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嘎百公里穿越,最虐也最美

 

一次贡嘎,一生难忘...



《徒步中国》第3届贡嘎户外节



贡嘎山,在户外圈子里颇有知名度的,一座雪山。以贡嘎山为中心,周围林立着145座海拔五千米,以上的雪山,形成了群峰簇拥、雪山相接的雄伟景象。



贡嘎山主峰海拔,7556米,是四川省第一高峰,素有蜀山之王之称。贡嘎山攀登难度极大,登顶人数极少,截止目前为止,只有少数国家的,极少数登山家登顶。


贡嘎山地区徒步线路众多,而全线穿越是贡嘎环线,强度较大,最自虐的路线,令众多驴友向往之。





我和J哥结伴参加了由《徒步中国》组织的第三届千面贡嘎户外节的,100公里徒步组,历时7天。





从成都乘车经康定午餐,后到达电站(徒步起点)。徒步6公里,下午4点40分到达格西草原,晚上露营地,海拔3400米。多数人不同程度,的出现高反,我的症状是头晕,头疼,尤其蹲下或低头再起来,眩晕恶心明显。

晚上领队给每个人测,了血氧和心率,我的是87和110。躺下依然头疼胸闷不舒服,第一天便见识了,高反的厉害。对于明天4千多米的雪山,突然有些信心不足。毕竟我俩都是马上50岁,的人了!







我俩的睡袋,温标不够要求的-15℃,所以带两个温标-5℃的套起来使用。费好大劲儿转进两层,睡袋中,将头部包裹严实,听着帐外伴着涛涛水声时隐时现的手机音,乐和马队叮叮当当的铃声,一时难以入眠。


迷糊间听得似乎有雨点敲打,帐篷的声音,然而困意难耐,遂又睡去。一晚醒来五六次,并没有感觉太冷,后半夜高反症状消失,心中窃喜。


河水涛涛,睡意朦朦。







早上6点起床,天色漆黑,一股浓雾从深不可测的黑,暗中漫过来,顿感阴森恐怖。很快营地帐篷纷纷亮,了起来,头灯的光柱在,夜空中胡乱扫射。


外面草地全是露水,收拾行装也挺费劲,而且因为高反,行动变得迟缓,每次下蹲再起身,都要眩晕一下,大口喘气。好在我和J哥合作的不错,不慌不忙全部搞定。





早饭时天大亮,周围山峰云雾缭绕,仙境一般。因高反带来的身体不适被眼前,美景冲淡了许多。



今天的徒步距离19公里,爬升800米。


路况多石并不好走,这对我来说不是问题。这次对我最大,的挑战还是高反,一路小心翼翼不敢太快,没有太难受。最不给力的是天气,大雾迷茫,行程略显单调。偶有云开雾散瞬间,高耸云端的雪峰海市蜃楼,一般。





途中有坚持不了骑马的,身边有经不住诱惑蠢蠢欲动,的。我问舒服吗?马背上(马背上),女孩儿谦虚答到还行。我说,骑马花钱心疼,走路腿疼,反正都是疼,走吧!铃声远去,我们一步步继续挪动。





我们的露营地在上日乌且,勒多漫因峰和嘉子,峰下的河滩草地,海拔4350米。马帮中有年轻藏族小两口,很能干,媳妇长的漂亮还会写汉字。他们就是上日乌且人,我和j哥快到营地时路过他们家,石屋喝了酥油茶,胃里立刻暖暖的很舒服。

我问男人这是啥地方?男人的滑舌音让我,无法分辨音节。我递过手机让他写,他憨笑着说我不会她会写,女人过来帮我备注了“上日乌且”。过独木桥河对岸便是,我们的露营地了。先到的早已支起帐篷,五颜六色的在雾气中很,是壮观。









“青青河边草,悠悠天不老,……无论南北与西东,但愿相随到终老”。一首老歌,回转清河,浅浅秋草,相映白雪。我们傍着河边搭好帐篷,这是我们的风水宝地。今天领到是冬季帐篷,幸哉!

我们刚到时因,大雾不知周边环境,收拾帐篷期间,时而云开雾散,头顶高大的雪山壮美无比,人群惊呼,争相拍照。天赐神山,不负吾望。





夜间突然起风,帐篷因偷懒没打防风绳被刮得,摇摇欲倾严重变形。慌忙穿衣起身出去补救,又被密集的冰雹,打在脸上手上生疼。将帐篷加固后,再次钻进我们的“房子”,心里满满的成就感。

当我躺进睡袋听,着身边潺潺流水声,写着日记,很是惬意的时候,外面冰雹再次袭来,整个帐篷像炒,豆子般欢腾起来。纳闷的是旁边j,哥呼呼睡的很香,看来他是真的累了。


而我在日记收尾时,又想起领队在晩饭间强调的几个注意事项
1,明天翻越雪山垭口,寒冷风大,注意保暖。
2,尽量减少负重,不要在垭口拍照停留过多,小心失温。
3,队伍跟紧不要走散,山上有雪豹等猛兽。
4,高反严重的及时,与领队沟通,自己花钱随马帮走。































昨晚一宿未眠,不是因为身边河流声,也不是因为雪粒敲打,帐篷的缘故,还是因为高反。白日领队就提醒过,4千多米的海拔就是本地人,也很难入睡。高原缺氧导致心率加快,我躺在睡袋里明显,能感觉到心跳。

一整夜闭着眼,努力想平复心跳进入睡眠,终无果。凌晨四点,J哥因身体不适起夜,发现外面积雪很厚,帐篷被雪覆盖,外帐与内帐接触,融化的雪水进入内帐,湿了部分衣物。反正睡不着,我俩聊了起来。J哥也是睡不着,昨晚刚开始因吃,了感冒药睡了会儿,然后跟我一样,因高反不能入睡。





早上6点,外面雪依然下的很大,风雪中一切都按部就班,的忙碌起来。在这个被社会视作另类,的群体中,你听不到任何抱怨,一副生来本野流,踢翻尘世路的架势。





早晨被雪覆盖的营地和,河面很美,粉沬状的雪细细的撒着。匆忙的整装之后,在领队的吆喝声中,我们出发了。





一出发便开始爬升。越往上雪越厚,到海拔4600米左右时,都是没膝厚的积雪,松软无比。感谢前面的先锋们帮我们,踏出一条路来。即便如此,我们也走的无比辛苦。主要是缺氧,呼吸困难,胸闷乏力。

每个人都默不吱声,一步一步缓慢挪动。第一次真切感觉到呼吸与生命,的关联性——没了呼吸就没了生命。多浅显的道理,平日极少在意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骑马,无论马上马下都默不吱声,大家只专注于呼吸。



南方的雪与我们北方,的不同,呈细沫状,所以我们常称呼的“雪花”,放在这里就不合适了。雪大时,天地一色,一张白色的画布上有,一行彩色的点在移动,才相信世界还是三维的。雪小时,周围雪峰渐渐显露,像天界一位画师在完成,他的大作,我们是画中人。







终于轮到画垭口了,寥寥几笔勾勒出,一横道山峰,在主峰旁边有一个浅浅口子,就是我们今天即将翻越的海拔最高处了。垭口两侧峰石上横着拉起,一道经幡,从经幡鼓起的弧度判断,上面风大。有领队已在上面高声呼叫,下面无人回应。这个时候,发声是需要底气的。



最后不到100米的大坡,仍有人撑不住,笨拙地被扶上马背。我能理解他(她)们此刻纠结的不是,花钱多少的问题,而是只差一步未能,登顶的沮丧和无奈。





垭口空间窄小,且风大。多数人没有心情在此逗留,拍个照匆匆下山。翻过垭口是个很陡的雪坡,已经被先锋先锋队队伍踏出的雪道呈之,字形一直延伸到大坡下一簇似乎是马队聚集地那儿。

从垭口下撤途中,碰到扎西两口子的驮队,他们已经把物,资运送到营地,完成任务返回来了。看样子他们今天的收入,不错,扎西媳妇儿在马背上(马背上)悠悠荡荡,一路哼着歌儿,歌声和着马铃声(马铃声)在,寂寂雪野中回荡,十分好听。



南方的气温相对,北方还是高很多。在我们返程的路上,刚刚下的雪被先锋队伍,和马队反复踩踏融化搅拌成泥水。我们在泥泞中专心走路,已无暇顾及美景了。





J哥今天状态不行,一直打不起精神来。一直走到天黑我们打着,头灯下山到达营地冬季牧场(海拔3800米)后已经是19点40分了。找行李搭帐篷吃饭,安顿好后只想早点睡觉,昨晚一夜未眠,今晚必须补回来,不然身体会吃不消。所以这篇日记还是第二天,补的。


晚安,雪山!































昨晚睡得很好,夜间下了雪都浑然不知。早上起来帐篷拉链,被冻住拉不开,遂又发现整个帐篷,成了冰壳硬硬的。

费好大劲儿从冰屋里,成功钻出,才看清营地全貌,茫茫雪原上隆起映,着各色的雪包,从雪包中挣脱出来的,人们开始拍打上面的冰雪,不远处几个大帐篷是厨房,已经冒出热气,叮叮当当地响着。





吃好睡好,人的精神倍儿好。今天的行程目标是古,贡嘎寺看贡嘎山。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日照金山。


总路程21公里,相对高度下降50米。听起来似乎很轻松,实际一点也不轻松。因为目标贡嘎寺,在山梁另一面,等于斜插翻过一道山梁。

我们在泥泞的山路上,穿越原始森林,并不是一直上坡或下坡,而是起起伏伏,很消耗体力。最长一段是“绝望坡”,正如其名,爬上一段以为上去了,一抬头又是一段坡,一次次希望被破灭,几乎绝望。







到二岔口看到标牌,显示贡嘎寺只有1.5公里,心情大好,拿出手机边走边录视频。这里的森林被一种不知名的,树种覆盖着,虬枝盘曲,形态各异。还有一种菌类附,在树枝上丝丝缕缕,从未见过。



贡嘎寺坐落在山凹里,才下午5点多便,因山体阻挡照不到阳光了,但对面高大的雪山,被太阳照的通亮。最高那座被云雾环绕着的山峰自然,是贡嘎山主峰了。那样的雄伟和神圣!





今晚就食宿在贡嘎寺,我分配的房间是,3人间105号,条件不错。我放下背包顾不上休息和收拾行李,便拿上相机四处找拍摄位置了。J哥打电话找我时(这里有2G移动信号)我已经拍照转了一大圈,周围已经暗了下来,只有雪山通亮。

J哥让拍照留念时,我才想起光顾拍景,忘了到此一游。然而错过最佳拍人像时间,雪山与人物光比太大,实在对付不了。而华为手机的三重,曝光竟解决了这个难题(有点替华为做宣传的嫌疑)。





晚上没电,可能是太阳能发,电板供应不上?晚饭很丰盛,好几个肉菜,还有营养肉汤。

藏传佛教没禁荤食戒律,而且活佛去了印度,似乎没人管,所以我们也不多讲究,吵混混的,不像在五台山那样,小心翼翼,开饭时禁言,男女分开坐,先听师傅诵经,师傅开吃,我们才能动筷子。





吃的很饱,并无睡意,和J哥聊了会儿,J哥回他房间了,我便躺下打开手机写日记。


同室一位哥说了句:睡了三天睡袋都不习惯,盖被子了。我们都笑了,这习惯你老婆会反对的。



夜宿深山里,人的听觉灵敏起来。森林中风声涛涛,有雪粒撞击玻璃窗的,扎扎声。马队方向铃铛声、马蹄跺地声、鼻孔喷气声都,隐隐分辨得清。


这里是贡嘎寺,海拔3750米。













今天的目标是子梅村,行程只有7公里。一路下坡,路况也好,大家走的轻松欢快。森林中雾气弥漫,加上千奇百怪的树杆和垂挂,于树枝(于树枝)丝丝缕缕的菌类,有点像电影《倩女幽魂》里的场景。





山高路远,所有的遇见,所有的经历都是,生命的构成,学会面对是户外人,应该具备的品质。床位紧挨门口,人来人往冷风扇的不能睡,我招呼一位室友,把床挪了位置,问题解决。

好多人不理解户外人

为那点所谓美景遭那么多罪值吗?

我不想谈论人生

朋友圈里尽是“专家”

我只想在圈外看,这个世界更清楚些……





下午没事,拼车上子梅垭口从另一个方向,看贡嘎山云海。我和志坚哥没有去,我们对今天的云层,没有信心。我们去附近的村子里转转,然后在住处一楼小卖部人家,烤火炉聊天,感觉不错。


天黑时上山的队友们,回来了,说是大雾里转了一圈,还差点弄丢一个队友。好在大家多是有经验,的户外爱好者,及时喊叫鸣笛打灯,总算没有出事。户外有风险,不可大意,安全第一。





晚饭是组织方精心准备的,在这个交通不便,物资匮乏的小山村,准备几大桌菜,他们忙乎了大半天。一群年轻人,家中还未必做饭,出来干活相当认真,值得点赞。





子梅村,一个宁静美丽的小山村,共十户人家,有的还常不在。正在修建的一条公路,即将开通,可以想见以后这里,的繁荣景象。我们幸运的赶在这里商业化之前体验,原生态的风景和当地人原本真实生活。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上讲,我们是这里旅游发展的,推动宣传者,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来看,我们又是这片,美丽土地的罪魁祸首。











































今天是贡嘎山全线穿越,最后一程,21公里。

经过昨天的休整和,对雪山征服的成就感,每个队员神清气爽。早晨下着小雪,大家已经熟练的把驮运物资,打包好放在院子里等马帮收拾。领队又把大家,召集到房间里,介绍行程,做了趣味热身。然后大家兴致满满的,踏上了凯旋的归程。





徒步经巴王海,沿岸风景优美。因海拔落差大,这里的植被呈垂直带,分布特点,加上南方高原树种的不同和云雾,始终在山间萦绕呈现出别样一番秋景。





对于美景的贪恋是每个户外摄,影人的通病。因为我带了单反,总想把相片拍得更好些,耽搁了行路,收队小伙子在不停的催促。好在今天路况少有泥泞,再说我的脚力很好,停停追追,基本没有掉队。看到终点时我奔跑起来,用最后激情的姿态,结束这次难忘的行程。







结局一定是圆满和欢腾的。组织方特意(方特意)安排在草科,村神龙温泉住宿,举行庆功宴。宴会气氛热烈,每个人都抑制不住挑战成功,的喜悦。

那个奖牌和证书,也不值什么钱,单位评职称也不认可,但那份用汗水实实在在换来,的荣耀绝非靠勾心斗角弄虚作假所比的,将终生为之珍惜。







几天不洗漱不冲澡,温泉早成了大家的期盼,巨大反差下的,享受才真享受。我们将自己的舒适圈,无限放大。





历经苦难之后请感谢现在,的幸福生活,感谢伟大的祖国,祥和安定的社会。感谢组委、领队的精心安排,当然也忘不了那些生龙活虎,的协作后生们,一路跟随身边的马帮们,谢谢他们,他们是整个行程,强有力的保障。

最后要感谢陪伴始终一个也没有,少的队友们,你们是生命中最好的遇见,镜头里少了你们不成风景。“一路上有你,苦一点也愿意……”。他日相遇在地球上某道沟,某条河,峰顶上,森林间……相顾一笑,见证彼此的成长。

































































返回成都的路上,感觉昏昏沉沉总想睡觉,似乎很累。可我昨天晚上休息的很好,再说相信我的体能,也不至于这样子。他们说是醉氧,大家多少都有同感。醉氧?听说过,第一次感受。


关于“醉氧”,百度一下:生活在高原缺氧地区的人,身体为了适应低氧的环境,代偿性的红细胞携带,氧的能力增强,以满足身体的需要 。当人从高海拔回到平原后,空气的氧含量提高,而机体还没有适应,这个高氧环境,红细胞仍然在高效率,高质量的运送氧,这样就会“醉氧”了。





安顿好住宿,和j哥一起忍着,巨辣体验了成都的火锅,然后又睡了一下午。天色将黑挣扎起来乘公交到,了宽窄巷,一个民俗小吃街,地方风味十足。J哥的功课做的不错,对此早有了解,还带我享受了“采耳”。十分感谢有这样的旅伴。





经历一周的艰难困苦,猛然回到人间的繁华,有些许的不适应,不全是醉氧导致,身体的不适,心里也有一种说不出的,落寞。





已到了无意显摆的年纪,但这一切又是为了什么呢?似乎每个人都在追寻一种,自己想要的活着的状态,可是又有几人能说得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从古至今,这是个喋喋不休的话题。













版权声明:除特殊注明,本文所有文字内容均为,作者 山西张毓璧 原创,照片均由 山西张毓璧及其同行队友 提供。访问者可将本文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作者的合法权利,包括但不限于不,注明作者及文章出处等,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作者的书面许可,侵权必究。

END
2020年 

跟《徒步中国》一起

每天发现新世界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徒步中国》活动
↓↓


    关注 徒步中国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