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4岁娃胃里惊现74枚磁珠,转诊多家医院,最后......

 

关注医学之声,与80万医者,每天进步一点点。...



来源:儿科黄哥黄医生 作者:黄志恒

警钟长鸣,每位父母都要看看。



当我写这篇文章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还在眼前浮现,孩子妈妈的哭声还在耳畔回响。

我再次给所有家长提个醒儿,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孩子!
宝宝恶心呕吐就医
11月7日下午1点钟左右,门诊来了一位4岁大的宝宝皓皓(化名),家住安徽某县城。

仔细询问病史后,黄哥惊呆了!

皓皓最近一周因恶心、呕吐、咳嗽到当地医院就诊。儿科医生怕孩子患肺炎,就让皓皓拍了X片。

X片结果出来后,医生愣住了!

片子显示皓皓胃里有一大团金属球,像极了一款耳熟悉能详的游戏——贪吃蛇。
片子里发亮的圆珠就是磁珠


这条“蛇”从何而来?

皓皓妈妈努力回忆,说是宝宝的"爱宠"——磁力珠。

原来,皓皓作为家里的掌上明珠,备受宠爱。妈妈听说巴克球可以开发智力、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所以一周前给孩子买了一盒彩色的磁力珠。

皓皓看到磁力球,越看越喜爱。这小子竟然爱过了头,将磁珠一颗一颗吃下了肚子。

遗憾的是,爸爸妈妈对孩子吞吃磁珠全然不知。
四处求医
直到三天前,皓皓因为厌食呕吐、剧烈咳嗽,经儿科医生拍片子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

皓皓一家人心急如焚。

因为当地县医院儿科处理不了,让去市儿科;市儿科医生说这么多磁珠,还是去省儿童医院吧;省儿童医院的医生会诊后说,可以取,但是需要开刀,把胃划开。

皓皓父母不能接受开刀。

就这样,他们带着孩子辗转多家医院。

但是目前为止,所有的医院都告诉他们——只有开腹手术才能帮宝宝将腹内的“蛇”取出

听说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水平非常高,他们连夜乘车来到上海,想期待奇迹的发生。

绿色通道  紧急救援
接到这位紧急患儿后,消化科的年轻医生立即将详细情况向上级做了汇报。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消化科主任黄瑛教授亲自挂帅,帮皓皓开通绿色就诊通道,同时联系我院著名小儿外科专家董岿然教授,立即开展消化道异物多学科MDT讨论。

外科开刀取?内镜微创取?这是个艰难的抉择开刀取磁珠,这样最方便!

划开肚子取磁珠,对医生来说比较四平八稳。

但是创伤面积大,对孩子未来的生活质量有影响!

内镜下取磁珠,如果顺利,基本没有创伤!

但是磁珠也可能已经吸附在胃壁上,或者穿破了胃壁导致取不出来。

也有可能在取磁珠的过程中,发生胃穿孔,甚至大出血、腹膜炎等。

这样做的话,医生需要冒很大的风险和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消化科和普外科专家们进行了严谨的讨论。考虑到宝宝还小,手术对身体和心理都有损伤;同时考虑磁珠主要位于胃部,于是定了一个折中方案——决定先行经胃镜下消化道异物取出术,若取出困难或已有穿孔等并发症再行考虑经手术。

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消化内镜室和外科团队联手投入取“蛇”大战。
人蛇大战
内镜室主治医生操作胃镜,外科医生在边上保驾护航。

管子通过食管缓缓进入胃里。

虽然大家已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被眼前的场景惊得目瞪口呆。

胃里的磁珠吸成一团!

对医生来说,操作难度非常大!

磁珠在胃里
胃镜室医生想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

在胃镜的帮助下,医生用异物网兜把“蛇”分割成3段,分批分次取出,一来网兜不容易坠破,二来通过孩子口腔和食管时损伤小。

在通力合作下,仅仅用了五分钟,就把所有的磁珠取了出来。

磁珠取出后
大家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此处应该有掌声!







黄哥数了数那些磁珠,竟然有74颗,真像盘踞成一圈一圈的长蛇,这个数字创下了目前所报道的儿童误吞磁珠数目之最。

大恩不言谢
在胃镜室门口焦急等待的家长看到如此骇人的“蛇”,以及“完好无损”的宝宝,瞬间泪目。

孩子奶奶要跪谢我们医护人员,被我一把拉住了。

皓皓妈妈激动地泣不成声 ,给医护团队敬献了一封感谢信。

大家忐忑不安的心终于安定了。

皓皓一家人踏上了回家的列车。
不是每个孩子都那么幸运


2017年10月11日

上海女童误吞19颗巴克球,磁珠串从胃穿到肠子。





这孩子吞珠后送到我们医院,时间还算及时。再晚一点,大便可能会漏到腹腔,会导致腹膜炎甚至引发休克。即使这样,这孩子也住院了好久。

2019年8月31号

13岁小男孩小强因为青春期好奇,也是父母性教育缺失,竟然把磁珠通过尿道塞到膀胱里,最后导致排尿困难,一直哭闹。

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门诊医生拍了片子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

但是这个孩子就没那么幸运了,微创取不出来磁珠,最后小肚子开刀,把膀胱切开才取了出来48颗磁珠。
图片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泌尿科汤梁峰医生提供


黄哥在想,多年以后,这位少年摸着肚子上的伤疤,想起年幼无知的那个自己,会不会责怪父母当初的疏忽大意?
警钟长鸣
可爱的孩童总是对周围充满好奇,对于年幼的他们而言,世界是新鲜的,也是莫测的,如有不慎,可能会面临不可承受之痛,甚至将以生命为代价。

童年本该幸福快乐,这就需要家长时刻绷紧一根弦,教孩子一些必备的安全知识;对低龄宝宝更要做到寸步不离。

作为中国顶级儿童医院的儿科医生,我决定把这些病例分享出来,希望家长引以为戒,决不能让悲剧再重演。

这也是儿科黄哥黄医生所坚持的初心——希望科普文章能帮助更多的人!
黄 哥 简 介
黄志恒,男,儿科学博士,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消化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委,国际学术期刊《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Journal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and Nutrition》《Digestive Disease and Sciences》审稿专家。

黄医生目前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进食障碍MDT专家组成员与儿童炎症性肠病MDT专家组成员。由于对自身医疗水平的精益求精,对患儿及家属热情、耐心,深受广大患儿家属的信赖好评,目前已经诊治超过十万人次,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主要擅长儿童难治性腹泻、消化不良、急慢性肠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牛奶蛋白过敏、炎症性肠病、便秘、肠息肉等。
- END -
/ 相关阅读 /


·这个病人让我后背发凉,现在想起来都后怕!
/ 推荐阅读 
·这样教你看心电图,没有理由看不懂 !


    关注 医学之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