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晨宇:研究毕业论文题目时,有哪些典型的坑和技巧?

 

提出一个好题目难,执行更是难上加难...



前段时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庄永志老师带来的分享——如何将毕业设计做出彩——收获了一致好评,不少同学留言,正值开题季,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类似指导。事实上,每年这时候,都有许多人在为自己的毕业论文题目发愁、纠结乃至抓狂。

那么,论文题目里的那些容易踩的,坑和误区,你都知道吗?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受权转载新传研读社(ID:xinchuanyandushe)的文章,带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董晨宇的,分享,从区分坏问题和,找到好选题两个方面出发,为大家解答如何在写毕业论文时提出一个还,不错的研究问题。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有哪些典型的坏问题? 
 泛而无度的问题 
这种研究问题在毕业,论文中特别常见。比如说,我见过这样一个题目,叫《新媒体新闻生产研究》。这是一篇硕士论文,但是题目太大了。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更适合编,一本论文集,还是上下两卷的。



如果你想研究新媒体(,新媒体)新闻生产这样一个话题,一定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细化?怎么细化呢?这个题目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新媒体,一个叫新闻生产。于是,你需要做个决定,我研究哪个新媒体?我研究新闻生产的,哪个环节?

举个例子来讲,我可以研究《人民日报》的微信公众号,这就比新媒体(新,媒体)三个字要细致一些;我还可以研究,新闻生活中的“推送节奏”问题,这也比新闻生产也,具体得多。

实际上这并不是我的灵感,而是陈阳老师在2019年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就是《每日推送10次意味着,什么?关于微信公众号生产过程中的新闻节奏,的田野观察与思考》,这是她在人民日报挂职时做,的田野调研。她发现这里的工作还是,很辛苦的,每天要推送10条内容。

那么,陈老师提出的问题便是:记者要如何搭配、选择、推送公众号呢?(其实这还给学生们,提了个醒,他们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实习单位,进行类似的观察。)

总而言之,优秀的研究一定有,一个特质,就是要扎进一个具体问题,而不要大面积“喷撒”废话。换句话讲,你要抓住一个很窄的口子,进行深挖。
 新却短暂的问题 
经常会有学生找我,来聊自己的研究兴趣。他们对于新的,社会现象很敏锐。比如去年,好几位学生问我“夸夸群”怎么研究。这几天学生特别关注的是“抖肩舞”,就会有学生问我,该怎么研究抖肩舞?



我上学时,有一位学者说过一句话,我个人不是很同意,但是我觉得他的担忧,是存在的。他建议学生不要去研究最新,的传播现象,研究者应该离世界远一点。我能理解他的意思,因为的确有大量的研究是“飘”着的,没有真正的学术价值。

在我看来,夸夸群的学术价值,就要打个问号。第一个原因是,夸夸群的生命力已经被证明是,极其短暂的;第二个原因是,不是所有的新的社会现象都有,新的学术意义。

对于新媒体的研究,我认为首先应该抓住一点,就是新媒体的技术特质。举个简单的例子,前几天有位学生问,我怎么研究弹幕。好像大家都挺想研究,弹幕的。那么,我们怎么寻找弹幕,的技术特质呢?其中一个方法是做对比,思考一下,弹幕和评论有什么区别?这种对比可以帮你更,清楚地看到弹幕的技术特质。



我来随便列两点区别,供你参考。第一点,弹幕是融入到屏幕中的,而评论是在屏幕之外的,这可能凸显出了所谓的“临场感”。第二点,弹幕是完全匿名的,而评论至少还有一个你的网名,在那挂着,这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是否会和网络的去,抑制效应相关?甚至我们会更加担心,弹幕中会有更多污言秽语。

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如果你去寻找你的研究,题目的话,一定要从新现象中找到,旧的学术脉络。比如临场感,绝对不是有弹幕的时候,大家才会提的一个,学术脉络,你可以把它搜寻到,非常久远的,甚至二三十年前就有人在提,这个东西了,只不过弹幕重新复活,了这个概念。总而言之,不要就现象来谈现象。
 无法回答so what的问题 
几年前有那么一阵,学生特别喜欢研究,这样一个问题:《媒体a与媒体b在c问题,上的差别,以D为例》。如果你看不懂的话,我再落地一点:《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在西藏,问题上的差别——以某某事件为例》。这种研究问题不是不能做,只是多了之后,我就特别怀疑,我们研究的想象力在哪里?
很可能你研究之后,会发现《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对西藏问题的报道,很不一样。so what?你发现两份报纸一样,我佩服你是条汉子。大家排着队发现不一样,这不是废话吗?这种研究在我,看来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知道了这事儿又如何呢”?第二个问题是“论文难道应该变成这样,一种工业生产的流水线吗”?

而且,你有没有发现,这种研究的运算难度,一般不会超过四则运算。我说的还是夸张了点,因为它基本只有加法。不就加几个数,然后说几句话吗?我们的学科尊严在哪里?这并不是说,基于文本的分析都不好。其实文本分析特别,适合做毕业论文,也可以做得很优秀,但你的分析一定要,找到真实的意义。
 没有问题的问题 
我曾经看过一个博士后,出站报告,研究中国创意产业的历史。大概的内容我至今记得:第1章是初创期。1949年之后,某一年,突然间中国有了,创意产业的雏形;第2章是沉沦期,因为60年代的运动,没有创意产业了;第3章是复兴期,1978年改革开放了,创意产业开始复兴;第4章是现在,繁荣大发展时期。

这是一个特别辉格史,的套路,是完全进步主义的,并且这种套路可以被,用于中国任何行业的发展。所以你的研究有啥意义呢?除此之外,你的研究不就是,做了一个行业报告吗?

所以请注意,研究论文一定不能,是行业报告,我发现很多同学,在研究中会写,我会为某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建议,这没问题,但是你不能光做这个事儿,因为你是要拿学位,的学术论文。

 没法掌控的问题 
很多学生在毕业论文中提出的研究问题,都特别有野心,这没问题,但不是任何有野心的问题,你都能把握得了。比如我想要研究“中国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情况”。我在想,中国大学生咋研究呢?比如你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读书,你发放问卷的方式,无非就是能找到谁就,递给谁吧?你的研究有很大,的普适性潜力吗?似乎并没有。

必须承认,有些研究是你无法掌控的,因为你无法去找到这么,多的数据。所以我在美国访学时,当时的有一位教授说,我们培养孩子们的研究逻辑,是这样的:我有一个研究的idea,然后我去寻找资料,最后把这个idea变,成一个研究。但是问题似乎是,现实很骨感,没有那么丰满。最简单的道理是,研究往往是需要经费的。



于是,我们可以换一种逻辑,先问自己,我有哪些资料?我能不能基于这些资料来去,发展一个idea?2019年,一位浙江大学的本科生刚刚,发了一篇ssci论文。我觉得特别了不起,倒不是说他水平多高,而是他的研究执行力很强,又能找到大家关心的那个“点”。

他研究的是杭州,一所重点大学中学生的民族主义倾向。怎么抽样呢?很简单,每30个宿舍随机抽,一个宿舍,每一个宿舍随机抽,一个人来回答问卷,这样一共抽了300多份,让被访者自我评估,你的意识形态取向是什么,样子的,然后他再用一些问题来检验被访者,实际的意识形态坐标。他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大部分学生声称,自己是自由派,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其实,是民族主义倾向非常严重的。
 去哪找题目? 


现在我们来讲第二个话题,去哪里找一个还不错,的题目。

方法其实蛮多的,你随便找一本,研究方法的教科书,都会给你讲一大堆。在这里,我希望跟大家分享两种,对于学生来讲尤其,靠谱的方法。
 从身边找 
第一种方法:从身边找。

学生有时候想不,出论文题目,就会让导师给他定个题目,我认为这是不太好的,因为可能你并不,感兴趣这个题目,这样一来,一两个月的研究,会让你感到很痛苦。换句话讲,你一定要对这个研究,感兴趣,论文写作过程才会,没那么枯燥。

我个人认为,一个很理想的研究状态是自我,解惑的过程,我不是为了什么,科研课题去做研究,我也不是为了评什么教授、什么学者称号来做研究。我希望去解答我生命中,的一些问题。生活中的问题其实永远是,最直接的,不过,也不是所有身边的,事情都值得研究。我来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李耘耕老师今年,发表的论文,他研究的话题是“朋友圈缘何而发”。这其实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事情。

在这篇论文的关键词里,包括了自我呈现、孤独感、社会支持、亲密关系这些概念,然后去做了一个量化模型。他又把自我呈现,策略分为了三个维度:他人中心、自我中心和前后台,控制程度。你会发现,其实他回到了戈夫曼的“自我呈现”这条线索,再把社会支持,研究并置在一起,去研究朋友圈。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好问题。

我们再发散一下思维。比如,我们也可以研究,一下朋友圈中的“仅三天可见”。还是那句话,我们不能就问题谈问题,一定要找到背后的东西

我觉得“仅三天可见”的背后,是社交媒体研究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可见性(visibility),再往后走,其实是隐私关切(privacy concern)的问题。所以如果你把它回归,到技术与隐私这个层面去考察,这就是一个合格的研究,问题了。



第二个例子是我的学生,告诉我的。她们想要研究“吃鸡带妹”。或者更准确地讲,是男生如何带,自己的女朋友吃鸡。这也是一个新现象,它能结合到哪些研究,领域中呢?学生们的尝试是,把“吃鸡带妹”和性别权力放在一起。

女生会不会在被“带”的过程中,仅仅起到辅助作用,并且频频以示弱,来获得胜利?这时候我们可能发现,男性获得胜利的方法是“带”妹,女性获得胜利的方法是,被男生“带”。当然,这其中的关系比我说的,要复杂很多。她们最后做了,十几对情侣的访谈,帮他们去思考自己扮演,的性别角色,你会发现,他们会把一个现象变成,了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具有问题意识,的问题。
 速读最新期刊论文 
第二种方法:速读最新期刊论文。

最新发表的期刊论文,代表着研究的最前沿,往往会给你带来很多启发。你可能说,我没有时间读这么多论文,尤其是英文论文。如果没时间,快速刷一下题目和摘要,就够了。然后你可以从中选一两个,再仔细读,看看这里面的内容,是不是可以被你模仿。

如果你是一位,本科生或硕士生,我建议你的研究,是从模仿入手。你可以模仿它的架构、它的体例、它的思路、它的方法,然后试着再往前走一小步,成为你的研究。比如说,我找到了一个最新发表,的研究,我觉得问题特别有意思,我也想在中国做,一个类似的,或者说,我可以加入一些“中国”的元素,让它变得有点不一样。这就已经是贡献了。



我们最后来跟大家讲,两个例子。我在准备这次分享时,尽量找了一些中文研究,可能大家读起来,会比较简单一点,不是说人家研究简单,而是我们阅读的难度会,小一点,毕竟是母语。但是速读最新期刊论文,我个人建议是去,国外找英文论文。

国内有很多很优秀,的研究期刊,比如《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新闻记者》《国际新闻界》《新闻界》《新闻与写作》等等,这些期刊上经常,出现很好的问题。

不过,如果你要想跳出大陆,传播研究的这样一个传统,做点新鲜的东西,其实美国的期刊能,给你不一样的启发。以下是两篇最近一两年,发表的英文论文,我来简单跟大家说说,这些论文在研究什么,你可以怎么基于这些论文,提出你的研究题目。



第一篇论文讲的是“作为求生锁的智能手机”。这是今年发的,考察难民在逃亡过程中对移动,传播技术的使用。你可能会说,老师,这个不靠谱,我又没法去,研究叙利亚难民。

我不是要你真,的去研究叙利亚难民,但是,我们从这个文章中,可以获得一点启发,就是某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的手机使用方式可能,跟大部分人是不一样的,而有些群体又是,具有极强现实意义的。

你如果把难民换成另外,一个群体,比如残障人士,如何用抖音来去自我呈现,比如说残障女孩在,轮椅上跳舞,我还见过有,一位截肢的女孩,在抖音上录一些视频,表现出非常乐观的,生活态度,这些人其实是值得,我们去考察的。

第二篇发表在2019年第1期,的jcmc(《计算机辅助传播杂志》),讲的是多元社交,媒体背景下的平台摇摆。简单来讲,就是用户如何在不同社交平台,之间来回切换,又为什么会这样做?比如说我们会拥有一个,微博账号、豆瓣账号、微信账号、知乎账号。我们为什么会用这么多不同,的社交媒体,又是如何在这些,社交平台之间来回切换,创造不同人设的呢?



论文中所讲的“平台摇摆”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点。你会发现大部分既有,研究都在关注单一平台,如果以英文研究为坐,标的话,大多数关注的,其实就是facebook,可能占到了50%左右,而关注单一平台的研究,可能占到了将近90%。这时候,如果你进行一些平台对比,进行一些更具有人类学意义,上的“整体性”思考,也许你会发现很多不一样,的角度。

“新传研读社”公众号曾经推过一篇论文,研究的是信息茧房,有兴趣大家可以去翻一下。那篇研究的视角就是整体,的媒体环境,而不研究整单一媒体。换句话讲,我不在乎twitter是不是造成,了信息茧房,我在乎的是twitter,造成的信息茧房,有没有可能被其他,媒体所弥补?

换句话来讲,当我们在指责今日头条,app让我们陷入信息茧房时,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件事情:其它媒体都死绝了吗?它们都不存在吗?难道今日头条让我信息,茧房了,我就无药可救了吗?那篇文章就发现,一个人使用的新闻媒体或社交,媒体数量越多,就越不可能陷入,到信息茧房之中,所以你看,一个思路和视角的变化,就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最后我想跟大家说两句话,第一句话是“研究问题非常重要”,你提了一个,糟糕的研究问题,你后面的所有功夫,几乎都是浪费。

但是,研究问题又没那么重要。因为提一个还不赖的,研究问题,我觉得并不是一件难度,很高的事情。提一个天才的研究问题,的确很难,但提一个可以让你,顺利毕业的、言之有物的研究问题,我觉得难度其实不大。那么,更难的是什么?

我认为,是如何去把它执行下去。我听周围创业的朋友,经常说一句话:好的主意满大街都是,执行力才是稀缺品。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讲,研究问题既是重要的,但却不是唯一重要的。

今天就说到这里吧,谢谢各位。

#公开课完整版视频在这里








    关注 全媒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