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黄色的国度,是谁拿走了童贞?

 

媲美《小鞋子》,伊朗儿童电影开山之作。...



提到伊朗电影,你会想起什么?

我想,十个人里边,有八个人的回答都会是,《小鞋子》。

在那个宗教气氛浓厚,战乱不断,经济生活贫瘠,触目都是土黄色的国度。

《小鞋子》《天堂的颜色》等儿童电影犹如一股清流,让大家看到了这个国家,的勃勃生机。

而这股清流的源头,其实是从《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开始的。


曾几何时,伊朗电影在世界电影,中也是默默无名。

直到1987年,阿巴斯带着《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出现了。

那是伊朗电影,第一次惊艳西方,阿巴斯拿了大奖,有了盛名,成为了伊朗支柱型导演。
你很难想象,一个贫瘠战乱的国家居然,出了惊艳世界的电影。

而且还是儿童片。

黑泽明称赞阿巴斯:无与伦比。

确实,无论是阿巴斯的电影风格,还是他之于伊朗的意义,都是无与伦比的。



阿巴斯的个人风格,其实很简单:

简单的剧情,深刻的观点,温暖动人的观感。

在他之后的伊朗儿童电影,一脉传承,《小鞋子》也是这种风格。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故事更是简单。

男孩阿莫普不小心把朋友林马的,作业本带回了家。

这,对小时候的我们来说,简直是常有的事儿。

可是,对阿莫普来说却不一样。



老师要求,作业必须写在专门的,作业本上。

上午上课的时候,林马就因为没有把作业,写在作业本上被老师骂了一通。

当时,老师说林马如果再犯,就把他开除。
可是现在,阿莫普却不小心把,林马的作业本带回了自己家。

为了不让好朋友被开除,阿莫普决定把作业本,还给林马。
林马家在哪里?

阿莫普只知道他家,住在波士提。

怎么去波士提?

林马的唯一交通工具,就是自己的腿。

冒着被母亲责骂,被父亲殴打的风险,向着陌生的目的地,阿莫普出发了。
他一路小跑,跑过土坯的房屋,跑过寸草不生的高原,穿行在一座座陌生的,村子里。

跑啊跑,找啊找,遇到了一个又一个人,遭遇了一件又一件风险。

天,渐渐黑了。

可是,何处才是林马的家?









波士提很大。

一个又一个区,阿莫普并不清楚林马家(,林马家)是在哪个区。

他只能按照有限的线索,去向大人们打探何处,才是林马的家。

可是,几乎所有大人,面对阿莫普只有三个字“不知道”。
所以,整部电影看似是在讲,小孩子历尽千辛万苦,翻山越岭要把作业本还给朋友,的故事。

但和小孩的执着和单纯,相对的是,大人世界的冷漠,教条主义,强权色彩。

很奇怪,明明生活在一起,但大人和小孩仿佛,各自在不同的世界。
发现带了林马的作业本,阿莫普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母亲求助。

可是母亲好像根本听,不懂他的话。

他说要把作业本还给朋友,母亲说他只是找借口,出去玩儿。



他把林马的作业本,拿来给母亲看,母亲视若无睹,严厉的骂他好好写作业。
可是,一边让他写作业,一边又吩咐他照顾弟弟,一边让他帮忙做家务,一边又让他出去买面包。

即便阿莫普做好了,一切吩咐的事儿,也能换来一句“等你爸爸回来,看他怎么收拾你”。

求助无果,阿莫普也就只能,趁着买面包的功夫,偷偷溜去波士提。







吩咐小孩做事的时候,大人总有下达不完的命令。

到了小孩求助的时候,大人却又一概的装听不到,“我不知道”。

母亲如此。

路上的陌生人同样如此。
他们的床单从楼上掉,了下来,会要求阿莫普”小孩,捡起来“。

可到了阿莫普求助的时候,他们又一概不知道。





阿莫普看到了门前,挂的和林马相似的裤子,认定了这是林马家。

左等右等,左喊右叫,还是没有人。

问隔壁邻居,得到的回答是“我哪知道是谁的”。





一位木匠要从本子上撕一张,纸来写字,阿莫普虽然不情愿,还是不得不答应。

在大人们的对话中,阿莫普得知这,木匠也姓林马。

当即,他就问木匠,是不是有个叫林马的儿子。

可是,任由阿莫普询问上百遍,木匠都像没听到一样。





要求阿莫普的时候,一个个耳聪目明。

阿莫普随便问点啥,大人们又都忙,着自己的事儿,充耳不闻。

尊重是什么?

不存在。

小孩嘛,都是这样过来的。




即便周围人来人往,即便阿莫普鼓起勇气,向大人求助。

可是,真正理会到一个孩子诉求,的大人,却没有一个。

真正给阿莫普提供帮助的,还是两个孩子。

第一个孩子是阿莫普,的同学,他不知道林马的家,但是告诉了阿莫普林马的,表弟家在哪里。

第二个孩子则素不相识,他热心的询问了关于林马,的各种信息,然后给阿莫普指明了,寻找方向。





多讽刺,这个世界上,能够理解孩子的只有孩子。

大人们,究竟是在忙些什么?

他们是真的听不懂孩子,的诉求吗?

阿莫普的爷爷给出了答案。
当阿莫普为归还作业本,跑到筋疲力尽,还要为母亲发现自己行踪而,提心吊胆的时候,爷爷出现了。

他明知阿莫普很忙,也知道阿莫普很慌,但还是下达了指令。

爷爷:给我拿根香烟。

阿莫普:我要去买面包。

爷爷:先帮我去拿香烟。

阿莫普:面包会卖光的。

爷爷:我不想说第二次。


在爷爷的绝对权威下,阿莫普只能老老实实的去帮,他拿烟。

可是,爷爷真的需要这根烟吗?

在他的口袋里,明明就揣着一包烟。

爷爷说,香烟不重要,他这样做是为了,教导小孩懂规矩。







小的时候,父亲每两周都会打他一顿,闲着没事也会,没事找事打他一顿。

所以,他才会变得坚强,才会变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现在,自己成了爷爷,就算孙子很听话,没犯错也得打他一顿。

这能让他变得坚强。





???

什么逻辑?我不是太懂。

而更荒谬的,还在后头呢。
爷爷说,自己之前和人共事,在别人下达指令后出言,询问了一句,所以拿到了工资也少,了一半。

社会上,一定要遵守规则,别人让你干什么就,得干什么。

现在让孙子买香烟,说了三遍他才去,这怎么行?





看到这里,明白了吧?

爷爷作为被剥削的人,习惯了别人的压榨,于是在孙子小的,时候就教育他要守规矩,要老老实实等着被压榨。

不过,他教育孙子,别人说什么都得老老实实,执行,不要让说第二遍。

到了他孙子请求他帮助,他又充耳不闻,假装什么都听不见了。



阿莫普被人压制,要求他撕下作业本。

这个时候,阿莫普的立场很坚定,这不是我的本子,我没有权力去撕。

反而是爷爷又被强权威胁,要求阿莫普乖乖听话。

这,真的有够讽刺的。


在影片导演阿巴斯身上,有这么一个重要评价:
他的眼睛是睁开的。
看到阿莫普爷爷的,所作所为,我更加确定这句评价是,多么的精确。

在阿莫普还,作业本的过程中,爷爷只出现了几分钟。

但就是这几分钟的勾勒,我们清楚的看到:这个国家的孩子是怎样,长大的。伊朗整个社会群体的思维方式,是怎样的。孩子和大人之间的失语是,如何形成的。甚至于这个国家,社会问题为何频发,国家的未来又在哪里。
以小见大,由表及里。

从一个小孩联系到,大人世界,进而上升到社会问题,国家层面。

阿巴斯的眼睛确实,是睁着的。

小孩世界的纯善,大人世界的虚伪,强者对弱者的压制,弱者被压制后进而,压制更弱的……

所有的所有,都在他的电影中清晰可见。


奇怪的是,明明是一部伊朗电影,我却从这部电影,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阿莫普的坚持和无助,深深的戳中了我。

孩子的世界很小,作业、朋友、妈妈的吩咐……

孩子的世界又很大,他将这小小的东西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老师说要开除林马,可能只是戏言在威胁,可是阿莫普就当了真。

天黑路远,家人责骂,他胆战心惊,但又一次次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寻找林马家(,林马家)的路。
大人们总是不将孩子的这点,执着放在眼里。

轻而易举的就把,这点执着给否定,误解了孩子的意思也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

阿莫普的妈妈又是,怪阿莫普没有照顾好弟弟,又是怪他不好好写作业,还要求他出去买面包。

但是好像从没思考过,这三者应该如何共存?
这和《狗十三》中的剧情何其相似。

李玩最初不想养小狗,但是父亲把狗送了来,李玩养出感情了,他们又把狗弄丢了,李玩想要把狗找回来,他们又说不就是条狗吗。
大人的世界,占理的永远是自己。

打你,是为了教你规矩。

训你,是为了让你提前适应社会。

至于听不到你在说什么,仅仅只是因为你是个孩子。

孩子嘛,天大的事儿也不值一提。
阿莫普对归还作业本,的坚持,林马丢失作业本的恐惧,说到底,不就是一个作业本嘛。

有什么值得大人去上心,的呢?

可是从最开始,因为忘带作业本就要把孩子,开除的,也是大人。
大人对小孩提要求,大人向小孩要结果,至于这中间如何,艰难如何达成,大人是不在乎的。

所有小孩,也就是渐渐这样长大的。

所谓“童心”,也就是这样渐渐被杀死的。

而当我们去质疑,这一切的时候,我猜还会有人骂“矫情”。
上天给我了很多变胖的机会
都把我牢牢抓住了


喜欢河马哥,“在看”点起来


    关注 河马电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