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朋友圈”引进人才?2020这所百年名校又带新节奏!

 

四川大学“人才朋友圈”的最佳打开方式。...

/ 四川大学诚邀海内外英才加盟

近段时间在四川大学,一座别出心裁的“熊猫茶馆”开张了。

热情的熊猫掌柜开门迎贤: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资深研究员、新加坡制造技术研究院,科学家、麻省理工大学博士后、哈佛大学博士后……他们是川大的最强大脑,也是“熊猫茶馆”的首批贵客。

开张第一天,“熊猫茶馆”里俊贤会友,清食佐茶,芝兰之气中一派鸿儒硕学,的娴雅意韵。



/ 四川大学“熊猫茶馆”

▎四川大学的“人才朋友圈”

这一天,新开张的“熊猫茶馆”里,来了几位特别的客人,来自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的博士后,小李老师就算是其中一个。

她还没有正式加入川大,而是高分子学院刚刚引进,的刘老师带来的朋友。这次接受刘老师之,邀来到川大,原本是想对学校、学科方面进行深入考察,然而让她没想到的是,此行之下最吸引她的却不仅仅是学校强大的硬实力,更有另外一样,难能可贵的东西——川大独特的引才氛围
/ 四川大学“熊猫茶馆”

走进“熊猫茶馆”,小李老师眼前一亮。

新朋友,老故交,久闻大名却素未谋面的行业,同僚。一大批高大上(高大上,)的海内外顶尖人才在“熊猫茶馆”汇聚一堂。已加盟川大,的人才侃侃而谈,结合自身经历,为还在考虑和观望的“准熊猫人才”们详细答疑。

没有生疏,没有隔阂,只有年轻的学者和志趣相投的朋友。在座的人才们一见如故,伴着馥郁茶香坐而论道,无拘无束,畅所欲言。

直到这时,小李老师才明白,了别人口中“来川大,真的很巴适!的真正含义。这样轻松蓬勃的氛围,简直就是一个让,人梦寐以求的朋友圈!



/ “熊猫茶馆”以茶会友

事实上,这样的“人才朋友圈”,在川大已经有了10年,的历史。

早在10年前,川大就聚集了一批来自海外和全国各地的高层次,(高层次)人才。他们远渡重洋而来,在这里,人才们缺乏熟悉,而接地气的“生活圈”、“朋友圈”,迫切希望能够,尽快融入四川;同时,也渴望能加速介入学校国际领先,的学科交叉、学术合作平台,拓展自己的科研链,尽快在川大做出成果。

“人才朋友圈”于是应运而生。这不仅促进了跨学科的交流和互相启发,更为一心想为人才服务的川大带,来了意外之喜——“以友聚才”



/ 四川大学“熊猫茶馆”

▎以才引才,当好川大“‘青’友团”

“看到在座这么多牛人,我感觉顶尖人才特别爱在学术,朋友圈里扎堆。”小李老师一语中的,所谓“扎堆”,正是 “人才朋友圈”中所蕴含的巨大能量。

一方面,人才们在川大受到的重视、得到的支持、感受到的服务,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愿意“拉亲友入圈”;另一方面,高水平(高水平)学者们对于学术,环境的超高要求,也促使着他们希望能够与其他高层次人才的交流合作,互相启发

“以友聚才”、“以才引才”,“人才朋友圈”的潜在价值马上引起了,学校的重视,当即出台措施重奖“拉才”的伯乐,让人才成为了引才的主角。于是,在学校的鼓励下,老师们变客为主,主动从身边的“朋友圈”开始,为学校拉拢人才。



/ 四川大学江安校区

此时的“熊猫茶馆”里,就有着这样“以才引才”的典型。

2016年,从事影像学研究的吴老师(吴老师,)入职四川大学。在工作研究走上正轨之后,他第一时间邀请自己的,高中同学,在新加坡制造技术研究院工作,的梁老师(梁老师)来蓉。

聊到这里,梁老师感慨良多。当时的自己,在文章成果上并不算是,特别亮眼。但川大的引才团队和学科专家却不肯放弃这颗“好苗子”,他们大刀阔斧地“破除五唯”,敏锐地关注到不同学科间的差异性和,成果周期的特殊性,坚信他是一名拥有,巨大后劲的可造之才。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梁老师(梁老师),不负众望地取得突破性成果。
/ 吴老师与梁老师

300平方的独立办公场所,成熟的科研助理团队,迅速到账的充足经费,独当一面的学科方向,这一切让梁老师(梁,老师)每天都呈现着“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工作状态。

同吴老师一样,很快,梁老师(梁老师)把自己的经历又告诉了,好友赵老师(赵老师),请他务必来川看看。一到四川就“没走脱”的赵老师谈到这里,忍不住赞叹连连。

‘川大效率’,这是最让我,震撼和感动的地方!”

从来川考察到签约入职,落实办公场所,解决配偶工作,子女入学,配备科研团队,整个过程只用了一周半的时间。他说,这样效率和诚意,让人无法拒绝!

▎给“人才朋友圈”安一个家

这就是川大重磅出台的新一轮引才计划让人才做主角,给人才充分赋能,外揽内拉,内外并举,真正达到了引才的,最佳效果。

对于高层次人才而言,他们的人脉和圈子要么来自,研究方向上(方向上)的学术师友,要么来自领域内,的惺惺相惜,再或者是传统的,同源乡情之谊。对于注重精神同源的人才,群体而言,这样的联系成为了他们最牢固的精神纽带

因此,为了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学校从两个层面展开了一场全新,的引才计划:

其一,是以“引进来”为内容的“熊猫茶馆”引才活动。学校将虚拟的“朋友圈”实体化,为其设置了一个,环境优美的场所,给“朋友圈”安了家。不论身在海内外的前同事、老同学还是师兄师长,都可邀请来校,在“熊猫茶馆”以茶会友。

另一方面,以“走出去”为模式的“环球‘青’友汇”引才活动。学校积极鼓励专家们,站上引才的讲台,充分利用高端“朋友圈”作用,进行精准引才、聚才



/ 四川大学海外推介会

然而真正让这项举措得到顺利实施的,却是老师们挡也挡不住的主动热情

“熊猫茶馆”里就坐着这样,几位引进人才的“积极分子”。其中最活跃的,是来自轻纺与食品学院的郭老师,(郭老师)。他说自己爱“凑热闹”,尤其是喜欢凑学术“朋友圈”的热闹。

看见年轻的朋友,他压抑不住自己兴奋,的语气,主动发言活跃气氛:“如果你现在还在,几个学校间犹豫,我在这里现身说法,给个建议,不用考虑了,来吧!”
/ 四川大学“熊猫茶馆”

现身说法拉拢人才加入,郭老师的确最具发言权。

他是学校从全球,青年学者论坛里“海捞”出来的人才。他表示,论坛之后,被川大老师整整“盯”了两年。两年时间里,学校和学院从未间断与,他的联络。人虽在海外,却已把学院的学科平台、团队情况、甚至发展晋升规划都,了解得通通透透。“最后入职似乎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川大“人才朋友圈”的最佳打开方式

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项目,吸纳一个团队,建设一个平台,繁荣一所高校。

这不仅是川大大力发展“人才朋友圈”的长远目标,更是川大积极贯彻“人才引领发展”战略的务实举措。

首期“熊猫茶馆”、“环球‘青’友汇”、全球青年学者论坛、海外推介会、国际顶尖学术会议引才等为代表的“人才朋友圈”,在川大越来越常见,它们相继释放“以才引才”能量,人才聚集“马太效应”大大凸显,打开了四川大学全球引才,的崭新天地。



/ 四川大学江安校区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在引进人才看来,这是全校上下心照不宣的,氛围共识。温暖的环境,包容的态度,广阔的空间,良性的竞争,这样的暖心相知和,真心相待,方能让人才无怨无悔地,加盟,倾其所有、鼓呼亲朋地加入,和建设川大的“人才朋友圈”。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以“双一流”建设为总体目标,以“人才引领发展”的纵深推进为动力,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战略,布局,努力实现引才力度的,扩容增效。

同时,充分借助各方力量,为学校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注入,蓬勃生机和庞大动力。



/ 四川大学全球青年学者论坛

这样一所大学,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情怀聚才用才、惜才爱才

这样一所大学,能为你修建伟大的航道,愿为你实现微小的梦想

如果你是一名初心不改、理想满怀的有志青年,渴望在这样自由的沃土,中卖力生长,这里,可能是最适合你的地方。
如果你也希望,加入四川大学的“人才朋友圈”,对话业界大咖、结交鸿儒才俊、共谋前沿发展,你有很多种方式,可以联络到他们。为此,川大将于2020年4月下旬重磅推出第七届全球青年学者论坛,开门迎贤,诚邀海内外优秀青年!
△扫描二维码,报名论坛


没错,这就是四川大学“人才朋友圈”的最佳打开方式!


    关注 青塔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