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意表现的孩子就是胆小?掌握这三步有效培养孩子的表现欲!

 

他们即便在老师的鼓励下站在了,全班小朋友们面前,却还是不开口,或者直接以“我不会”来作为回答。...

12月7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第25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一名9岁的中国女孩,用全英文做了演讲。
这名优秀的女孩,名叫黎子琳,近两分钟的演讲,小子琳表达清晰流利,语气淡定从容,举止自然大方。

她以“青年的力量·青年的责任”为主题,熊猫保护为切入点,介绍了中国青少年在中国青少年在气候变化中所,做的努力和贡献。

做为家长,惊叹小子琳面对“大场面”时,展现出的气场之余,不由怅然:如果我家孩子也,能如此大方的表现,该多好。

前段时间,去参加幼儿园的公开课。课上,很多小朋友踊跃举手,与老师互动,而我家孩子叫他,举手都不愿意。
回想自己学生时代,也是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即便被老师叫起,也不情愿表现,麻木地任由每个锻炼,和展现自己的机会流失;公开场合的表现,总会紧张、怯场,糟糕的表现,一次又一次消磨自信。

儿子平时小嘴伶俐、活泼好动,面对陌生人也从容大方,我未曾想过他,公众表现力会不足,直到我亲眼所见并,有所对比。

小子琳的表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于能否hold住场面。我不禁心生疑虑,他为什么不愿意在公共,场合表现?
01

不愿意表现的孩子,不一定是胆小
很多人会认为孩子不愿意表达,是因为胆小,实际上认为孩子胆小,一直是父母的误会。其实,孩子是缺少表现的欲望

表现欲,是人将自我价值在他人,面前显示出来,以求得肯定与传扬的,一种欲望,是人的发展天性。社会的人为了生存,要以自己的本领做出,种种表现,而表现本身就是人的,发展过程。好的表现是一种快,乐和幸福。
年龄越小的孩子,表现的心理就越单纯。他们不懂得表现,带来的负效应,没有成人意识和面子观念。所以,小孩子不会害怕表现不好,被笑话,也不会顾及丢面子,对于表现的失败,并不感到心理压力。

孩子的“表现欲”实际上是天生的,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增强而发展。

很多孩子从会讲话开始,就喜欢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在日常生活中,不管看到了什么新的事物,或者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都会迫不及待地想,让人知道,以获得别人的评析、赞赏,求得心理上的满足。

有的孩子在幼儿园里,会积极要求表现自我,但有的孩子会,下意识躲避老师鼓励的目光,他们即便在老师的鼓励下站在了,全班小朋友们面前,却还是不开口,或者直接以“我不会”来作为回答。
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孩子本身因为事先准备不够,而信心不足;二是曾经在“表现” 时受到过压制。
02

孩子的表现欲望,是如何被压制的


下定义,让孩子更加沉默

一天下班,遇见邻居领着孙子在外面。不论邻居怎么鼓励,孩子都不肯叫一声“叔叔”,邻居嗔怪道:“你这孩子真内向!”

“内向”在很多人在潜意识中,被定义为缺点,甚至用以定义孩子的害羞。

而内向者领导力的思想,领袖珍妮弗·康维勒在《内向者的沟通圣经》中提到:“内向不同于害羞,内向是一种偏好,不应该被看成是个问题。”

然而,比用“内向”指责孩子更可怕的是,给孩子贴上“内向”或“害羞”的标签。
心理学有个名词叫“标签效应”,是指当一个人被外界,用某个词描述和分类时,他的自我认同和,行为就会受到影响,往往是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被定义为“内向”或“害羞”的孩子,会将这样的定义,作为开脱公开表达的理由。

久而久之,“内向”就成为孩子的“舒适区”;“害羞”就成为了孩子的习惯。
强迫,让孩子更怯场

在我们父母的潜意识里,都希望孩子能够,大胆表现自己。在孩子胆怯时,我们往往会下意识强迫,孩子,直面恐惧。

然而,小孩子本身心理承受能力、抗压能力、接受能力会比较弱,在他面对“恐惧”时,更会从身体、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抗拒,这时如果强迫他直接面对,反而容易适得其反,让他的恐惧继续加深。

当我们强迫孩子,与陌生人亲近时,我们越用力,孩子反抗越激烈;

当我们强迫孩子表达时,我们越急迫,孩子越沉默;

当我们强迫孩子,公众表现时,我们越强硬,孩子越抗拒。

父母作为孩子最,重要的靠山,如果强迫他直面恐惧,有时候还会导致他产生更多,的不安全感。

前有对陌生的恐惧,后有强硬逼迫,这时孩子只会,选择更加用力、坚定地向相反的方向逃避。

当恐惧与强迫发生碰撞,恐惧就会被放大,绝望的尽头是,发自内心的抗拒。
阻止,是对表现欲最大的伤害

一次在游乐场,我和孩子妈妈正讨论问题,这时游乐场内召集小朋友,表演节目,拿礼品。

儿子也想去,因为下意识担心孩子安全,我让他等一会。
儿子抓着我的衣角,跳着脚,说:“爸爸,带我去嘛。”

“我正在跟你妈妈商量事情!”我不耐烦地拒绝了他。

当我反应过来,让他去参加活动时,他生气地拒绝了。

欲望无法表达,孩子的情绪就会向内,一旦自我压抑,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习惯。

其实压抑孩子的表现欲,大多是在不经意之间。

孩子有着喜欢“插嘴”的天性,当我们在专注于一件事时,孩子的“插嘴”难免让我们烦恼。

一句“闭嘴”,或许会获得清静,带给孩子的是巨大的压抑。

如果表现的欲望被,长期阻拦或延误,势必发展为孩子的,自我压抑。
03

如何培养孩子的表现欲?




给孩子创造更多表现的机会

侄女五岁学习拉丁舞,表嫂特别注重对,孩子的培养,也懂得表演机会的重要性。

从小到大,家里亲戚朋友各种聚餐,开始前,她妈妈都会鼓励,孩子表演一段,而且每次都为孩子,精心打扮盛装出场,丝毫不会潦草敷衍。

几年下来,孩子不仅舞蹈越跳越好,面对大众一点不怯场,她的舞蹈表演受众,也从一开始的周边朋友,发展到后来被商家邀请,付费表演,孩子也变得越来越自信。

对付怯场最有用的武器就是,做好充分准备,为孩子提供更多,面对公众的机会,把陌生变为习惯;引导孩子多加练习,把生疏变为熟练。

还记得曾经老师的话:自己私下能够做好,面对众人时,也多了几分把握。

给孩子尽可能创造表现,的机会,便是帮孩子消除因陌生产生的,焦虑和恐惧。


给足孩子信任并及时鼓励

一次社区文艺活动,我鼓励儿子上台背,一首唐诗。

他爽快地答应了,然而走到台下,看到那么多人时,却不知所措起来。

我跟儿子说:“我就在台下,看着我就行,你背唐诗很完美,我相信你。”信任是最大的鼓励。

“那好吧。”说着,儿子就走上台去。他一直看着我,背得很流利,完成后我使劲鼓掌,他严肃的表情绽放出笑容。

如果我们能够认真对待孩子,的表现,给予他们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哪怕是一个赞许的微笑,都会使孩子感到满足。
当孩子的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会推动,孩子信心百倍地去,重复并强化自己的表现,这种表现中形成的,自我意识也会促进,孩子的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发展。



陪伴式引导,让孩子有真实的对象可表现

儿子6岁时,要参加英语希望,之星的演讲比赛,让我窝火的是,他不愿意自主练习。

有一次他叫我来讲,他来做观众,我便认真地做了一遍演讲。我讲完后,他学着我的样子,声情并茂地做了一次演讲。

每天与他进行演讲者,和观众的角色互换,他视之为乐趣,在比赛中获,得了不俗的表现。

父母的引导,对孩子的表现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真实的代入,是实践的要义,是成长的机会。

为孩子提供真实的对象,引导孩子表现自己,定能培养出一个大方,自信的孩子。



没有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种大小团体中,都是那个“领头人”;

没有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的各种面试中,都是那个“幸运儿”;

没有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成为公司、政府机构的“大人物”。

可这一切的根源,对孩子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让孩子在公开场合更,自信的表达、更完美地展示自己的实力,这也是时代的刚需。

作为父母,培养孩子敢于面对公众,表现自己,便是多给了孩子一条通往,罗马的路!
更多热文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不写作业被罚火车站讨饭:

孩子“不争气”,父母到底该怎么办?
▲当孩子说“我不想读书了”,你的回答很重要……
热门微课







文中所用图片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人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版权所有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们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18616711561(电话同微信)

文章转载: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文章投稿: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关注 超级育儿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