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家长会后,妈妈哭诉:我很焦虑,孩子却像没事人!

 

在得知孩子的考试成绩之后,应该如何和孩子沟通,才能让孩子愿意听,听得进去?...





最近不少学校已经纷纷结束了期中考试,拿到了成绩单之后不免几家欢喜几家愁。

前几天有一位妈妈就在后台留言说到:

孩子刚上高一,以前在初中虽然在班上称不上数一数二,但是成绩在班上也是名列前茅的,这次期中考试成绩出来,竟然在班上处于中下游的水平,甚至有一门课还差点不及格。

我想找他好好聊聊这件事,其实也不是想批评他,主要就是想要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差距,在学习上更用心一点。

但是每次谈话刚开个头,就会气氛僵硬、不欢而散。平时我和孩子的关系还算融洽,但是一提到成绩孩子就和“刺猬”一样。

我也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难道我作为母亲关心一下孩子的成绩有什么不对吗?难道自己的孩子我说两句都不行了吗?

其实,很多家长都与这位母亲有着相同的困惑:在得知孩子的考试成绩之后,应该如何和孩子沟通,才能让孩子愿意听,听得进去?

三大沟通误区


如上文中的母亲所说,有的孩子平时沟通还好,但是为什么一说到成绩的问题就会在情绪出现很大的抵触呢?这是因为很多父母在和孩子沟通成绩时,出现了以下误区:
1、逼孩子认错
就像上文中母亲一样,虽然说不想批评孩子,但是会在潜意识中认为,孩子没有考好,一定就是孩子做错了什么,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从人格形成角度来说,“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一个‘好孩子’的自我追求。”所以有时候,孩子心里知道自己犯了错,但就是拒绝承认。

即使是成年人也很难直面自己犯下的错误,亲口说出“我错了”“对不起”“请原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孩子其实与成年人是一样的,也会“要面子”。其实对于父母来说,与其在意孩子认不认错,说了什么;不如观察孩子的态度与行为,看看孩子有没有从行动上去改正自己的错误。

尤其是对于学习这件事,孩子怎么做远比他怎么说要重要的多。

2、翻旧账
你看你这次考得这么差,就是你前段时间经常玩手机耽误学习时间了吧?你还和附近那个小胖一起玩,近墨者黑你懂不懂?

家长说出这样的话,可能本意是想帮孩子找出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

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就会觉得家长是在故意找茬:自己成绩好的时候,这些事情自己也做,父母从来没有提出异议;现在自己成绩下降了,所有的一切就成了父母挑剔的借口。

3、三句话离不开学习
孩子:“妈,你说我扎马尾好看,还是把头发剪短好看?”

妈妈:“你作业写完了?尽想些有的没的!”



不管孩子说什么,家长总是有办法,三句话就绕回到学习上,然后逮着各种机会把孩子“教训”一顿。

不要总把话题绕到学习成绩上去。身为家长,往往在下班之后,也会有“关掉手机,远离工作”的冲动,何况是孩子。本身孩子放学之后,就还要写作业,如果家长还总是对孩子唠唠叨叨,难免会让孩子生出逆反心理:“本来我打算休息一下,就去写作业。你非要催,我就偏不去写”。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温馨的家庭氛围,更有助于与孩子之间形成良性有效的沟通,也有助于培养孩子主动自觉学习的习惯。

家长该如何与孩子沟通
1、遵循“金字塔”原则


何为金字塔原则?即按照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所作的行为、所具备的能力、所拥有的信念、所代表的身份分为5层。



以孩子的学习这件事作为例子来说:
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共同构成了孩子的学习环境;

而比如有没有按时去上学、作业有没有写完等这些则是孩子的学习行为;

善不善于学习,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则是孩子的学习能力问题;

想不想好好学习则是孩子的信念问题;

是否能够称得上是一个“好孩子”“优秀的学生”则是身份问题,涉及到自尊层面。
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尽量到行为层面适可而止,批评的层级越往上,孩子受到的内心冲击与伤害就会越大。

而且对于绝大多数考试没有考好的学生来说,没有考好并不是因为自己不想成为一个好学生,更不是自己不想好好学,至于说学习方法不合适更不是自己主观上不愿意,只是自己的能力还没有达到。

如果家长在这个问题上“上纲上线”,就难免会让孩子觉得家长简单粗暴的因为自己一次考试的失败而全盘否定自己之前的一切努力,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孩子自暴自弃。

而家长在鼓励孩子的时候,则应尽可能的上升到自尊层面,以此加强孩子努力学习的信心与动力。

2、遵循“三明治”法则
“三明治”法则,即先肯定孩子做得对的地方,再指出孩子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再给予孩子期望与鼓励。



以孩子的考试成绩为例,家长首先应该肯定的是孩子在这次考试中进步的地方,千万不要觉得孩子的成绩下降了,就一无是处。好好想想最近孩子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考试中出现的低级错误是不是有所减少,注意要从态度、能力、行为多角度去评价孩子这段时间的学习情况。

然后在指出孩子需要改进的地方,一定要具体,最好能够给出孩子具体的改进方法,最后再对孩子加以鼓励。

无论孩子的成绩怎么样,只有家长先做到平心静气,才能和孩子冷静的面对、分析、处理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孩子的学习,也是家长给孩子做出如何为人处世的榜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 七天网络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