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之上的遥感卫星为什么更需要云计算?

 

全球遥感产业发展正迎来,爆发期。...

全球遥感产业发展正迎来,爆发期。
遥感,就算你不了解它,但也不代表你不会用到它。



无论是在天气、环境保护、经济、保险等行业,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导航、遥控无人机,实际上都离不开遥感,技术的广泛支持。

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遥感技术,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为人类带来巨大的价值。

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飞速融合发展,遥感产业的发展进入了,智能化时代。
遥感产业的挑战和智能化机遇


当前,全球遥感产业发展正迎来,爆发期。

据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文透露,遥感卫星市场目前已是通、导、遥三大细分市场中发展,最快的一个,2010年至2018年,全球遥感卫星服务收入,年复合增长8.3%。

有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5年,每年平均有12颗遥感,卫星发射,未来5年,每年平均将有,25颗遥感卫星发射。

随着发射数量的激增,遥感卫星占在轨卫星比例也,在迅速上升,已从2012年的10%,迅速攀升至2018年的27%。
与此同时,产业应用增长速度也较快。徐文表示,自2013年以来,应用领域年复合增长率,达92%,近三年更是保持15%的增速。

实际上,在过去20年来,中国遥感卫星技术,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自主可控的大踏步发展。

据悉,光是2020-2023年间中国将陆续,发射15颗遥感卫星,预计2020年在轨遥感,卫星将有200颗。

尽管如此,遥感产业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制约和挑战。

如今随着遥感卫星的增多、高分辨率趋势明显,遥感数据量激增,用于处理这些数据,的算力明显不足。

此外,用户获取数据的流程较长、数据更新速度慢、遥感数据加工工序,多难度大,导致数据获取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日益突出,行业急需一种全新、高效、智能、便捷的技术手段来弥补,这些缺陷。

在云+AI+5G时代,遥感行业尽管面,对着很大的挑战,但也同时面临,着很大的机遇,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激发,遥感应用创新,智能化升级已成大势所趋。

利用云计算强大的算力和,可靠的存储,可以助力遥感数据,加工处理更高效、成本更低;利用云端人工智能可以自动实现遥感行业,的增值服务,例如变化检测服务,的人工智能自动识别,相比传统模式依赖遥感行业专家人工,效率得到极大提升;而5g的普及必将使得从云端获取遥感数据及服务就,如同在本地读取数据一样流畅。

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主任徐文,表示,目前欧美等国家在遥感行业智能,升级上处于领先地位。早在2017年,美国商业遥感卫星代表,企业maxar公司就开始“All-in on AWS”,目前已实现全部遥感,卫星数据云上运维。

同时,它还投资配套建设了ai,智能应用系统和云上卫星接收站,实现了从太空到用户,的云际联接。

此外,欧盟在2018年就,建成并启动了“哥白尼”云平台, 平台成为“海量卫星数据应用的,最佳土壤”。

预计将带动下游产业,价值超200亿欧元,欧洲遥感卫星产业链与产业模式将,发生重大变革。

可以看到,在云+AI+5G技术的共同赋能下,遥感产业犹如坐上了“火箭”,正迅速迎来新的爆发期。

华为云如何使能,中国遥感产业?


如今,“上云”已是大势所趋,也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今天我国的遥感产业也,正在迅速迎头赶上。

伴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和5g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中国高科技公司已着手尝试利用新型技术来,解决遥感产业遇到的问题,并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在1月8日举行的华为云遥感,产业高峰论坛上,从华为云带来的解决方案“GeoGenius-遥感智能体”,就可以一窥中国云计算企业在赋,能遥感产业方面到底有哪些技术突破和积累。

据介绍,“GeoGenius-遥感智能体”可提供包括数据管理平台和智能计算,平台在内的一站式全流程遥感智能开发云平台,帮助用户聚焦挖掘时空数据,核心价值。

其中,数据管理平台可实现多场景多类型,的海量时空数据,智能数据湖统一管理;智能计算平台可提供,全流程的ai开发服务。

此外,智能计算平台从ai训练到推理再,到验证分析的流水线式的拖拉拽任务编排,模型开发甚至可缩短到“天”,相比传统线下AI开发需5-6天,效率提升了5-6倍。

据介绍,“GeoGenius-遥感智能体”在这方面的,技术优势十分明显。

如其在eb级,的分布式储存能力,EB级可伸缩储存,同时具有高可靠性;数据冷热分离存储,成本降低50%,访问性能能提升30%。

作为高性能ai一站式开发,平台,其可适配多种深度学习,训练引擎、知识模型快速训练成型、观察结果快速呈现,可实现模型开发,周期缩短到“天”。

依靠其提供的统一的分布式,并行计算引擎、Self-Driving业务驱动、自适应的大数据+AI双引擎和弹性调度、计算弹性无限扩展的能力可提供超,大规模的并行算力。

此外,在昇腾AI处理器、华为云鲲鹏云服务等,全栈ai技术的加持下,可提供超高性价比的,计算能力。

据华为云中国区,总裁洪方明介绍,该技术目前已被应用,至两期影像全要素变化监测、影像全要素地物提取分类、无人机影像车辆识别、近海岸线水质趋势分析、高分影像水指数提取,以及一带一路地区历年干旱指数提取等,案例实践中去。
华为云还携手生态伙伴正共建,从数据接收处理,到数据预处理、数据增值加工和应用服务开发的全,行业链全栈解决方案。

在数据接收处理上,卫星制造商、地面接收站通过“传感器+AI”、专线直通上云,可实现卫星即服务。

在数据预处理上,卫星中心和自然资源分中心,通过微服务化和容器化,可实现预处理软件,系统云化集成。

在数据增值加工阶段,遥感应用中心、信息中心,可通过云山工作站,实现加工软件云化、自动化。

最后,在应用服务开发阶段,遥感应用中心、应用服务提供商,可通过基于遥感智能,云平台,实现数据、算法、软件集成和二次开发,整个流程方便了不少,大大提升了效率。

可以看到,“GeoGenius-遥感智能体”通过将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赋,能遥感产业,贯穿从数据存储、到分析处理再到应用开发的,全链路以来,大大促进了遥感产业的,加速变革。
遥感产业上云正当时
实际上,在GeoGenius-遥感智能体推出之前,华为云就有着丰富的使能中国遥感产业,的成功先例可循。

去年11月6日,在澳大利亚举行的GEO 2019年会议周上,中国国家航天局推出了“中国国家航天局高分卫星16米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宣布将中国高分,16米数据对外开放共享。

此次共享将让95%的没有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享,受到中国高分卫星数据对外开放共享的红利。

这一决策的背后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基于华为云的跨区域部署,利用华为云的全球布局,的优势,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该平台应用主要,由中科星图、航天宏图、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等多家单位,共同研制创建。

据洪方明介绍,华为云此前还,与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合作,双方共同发布了,四维地球遥感解决方案。

该方案可提供,包括基础影像底图、每日新图在内的通用遥感,产品服务,大幅降低遥感数据使用,门槛,实现按需、准实时云端提供高质量,遥感数据。

还能提供包括目标识别、变化检测在内的,智能信息产品服务,大幅降低人工判图时间,实现利用人工智能快速准确,识别地物、检测变化等信息。

此外,还包括网络地图服务、网络地图切片服务在内的应用开发服务及标准国际开放地理,组织接口和表述性状状态传递接口,可直接支持智慧城市平台、业务系统、手机app以及各,行业应用软件调用,实现联接政府、企业、公众等海量用户应用。
这正是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技术构建的业界典型,案例之一。

此外,华为云还与中科天塔合作,其航天器测控管理与空间信息,应用服务平台-航天云立方目前已经在华为,云稳定运行。

据介绍,航天云立方平台完全基于华为,云公有云架构进行了全新设计构建,将为各类用户提供在轨航天器与地面,测运控资源的访问、控制和管理服务,通过标准化的信息接口向行业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航天资源访问能力,实现了信息透明、状态共享与并发操作。

航天云立方的所有底层框架服务,和上层应用全部基于华为公司国产鲲鹏服务器构建,具有自主、安全、可靠的特点。

如利用最新docker容器技术所,研发的轨道与控制计算微服务架构,在国内首次实现支持高并发(高并发)访问的轨道控制计算接口,和多语言版本的sdk开发包,能够为行业用户提供随时可用的高精度的,计算与分析服务。

实际上,上述案例仅是遥感,行业智能化升级的开始,未来十年,中国的遥感行业想要,有更加长足的发展,其关键点就在于抓住智能化,升级的大潮。

在华为云等平台的,共同使能下,中国遥感产业智能化升级正,步入快车道。


    关注 36氪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