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一刻|老外冬至吃饺子

 

两个老外在中国,过冬至吃饺子。你知道​饺子的由来吗?...

大河报《天天健康》官方微信推荐指数★★★★★
两个老外在中国,过冬至吃饺子。

一个说:“我真傻,第一次吃饺子还剥皮了。”

另一个说:“你还好,我以为是吐核的。
今天是冬至,也就是俗称的“冬节”、“长至节”、“亚岁”。

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被称为“冬节”,所以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

按照咱们中原的老话——“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你知道饺子的由来吗?

今天,我们请来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脾胃病科 李鲜教授 给大家讲讲关于饺子的故事

这饺子,可是跟出自咱河南南阳的“医圣”张仲景有关呢!
据说,张仲景在长沙做过官,在告老还乡退休的时候,正赶上那年冬天,寒风刺骨,雪花纷飞。加上当时战乱不断,在白河边上,张仲景看到很多无家可归的,人面黄肌瘦,衣不遮体,因为寒冷,把耳朵都冻烂了,心里十分难受。

回到家后,由于张仲景的名声,早已经闻名天下,所以,很多人上门求医。

张仲景有求必应,整天都很忙碌,虽然上门求医的人很多,可他依然挂念那些冻烂,耳朵的人。

经过研究,他研制了一个可以御寒,的食疗方子,叫“祛寒娇耳汤”。

他叫徒弟在南阳东关,的一个空地搭了个棚子,支上大锅,为穷人舍药治病,开张的那天正是冬至,舍的药就是“祛寒娇耳汤”。

祛寒娇耳汤,当初其实就是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煮,熟了以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再下锅煮,用原汤再将包好馅,料的面皮煮熟。

面皮包好后,样子象耳朵,又因为功效是是为了,防止耳朵冻烂,所以张仲景给它取名叫“娇耳”。

张仲景让徒弟给每个穷人一碗,汤和2个“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汤,浑身发暖,两耳生热,再也没人把耳朵冻伤了。

巧啦,张仲景这就是寿终也正好,是冬至,又曾在冬至这天为大家舍“祛寒娇耳汤”的,为了纪念他,从此大家在冬至这天都要包一顿(包,一顿)饺子吃,并且都说,冬至这天吃了饺子,冬天耳朵就不会冻了。
当然,“祛寒娇耳汤” 很少有人吃了,但经过岁月的冲刷,大家在冬至这天吃饺子,的习俗流传了下来。并且饺子的种类和,形状也有了很大改进,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饺子,饺子也成了,阖家团圆的代表食品。

这就是饺子的故事。

今天冬至,记得吃饺子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lh


    关注 大河微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