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我想让“贾平凹”消失,重新开始

 

如果还有一次机会,他还会不会选择,成为一名作家?...

♪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音频
如果你第一次在现实生活中见到贾平凹,你的第一印象可能是他没有,想象中高大。

实际上他个头不到一米七。如果读他的小说,你会想象贾平凹是一个正义凛然,的关中大汉,穿着传统长褂,目光如炬。

相反,贾平凹最常穿的,衣服是西装,但不太系领带,他的话不多,听到别人讲话他总是低着头,一直记笔记,一会儿就写满了一张纸。

这几年来,贾平凹多了一些烦恼,身为陕西省作协主席的他,大部分时间都被迎来送往占据。对于贾平凹来说,现在的状态就是抽一切零碎,的时间写作,但他倒是想得开,说反倒是养成了可以迅速投入,写作的本事。

贾平凹拿遍了国内,的文学奖,国外也拿了不少,好像就差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个东西不是想一想就,有的”,现在贾平凹还是想多写,几本小说,在他口中好作品是翅膀,有了翅膀才可以飞得更远。

想换个名


贾平凹最近一段时间开始怀疑自己,他突然觉得自己写的,东西不行了,陷入了自我否定。

贾平凹是中国最勤奋,的作家之一,平均三年就能,出一本长篇小说,上一本《山本》字数更是达到了五十万字。现在,他又在谋划着自己的新小说,(新小说),题材和方向他都不透露,只说“已经开始干了“。

他想着每个作品都,得写出点不一样的东西,如果一直重复自己,读者也觉得烦,就没人愿意看了。更为重要的,贾平凹说他自己也会,烦自己。

贾平凹这十年的,创作一直是“新老”交替,单说故事发生的时间点,就是一本发生在当下,一本发生在过去几十、一百年,这么交替着来。《高兴》写进城打工的农民,《带灯》写一个基层公务员,《山本》写民国的秦岭和其中人。

上一本小说《山本》,甚至成了不太景气的,出版业的佳话:一本书出了三个版本,精装版给了,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出了平装,而这本五十五十万万字的小说在,正式出版前一个月曾经全文在文学期刊《收获》上全文连载。
即便是这样刻意避免,自我重复,贾平凹还是没过,了自己那关。他开始意识到自己需要大刀阔斧,的改变,与此同时,他也清楚把自己早已经熟练的,路数都推翻重来,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贾平凹感到焦虑和紧迫,甚至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最极端的想法,就是“换个名字出来”,让贾平凹这个名字消失,自己变成一个新人再去,写作。

现在这个社会,就是不停地冲击,不停地创新。”因为有冲击,所以要创新,贾平凹觉得这两者在这个时代是,结合在一起的,现实在发生剧烈的变化,逼着每一个写,作者必须做出改变。

贾平凹深知,这种改变实在是太难了。

他用跳高运动员对比作家,跳高运动员一次次起跳,打破世界记录只是,提高一个几厘米。写作也是一样,但是写作更难的点在于,对于写作而言这种突破,是没有标尺和依据的,谁也不知道该怎么突破。
“业余”作家


还有三年,贾平凹就七十了。按理来讲,他马上也要从陕西省作家主席的,位置上退下来了。2007年贾平凹从前任陈忠实,手中接任主席一职,一干到现在。贾平凹说自己“太累了”,恨不得现在就退休。

贾平凹每天除了,写作就是开会。陕西省任何的文学活动,贾平凹都得亲自到场,“这不说你想参与,或者不参与,你必须参与”。除了活动,还得迎来送往,有熟人、领导来了,一个电话他就得去招呼。这样的事情占据了贾平凹,百分之七八十的时间,他现在基本没有整块的,时间写作。

贾平凹离开老家后就,把家安在了西安,为了安心写作他单独,买了个地方做书房,他在家里是写不下去的。之前没做主席的时候,他能在书房里一,呆就是一天,从早写到晚,他觉得不写脑子就不动了。现在的贾平凹很难再有这样,的时候,需要接待的人来了,他就去接待,人一走,他就赶紧回来书房写东西。


    关注 十点人物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