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秀:关于高血压患者综合管理的思考

 

高血压与高胆固醇血症,既有独立的致病机制,又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与发展。新版……...



高血压与高胆固醇血症,既有独立的致病机制,又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与发展。新版ACC/aha高血压管理指南与我国最新高血压指南均推荐,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管理,综合管理是未来高血压患者长期管理,的一大趋势。如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综合管理是广大临床医师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何在进行综合管理的同时提高患者依从性也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挑战。为此,《门诊》杂志特邀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林金秀,教授针对高血压患者的综合管理问题进行解答,分享他对于高血压患者,综合管理策略的思考。



《门诊》:控制高血压的最终目的,是降低ascvd发生率及死亡率,但高血压并非孤立存在,新版ACC/aha高血压管理指南明确推荐高血压患者监测和管理其他,可改变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综合,管理应注重哪些方面?我国新版高血压指南对此有何推荐,(何推荐)?

林金秀教授:心脑血管病现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第1位原因,约占总死亡人数的40%。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原因很多,如三高、肥胖、吸烟等,而高血压则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降低心脑血管病风险,管好高血压就如同抓住了“牛鼻子”。

但单纯控制血压显然不够,患者仍存在很多残余风险,如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甚至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等,都会加重患者高血压程度,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单纯高血压并不可怕,但如高血压合并有多种,其它危险因素,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将呈,几何级别增加。因此无论是欧美指南还是,我国指南,都强调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管理。其中,患者综合筛查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对于高血压患者,除了包括24小时动态血压在内的,血压情况外,还要尽量了解其它残余,风险。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指南在强调综合管理的同时还添加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部分,即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筛查。

《门诊》:在高血压患者的综合,管理中,血脂管理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但当前我国血脂管理,现状并不理想,您认为这种情况的产生,原因何在?结合《2019 ESC血脂异常管理指南》,您认为我国患者适合怎样,的调脂治疗?

林金秀教授:当前我国血脂异常患者,将近1.6亿,高血压患者也有2亿以上,其中40%左右的高血压患者可能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血脂异常。高血脂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但我国,高脂血症总体检出率、治疗率,尤其是达标率还是很低的,甚至比高血压还低。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依从性问题。患者往往存在一些误区,比如认为“我已经好了,可以不吃了”,“我吃的药太多,能减少一种是一种”等;关于这些问题,可通过让患者参,与其血压血脂的管理,使患者明白高血压、高血脂等慢病进行,长期管理的重要性,从而达到早期管理、早期治疗、早期达标、长期管理、长期获益的目的。其次,高血脂无症状。高血压、高血糖通常会,表现出一些症状,而高血脂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却几乎无症状。因此高血脂症才是真正的,无声杀手,需高度重视。再次,经济因素。最后,伪科学的传播。一些不负责任、不科学的报道增加了,患者的顾虑,导致部分患者吃药时,吃吃停停,管理不善。

最新发布的《2019 ESC血脂异常管理指南》中,有2个新内容(新,内容)值得我们借鉴,一个是强化降脂,另一个是联合治疗调脂。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患者的具体调脂治疗可,参考以下几点。

(1)强化降脂两步走。最新ESC指南指出,极高危患者的LDL-C目标值从1.8 mmol/L且降幅≥50%,降低至1.4 mmol/L且降幅≥50%;高危患者LDL-C目标值从2.6 mmol/L降至1.8 mmol/L。但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无论是一级预防,还是二级预防,将LDL-C从2.6 mmol/L进一步降至1.8 mmol/L,或从1.8 mmol/L进一步降至1.4 mmol/L,虽能带来一定获益,但获益很小;结合我国LDL-C达标率低的现状,降脂治疗分两,步走可能更加合理,即在二级预防中首先,将ldl-C降至1.8 mmol/L,如果患者可耐受,再降至1.4 mmol/L,在一级预防中先降至2.6 mmol/L,如果患者可耐受,则可降至1.8 mmol/L。

(2)中等强度他汀联合调脂。《2019 ESC血脂异常管理指南》推荐高强度他汀治疗,但结合我国人群特点,及我国多项临床研究结果,高强度他汀对我国居民不一定能,带来明显的获益。因此首先考虑中等强度他,汀治疗可能更加适合我国国情。如中等强度他汀无法达标,可考虑联合依折麦布,再无法达标,可联合PCSK9抑制剂。

(3)早期、长期综合管理。越早管理,获益越大;血脂管理和血压管理一样需要,长期综合管理,在合理用药、保障安全、确保依从性的情况下,长期调脂达标,才能长期获益。

《门诊》:在高血压患者的综合,管理中,您如何看待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5 mg/20 mg)单片复方制剂的重要性?单片复方制剂这一形式将为,临床带来哪些获益?血压血脂联合控制对我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防治具有哪些意义? 

林金秀教授:对于同时伴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的患者,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5 mg/20 mg)单片复方制剂是非常重要,的选择。首先,单片复方制剂可,提高患者依从性。患者依从性问题是我,国高血压、高血脂控制率偏低的重要,原因,而通过以单片复方制剂的,形式将多种药物整合于一片药物中(比如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单片复方制剂),不仅可起到调脂,降压的效果,还可有效减少患者,服药次数,提高患者依从性,进而大大提高血压、血脂达标率。其次,一片药既可调脂降压,也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将大大增强患者信心,从而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而达到血压、血脂双达标,最终改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次提高患者依从性,达到良性循环。最后,药物本身功效良好,钙通道阻滞剂(CCB)氨氯地平除了具有强有力的,平稳降压效果外,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他汀则始终是当前调脂治疗,中的一线药物,以单片复方制剂的形式整合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是解决当前,高血压和高血脂控制率低的有效手段。

《门诊》:您如何看待氨氯地平配阿托,伐他汀?在剂量方面,5 mg氨氯地平和20 mg阿托伐他汀(520)作为复方制剂,您如何看待其剂量的,设置对于我们慢病管理的优势?

林金秀教授:5 mg的氨氯地平联合20 mg的阿托伐他,汀或许是更好的选择。因为众多的循证医学证据已,证明了5 mg氨氯地平、10 mg与20 mg阿托伐他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此外,20 mg阿托伐他汀的调脂,效果相比10 mg阿托伐他汀可,进一步降低ldl-C至少6%,而且强化调脂治疗也是当前,的趋势。虽然我国LDL-C总体水平不高,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预计未来总体LDL-C水平也将有所提高。无论是一级预防,还是二级预防,20 mg的阿托伐他汀,即可降低ldl-C 42~45%,可使绝大部分患者达标,且无需联合其它药物。因此,结合一级预防、二级预防的总体需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5 mg氨氯地平和20 mg阿托伐他汀(520)可能更契合当前慢病管理,的临床实践。

《门诊》: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这一目标,临床实践中应如何,优化患者血压血脂管理策略?

林金秀教授:首先,做好筛查工作。推荐首诊测血压、家庭测血压,35岁成人应每年,检测血压1~2次;35岁以上成人,应每年进行常规血脂、血压、血糖检查。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在降压之前,对血脂、血糖、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进行筛查,找出患病人群后,通过风险评估,给予其合理生活方式建议,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加强运动、健康饮食,甚至包括心理健康,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习惯。

其次,必要时强化调脂降压。中等强度的他汀治疗(比如20 mg的阿托伐他汀),更加适合我国高血脂患者。

最后,应重视综合管理。高血压始终是慢病管理的“牛鼻子”,但血脂的管理仍然,不容忽视,同时血糖的管理也,非常重要,新型降糖药sglt2抑制剂的出现给,伴有心血管风险的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新希望;早用药,早获益,LDL-c越早达标越有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通过筛查,及时找出问题,采取生活方式干预,必要时进行强化调脂降压,综合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早发现、早管理、早治疗,才能更好地实现我国“健康中国2030”的宏伟目标。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
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门诊新视野 |微信号:ClinicMZ





《门诊》杂志官方微信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关注 门诊新视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