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就不该存在

 





写在前面
看完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我脑子里最先冒出来的就是,今晚标题的这句话。

不是说这部纪录片不好,反而是因为它太好了,也太正确了,正确的就像是一句废话,一句常识。

而偏偏这句废话,又在这个时代成为了一种越来越,稀缺的行为。
《但是还有书籍》



目前这档纪录片在,豆瓣的评分高达9.5,算是今年华语纪录片(包括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的最高分。



它的意图和它的好,其实在片名里就已经,都透出来了,就是一种呼吁:

“我们要多看书。

但这种呼吁让我觉得,特恍惚,好像就是在看有人精心,制作了一档节目来呼吁大家“遵守交通规则”。

一句正确的废话。

但恰恰是这种正确的废话,我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居然真的对于这个,时代产生意义了,感动到那么多人看完会毫不犹豫,地打下五星。

而这种意义的,产生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稀缺性。

我们在谈论一个问题,的时候,常常必须要考虑一个,相对环境,比如哪一天当环境中,大部分人都彻底无视交通规则的时候,关于守规则的呼吁才,有意义。

而现在这种废话产生价值,产生高分,恰恰是在说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大部分人都不再看书。”的相对环境。



读书,一直都是人类最重要的知识传播渠道。在过去当然是不需要倡导的常识,更不需要制作节目去,点燃大家的读书热情。

而当制作这样一档常识性,倡导的节目要被夸赞,要被评价为吃力,而不讨好的时候。

我们也时候该想想,是不是哪里出问题了。
《但是还有书》某种意义上就是一次目前中国读书,环境的一次侧切。

一共5集,一集30分钟,每集选择不同的角度,比如出版社、书店或绘本等,与书相关的行业,去捕捉这个时代的爱书,之人,记录下他们的困境和故事。

开播两周,口碑飙升,人气也没有落下。B站平台追剧人数目前超过30万。

但恰恰是这30万,却意外和片中的内容一起构成,了对这个“不读书时代”的讽刺。
《但是还有书籍》前期宣传很卖力,我估计大家应该在b,站的不少角落看到过露出,但甭管他们怎么费劲,预告片没放出来以前,追剧人数预定只有3万多人

但预告片出来后,追剧人数忽然发疯,似的快速增加,现在追剧人数已经达到了31.5万人。




原因很简单,因为胡歌配音的消息,跟着预告片流出来了。
随便打开其中的一集,纪录片,弹幕的内容大多也是,跟胡歌有关的。

和书籍相关的,讨论当然也有,但你也看到了,被一下掩过去了,只是夹在石头缝中长出来,的野草罢了,路过的人根本不会在意。

一个将近100%的增幅数据,却让我一下子不知道,该开心还是该难过了。

我当然欣喜于胡歌这样的,优质艺人可以来参与呼吁,去带动更多的人回归书本。

从目前的大环境里,似乎找不到比这更有效,的方法了,总比在那里坐着冷板凳,门口看不到一个客人要好,得多。

就像纪录片里说的:

“十万人里有一个人愿意,去看书,我们就能活下去。”是啊,多一个是一个。



但也伤感于本应该是指导世间一切的书,现在却成为了一件如此卑微的事情,甚至需要借力于娱乐(于娱乐),土壤才能勉强生存。
而这其实也是纪录片最核心的一个困惑, 这是它选择侧切,书本相关行业的动机。

它希望以此去折射,它们背后的困境,让大家去思考:当阅读成为这个时代,所缺乏的一种常识时,会出现哪些问题。这从纪录片的第一集《书海编舟记》,讲述出版社编辑、译者的工作日常中,就可以窥见一斑。

只是一个很小的事件:后浪文学主编朱岳,老师发现一本好书,想在国内出版袁哲生的《寂寞的游戏》。



袁哲生是谁?

他被张大春誉为“扛起21世纪小说江山,的两个人之一”,他的书在台湾已经断版了,但在大陆却依旧,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当时,朱岳的营销同事跟,一百多个人去推荐这本书,但都不愿意要,甚至朱岳的好,哥儿们都直接说:

“我不要,我不看。”



因为,它没有市场,大家都不太爱看书,更加不会去选择一本听起来很,陌生的书。

要出版一本好书,特别是冷门的好书,无疑等于一场难产。

大家不爱看书了,市场就更小了,出版商就更谨慎,于是越来越多的好书无法获得出版的机会。一种恶性循环便产生了。买书的人少了,出版商越来越谨慎这个恶性循环必然又会让写书,的人越来越难生存。于是这部纪录片非常,痛心地告诉我们,这几年中国本土原创文学,的力量正在变得越来越薄弱。
朱岳一直在挖掘华语,本土的新人作家,但这项工作的进行,比出版华语一些冷门的好书,还要难。

因为,在这个快时代中,出版社成为了夕阳行业,年轻人光靠写作是没办法,养活自己的。

就连韩寒、郭敬明等已经成名的,青年作家,都纷纷放下了手中的笔,转行去当导演,大量自媒体的鸡汤文学甚至,都开始滥竽充数。




很多年轻人哪怕上学的时候有,写小说的念头,但出了社会后,也就不了了之了,因为光是要生存,下来就很难了,谁还有空去管理想呢。

这是一种语言和文化,的劣化,它会在终端导致新一代(新一代)潜在的,写作者得不到足够的滋养,最后形成一代人,的创作断层。

国内的文学土壤,也跟着变得越来越贫瘠。


除了出版行业外,这种常识的缺失,还给书店带来了直接,的冲击。

第二集叫《二手书的奇幻漂流》,里面是三个书店的故事,也对应着在这个时代中,一间书店的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里的书店,叫旧香居,导演只是用一个非常朴素但罗曼蒂克,的长镜头开篇,去跟拍书店主人穿,行在自己仓库中的样子。
那是一个没有墙壁的房子,你只能看到堆到天花板,的二手书,柔软的暖光灯把每一本书都照,得像是有生命一样,不停放光。

后面的故事里,片子给我们展现了一本纸质,二手书的流转,跟着不同的人漂流,到不同的地方,完成自己的使命。

也帮助各种不同的人,去以知识实现自己的理想。

最后一个故事是一对上海的,80后夫妇,为了呼吁更多人参与阅读,满足更多书店荒漠地区的人,的阅读需求,他们开着一辆“书车”行走了大半个中国。
他们见证了这个,高速发展的中国,城市化进程里人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变化。

很多次跑到他们,农村来卖书,但村民热情地呼应了他们,但同时也“担心他们一本书,都卖不出去。”
也有跑到写字楼、工业园区楼下,水果摊的大叔看到他们的,流动书摊时,也感慨道:“现在太难看到卖书的了。”

越来越少人会去看书,电子书的普及,让实体书店面临,消失的危机,它们逐渐缺少了,存在的必要性。

小时候,我们走在路上,其实随处都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小书店,随手便可以买到新出版(,新出版)的杂志刊物。

大多数的书店目前还在,一线城市的商场里挣扎,剩下的却早已经逐渐,消失在小城镇的街道里。

但他们依旧在,努力去做这件事,就像这部纪录片里的,每个人一样。

我很想把,这些人称呼为英雄,就像这一集最后片尾出现,了这样一句话:

 “如今愿意开实体书店的,人都是英雄,以流动书摊传播阅读种子,的人,更是浪漫英雄。” 但我也不情愿这个词语被如此轻易地,贴在他们身上。

我始终觉得堂吉诃德,西西弗斯式悲情英雄,只应该存在于书本之内,当开书店成为了一件,英雄式的行为,那是不是也在说明我们这里出现了,太多不该的悲情?
写在最后
今晚纪录片的片名《但是还有书籍》,其实来自波兰诗人米,沃什的一首诗。

同名,《但是还有书籍》,其中有两句我特别喜欢:

“书籍比我们持久,我们纤弱的体温

会和记忆一起冷却,消散,寂灭。

……

但是书籍将会竖立在书架,有幸诞生,

来源于人,也源于崇高与光明。”“但是”这个词背后包含,的一切苦难,最后都被书籍拥抱、化解,似乎再也找不到比这更适合,的名字了。

现代的快节奏将一切,割裂为碎片,我们在高速路上急驶,把自我、理想和思考等抛在身后。

在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里,大家有太多娱乐,消遣的方式,可以刺激他们的神经,让他们获得快感。

读书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是一件无趣、枯燥的事情。

那我们到底为什么要看书?

因为书本是有生命的碎石,阅读是去编织,一张无形的网,把碎片打捞起来,扔上天空成为繁星,把它们慢慢粘合、修补,开出一条通向银河的小路。

所以,不管你看不看它们,书其实都不在意。

等到你消失的那一天,它们都仍旧会,在银河之上闪闪发光。

这是战胜时间侵蚀,的最有效的办法。

音乐/李亮辰- 《镜中》

配图/《但是还有书籍》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关注 3号厅检票员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