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到容易顺手的地方就快、复杂难的地方就慢、忽快忽慢”说的是不是你?!

 

节奏是音乐的脉搏,音乐的生命。在我们生命存在的,每时每刻,我们的脉搏都在跳动,一且脉搏紊乱了,生命就要出问题。音乐的存在和进行,首先在于节奏的作用。节奏的脉动每时每刻都贯穿,在音乐之中。...





#小编按#本文摘自周铭孙老师的《如何掌握钢琴弹奏,中的节奏感》,共分为四个部分:节拍准确、节奏的感觉、节奏的律动及节奏的变化。因文字较多,所以小编拆分为4个部分,推送给大家,此篇文章为第一部分:节拍准确。

文丨周铭孙


周铭孙,中国钢琴家、钢琴教育家与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钢琴教学博士生,导师、全国钢琴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社会音乐,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钢琴考级教材主编、著名钢琴教育家。节奏是音乐的脉搏,音乐的生命。在我们生命存在的,每时每刻,我们的脉搏都在跳动,一且脉搏紊乱了,生命就要出问题。

音乐的存在和进行,首先在于节奏的作用。节奏的脉动每时每刻都贯穿,在音乐之中。

我们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当演唱流行歌曲时,由于它的乐队加了,很多打击乐器,在每小节重拍时,低音鼓浓重地打出了,节奏重音,表现出非常有规律的节奏。

听众往往被这种,节奏所感染,而自觉不自觉作出与,节奏同步的点头动作来。

实际上此时并不一定是非常理解,音乐的表现,因为受感染的人,有的是懂音乐的,有的可能根本不懂,那么,此时起主要作用,的是什么呢?

是对节奏—有规律的节奏产生的共鸣,如果此时节奏忽然摇晃,起来,让听众找不到稳定,的规律了,那么这种共鸣也就消失了。

流行音乐由于讲究效果,特别夸张和加强了节奏。这种强烈的节奏感染,是人人都会感觉到的,这也正是它通俗性的表现。

作为古典音乐,或谓严肃音乐,节奏的表现方式不可能,像流行音乐那么外在,所以往往容易在某种程度和某些,方面被忽略。

对于弹钢琴的人来说,由于从学钢琴开始,到将来能够演奏,甚至独奏都是一个人自己,进行和完成的。

不同于学管弦乐器到一定,程度就要合伴奏,参加小乐队甚至管弦乐队,有一个合作关系或,集体的关系,甚至有指挥管着,所以从事管弦乐器者会受到更多严格节奏,的训练和要求。

而弹钢琴的人,容易自行其事,也常常更易忽略(易忽略)节奏,的严格和规范。

因此,在我们练琴或演奏中,节奏感的强调就显得至,为重要,因为我们没有一个鼓在旁边给,敲着节奏点,全靠弹奏者的良好训练和,感觉去体现出来。



有些学生往往很不,注意节奏。在钢琴考级中就常见到(常,见到)这种情况。一个曲子开始,时速度摇摇晃晃,弹了三四小节才,逐步进正速。

弹到容易一点的地方,顺手一点的地方,就越来越快,弹到复杂一些、难一些的地方又力不胜任,慢了下来,整部曲子弹得忽快忽慢,弄得听者无所适从。

乐曲的节奏,就像人的心跳,在心绪稳定的情况下,基本上保持在70次上下,当兴奋一些时,跳得便略快一点;

安静时,则跳得慢一些。这些正常的伸缩都是,合理的。如果基本次数是,一分钟跳70次,忽然在几秒钟内变成,了90次、100次,忽然又掉到了5次、60次,若出现这样的变化,那一定是心脏出问题了。

音乐节奏不可能像机器,一样地纹丝不变,一首奏鸣曲、一个乐章内虽有,一个基本速度,但在欢快时,也许稍稍加快了一点,抒情的地方也许,要稍稍放慢一些,但是基本速度不能改变,从整体感觉上,速度必须是统一的,这样,乐曲才能完整。

既然节奏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在钢琴的教与学中应,如何注意呢?
 节拍准确 
拍子要搞清楚,拍子要数准确,速度要统一,这是最基本的。

关于一些基本常用的节拍,如4/4、3/4、2/4、6/8、3/8等等,这些就不在此一介绍了。

我们首先要求学生,养成严格地数拍、心中有节拍的习惯。对于没有养成认真数,拍子习惯的学生,借助节拍器来帮助他并,迫使他按照严格的节拍去练琴,把一首曲子的节奏框架,先建立起来是必须进行的一步。

当然用节拍器,只是借助于外力,关键还是要促使学生自己逐步,树立节奏的感觉和内心的反应,节奏感的建立首先要,从把节拍数清楚开始,否则一首曲子就,不可能完整和统一。

在实际练琴和弹奏中,我们必须注意一些常常容易影响节拍,准确的情况,这些情况也应特别引起教师的注,才能利于学生及时纠正下面分析几种情况。
01
对于乐曲或乐句中较长一些的音,例如两拍以上的音,或一拍半的音,在连续十六分音符中出现,的八分音符、四分音,往往没有弹够其,应有的时值,便匆匆接下去了,这样就会出现缺拍子或,节拍错误。

常见的情况如:海内外音乐考级教程三级,a组(3),库劳的《急板)这首曲子是3/8拍子,节奏以八分音符为单位,每个八分音符为一拍,在38页的第一行乐谱上。(见下方例1)

第四与第八小节,都是四分音符,上面还加了一个小横线,即是持续音记号,表示要特别在这个音上停一下弹够,其时值但很多学生都在这个音上匆匆而过。

把这个时值为两拍,的音只弹一拍半,甚至一拍,就接下去了,导致这小节拍子的缺失,进而影响全曲的,节奏统一和稳定,并往往会使演奏变得匆忙,而素乱。

尤其在这首曲子中,这种情况很多,不重视是不行的。
全国钢琴考级作品集第,五级混编第一套的卡巴列夫斯基《练习由》,第66页的第二、第六,第十至十二小节,都是附点八分音符加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见下方例2)

这种节奏的前后两个音必须,是前一个占每拍的四分之三,后一个占每拍的四分之一,时值是三一之比,但很多学生弹到此处,都弹成了二与一之比,他们也许是受了,前面三连音的影响,把每拍分成了三份。

可是这样弹,实际上是把较长的,那个音一八分附点音缩,把十六分音符弹长了或者就干脆赶着,弹下去了这种节拍上的错误一方面导致节奏的不稳定。

另一方面把原来有棱有角,的节奏,变成了绵软平板的节奏,音乐中应有的朝气蓬勃就完全表现不出来了
02
休止符必须重视。有不少学生对休止符,视而不见,根本不管休止符应占的,节拍和时值。

一到休止符就好像连拍子也不存在,了似的,匆匆忙忙地抢着弹下去,这样节拍难免出错。

我们在此暂且不提休止符在音乐中的重要性和其常常,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只从最基本和基础的,节拍角度来说,我们要明白:
休止符都是占拍子的。
休止符都要数拍子。
这就是我们在谈节拍时,对休止符的严格要求。

根据这些基本原则,我们举两个实例:在全国钢琴考级作品集的三级,混编第一套曲目《练习曲》中,我们看第2页第三行的,最后一小节。
这一行最后一小节,第三拍是休止符,这一小节一个,二分音符占去两拍,休止符占一拍,加起来正好三拍。但有的学生弹完两拍的音就紧接,下一小节去了。

由于这一小节正,好在这一乐段的末尾,虽只是少停了一拍,并没弹错音,但是却影响了全曲,的完整性,成为一个无法弥补的缺憾。

在第27页的第一行,最后一小节(也是此曲),最后一拍也是休止符,同样有人在弹奏时,取消了这一拍的停顿,发生与上面同样,性质的节拍错误,是不能不引起注意的。
我们再以全国钢琴考级,作品集第十级混编第一套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为例,在全曲最后一次慢板时,在223页的第三、四行。
此处的休止符是音乐与节奏,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如果能弹够充分的时值,对于营造悲壮的气氛,可起到关键的作用。

这种在和弦之间的休止完全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但如果学生在练习和弹奏中,对此重视不够,该休止的时值,心中不去感觉节奏,匆忙而过,这种对休止符的偷工减料,将直接破坏节奏的,完整和音乐的意境。

关于休止符的问题,在读谱正确与否的章节中,也论述过,希望引起大家特别的重视。
03
由于技术能力不够,双手不能互相保持应有的独立性或是弹奏,的技术控制力不足,造成的赶、拖、不均匀滚溜等影响节奏,的情况。

下面举例说明:海内外音乐考级教程8级,a组(3)莫扎特《D大调奏鸣曲》,第9页第四、五行。
我们可以看到这两行左手都是很有节律,的阿尔贝蒂式伴奏音型,应是非常均匀规整的,右手部分也不复杂但在上面,一行的第二小节第四拍有一组颤音。

在下面一行的第三小节第四拍,又有一组颤音,学生弹到颤音由于,练习不当而发生紧张,过多挤压。

结果使这一拍,不是拖长就是缩短,左手有规律的节奏,也因受右手牵连而,变成滚过去或减少音等,诸如此类毛病在此处经常,发生,其结果总是导致,节奏上的失准。
又如海内外音乐考级,教程8级a组(2),巴赫的《吉格舞曲》在第7页的第二、第三行中,右手都有长串的颤音,由于学生没有把颤音,处理好(原因是技术不过关,手紧张或没有定好数),在这两处。(见下方例6)

很多学生都发生突然慢了下来或,是节奏出现摇晃、不稳的现象,在此处基本节拍都数,不准的情况非常多见。


搜乐谱、看直播、学干货.....点击

阅读原文


    关注 环球钢琴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