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三国——北固山

 

北固山位于镇江市区东侧江边,高五十三米,长2公里,是京口三山名胜之一,形势险要,风景秀丽,居金山和焦山之...





北固山位于镇江市区东侧江边,高五十三米,长2公里,是京口三山名胜之一,形势险要,风景秀丽,居金山和焦山之间,与金山、焦山成犄角之势。在古代北固山更为游人所乐道,故有“京口第一山”之称。远眺北固,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因此得名北固山。一千四百年前,梁朝梁武帝登临北固山,赞其形胜,改固为顾,更名为北顾山。向以“天下第一江山”而著称于世。因山上甘露寺等寺庙院落都集中在北固山顶峰,所以北固山又有“寺冠山”之说。

北固山由前峰、中峰、后峰三部分组成。后峰是北固山的主峰,背临长江,枕于水上,峭壁如削,是风景最佳的地方,中外闻名的甘露寺即建于峰顶。登上山顶,东看焦山,西望金山,隔江相望,扬州平山堂清晰可见,确使人感到“金焦两山小,吴楚一江分。”乾隆皇帝曾作诗一首:“长江好似砚池波,提起金焦当墨磨,铁塔一支堪作笔,青天够写几行多”,以此赞美北固山的壮丽景色。甘露寺内的亭台楼阁装扮得十分华丽,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永王东巡歌》的诗中写道:

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既描绘了北固山山川景色的旖旎风光,又道出了北固山形势险要,是我国历代的军事重地。



文天样(1236一1282)江西庐陵人,宋末杰出民族英雄。宋宝枯4年(1256)中状元.历任刑部郎官及湖南、江西地方官职,因指斥奸俊,屡遭罢姗。追元军南扰,起兵勤王。宋德枯2年(1276)元军进逼临安(杭州),陈兵皋亭山。铁骑纵横、三宫颠危。文天祥沥血金阶,力主抗战。正月十九日,受命于危难之间,被任为右垂相兼枢密使。翌日被迫出使元营,抗辞慷慨,元军统帅为之色沮。诅料宋廷复遣使请降,遂被羁留。押送燕京(元大都,今北京),途经京口(镇江)。幸随行义军首领杜浒赚得元军衣帽、官灯,并暗中联络京口百姓备船相救,二月二十九日夜,经金山北渡,过瓜州,去真州(仪征),取道扬州、高邮、泰州、通州(南通)、四明(宁波)天台,几历险阻,终达永嘉(温州),重振抗元大旗,转战于福建、江西。惜后以众寡不敌,在海丰兵败被执.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在燕京英勇就义。

这一汪池水,叫做“凤凰池”,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曾临池召选儒生。古时他水经甘露港通江。池中的那座亭名叫“凤凰亭”。“凤凰池”也是著名爱国将领文天祥镇江脱险渡口遗址。

在凤凰池右边,有一块平直一分为二的巨石,这就是“试剑石”,又名“恨石”。石为两块,高的一块约1.5米,矮的一块减半,中间都有裂缝,平整如削。石上“试剑石”三字清晰可辨。­



说起试剑石,还有这么一段故事:相传孙刘联姻,弄假成真。有一天,孙权和刘备同游凤凰池,刘备见池边有一块巨石,即拨下随从身上的佩剑,仰天暗自默祷:“我若能顺利返回荆州,成霸主之业,剑下石裂;着死于此地,剁石不开。”手起剑落,只见火花飞溅,巨石应声而裂。孙权见此即问刘备:“你为何恨这块石头?”刘备假意地回答说:“我年近五十,不能为国清除贼党,心中异常愤慨。现蒙国太招我为婿,是我一生幸事。我向天问卦,如能破曹兴汉,就劈开这块石头,现果真如愿。”这时孙权暗想,“刘备莫非用此话来蒙骗我的?”也将宝剑拔出对刘备说:“我也来问问天意,如能破得曹操,也将石头劈开。”暗中祈祷:“如能再取荆州,兴旺东吴,石头也裂为两半。”随即挥剑劈开另一块石头。两人暗暗自喜,于是就这样留下了两块试剑石。

其实,试剑石的形成来源于地质的演变:距今约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时代,因火山爆发岩浆喷溢出地表而形成了火山岩,由于其质地坚硬,且多裂缝,再经风化剥蚀成为现今的形状,这些石头并非什么钢刀利剑能劈开。

提起北固山,人们就会联想起三国时“甘露寺刘备招亲”的故事,山上大多古迹确实与孙刘联盟的史实有关。北固山的南面就是三国时孙权所建的铁瓮城的城墙,其形势是“控楚负吴,襟山带江,”雄壮险要,因此三国故事就成为历史文人墨客登临北固山吟诗作赋的主要素材。历代不少诗人骚客喜爱在这里聚会游赏,苏东坡、沈括、米芾、陆游、辛弃疾等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诗咏。


    关注 本命年转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试剑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