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吸尿”救人事件持续引发热议,两位当事医生发文回应 医闻天下

 

本周医疗圈大事件回顾。...





导读

本周医疗圈大事件回顾。

来源:医脉通

本文为医脉通编辑综合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周,医生“吸尿”事件引发医疗圈广泛关注,随着媒体赞扬、同行热议、医院奖励,事件持续发酵,引发网友热议。11月22日,医生“吸尿”事件两位当事人陆续出面回应,在微博发声。11月22日19:35分,当事医生之一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肖占祥医生通过其个人认证微博@海之南74839 发文详述了事件经过,肖教授在文中称:

“我们把这个针头进行了改造,把塑料管接到5ml注射器的针尾上面,准备进行穿刺。当然,穿刺前跟家属和机组人员都进行了沟通,我们也估计到可能会穿刺失败,因为针比较短,比较细小,而膀胱的位置相对比较深,这些情况也都给家属讲清楚了,家属还是比较理解配合的。

但是机组人员有些顾虑,万一我们膀胱穿刺失败了,会牵连机组人员,他们提出要紧急迫降阿拉斯加或者加拿大西部的机场,但是估计要花费30分钟到一个小时,而且紧急迫降的费用大概是70万美金到200万美金,而且要耽误整个飞机乘客的行程。

“其实当时机组人员的顾虑我们也有考虑,但是我觉得我们承担的风险和病人的生命所承担的风险相比,那是微不足道的,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可贵的。所以就这一点来讲,当时脑子里可能也有闪现过,会不会有医疗纠纷的风险,但是看到病人当时的危机情况,也就不去想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了,也就不管它了。

首先谢谢大家对这件事情的关注。对于十万元奖金的问题,希望能够淡化,不希望这个事情再像之前一样,一件普通的事炒得铺天盖地,又让我措手不及。这只是一个医生的本职工作。”

同一天,20:08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医生张红,也在其个人认证微博@张红1964 上发文回应:

1.这真的是一件特殊地点,特殊时空的小概率事件。医生在医院每天遇到的困难比这大多了,应该向坚守岗位、默默无闻的同事表示最大敬意。我的这点小事不足挂齿。

2.紧急情况下除了专业上比较清醒外其他都排在后面,当时的状态下考虑救人是第一位的,这是一种职业本能,过于冷静那是诸葛亮。

3.每个合格的医护人员都曾宣誓过,在漫长学习中都不断进行道德教育。所以我的这些行为并不是高大上,而是起码的职业品格与职业道德。我相信各行各业都一样。

4.关于为什么用嘴吸,主要原因有尽快缓解症状的紧迫感,针头太细不可能用大针管抽吸,小针管的工程量太大,时间不容许,空间所限,老人体位要求,使得很难有压力差。所以只好采用这样的方法,实属无奈。当然很多朋友提出各种技巧和方法,建议先做个试验看看,以备下次之用。

5.有失败的风险,并发症的风险,自己感染不治之症的风险。如果是做秀的话性价比太低,这买卖太不值了,巴菲特都不会干。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我觉得没必要在讨论两位医生做法的瑕疵,在当时那样紧急情况下,能够伸出援助之手,用嘴吸出尿液,挽救患者生命,这份勇气,责任心,就是最可贵的!

本周医疗圈还发生了哪些大事件?一起来看一下吧!
时事热点
热闻一:“吸尿”事件引同行热议,当事医生获奖励十万元人民币
有两个医生上了热搜。一个热搜的主人公,是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医生张红。另一个是海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医生肖占祥。

这两位医生11月19日乘坐从广州飞往纽约的南航CZ399航班,突遇一名老年旅客突然发生急性尿潴留,情况不好。听到飞机广播寻找医生后,两人过去查看,得出诊断:老人膀胱内大致积存有1000毫升尿液,如不尽快排出,将面临膀胱破裂的危险。但飞机上的救治条件十分有限,飞机上又没有导尿包,好在两位医生不仅情商高、智商也高。情急之下,在征得老人老伴同意后,两位医生让乘务员帮忙,找来便携式氧气瓶面罩上的导管、注射器针头、瓶装牛奶吸管、胶布,DIY一个穿刺导尿装置,开始施救。然而因为客舱空间高度有限,针头又过于尖细,加之因膀胱过度胀大,自主收缩功能减弱,无法因压力差自动引流老人膀胱内的尿液。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无可奈何之下,张红医生做出来一个惊人之举:用嘴吸出尿液!

但是,在医院领导对医生用嘴吸尿这一救人之举大赞之时,许多医生同行却表示有不同看法和观点……

相关链接:

“吸尿”事件引同行热议,当事医生获奖励十万元人民币

热闻二:8所中医药大学被世界医学院校名录除名,教育部回应
上周,医疗圈一则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中国8所中医院校被《世界医学院校名录》除名了,包括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贵阳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

11月18日,教育部回应,“中医药院校是中国高等医学院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医药院校的毕业生被授予相应的学位,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类别医师资格。这一事实,不会因为一个非政府组织管理的院校名录没有收录这些中医药院校而受到丝毫的影响、发生任何的改变。”

相关链接:

8所中医药大学被世界医学院校名录除名,教育部回应
编辑推荐
热闻三:“他命大,遇到了我!”急诊医生讲述生平最成功的急救案例……
“这是我这辈子最成功的一次抢救”,老马说。

5年前,老马下乡。一次下夜班,他骑着自行车到河边舒缓心情,生活是有很多压抑的,工作、晋升、家庭,还有应酬……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河流边行人不多不少,各玩各的。一个四口之家引起了老马的注意,这应该是趁着周末,父母陪伴两个小孩出来玩耍,大一点的是姐姐,估计6-7岁,小一些的是弟弟,4-5岁。小河边虽然有护栏,但是护栏很低矮,小男孩的整个上半身都能探出去,这可是极其危险的事情啊,护栏外面就是水深1米以上河流,这个水不算太深,但要取孩子性命已经足矣。但看孩子们玩得很起劲,笑的很开心,老马也不好泼人冷水。

怎奈,还是出事了……小男孩掉河里了!水流不快,而且河流宽不过4米,孩子应该就在附近的,老马暗自思忖。就在老马也准备跳下去救人时,孩子爸爸露出水面,他抱着孩子出来了。男孩爸爸把孩子抱在怀里,使劲晃动着孩子的身体,但孩子一丁点反应都没有,老马也迅速凑了过去,但见孩子脸色发绀、惨白。

大家围了过来,有人喊:“快,倒水,把孩子倒立过来,快把水排出来......”

相关链接:

“他命大,遇到了我!”急诊医生讲述生平最成功的急救案例……

热闻四:800万年薪挖不走,护士抢着上夜班……华西医院是怎样做到的?
“为什么你们华西的人我们就没有办法挖走?”这是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经常被问到的问题。随着华西医院这块金字招牌在中国越来越亮,医院的人才常常被别家医疗机构“惦记”上。“甚至有医院不惜用600万、800万年薪挖我们医院管理层!”李为民自豪地说,“但我们这几年流失的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微乎其微。”

“如何激发每一个人的活力是管理的重中之重。”李为民表示,华西医院从两个方面入手来啃这块“硬骨头”,一是培养员工对职业的崇敬感,二是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

相关链接:

800万年薪挖不走,护士抢着上夜班……华西医院是怎样做到的?
业内新闻
热闻五:多篇论文造假?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凌晨回应!
11月14日,国外学者 Elisabeth Bik 在该网站指出,以曹雪涛为通讯作者的多篇论文可能出现了图像造假问题。曹雪涛现任南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时也是著名的免疫学家。此事一经曝光,11月17日晚,经微博、知乎等多个国内平台的转发,引发了全民关注。

这些被疑造假的论文发表时间从2003年一直延续到2018年,绝大部分在曹雪涛供职第二军医大学、浙江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期间发表。文章多见于《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免疫学杂志》、《生物化学杂志》等国内外期刊,还有文章发表在自然出版集团主办的《自然-免疫学》,另有一篇论文2014年被《科学》杂志收录。

11月18日凌晨,曹雪涛院士在PubPeer网站发文,回应了Elisabeth Bik对他部分论文的质询。

相关链接:

多篇论文造假?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凌晨回应!

热闻六:半年内5名心血管专家接连落马!一份判决书,揭开耗材回扣的神秘面纱
11月20日,苏州检察院微信公号发布消息,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工业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徐卫亭,因涉嫌受贿于5天前(11月15日)被提起公诉。同一天被诉的,还有他的前任陈建昌。两人被诉非法收受他人给予的财物,数额巨大。

仅仅半个月前,10月31日,同属于苏州的太仓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及其科主任仇丹卫,因非法收受医疗器械及医用耗材供应商财物、涉嫌单位受贿罪被提起公诉。仇丹卫是8月8日被宣布接受调查的。同一天,苏州大学临床研究院原副院长、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原主任、心血管内科原主任杨向军被正式批捕。再往前一天,8月7日,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著名冠专家心病杨志健被宣布接受调查,杨志健曾任该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兼心血管内科副主任。

不到半年,江苏一省就有5位心血管科专家落马,这背后是一盘关于高值耗材治理的大棋。

相关链接:

半年内5名心血管专家接连落马!一份判决书,揭开耗材回扣的神秘面纱
本周必读
热闻七:孕妇患梅毒接受阻断治疗,胎停育告医院索赔5.6万 | 医眼看法
医学发达了,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了,但是临床问题却似乎越来越复杂了。卫健委的要求高了,患者的要求更高了。临床治疗方案的决策讲究权衡利弊,也就是所有治疗都有弊,所以要权衡。可人们只看利,不能接受弊。只要是治疗方案导致的弊,就可能导致损害结果,回头看诊疗过程,难免会“抠”出一些过错来,而所谓的“因果关系”很多是不能确定,当然也不能排除。

医生没有体面的收入,没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却让医生为患者承担风险,凭什么?

相关链接:

孕妇患梅毒接受阻断治疗,胎停育告医院索赔5.6万 | 医眼看法

热闻八:九死一生!这次诊断如果失误,医生怕也会遭殃……
那段时间急诊科很忙,跟打仗一样。那天夜里,我在心内科值班。急诊科一个年轻医生打电话过来,说有个胸痛的中年男子,昏迷了,情况很重,准备送上来心内科。按理来说我应该去急诊科瞧一瞧,但由于当时科里面事情也多,实在走不开,所以只能电话交流。

他说病人刚到急诊科没多久意识就模糊了,家属说一路上患者还是清醒的,说胸口痛,难受,一到急诊科,立马做了心电图,没看到急性心肌梗死表现样图形,但抽了血看到肌钙蛋白是升高的。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患者还是不能够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可能。再加上家属说患者既往是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的,就更加不能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可能了。加上患者昏迷了,他们考虑是心肌梗死严重,心源性休克了。

如果是心肌梗死,那么必须争分夺秒搞清楚,然而……

相关链接:

九死一生!这次诊断如果失误,医生怕也会遭殃……
本周寄语
请相信,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的亲人,医生永远是最希望患者康复和活下去的那个人。

让我们每周相约【医闻天下】,这周先到这里,我们下周见!
精彩回顾

➤ 百草枯,给你后悔的时间,却不给你活命的机会……

➤ 国外医生凭什么拿高薪?中国医生相比之下欠缺什么?

➤ 从医30余年,我经历了一次无为的“抢救”,至今受益!| 心路医路
➤ 患者感冒住院期间死亡!因病历涂改,家属索赔100万


戳这里,更有料!


    关注 医脉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