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倒的那一年丨单读

 

这是近代的便利,伴着血腥的殖民和帝国,也是墙倒之后才有的可能。在这一点上,我希望欧洲能侥幸生还。...

1989 年 11 月 9 日东德政府宣布允许公民申请访问西德和西柏林,随后的几周里,这条全长 167.8 公里、以铁丝网和砖石为材料的隔离墙,被高墙两边的人民亲手凿碎,他们都对另一边有着巨大的期待。在柏林墙倒塌 30 周年后,如今的欧洲是那个当时人们期待中的欧洲吗?欧洲正在变得更好,更糟,还是更加不确定?
墙倒的那一年
撰文:晓宇
十一月回欧洲,Timothy Garton Ash 主持柏林墙倒三十年的会。以他的话,纪念活动念过去,可也要看未来。邀了九零年前后出生的年轻人,谈欧洲未来。地点在柏林墙历史档案馆。第一场对话,三十年前东德的亲历者,讲他们的“那一天”。无一例外,他们都是东德抵抗运动的积极分子。可对墙倒一日的叙述不尽相同。

Werner Krätschell,牧师,教会运动代表,Pankow Peace Circle 成员。曾经,他的家中汇集了那些积极的反对者。1989 年 11 月 9 日,他开车捎上朋友,过 Bornholmer 大街,进入西柏林。朋友忽然让他停车,打开车门,把脚探出去,说这一刻,好像阿姆斯特朗的登上月球。



▲推倒柏林墙的那一天

这样的叙述不在少数。基金会理事站出来说,她那时候二十多岁,回到家时,父母在沙发上抱头相泣,她以为家庭变故,走近才发现父母对着的电视上,直播人们涌过柏林墙的场面。父母是三十年代出生的人,还记得德国统一的年代。后来,父亲买下这段画面的录像带,他们每年十一月看,每年落泪。

同为和平圆桌成员,Marina Grasse“流下苦涩的眼泪”。1990 年,东德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举行选举,Marina 接手性别平等的事务。随之而来的,不是德国的统一,而是东德“并入西德”。潜在的进步议程,社会主义形态的性别意识,被排除在主流的政治话语之外。她眼中的未来,在柏林墙倒下后也倒下了。

也有人,Nils Busch-Petersen,曾经驻苏联的外交官。墙倒的第二天,照常去部里上班,人去楼空。碰到取东西的年轻同事,说你在这干嘛,难道不知道发生什么了吗。他说,我知道啊,昨晚在电视上看过后,翻身睡觉了。他是体制内的反对者,很平静地接受了剧变。
▲柏林墙倒塌 30 周年纪念活动,柏林

满城庆典的气氛,又听亲历故事,我没卷入到情绪里去。毕竟,对同一年的叙事,太不一样;而后的结果,也大不相同。欧洲,过去是得胜和希望的叙事,到了当下,是迟疑和忧虑。我们的叙事从悲剧和苍凉开始,到了当下,却越有胜利和侥幸的语气。这场会议围绕展开的项目,叫“欧洲故事”。三十年前,欧洲有震撼人心的故事去说,到了现在,不知道该怎么讲。大家都说要讲好故事,顾名思义是自认有了事实和真理,败只是败在了叙事上。

随后和欧盟外交、国防、移民和能源/气候的领头人交流,最强烈的感受是欧洲的危机感。找不到一样对应民粹的思想形态,赢不了人心。过去的欧洲,把安全和意识形态“外包”给美国。现在外包方撤了身,北约“脑死亡”,欧洲要凭自己来建。中国俄罗斯问题上达不成一致,对沙特的军售,连时区的问题上都吵得没有结果,推回各国决定。吊诡的利好来自英国脱欧,欧盟防务一体化扫除了长期以来的反对者,高歌猛进。

更深的分裂,还是欧洲内部。老一代人认为年轻人是养尊处优,把自由流动当作是理所当然。要是把申根取消,边界恢复一年,大家自然就消了气。年轻人认为老一代是不食肉糜,看不到阶层固化的绝望。大家论到自己的“欧洲时刻”,彻底分裂了。横跨欧洲的问卷回答中,超过百分之十的人说感到最为欧洲的时刻是 2017 年取消欧盟漫游费。年纪大些的人,说你看看现在的年轻人,居然把这和柏林墙倒并列一谈。年轻人说,这是我们一代人唯一赶上的欧盟红利。

说了这么多的欧洲,不单是年轻人或老年人的欧洲。一代表说,至少,欧洲一体化给了我们七十年的和平。波黑人立马站起来说,你在跟我开玩笑吗。大家说的欧洲,不是同一个欧洲。

说到这里,我越怀疑对 1989 年柏林墙统一和怀旧的叙事,把它归作是“世界精神”的表象。未有世界的观念,是否能谈论“同一世界”。未被归作是世界精神的一地,要如何赢得它进到世界的入场劵。欧洲的好处,有人恐怕要说是脆弱,在于它的“未完成”。现在绿党出来捍卫欧洲,会说,欧洲不完美,但是一个好的开始。这是十分奇异的话语。你不会说,德国或是法国不完美,但是一个好的开始。比起民族国家,欧洲指向的正是这样的不确定,未定型。

他们问我说作为外人的意见,我开玩笑说,是“外人”(outsider)还是“他者”(other)?我想,欧盟能保持现状,便已是胜利。对于我们现在出来的人,不是钦慕什么欧洲传统文化,来求什么西化或是融入,而是全然把欧洲当作世界性的见面点。你要是想了解点其他地方的人,或是事,非洲,拉美,中东,欧洲还是最便利之处。这是近代的便利,伴着血腥的殖民和帝国,也是墙倒之后才有的可能。在这一点上,我希望欧洲能侥幸生还。

本文转载自单读作者晓宇的个人公众号:世风(ID: world-views)
 抢购《单读十周年特辑》,赢得单读限量礼包! 
 礼包数量真的非常有限,错过不再!


    关注 单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