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守望 “把脉人生”

 

不甘驽劣...



点 标 题 下 蓝 字 关 注 中 医 馆 产 业 新 媒 体
■ 来源 | 中国中医药报

王昆文,男,1944年4月生,四川自贡人。从事中医临床,实践40余年。从20岁起开始自学中医,后考入成都中医学院,函授大学83级学习毕业,获得中医专业大专文凭。他临床疗效显著,并善于总结经验。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表学术性,论文及其他文章感共计90余篇,且连续两年被《中国中医药报》评为优秀通讯员。一个双手先天畸形,手腕弯曲成直角,且桡骨缺如,属于肢残二级的人,能干什么呢?当我们循着中医药,特有的香气,走进自贡市高新区,广芝林大药房,看到一位自号“王半医”的座堂老中医,正用自己残疾的手,十分认真地为病人诊脉。

他,就是当地闻名的民间中医,王昆文。
▲ 王昆文(左)正在为患者诊病

虽已年过七十,身躯瘦小,双手有残疾,但王昆文精神饱满,头脑清醒,为人看病处方一丝不苟。

“好手好脚的中医把脉诊疾,不稀奇,但对双手残疾的王医生(王医生),来讲就不同寻常了。他不仅把脉准确,而且字也写得漂亮,实在是令人钦佩。”只要是找王昆文看,过病的人,都会这么说。

在广芝林大药房坐堂问疾,17年来,王昆文风雨无阻,哪怕是星期日也从不休息。他的家就住在药堂附近,故即使下班回家后,如有人来药堂看病,只要一个电话打来,他总是随叫随到,哪怕正在吃饭,也从不推辞。
01
半路出家奔杏林1962年,18岁的王昆文高中(文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主要是因为双手残疾,体检不过关。无学可上的王昆文,想找一份工作自食其力。这很难,那阵子又没有《残疾人保障法》,没有单位愿意接收他。

万般无奈下,父亲四处求情托关系,才让他进了街道运输队。虽是残疾人,但他没有得到特殊照顾,每天跟别人一样,挑着箩筐去搬运河沙、石头、砖瓦、煤炭等,且要把这些材料从,河里的船上挑运到岸上。

每天的运输任务皆以吨计,草鞋不知穿烂了多少双,有时候天不亮就要,赶到运输地点。这样辛苦干了几年,运输队领导发善心,让王昆文当上(文当上,)了队里的业余卫生员。

自从当上了业余卫生员,每天到工地上王昆文都带着,一个小保健箱,一边挑运,一边为工人们服务,也就是附带治,一些小伤小病,其境况还不如乡下,的赤脚医生。用王昆文的话说,赤脚医生还要经过培训,有的甚至脱产,为村民巡诊问药,而他不仅没有参加过培训,每天还要跟别人一样劳动。

虽然很辛苦,但王昆文特别在乎“业余卫生员”这个身份,并希望有朝一日能把“业余”这两个字甩掉,成为专职的卫生员。于是,他开始自学中医,并逐渐走上了中医之路。

王昆文的学习能力很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资讯不,像现在这般发达,能供他学习的资源有限,但凡能找到一本医书,他便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地研读,并运用到临床实践中。

为了提高自己的中医水平,他还考入成都,中医学院函授大学83级学习,当他毕业获得中医,专业大专文凭时,已年过40岁,是班上年龄最大的学员。学了一身中医,本领的王昆文,终于迎来命运的转机,他被调到运输队医务室,当起了专职医生,彻底甩掉了那顶“业余”的帽子,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行医生涯。

1995年,王昆文从单位病退后,一直在当地两,家中药店坐堂应诊,至今已有19年。作为一名坐堂民间中医,虽然王昆文从未登堂入室,甚至连县级中医院的,大门都未曾进过,只是在民间底层替人看病,但他并不为此感到自卑,始终坚定地守望着自己的“把脉人生”。

他利用自己所学的,中医知识,悉心为病员服务,并坚持不懈地在临床,实践中学习和提高自己。

如今虽已年过七旬,但王昆文依然热爱学习,不仅孜孜以求地研读医书,还订阅了大量与中医有关,的报刊杂志,业余时间还上网,浏览一些医学论坛,或将所思所感与同道交流,颇有一股子“活到老学到老”的劲头。
02
妙手回春赢患者

“与人惟质朴,临证善多思”,这是一位八旬中风老人,经王昆文治愈(文治愈)后,欣然赠与王昆文的一句诗,堪称王昆文的特征写照。

确实,王昆文临床问疾周详,辨证仔细,处方谨慎,尤善以祛痰、调气、解毒、息风诸法治疗内科杂病,在当地民间中医领地,颇有声誉,这些年找他看过病的,人可以说成千上万。

不过,刚到药堂坐诊那会儿,王昆文却遭遇了不少尴尬。由于身有残疾,双手畸形,他有时会遭到个别不理解,他的病人或其家属的歧视。有的人即使坐,到了他的诊桌前,见到他的那双手,就不愿让他把脉看病了,或扭头就走,或说一些讥讽的话。

虽然面对这种情况,王昆文并不恼怒,总是用“药医有缘人”之类的话来宽慰自己。这种窘境只是暂时的,随着治愈的病人越来越多,他的医名开始传播开来,主动上门求医的,人越来越多。

一个病人如果,相信一个医生,哪怕是相隔甚远,也会远道来求医。家住成都的杨女士,患有腰痛、失眠及心慌等症,有好多次她都专程从成都赶到自贡来找,王昆文医治(文医治)。

其单边行程就,约有250公里,要用近6个小时,有时还要冒着酷暑的天气,但她就认准王昆文的医术。

85岁的老干部董某,原来不相信中医,但有一次他解的小便甚臭,西医给他输液服药等治疗,皆无效。后来他听家人介绍来,找王昆文诊治(文诊治),只服了两剂中药就好了。

从此以后,他凡是生了病,就到药堂来抓中药。王昆文总是抓住这样,的机会,向其他病人宣传中医药,的优点和特色,扩大中医在群众中的影响,让中医有更多的“粉丝”。

女青年殷某双下肢肿痛,不能站立,更不用说行走,最先是由其爱人背着,来到药堂,经王昆文治疗了几次,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完全康复;60岁的梁姓胃痛患者,请王昆文诊断了一次,只开了一张处方,连服中药8剂后,胃痛即消失;一位姓曾的喉癌患者,做手术后来找王昆文看病(文看病),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如今已年近九十……

在王昆文的行医生涯中,像这样的病例比比皆是。

用一位患者的话说:“我认为,一个医生要具备仁心仁术,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一个医生缺德,或者是个庸医,我是绝不会找他看病的。我之所以有病就找王昆文医生(,文医生),一是他看病认真,一丝不苟,诊断准确,治疗有效;二是他对病人态度好,有良心,不乱开药;三是他一大把年纪了,还在不断学习,这样的好医生谁不喜欢呢?”
03
研经撰文扬中医

在人们的印象中,置身于民间的草根中医,无非是看过几本医书,凭借多年行医积累的那,点经验,再靠着几样偏方行走世界。但王昆文并非如此,他从当上“业余卫生员”起就坚持不懈地研读医书,而且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有,医学论文发表。

至今已先后在《四川中医》《国医论坛》《中医药文化》《北京中医学院学报》和《中国中医药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共计,90多篇,主要有 《仲景用药是宗法而又有所发展》《仲景学术与》《邹润安对之研究》等等。

大约10年前,王昆文在旧,书摊上见到一本《中医痰病学》,很想买。但书摊主人也是,一个中医学爱好者,想留着这本书自己看,不愿意卖。于是,他与摊主软磨硬泡,提出借去复印,一本后立即归还,摊主迟疑了好久才,勉强答应。

通过研读此书,他撰写了一篇名为“因痰生风证浅议”的论文,发表在《国医论坛》。平时,他在临床上也多使用去痰之,法治疗内科杂病,如眩晕、心悸、小儿手心烧等,颇有心得。

王昆文对清代医家,邹润安(邹润安)的《本经疏证》一书十分推崇,并全力向人介绍。他通过阅读此书,写了10多篇,推介文章发表,直到今天,他仍然在钻研这本书,他认为这是每一个想让自己在学术,上有较深造造诣的中医师都必须阅读的著作。

尤其令人称道的是,王昆文在68岁时不仅,学会了上网,还学会了打字。他经常浏览国内,几个中医药论坛,并积极参与中医,发展问题的讨论,尤其强调应重视发挥民间中医,的作用和建立更多的个体中医诊所。

他靠着残疾的双手,很不灵便地在,论坛里敲出一篇又一篇文章,如《民间中医问题是中医的,战略问题——拯救民间中医之我见》一文就在论坛,引起不小反响。

目前,王昆文还有一个愿望,就是想把自己已发表和部分未发表的,文章编辑成一本书出版,作为自己在学医道路上,所付出的劳动和心血的总结。

用他的话说,“我半路出家,学医未精,未能登堂入室,如今也已年老体弱,且患有胃疾,但我不甘驽劣,愿以残疾之躯继续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鼓与呼,贡献绵薄之力。

虽然王昆文自号“王半医”,但在人们眼里,他是名副其实的良医,是悬壶济世的民间好中医。“中医没有负我,我也不负中医!中医的路虽然艰辛,我还是要继续走下去。”

王昆文曾在论坛上留言,“今生我选择了中医,献身于中医,以中医为荣,谨以中医为职业,中医伴我尽余生,吾愿得以满足矣,夫复何憾!

一位民间老中医的,肺腑之言,实在是令人感佩。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中国中医药报,作者/何君林、刘世峰,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 END · 
编辑|山楂    视觉|花椒
-商务联系-
青黛|13418986412(微信同号)

柴胡|13148835568(微信同号)

-转载原创联系-

紫苏|18018790602(微信同号)


    关注 医馆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