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放一勺糖股价跌17%,谁让年轻人集体“上瘾”了?

 

300多个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何让你对“糖”上瘾。...

成为会员▲收听音频
12.10-12.12下单享8折特惠






瘾品贸易,乃是盛行于一个饥渴心灵代替了,饥饿肚皮的世界。

——《上瘾五百年》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大雪一过
冬天马上就来了
你是不是已经囤了不少脂肪
如果你是个特别爱吃甜食的人
估计已经为抵御寒冬做好充足准备了
左手一杯奶茶右手一块烤地瓜
下午茶再点个小蛋糕不过分吧
来来来
今天小巴不得不给爱吃甜食的你
科普一个残酷的真相
吃糖是会上瘾的
而且你对甜食的渴望
也许早在儿童时期
就被食品公司们安排得明明白白
别怪小巴危言耸听
咱们就来讲讲这其中的来龙去脉
先说一个大实话
爱吃甜食是人类的天性
跟你是不是贪嘴确实没多大关系
有大量研究表明
在人类文明早期
我们的祖先就是通过不断寻找含糖食物
来维持生命并保证种群延续的
 
久而久之
人类就进化出了一种直觉
每当吃到为身体直接提供能量的糖类
大脑就会产生一种内啡肽类物质
这种物质能让人产生愉悦和满足感
进而刺激人类不断去寻找这种物质
糖能给人带来快乐
谁又能拒绝快乐呢
就连大文豪鲁迅先生
也是
不折不扣的甜食控
每月一领了工资
就要顺路去面包房买上几个蜜糖沙琪玛
 
当然
食品公司们就更离不开糖了
因为糖不仅可以让
食品和饮料的味道变得诱人
还能让食物的口感松软香脆
拥有漂亮的颜色和外观
甚至可以延长保质期
 
据BBC纪录片《糖的真相》所说
如今超市里售卖的食物
除了饮料和糖果、饼干
大约80%都有糖的踪影
可以说我们的生活已经完全被糖包围了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
爱吃甜食虽然是我们的天性
但吃太多总会腻的吧
为什么我们会不知不觉吃下那么多含糖食物
答案很简单
因为让你“糖虫上脑”的背后
是来自科学家们的精密计算
 
“极乐点”——
让你一吃就上瘾
 
在美国费城
有一家不起眼的独立科研机构
很多人大概都没听说过它的名字
但它却被整个食品加工业
视作“下一个商业奇迹的诞生地”
这家机构叫做“莫奈尔化学感官中心”
成立40多年来 
这里聚集了300多位
化学家、神经学家、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
只为了研究一个项目
——我们的味觉、嗅觉
与食物味道之间的复杂关系
 
虽然冠了个堂而皇之的名头
但这家科研机构设立的初衷可不单纯
万宝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
卡夫、雀巢等国际品牌
都给这家机构“赞助”过不少钱
以便第一时间拿到研究报告
帮助他们研制出让人一吃就上瘾的食物
 
20世纪中叶
一位叫做莫斯科维茨的研究员
就有了一个重要发现
人们对甜度有一个喜好范围
当人们对甜味的好感度达到最高点时
就称之为“极乐点”
 
经过高等数学家们的推演和计算
最终他们得出了这样一个倒U形曲线
解释了味道与好感之间的关系
喏,就是下面这张图
根据这张表的理论
当食物中的糖加到一定浓度时
吃一口就会让人觉得很爽
不知不觉还会吃下更多
最最重要的是
大脑会记住这种“爽”的感觉
并让你在下次一想到这种感觉
就跟百爪挠心一样必须吃到这个食物
从通俗意义上来讲
这就是对它“上瘾”了
如今
这个曲线已经成为
食品、饮料行业公开的秘密
我们吃的每一口零食、喝的每一口饮料
都是在“极乐点”的指导下
精密计算出的配方
是不是细思极恐
 
 
这还不算完
有了能确保让人对糖上瘾的食物
食品厂商们还要找出
最容易对糖上瘾的消费者
研究一番后
他们发现这个目标人群就是——
儿童
 
吃糖从娃娃抓起
 
1975年
一名叫做劳伦斯·格林的科学家研究得出
孩子是重口味食品的最大消费群
甜味对于小孩子们的诱惑
比对成年人更强
研究者还发现
偏爱甜味可能是一种“习得性行为”
也就是说
孩子在童年时期吃的加工食品越多
长大之后就会越爱甜食
而且终其一生都无法摆脱对加工食品的渴望
 
儿童和青少年群体
就这样成为食品厂商们眼中的“香饽饽”
为了向家长和孩子宣传糖的好处
食品商们也是花了不少钱
让“莫奈尔化学感官中心”的科学家们
定制符合他们利益方向的研究报告
于是
糖被宣传成了最纯洁的能量来源
它可以提高注意力、提升幸福感、控制食欲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报告显示
2012年
美国食品制造商在
儿童食品的广告投入上就占到了72%
想想你从小看的广告片
爱吃甜食的习惯就是这样被培养起来的
 
食品商们成功把高糖食物
推销进千家万户
也成功让孩子们吃成了胖子
美国人的健康问题逐渐浮现
 
20 世纪 60 年代
营养学家、医生和研究员们
陆续发布研究指出
糖可能造成糖尿病、肥胖、心脏病等疾病
建议新的膳食指南减少糖的摄入量
这对于食品商们尤其是制糖行业
无疑是致命打击
不过美国糖业协会自有对策
他们决定公然造假——
把肥胖的锅“甩给脂肪”
 
 


贿赂科学家抹黑脂肪
 
美国糖业协会先是找了一个
明尼苏达大学的营养学教授
——安塞尔·凯斯 
此人宣称对22个国家实行了民众采样
但实际上只留下了支持自己的论据
去掉不利于得出既定结论的15个国家
发表了研究结果
并称为七国研究
最后的结论是:
心脏病真正的元凶不是糖,而是脂肪!
这个研究虽然是造假的
却影响了美国整整50年
美国心脏协会甚至将这套理论作为根据
宣传膳食胆固醇和脂肪是导致心脏病的元凶
凯斯还因此
上了1961年美国《时代周刊》的杂志封面
接着
糖业协会又用6500美元
贿赂了三名哈佛大学的学者
继续把脂肪推向风口浪尖
为了撇清糖和肥胖的关系
1980年初
制糖业又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少吃多动理论”
 他们用大量的广告给人们洗脑
一个人肥胖的原因
是卡路里摄入量高于卡路里的消耗量
想减肥
要么多运动消耗卡路里
要么吃低脂低卡食品少摄入卡路里
总之跟糖没有半毛钱关系
想想看
你是不是也被这个理论洗脑过
直到 2016 年
美国糖业协会贿赂科学家抹黑脂肪的事儿
才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期刊》上被揭露
引起了轩然大波
看到这里
你可能已经对这些食品公司咬牙切齿了
先别急着定罪
我们回溯糖被大量用于食品加工前的故事
就能发现
糖的大量使用
其实是人类进入现代化和工业化时代
生活方式变化的缩影
 
19世纪的欧洲人
可能是最早的嗑糖一族了
自从法国人掌握了精炼蔗糖技术后
炼糖成本大大降低
糖从皇室贵族才能享用的珍贵香料
变成了穷人们都吃得起的廉价调料品
 
在这一阶段
人类对糖的喜欢已经不只出于天性的渴望
而是进入工业化时代提高生产率的“工具”
因为相比于其他食物
蔗糖是一种最高效的热量来源
一英亩甘蔗可提供800万热量
是土豆的4倍
小麦的10倍
所以当时在英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多吃几口糖,就能少吃几口饭”
 
茶太苦?加糖!
面包太干?加糖!
糖大大减少了工人们做饭和吃饭的时间
让更多的劳动力从厨房中解放出来
投身工业生产革命
19世纪
英国人对蔗糖的消费量整整增加了5倍
而在美国
糖就是商业社会发展的推动剂
同样是19世纪末
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公司纷纷成立
“快乐肥宅水”成为年轻人的心头爱
即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期
也阻止不了人们对可乐的热情
可乐的销量依旧逐年攀升
 
1913年
糖第一次被加进了香烟中
含有糖浆的香烟风味独特、烟雾发甜
且吸入肺中不会引发咳嗽
很快就吸引了大量女士和青少年成为烟民
借由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种混合型香烟被作为战略物资
分发给前线的年轻人手里
在战后的10年间
压垮了雪茄与烟斗
几乎占领了全部的香烟市场
 
这让无数食品制造商看到了商机
想让你的食物大卖吗
那就加糖吧
 
如今
过量食用糖的危害已经广为人知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不断指出
过量的糖摄入
会增加超重、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
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其实食品公司们
也对这些危害心知肚明
早在2004年
卡夫公司就曾试图限制
产品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和热量
事实是
当推出真正健康的低糖食物时
消费者们却不爱吃了
卡夫公司还因为盈利低于预期
跌了近17%的股价
竞争对手倒是涨了5%
 
为了保护股东权益
卡夫公司最终推出了更甜的奥利奥饼干
“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
重新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面对竞争对手的挑战和股东的压力
食品加工行业显然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很讽刺是吗
《上瘾五百年》中曾写道


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其运作原则就是要挑动人体内,的每根神经,并且让它们维持在最高度的,人为紧张状态。

把人类的每一个欲望逼,到极限,尽量制造更多新的,欲望与人造的渴求,为的是要用我们的工厂、出版社、电影公司以及所有其他从业者制造的产品来,满足这些欲望和渴求。

那怎么办呢
眼见着大家一个个吃成了胖子
各国政府与世界组织不得不出手了
比如把限糖列进膳食指南、
对针对儿童的,食品广告做出限制、
在食品包装上(包装上)严格,标注成分表
 
除此之外
全球已有28个国家
实施了含糖饮料加税政策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糖的危害
但小巴发现
我们依旧逃脱不了含糖食物的魔爪
比如小巴的朋友
在被一顿科普后
吓得赶紧点了一杯奶茶压压惊
他表示:
“我已经做好准备,
吃好吃的食物,过短命的人生。”
 
那么你呢?
参考资料:
1.
《盐糖脂:食品巨头是如何,操纵我们的》,迈克尔·莫斯

2.《糖的诱惑难以抵挡,但这些苦涩的,真相你应该知道》,公众号:偶尔治愈,张苹
本篇作者 宫本宝藏 | 当值编辑 | 李梦清
责任编辑 | 何梦飞 | 主 | 郑媛眉 | 绘图 | 丧文鱼
除了食品,你还被哪些行业欺骗了?
和哈佛学霸一起学习商业知识
认清行业骗局,拓展商业视野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总编为好友


    关注 吴晓波频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