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洞察 丧钟为谁而鸣,香港经济的暗雷被引爆之后……

 

资本主义的锅,社会主义不背。...

更多精彩敬请长按二维码识别
或搜索guanchaHK
关注公众号“香港洞察”


作者/子非鱼

香港要衰落了吗?曾几何时“赴港生子”还是人们热议的话题,而今香港社会的动荡却令在港,大陆学生纷纷逃离这座曾经令人向往的城市。

形势变化之快,令人措手不及。
自由、繁荣、福利好。

在这些标签的映衬下,香港一直是大陆居民移民,的首选,哪怕那里的,经济增长已然停滞、生活环境不尽如人意。

作为亚洲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香港曾经的辉煌掩盖了对社会深层次,结构的批判性思考,无论是港人还是大陆人,都没有意识到“自由、繁荣、福利好”这三者本就是相互矛盾的。在经济恶化的大环境下,这三者的冲突奠定了,香港社会民生问题的基本轮廓。
01 
转型之困
 
香港的经济结构历来为人,所诟病,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90%,其中贸易及物流、金融、专业服务和旅游产业这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香港GDP 60%左右,相比之下制造业不到1%,农业更不用说。

经济长期地脱实向虚,迅速收窄了社会的上升渠道,于是我们看到,一方面香港相较于其他发达,经济体就业情况相对良好,基本都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另一方面大量的,本地人从事低端服务业。“手停口停”的“充分就业”让本地人的生活充满了,不安的压抑感,年轻一代更是看不到,未来的希望。

对于这样头重脚轻的经济结构及其带来的,社会民生问题,香港特区政府以及香港的有识之士并非,没有意识,但改革却面临诸多障碍。

改革不是不可能,奈何时运不济,香港一再错过机会。
1.1 回不来的制造业

资源匮乏、地域狭小,服务业高度发达,人口老龄化,加之有限政府的“积极不干预”思维。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在事实上否定了制造业回流,的可能性。而在历史上,除了二战后短暂,的经济奇迹,制造业在香港从来就不是,支柱产业。

受制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英国殖民者,对香港的定位,一直以来香港都是,以贸易为主。二战结束之后,资本和人力资源的流入给,香港带来了产业多元化的可能,这些南下的劳动力成为60年代香港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重要基础,一举奠定了香港随后几十年,的经济辉煌。

80年代,当其他“亚洲四小龙”遭遇产业转型的危机时,香港却抓住了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机遇,一方面将已经落后的制造业向大陆,沿海一带转移,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国际商贸、物流、航运、金融和(金融和)专业服务成为中国,大陆对外贸易的桥梁,而这几个产业与今天香港的四大,支柱产业高度重合。这既说明了中国大陆,对香港经济的影响之深,也反映了香港,经济转型之困。
香港制造业人数自80年代末起呈断崖式下跌


1.2 屡试屡败的产业升级

回归之前,港英殖民者只关心如何从香港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无心进行产业升级。

回归之后,第一任特首董建华曾推出(曾推出),改革房地产的“八万五计划”,试图发展高科技产业。最终由于利益集团的抵制,亚洲金融危机和SARS风波的冲击,以及特区政府治理经验,的匮乏而流产。

2008年至2012年,新一届(新一届)的政府推出了,六项优势产业计划,尝试以文化及创新产业、医疗产业、教育产业、创新科技产业、检测及认证产业、环保产业为新的,增长点刺激香港经济。但是由于创业成本偏高、创新动力不足,以及重点过多导致,行政资源分散,这六项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未超过10%。

政策试错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一次次的转型失败消耗,了特区政府的行政资源,与此同时社会,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矛盾日渐积累。而香港与中国大陆经济差距的逆转进一步刺激,了香港人脆弱的神经。

1994年,香港名义GDP是上海的6倍,2009年,上海超过香港,而且优势还在进一步扩大。

2015年广州名义GDP超过香港。

2018年深圳名义GDP超过香港。

2028年深圳人均GDP超过香港。
1.3 因与果的循环

从“发达”变成“落后”,香港人的优越感崩溃了,其表现就是日渐排外,无论是选择性忽视中国,大陆的各项成就,还是在香港发起“反水客”、“反双非”、“反自由行”等“经济自残式”的社会运动。

但凡了解一点本土历史的香港人,都应该知道,香港经济依靠大陆。香港对大陆开放,则共同繁荣;香港对大陆封闭,无异于自绝后路。

然而,被政治裹挟和境外势力蒙蔽了,双眼的香港市民已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他们试图以“政治抗争”运动来解决社会民生问题,却不曾反思当前经济民生的困境正是因为行政,力量孱弱无法推行经济改革,将“民生问题政治化”只会火上浇油!
如果说这些示威的年轻人走上,街头是因为住房、就业等一系列民生,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当他们打砸抢烧、让香港经济雪上加霜之后,最终受害最深的还是这些缺乏竞争力,的年轻劳动力。

“修例风波”肆虐的这六个月,香港的社会民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特区政府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

三季度香港经济按年收缩2.9%,这是自2009年以来首次按年下跌;连续两季出现负增长,显示经济已步入衰退。10月访港旅客人次跌幅扩大至43.7%,连跌4个月;8月至10月失业率升至3.1%,餐饮服务业失业率更高达6.1%,为近6年来的高位;10月零售销售总额比去年同月下跌24.3%,跌幅破历史纪录;35万人的饭碗恐怕会保不住;财政十五年来将首次出现赤字……

连续数月的社会运动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然而在此之前,这匹骆驼早已疲惫不堪。在香港经济繁荣,的表象下面,掩盖了自我矛盾的,制度设计。
 
02 
三组矛盾
 


2.1 自由不可承受之重

 

在香港众多的头衔之中,美国传统基金会评定的“全球最自由经济体”恐怕是最令,香港人津津乐道的。这不仅是因为“自由经济制度”的精神已经融入了,香港人生活和三观;更是因为在欧美国家的,经济制度历经“凯恩斯主义”、“福利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数次变革之后,香港作为严格恪守亚当·斯密经济理论的经济体,在世界上已是凤毛麟角。

在这个层面上,香港社会仿佛进入了科幻小说里,的休眠舱,任由外部世界风云变幻,我自岿然不动。这种不变性和稳定性,赋予了香港经济制度以“古典自由主义”或者“自由原教旨主义”的特征。即使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港英政府开始推出福利措施,“积极不干预”依然是香港社会的经济意识形态,和政策标准。

“古典自由主义”能够在香港扎根固然是因为这是,一百多年前的显学,更重要的是英国殖民者当年夺取香港只是,将香港作为贸易据点,无意在此殖民,更不愿意花费心力,和资源进行治理。

健忘的人们早已忘记,了香港最初的模样,只记得在“自由放任”的经济制度下,香港取得了经济腾飞,把落后的祖国远远甩,在身后,早早跨进“发达经济体”的行列。
但是,自由必然带来繁荣吗?

香港的繁荣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由于中国,大陆的天灾人祸,大量难民南下香港,为香港带来了充沛,的劳动力,而彼时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发生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亚,转移,香港利用当时的劳动力优势抓住了,制造业升级的机会,迅速积累财富;同时,由于中国大陆遭到西方社会,的制裁,上海的作用受到压制,香港作为中国大陆对外的,唯一桥梁,逐步超越了上海的地位。

80年代,香港制造业遭遇瓶颈但是恰逢,中国大陆改革开放,这为香港的落后产能,提供了去处,同时也为香港服务业提供了,新的市场。香港因此避免了,转型的阵痛,延续了制造业腾飞的辉煌,但也固化其经济结构,造成今日改革之困难重重,可谓是福祸相依。

1997年,中央政府的承诺给了香港勇气大胆击退国际,投机资本的攻击,保住了香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发展成果。2003年,中央在港府要求,下开放自由行,给香港经济注入新的生机。
深圳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作业场景


纵观香港这几十年,的经济成就,中国大陆的作用显而易见。虽说华人吃苦耐劳的民族性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不可忽视,但是香港的繁荣更多的是受益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和政治经济格局,自由主义的经济制度只是,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这不是简单的,自由主义就能解释的。否则如何说明在香港奉行“自由原教旨主义”的时候,西方其他经济体纷纷改革?如何说明回归后原封不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经济表现逊于之前?如何说明全世界那么多采取,自由主义的国家陷入失败和动荡?

但是,香港人却将所有的赞誉,都给了“自由主义”,而将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九七回归”。

历史不能重来,但是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倘若当时香港,并非奉行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而是采取权力更,集中的计划经济,是否也能取得这般成就呢?

笔者认为,如果一个采取计划经济的,香港对西方社会有利,那么答案恐怕是肯定的。因为在殖民统治下,香港的命运从来不是香港,人靠艰苦奋斗就能掌控的! 正如沙特和新加坡。
 新加坡
 
自由并非繁荣的必要条件!

今天香港的繁荣并非自由主义,经济的结果!

那么,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给香港,带来了什么呢?

香港人相信,在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中,人人皆可凭借自己,的奋斗改善生活、获得成功。

然而笔者想说,这个逻辑关系依然不成立。仅就当前而言,普通人在社会主义的中国远比在,自由主义的美国更能依靠奋斗改变人生。制度确实有影响,但更重要的是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公平程度。古语曰物极必反,任何制度都有可取之处,但走极端落入“原教旨主义”则容易被反噬。

这样的结论,香港人是无法接受的,因为这等于是推翻了其,安身立命的信仰!(相较之下,我们才能理解,改革开放初期关于“姓资”“姓社”的问题为何引起全民讨论,当时的解放思想是,多么英勇的决策!)

这也是为什么香港人迟迟,不愿意面对大陆超越香港的事实,迟迟无法放下好日子,养成的优越感。

自由主义不必然带来繁荣,却必然带来贫富差距。

根据香港政府发布的数据,2017年香港按原本住户收入计算出的基尼数高达0.539,超过了美国的0.49,逼近联合国的基尼系数警戒线0.6。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自由主义认为人人平等,但事实上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禀赋和不同的资源,在没有政府二次,分配的前提下,财富和资源必然向少数,人集中,结果就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曾经香港人还相信,个人奋斗可以改变命运,而今天中产返贫的故事,也屡见不鲜了。

在不断恶化的,财富分配格局面前,香港社会呼唤政府承担,责任。于是在香港的,公共政策方面,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路线:商业上坚守有限,政府的郭伯伟原则;医疗、教育、房屋等非商业领域,自麦理浩时代就,开始走英国福利社会道路。
2.2 “大市场”VS“大政府”

 

然而,自由与福利是不可兼得的!

自由主义意味着“低税收、低福利”,一直以来香港的,税收也是偏低的。当社会福利的需求上升时,必然会导致税率,的大幅上涨,而且享受福利的多是贫困人口但纳税大头却,落在了中产阶级的肩上,于是便导致了阶级之间,的拉锯战。

由于根深蒂固的“自由主义”信念,香港人本能地怀疑政府增税,的初衷,抵制行政力量的任何增长。另一方面,香港民主化的一个副作用,是刺激市民的福利需求水涨船高。看看欧洲各国是如何向选民许下各种福利承诺,然后拖垮财政就能明白,福利诉求的膨胀势必侵蚀市场主义,经济的基本理念,包括财产私有。

香港人信奉“大市场,小政府”,为了防止政府干涉,市场经济,主张有限政府。在权力的天平向市场,倾斜的同时,政府应对市场失灵的能力也,被削弱了。

为什么今天香港的大,财团能够垄断港人的衣食住行?

因为“古典自由经济理论”认为政府不该对,经济进行限制,结果是香港的《反垄断法》直到2015年才姗姗来迟。此时大财团早已成气候,仅李嘉诚一人的资产就占了香港GDP的半壁江山!而在漫长的立法过程中,《反垄断法》经过多次修改,效力早已大减,反垄断效果实在有待商榷。
 
香港四大家族创始人
自由经济与福利政府的矛盾始终,贯穿于香港(于香港)行政体系中。香港民众为了保住“自由主义”,要求限制政府权力,而当市场失灵、贫富悬殊时却要求政府,出手。面对商界庞大的势力,政府能够动用的资源,相当有限。于是,政府施政不得不借助,大资本的力量,而这又涉及,政治博弈和妥协,在香港市民看来无异于“钱权勾结”,政府公信力受损的同时,施政效果也大打折扣,所谓的社会福利也只能维持,在相当有限的限度内,与市民的要求相距甚远,这进一步加大了政府,和市民的紧张关系。

2.3 光环OR 负担在经济处于上升阶段,经济增长是可以覆盖社会福利,的增长的。但是,正如前文所述,支持经济高增长(高增长)的国际,格局已经发生变化,香港的经济发展出现疲态。

一方面经济不景气让,更多人陷入贫困,这对福利政策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积极不干预”的意识形态阻止政府扩大,税基。其结果就是经济高增长(高增长,)时期积累下来的财政盈余逐渐消耗殆尽,今年经过“修例风波”一番冲击,政府出现了赤字预期。

繁荣提高了人们对福利,的预期,却不能成为支撑福利,的条件。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时期的财富增长多半,进了大资本家的腰包,而福利却需要由政府,来支付。

面对财政赤字,港府无非三种选择。

一是增税,在民粹主义盛行的今天,这很难实现。

二是产业升级,港府已经屡战屡败,在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都,被大大削弱。

三是向大陆求助。由于香港并非主权国家,所以不会像希腊等国对主权,债务进行违约。然而,回归以来香港市民一次次透支北京,的政治信任,乱港分子一次次践踏国家主权,完整的底线。北京释放的善意从未,得到过同样善意的回应,再加上经过此次“修例风波”,笔者认为,中央政府不再会直,接送钱了。
03 
未来在何方


那么香港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从长远来看,就算没有这次“修例风波”,北京也不可能一直,补贴香港财政,毕竟香港从未向中央政府,上缴过一分税,上策还是恢复香港,的经济活力。

正如前文所述,香港经济痼疾难除,制造业无法恢复,产业升级受阻,政府孱弱,路在何方?

如果将香港视为,独立的经济体,如果将特区政府视为唯一,有施政资格的权力机构,那么香港的问题确实,难以解决。

但是,香港背后有中国大陆啊!

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啊!

以香港110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要发展出完整的三级产业体系如果不是天方夜谭,也是强人所难。在中国经济版图基本确立,产业分工已成大局的今天,将香港作为其中一环融入中国,经济整体格局来看,其产业结构也就,不那么畸形了。

关键在于要形成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让资本双向流动,让人才相互沟通,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共赢效果。

当然,实现这一步,首先需要香港人民正视香港经济奇迹产生,的客观历史条件,履行香港作为中国一部分的,责任和义务,摆正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正确角色。

虽然连月的社会动荡,对香港的民生造成重大打击,但若是能让,更多的香港人清醒过来,意识到香港离开大陆,是没有前途的,那也未尝不是因祸得福。

系列回顾:香港洞察 | 暴徒早已越过了红线,香港该认真回归了



参考文献:

闫小骏:《香港治与乱:2047的政治想象》,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王于渐:《香港深层次矛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张玉阁:《十字路口的香港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年版

黄树东:《制度与繁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人民锐评 | 香港经济刮飓风,罪在反对派

香港经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来源经济日报网站: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909/27/t20190927_33235600.shtml

解构香港四大家族内地投资版图:李嘉诚迁册 其余三大家族按兵不动http://www.ce.cn/cysc/fdc/fc/201509/29/t20150929_6604502.shtml

图片来源网络
赞 赏 
长按识别二维码 或 搜索canrong107 添加小编 
进政委粉丝群,获取最新文章视频、图书团购、讲座信息
欢迎投稿及作品推荐,发送至:
canrongtv@126.com


往期精彩回顾

解放军报 | 金灿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担当(20191211)

视频 | 终于等来了,政委港大,演讲2小时完整版,全程精彩!(建议收藏)

音频 | 金灿荣答香港记者问:任何中国的敌对势力下场,都是一样的,因为你没有任何方法挡住我们

音频 | 金灿荣:台湾一定要回归祖国,没有别的选择

音频 | 金灿荣答香港《明报》问:中国完全有军事,能力解决台湾,美国就聪明老实点别惹事!

音频 | 金灿荣:在西方眼里香港人连做保姆,的资格都没有,何况认你做亲儿子

音频 | 金灿荣:我们的国际地位不是中国公,知决定的,是美国人决定的

音频 | 金灿荣:中国人口高峰将至,应尽快全面放开,鼓励生育

音频 | 金灿荣:印度要加入我们成为第,57个民族,给它扶贫,那我们不累死啦!





戳原文,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关注 政委灿荣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