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妈妈6万块自盖300㎡铁皮屋,住进闽南森林深处,圆梦“植物拾荒者”!

 

这才是生活...







茹萍因为喜欢植物,做了很多植物手作,曾因此作为特邀嘉宾,参加过湖南卫视节目《天天向上》的录制,她有几个头衔,“一朵工作室创始人”,“植物艺术家”,“乡野生活践行者”,然而她自称自己是“植物拾荒者”。

从小在南方长大的她,记忆里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很多的植物,自然而然对植物就产生,了兴趣。


去山里采撷植物,填满居室

在中央美院读书时,她发现了保存植物,的新方法(新方法)。从那时候起,她就在心里播下一颗“植物拾荒者”的种子。

现在,她在森林里“隐居”,和先生黑土一起自建了,两栋房子,一栋是住家,一栋是干燥植物实验室。生活总在不停变化,在今年,她还有了可爱的儿子“土豆”。

很多人看了她的生活后,都感叹:总有人在你不知道的地方,将日子过成诗。
[ 像植物一样生活 ]




茹萍大学学习的是艺术史,但她从不局限于其他领域,的探索,法语、沙画、摄影、版画、心理学,还拿到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



玉米花系列,用玉米开出五朵花

这些技能都化作养料,滋养着她内心关于“植物”的梦想。当时大学毕业,在身边同学都四处投简历,找工作时,她开始思考,是否有一样事情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一切串联起来?

茹萍的植物摄影与手绘

她想到了“植物”。陈茹萍说:“其实从小就喜欢植物。可能是南方人的缘故,这种喜欢,不是源于哪一次的经验,或刻骨铭心,更像对白开水的情感,不那么突出,但你却离不开它,是一种与生俱来、自然而然。”





她开始探索如何将植物更,好地保存下来,对不同的植物,进行干燥处理,然后与手作、绘画相结合,展现出多样的植物之美。

茹萍制作的玻璃罩系列。里面有多色扣扣菊、玫瑰、黄杨小叶、浅绿胡椒果和蝴蝶,把花园摆在家里
本来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植物们,在茹萍的巧思巧手之下,重生成她喜欢的模样。





毕业后,茹萍在厦门工作时,认识了现在的先生黑土,他是程序员。当时在厦门,他们过着”老年人”的生活,经常五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可以一个多星期不出门,先生敲代码,茹萍做手作,画画。两个人可以在家工作的性质也为,后来离开城市,奠定了基础。





逐渐他们发现彼此对,人生的期待相近,都很向往安静的田园生活,于是在回到小镇的决定上,两人一拍即合。



一个植物拾荒者的冰山一角

有了确定的方向后,茹萍和先生黑土退,回到了黑土的家乡 —— 福建闽南诏安。在这边的小村镇里,开始动手安家,过上“半隐居”的生活,没有了城市的便捷,生活却因此多了许多可能。

就在那年,他们在这个离,县城四五公里,树林环绕的森林里,建起了自己的铁皮房。
[ 住进森林里,带娃创作两不误
 ]
1.0的铁皮屋


2016年,茹萍和先生回到诏安后,申请了一块地,开始自己开荒建屋,在有限的条件下,花了6万块,一个多月时间,建出两人心中的家。


工人不理解自己的想法,就自学木工,自己动手;挑高不够、运输不便,就放弃集装箱,选择造价低廉的铁皮屋。





最终在这片家乡森林里,造出100㎡带200㎡院子,的铁皮屋。屋前屋后,中意的植物随手可得,早晨鸟儿会啄,玻璃把你叫醒。



还和先生黑土一起用,棉花制作了这个云朵装置,是灯也是香氛机,走过就会亮起来

2.0的一体屋


去年有了儿子土豆后,茹萍的生活有了很多变化。比如搬家。随着儿子土豆的出生,为了给他更好的生活环境,夫妻两在附近建了2.0版的房子,花了两个多月建成,作为生活起居的住家,之前的铁皮房则成为,植物干燥实验室。





在之前,茹萍对自己设计建筑格局,是没底的,可后来发现自己才是,自己的住家最好的设计师,因为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的生活习惯。



2.0的住家,除了房间和洗手间之外,其他空间都是通透一体,仅用植物来做稍微的区分,包括工作区、客厅、厨房、玄关,不管是在做饭还是工作时,都能与土豆一起玩。
客厅的一角成了土豆,的小天地,有土豆爱的图书和玩具。



书架是茹萍的最爱,它的前身是她,之前开发的产品,由于不太满意,索性不卖,丢掉又觉得浪费,便拿来钉到墙上,刚好成为一个5、6米高的书架。集中陈列着茹萍的花草,作品们,美不胜收。



有了孩子后,茹萍的创作灵感也多,了一个角度。有天她想:如果我能够给,孩子做一些东西,那也许会更有意思吧,于是有了植物,和动物的结合。

她利用了植物和,动物的共性来创作,比如用棕色来表达小,松鼠的尾巴。

因为这些作品是更倾向,给孩子们看,所以茹萍在创作时思考,的更多:不希望只是告诉,他什么是美,更希望他能,具备发现美的能力。“也许他下一次看到兔尾草,他就不只是会,说好可爱和好好看。他可能就会倾向说,这个跟猫的尾巴好像啊,这种兔子的尾巴好像啊。”
平日,茹萍和先生早上,会比孩子早起,然后把一天中最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工作集中在早上,比如产品设计、开发。下午的时候会去仓库,给发货、制作的小伙伴帮帮忙。

有了孩子后,自己的生活也基本跟着孩子,的节奏来。但他也给茹萍的生活,带来很多惊喜。



茹萍当时怀孕的时候,还在思考,“为什么人类要有后代,养育的孩子终究是一个,独立个体,是渐行渐远的,我为什么要用精气神去养,一个终究会离开我的孩子?”

后来她从妈妈身上明白了,孩子是我们的传承,我们的理念会通过他再传递给,他的下一代。我们可能几十年后会死去,但是我们的理念与精神,会通过这种传承而继续,存在这个世界上,这也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一个根基。
如今的每一日,茹萍都与热爱的植物为伴,身边是心爱的人。理想的日子不就是这样吗?

他们用有限资源,将生活发挥到内心的极致。有着沉迷的事物,遵从内心,过着很多人都羡慕却不敢,去过的生活。

生活很多时候都是取舍,二字,放不下城市的所谓便利,就得不到乡间的蝉叫虫鸣;放不下浮躁的急功近利,就得不到清静的内心。

愿身在城市的你我,也能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感谢茹萍接受尖叫设计采访

如感兴趣可搜索关注微博@茹茹萍
# 福 利 互 动 #
你曾做过什么手作吗?
捏泥巴?手绘画?蜡烛?
是做给自己呢?还是送出的礼物?
把当时的故事分享给,尖叫君吧!
尖叫君会抽出6位幸运儿
获得茹萍提供的原创纸胶带噢!
(纹样随机,12月26日下午14:00开奖)














从蜗居魔都37㎡破房子,到搬进145㎡大house!她家,次次都是教科书



“流浪”夫妻花6万5,建北欧风蒙古包,直径9米6大生活区,竟然还带阁楼!



她家72㎡,院子却有80㎡!80后女生走遍30+国家后,用“仙气”造家
你还可以长按下方二维码
关注尖叫设计
每天为好设计WOW一下


    关注 尖叫设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