期(1934年)

郭廷以的《太平天国史事日志》中,附录王爵“兹可考者,已二百有余”,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稿》列有“诸王表”,上面有名有姓者共一百九十余人。考虑到还有大量无独立王名、统一称作“列王”者存在——“列王”主要是权钱交易下的关系户,多无重要政治活动可载,故鲜少留存于史册,罗尔纲之表仅搜集到有名有姓的“列王”十余人,但其实际总量,必然十倍百倍于此。

王以下,太平天国尚有义、安、福、燕、豫、侯六级爵位。与“王”相似,此类爵位也是泛滥成灾。为了区分,只能编号进行“数字化管理”。部分见于可靠史料者如下:

“三百零八天安黄”——姓黄之人受封“天安”爵位,排在第308位;

“一千四百六十七天福邹”——姓邹之人受封“天福”爵位,排在第1467位;

“一千四百六十九天豫龙有田”——叫龙有田的人,受封“天豫”爵位,排在第1469位……⑨

有意思的是,太平天国封了成百上千位王,却无一个姓王的百姓——因洪秀全生母姓王,故《钦定避讳字样》规定,在太平天国境内,民众“不得单称王姓”,姓王者须改姓汪或者黄。⑩

注释

①李文海:《太平天国统治区社会风习素描》,载《太平天国学刊》(第三辑),中华书局1987年,第16、20页。

②《天兄圣旨》,载《近代史资料(总90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79页。

③ 张汝难:《金陵省难纪略》、涤浮道人:《金陵杂记》,转引自盛巽昌《太平天国文化大观》,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349页。

④张德坚:《贼情汇纂》,转引自 《罗尔纲全集(第9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534页。

⑤《北华捷报》1861年5月10日。

⑥杜文澜:《平定粤寇纪略附记》,载《太平天国资料汇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80年,第32页。

⑦郦纯,《太平天国制度初探》,中华书局,1963年,第232~237页。

⑧《黄文英自述》,载《近代史资料(总92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12页。

⑨罗尔纲:《太平天国史》,中华书局2009年,第979页。

⑩史式、吴良祚,《太平天国词语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第404~409页。

推荐阅读

清廷玩“地方自治”,民众为何恨之入骨?

两则“民国大学聘任教授不问学历”的假鸡汤

要小心那些不讲逻辑的经典文言文


    关注 短史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