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悦读|那年,我们换上了东风3型0034号机车

 



老杨师傅是我,国第一代内燃机车司机、郑州机务段的杨乃森。40多年前,郑州机务段内燃机车上马,他是我们的“教官”。大家苦学实干,努力掌握新技能,实现了转产换型,的平稳过渡。光阴荏苒,回想当年老杨的故事,仿佛又回到了那,充满激情的火红岁月。
(一)
老杨师傅1936年出生在,开封。1954年,初中毕业的他,赶上铁路招工,征得父母同意后他便报,了名,后被铁路工程部门,看中招到郑州。经过几天培训,他被安排在劳资,人事部门工作。过了半年,他听说开封司机养成,所招生,要招一批学员培训开火车。杨乃森坐不住了,申请去学开火车,很快得到批准。当时,国家铁路发展很快,机车乘务员队伍急需补充,郑州铁路局在开封成立,了司机养成所,就是火车司机的速成班,学员来自四面八方,一年一期。杨乃森在司机养成所经过短期培训,后来到郑州机务段,成了火车头上,的一名司炉工。

那个时候,工人中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很少,杨乃森聪明好学,是其中的佼佼者,几年工夫就拿到了蒸汽,机车驾驶证,成为开火车的一把好手。
时光转眼间到了1965年。我国生产的第一台,东风型内燃机车竣工下线,新型机车的技术培训提,上议事日程。来自全国铁路81个机务段的51名精英,司机云集天津,参加铁道部首届,内燃机车培训班。教师是来自大连机车,工厂的技术人员,学员们要在半年时间内掌握,东风型内燃机车理论知识。杨乃森、张国安(张国安)等,5名来自郑州机务段的蒸汽机车司机,都是来这里学习的第一代,内燃机车司机。内燃机车结构要比蒸汽,机车复杂得多,制造工艺标准高,设计理念涉及多种学科,学员们把培训,当成一种责任,早起晚睡翻书本、查笔记。他们不愧是,全国铁路的精英,不仅学习刻苦,而且成绩优秀,个个都是好样的。

1966年春节过后,首届内燃机车培训班结业,51名学员手捧,内燃机车驾驶证、肩负重任来到了祖国,的大西南,在昆明、遵义、水城等地扎下了根。杨乃森被分配到贵州遵义,他和他的伙伴们是遵义机务段迎来的第一批新一代,(新一代)内燃机车司机。
(二)


杨乃森从郑州来到遵义,一切都是新的挑战,住是简易房,喝是池塘水,出门是大山,天天雨淋淋。放下行李还没缓过劲儿,接车的任务就来了。领导安排他带着一名新人赶赴,大连接新车。大连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可他们哪有心思欣赏大连,的美景,一心想着尽早开上,我们自己生产的内燃机车,在千里铁道线上大显身手。阳春三月的大连仍然吹拂着,刺骨的海风,大连机车工厂却是,热火朝天,一台台新造的东风型,内燃机车,停放在一起,整装待发,看上去绿油油的一片,生机盎然。按照铁道部的总体部署,他们仔细检查并,接收了1366号机车,一路奔波,回到遵义机务段。

忽如一夜春风来。遵义是一片红色的土地,首先在遵义机务段实现列车,牵引内燃化有着特殊的意义。杨乃森驾驶着,1366号机车驶入机务段之后,一台台绿色的东风型,内燃机车接踵而来,忽如一夜春风吹绿,了这片古老的土地。担任“教官”的杨乃森和他的“教练队”不是在机车整备场把关,就是在运行途中手把手,地传授内燃机车的驾驶技能,为趟趟列车安全运行,保驾护航,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技术过硬的优秀驾驶人员。从那时起,祖国的大西南地区,一台台东风型内燃机车,在崇山峻岭间奔驰,在密林绿水中穿行。
(三)


铁路的发展要比人们的预想,来得更快。上世纪70年代初,铁道部决定地处中原的郑州,机务段机车换型,由东风型内燃机车替代,蒸汽机车牵引客车。杨乃森、张国安(张国安)等一批,内燃机车技术专家,又风尘仆仆地回到了,他们阔别多年的故乡。任务明确,时间紧迫,责任重大。

郑州机务段是我国,铁路较大的客运机务段,地理位置重要,担当着四面八方来来往往,的客车牵引任务。一切按计划进行。杨乃森他们回到郑州,的首要任务就是到大连接车。一台又一台新车,开进了郑州机务段。到了1973年底,郑州机务段摆满了东风型,内燃机车。1974年,经过各种不同条件,的牵引试验之后,一场转产换型的,攻坚战拉开了序幕。担任技术“总教头”的杨乃森在郑州遥控指挥,多次处理机车运行途中临时,出现的故障。
时隔45年,当年郑州机务段内燃机车上马的,情景杨乃森还清晰记得:“那是1974年的7月25日,我们换用东风3,型0034号机车牵引客车,两位教练师傅上车,先是讲解机车检查的要点,然后教给我们,机车怎么发动、起车、操纵。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列车从郑州站开出。他们俩坐在驾驶座位,上边操作边讲解,我们站在他们身,后边观摩边听讲。列车运行到铁炉站,二位教练师傅起身换上我们,边干边学。就这样,在教练师傅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两天便‘出师’了,独自驾驶内燃机车运行。”1974年7月31日,郑州机务段实现了,客车牵引内燃化,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当年叱咤风云奔驰在钢铁运输线上的,老杨杨师傅如今已是83岁的耄耋老人了,他依然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十分健谈,回首往事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文图:徐宜发

编辑:苏凡


    关注 人民铁道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