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孩子,也可以说「好啊」

 

我们不可能事事都,满足孩子的要求,但能够尝试去,调整对孩子说「不」的方式...

有宝妈在后台留言说,自己的孩子常常会说出这样那样的要,求和天马行空的想法,要是都说「行」,怕惯坏了孩子。

我们当然不可能事事都,满足孩子,那么我们要怎样合理地,拒绝孩子呢?

今天丁香妈妈教育邀请了「游戏力工作室」的钟煜老师来分享怎样用「好啊」来拒绝孩子。
只说「好啊」
图片来源:
站酷海洛创意
放学时,游游和好朋友明明,一起走出来。明明拿着个小口琴,开心地吹个不停。上了车,游就跟我说:「妈妈,我也要口琴。」

一模一样的这种小口琴,游游至少有两个,都是买回来三分钟热乎气,就不知道扔哪儿了。

类似的情况,爸爸妈妈们应该都,没少遇到过,通常你是怎么回答孩子,的呢?

如果我刚好状态不好,工作遇到烦心事,或者忙活一天累的够呛,遇到游游的这种「无理要求」,第一反应一定是恼怒——

这孩子真烦人!怎么别人有什么她都想要?于是瞪着眼睛把她,数落一顿。

如果我情绪状态都还不错,那么应该能保持平静,会蹲下来 好言好语地跟她讲讲道理,比如「已经有好几个了,没必要再买了」之类的。

但那天,我不仅状态不错,而且还有一点不同:上午重读《游戏力》的时候,我刚好对其中,一个段落印象深刻,这个段落的小标题叫——

只说「好啊。」
跟随孩子,意味着孩子需要我们经常(只要不失控)热情而友好地说「好啊」,而不是一连串的「不行、不行、不行」。

对于孩子的要求以及他们正在,做的事,我们通常都会下意识地,否定,而说「可以」、「好」的次数却屈指可数。

如果数数一天或一小时内,你说「不行」的次数,你自己都可能会震惊不已。
不要轻易说「不行」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几乎没有思考,我用力咽下已经准备好的,一番说辞,脱口而出——「好啊!」

游游明显没料到我的爽快,很不适应,强调说:「我现在就要!」

「好」,我说,「我给你变一个。」

我双手合十念「妈咪妈咪哄,变个口琴吧。」然后张开手,假装拿了个口琴的样子,在嘴上吹。

游游先笑后气,说:「这是假的。」

「好吧,我再变。」我又念咒语,又呼唤机器猫孙悟空小羊,肖恩,各路大神,来给游游变个口琴吧。

游游笑了会儿,正色说:「不行。我真的要。」

「要是咱附近有专门卖口琴,的商店就好了。」我说:「要不咱们开一家呗。咱们的店里全部都是口琴,大的小的中的迷你的粉的,上面有小天使的。你说吧,你还想要啥样的?」

游游也开始畅想:「嗯,要会自己唱歌的,会飞的,可以吃的……啊!可以吃的?那不会在肚子里还唱歌啊,老师要批评的。」

我们大笑起来。

游游难道就这么算了?你一定会问。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容我卖个关子,咱们先一起回头读读《游戏力》吧。
我并非提倡放养不管。规则和界限是必需的。孩子需要在大人的监督,和帮助下练习做决定,直到他们能够自主为止。

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尝试,改变自己习以为常的「不行」。假如孩子提出一个无知,的想法,试试热情地回答:「嘿,好酷的主意,我们来试试。」他们可能反而会说:「不行,那太危险了。」

如果他们的建议无伤大雅,但似乎不太可行,试着鼓励说:「好主意。但是怎么才能开始呢?」他们可能出你意料地真能,找出解决之道,至少他们有机会为,自己的想法而思考。
科恩还接着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下午我在等女儿,放学时与丽蓓卡聊起了天,她是艾玛同学的小妹妹。她妈妈在和别人讲话,而我正好站在她们的,车子旁边。

小女孩问我她可不可以,坐在车顶上回家,我知道丽蓓卡懂得这,是不可能的。但我也了解她,我猜她以为我会说不行,然后她就会爬到车上去,看看我会有什么反应。

我并不想陷入对抗中,所以我说:「当然了,我们爬上去吧,可能很好玩。我们得抓紧就是了。」

然后她说:「柯恩!那可是很危险的。我们不可以这样。」我开始假装要爬上去,她说:「不行,不行,我们会掉下来的!」
接纳情绪,并不等于接纳行为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生活中我们自然不可能事事都满足孩子的要求,但或许我们能够尝试,调整对孩子说「不」的方式,这直接决定了孩子在被拒绝之后,是能很快释怀,还是会继续闹情绪。

再来看一个故事:(改编自天天游戏力)
放学路上,天天想吃冰激凌,但是他这几天甜食吃得,太多了,妈妈不同意他吃。天天很不高兴,不理妈妈,气冲冲地往前走,然后悄悄躲在了树后面。

妈妈「找不到」天天,十分「焦急」,四处呼喊、张望、寻找。天天就在妈妈眼皮底下,偷偷地捂嘴乐。最后,天天从妈妈背后跳出来,妈妈看见天天,欣喜地和他紧紧搂在一起。
故事中的天天,被妈妈拒绝后,主动发起一个「捉弄妈妈」的游戏,既出了一口「恶气」,又与妈妈重温亲密,从而在笑声中渡过了,又一个挫折。

而妈妈通过跟随,天天的这个「恶作剧」,清楚地传递了这样的信息:我虽然拒绝了你的要求,但我从不会拒绝你。

我们常常提到「接纳孩子」,「跟随孩子」,但也难免会疑惑:我们必须要接受孩子,的所有要求吗?这样会不会把孩子惯坏了?

对此,《游戏力 2》中这样解释:
倾听孩子,欢迎他们所有的情绪,并不意味着妥协和纵容。

你可以说:「我可以一直陪着你,多长时间都行,你可以哭,也可以生气,但我今天真的不能,让你吃糖。」

这话包括的两层含义,都很重要:

第一,你不会因为孩子的情绪而改变,你的做法(除非你意识到你是错的,如果你错了,那就认错并改正);

第二,对于孩子此时此刻的悲伤或,愤怒情绪,你会重视并且提供安慰,而不是否定,甚至指责。
接纳情绪,并不等于接纳行为。拒绝孩子的要求,并不妨碍我们告诉孩子:我理解你的感受,明白你的需求。而且,如果情况允许,我会想方设法满足你。

游戏就可以将这个信息,很好地「翻译」給孩子听。
图片来源:
站酷海洛创意


那么游游和口琴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结束的呢?——

回到家,吃完饭,收拾书包的时候游游又,想起来了。「妈妈,我还是很想要口琴!」

「嗯。我知道。」我说。

她继续收拾书包。过了一会儿她说:「妈妈,一会你帮我找,找我的小口琴吧。」

「好啊。咱们一起找。」

「要是找不到,以后看到有卖的,你能再給我买一个吗?」

「当然可以啦。」

游戏力工作室(微信号:youxili123)
家庭教育研究机构
为孩子提供游戏化心理支持
为家长提供游戏力育儿指导
 推荐阅读 
孩子不会顶嘴,是父母的失败
晚一点入园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尤其是男孩



    关注 丁香妈妈教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