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朋友免差评指南》

 

它算不算鸡汤?当然算。算不算毒鸡汤?当然不算。...

各位读者大家好!我是灰鸽叔叔。都说生活南,那就指指哪里南。

今天带来的,是《时间的朋友》免差评指南。
简单介绍一下《时间的朋友》——这是前媒体人、现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在,每年年末进行的跨年演讲,全长约4小时,严格来讲是个体力活,如今已经是第五个年头。根据其“要办20年”的宏愿,还有15年要办。



同时,这也是其他媒体人一年一度的,选题搜集现场。毕竟这年头找点选题,太不容易了。有赞美的,觉得“躬身入局”、“苟且红利”是一种良好的提示;也有批评的,继续指责其“智商税”、“割韭菜”、“见利忘义的商人”,等等。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和B站跨年晚会一起,掀起了公众号,撰写观后感的高潮。

相对来讲,批评B站跨年的风险很大,因为基调已经定下来了,风险大概是AA+,正负比大概是9比,1的关系;批评罗振宇的风险较低,大概是B-,正负比就接近5比5。

作为一个还要办15年的,大型演讲,挨批风险增加可能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怎么办呢?

可能大家觉得,正常的思路是“如何说服那些批评者转变,观念”——这个想法太幼稚了,最后不互相约架就不错了。遇到这类问题,正确的思考路径是:如何认识批评者&如何逃离批评者

世界上那些“免差评”的事情,大抵源于此——例如,那些想批评B站的人,你让他们注册个,b站会员试试?
先说如何认识批评者。

在我身边,《时间的朋友》的批评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叫做风骨型批评者,一类叫做学术型批评者。其中前者在数量上占据,较大优势。

所谓“风骨型”,在意的就是“知识分子的风骨”——你要有济世救人的宏愿,淡泊名利的气质。如果沾染上了一星半点的,铜臭气,便是对这个领域的羞辱。

这类读者,别说老罗这种超级,头部会遇到,我这种足底臀部也会遇到。

首先说“济世救人”。他们就特别会点题:灰鸽你怎么不说这个?你怎么不说那个?你是不是不敢啊?万万没想到,你也变成了那样的人!

且不说这事儿我想不想说,会不会说,观点是否和读者一致,这群读者,感觉需要的就是一个“内容烈士”——我说了,然后我死了,然后他爽了

请问你是会给我葬丧费呢,还是会抚恤我的家人呢?一公司员工的四金,你是不是肯帮忙交一点?

你想搞神风特工队,你自己注册个账号,自己站在街头讲去啊,你非把我往飞机,里塞干什么?



以前有些创作者,被这帮人一怂恿,就开着飞机轰轰轰,飞出去了,等到七零八落回来的时候,发现这帮人老早鸟兽散,跑到别的飞机场忽悠,人去了。我年轻的时候就上,过这种当。

再说“淡泊名利”。这群人和“反对公众号接广告”的人挺重合。哎呀!你写东西居然要带广告啊!堕落啊!你做课程还要收钱,悲哀啊!

咋办呢,写稿都是为了消遣,挣钱得去卖,煎饼果子对不对?

这两类读者,可能就对我取关了。但《时间的朋友》是面向大众的,他们就会有继续发言,的机会。
所谓“学术型”,在意的就是“内容的精确”——说实话,从知识普及的角度,我还是认可这些批评者的。比如罗振宇口中的贝聿铭,吴晓波口中的克鲁格曼,他们都能找到更为精准正确,的典故来。

主旨就是“你的演讲有差错或缺陷”。



那些对细节的洞察、对资料的探究当然让,人钦佩。如果言尽于此,我觉得这属于“文人相助”。

但言往往不尽于此,总要加上些“你们不配”之类的批注,最终还是回归到“文人相轻”上。例如呼喊“退出教育界吧”,仿佛与演讲者划清界限,才能彰显自己的学术高度。

这个高度有多高呢?我举个例子。我曾被一位挺有名,的大v拉进一个“读书群”。这个群很有意思:不少人的头像西装革履、昵称里有各种“创始人”“发起人”“商学院”。他们的交流极其专业晦涩,考虑到未经允许,且大佬众多,我就不截图了,随便复制一句对话:

“按照马特·里德利《自下而上》书里的观点,自然界一切的进步都是,特定环境下evolution的结果。不是英雄或某个特定,事件创造or推动了社会进步,一切都是野蛮生长,自发带来的。”

是不是很有趣?

大家的交流充满了艰深,的思考,各种语言的交汇,对社会与宇宙的洞察,每个人都在证明,自己读书破万卷,是德鲁克、王阳明或者是各种,斯基的信徒。

元旦那天,有人试图讨论《时间的朋友》。结果被喊停。

一位“哲人”说:“本群讨论得道(到),似乎不应该,得道(到)针对的不是读书人。

不少人深以为是,回到了对宏大叙事的,关注里。

优越感强不强?太强了。他们是拿鼻孔看人的,你踩在房顶上都不,一定看得到他们的眼袋。他们最擅长的事情,是说别人“不配搞教育”,然后自己又“不屑搞教育”。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鼻孔看人嘛。
“免差评”的核心,其实是绕开他们。但由于《时间的朋友》是面向大众的,还上电视,所以又绕不开他们。

但对其它有类似想法,的从业者来说,并非没有规避的方法。

在很久以前,我就发现了大型演讲的“无差评”三原则,这也是今天的行动指南:

第一,营造密闭环境,尽量避免大众展现;第二,需要堆砌大量的空话套话;第三,演讲者拥有绝对的权力。(为了表示强调我字体都,放大了)只要具备前两个或者,第三个,就算掌握了“免差评”的钥匙。

具体的案例我就不,展开说了,以免不慎坐到,神风特攻队的飞机里。大家心里自己盘就行。如果不具备,想要变成“无差评”,几无可能。

可惜的是,《时间的朋友》并不具备这种条件,未来也具备不了。它甚至不如枭哥的“听懂掌声”,刘洺易的“中华神族”,至少长期以来把前两个拿捏,得死死的。要不是第一个,原则不慎被打破,传奇还能持续下去,客单价都能承包三代人,的得到会员。
他们都不用知道,贝聿铭是谁,就算他们在现场说“八国联军在圣诞节火烧,圆明园”都没问题。

所谓方法找对,事半功倍
最后稍微认真说一点:

一天到晚说“风骨”的,不是说你们不好,但你们得意识到——一个在卫视、面向全国公众、在传统平台直播的内容,需要的不仅仅是数据,更需要安全与审慎

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张图,必然都经过仔细的审核,都必须站在更大,的语境中去表达。有些文人心中所谓的“嬉笑怒骂、直抒胸臆”,根本不可能出现在这个,舞台上。

三国时期有个祢衡,最擅长“直抒胸臆”,最后26岁被厚葬,请问你们愿不愿意扮演这样,的角色?

一天到晚说“不配”的,不是说我不尊重学术,但你们也得意识到——愿意在公众审视,下的演讲者,不可能是一个完人。每个人的能力都有边界,都需要学习,都得面对批评,大家互相指正,互相补全便是。

这时候让人们意识到还有“苟且红利”,愿意“躬身入局”,就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毕竟对普通人来讲,咬着牙往前走,一定比坐着哭更强。

它算不算鸡汤?当然算。算不算毒鸡汤?当然不算。

毒鸡汤,强调的是“你现在就很伟大,是这个社会对不起你,所以你要自信”,讲的是“无为而自信”;鸡汤,强调的是“你还要往前走哦”,讲的是“有为方可自信”——

后者,一直是有意义的。

又有谁的内心,不靠点鸡汤撑着呢?

一个背景声

“说实话,它是不适合电视的。”


    关注 灰鸽叔叔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