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最大的KPI,就是找对象

 



作者:书单君
 来源:“书单”(ID:BookSelection)
 


年关将近,很多人都已经参加,完公司年会,收拾行李准备回家过年了。不过对于有些人来说,回家过年这件事,欣喜中带了一丝担忧。

欣喜的是终于,可以暂时摆脱工作,和家人团聚。担忧的是,家里人每年都会,表演一个保留节目,叫做——催婚

父母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看看谁谁谁,跟你差不多大,孩子都三岁了!”

尤其是到过年这种,团圆的日子,七大姑八大姨都集中火力炮轰,你一个人,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你怎么还没找对象啊?

怎么还没找对象啊?

还没找对象啊?

没找对象啊?

啊???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在催婚这件事上,父母一直觉得“孩子不想找对象”,其实他们没想到,孩子不是不想找,而是找不着。

在36氪发布的《2019-90后单身人群白皮书》中,七成90后渴望恋爱,但有一半的人,恋爱次数不超过2次。

也就是说,在恋爱这件事上,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日益增长的恋爱需求,和工作忙、圈子小等原因导致的,恋爱机会稀缺之间的矛盾。

冰心曾经对铁凝说:“你不要去找,你要去等。”

我觉得这句话对,铁凝来说很有道理,作为著名作家和作协主席,铁凝无论在才华,上还是名气上,都非常人可比。

但对于默默无闻的,大多数人来说,对象是等不来的。

我们应该去哪里寻找自己,的心上人?又该如何确定对方,是否合适,收获理想的爱情?

这些问题,美国著名的情感专家莉尔·朗兹在她的书中给出了,自己的回答。这本书有一个非常吸引人的书名——《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

听起来,就是一本可以好好,过年的书。

不要在错误的地方找对象
很多怀春少女都曾经幻想过: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总有一天会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色云彩来娶我。

但现实往往是:你的意中人是个996,的社畜,每天对着电脑,吃着外卖,根本就没有时间认识你。

很多人一边抱怨“好男人/女人太难找了”,一边宅在家里刷剧、打游戏,这怎么可能找得到——你的另一半可能,出现在任何地方,唯独不可能出现在你家里。
作者莉尔·朗兹在《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一书中指出:

虽然世界已经变成了,地球村,但大多数人的结婚对象,都来自距离自己很近的地方。社会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居所临近性”,它表明丘比特的羽箭射程,很短。

也许,就在距离你,几个街道的地方,你未来的另一半现在,正在车上看新闻,在店里吃早饭,或者刚刚打开电脑,冲好今天的第一杯咖啡。

你们也许就住在,同一个小区,坐过同一趟电梯,在无数平常的日子里,多次擦肩而过。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找对象的第一步根本,不用跋山涉水,你只要经常出门,走走就好了,要不然就算天上掉馅饼,也只能砸到你家房顶上。

有人也许会说,就算对方离我很近,也需要一个认识的契机啊。

其实这种契机有很多,各种聚会、旅行、甚至相亲,都是认识别人的契机。

说到相亲,很多人很排斥,觉得目的性太强,但这其实是一种错觉,相亲说到底只是认识,对方的一种方式。

如果你觉得相亲一定是冲着,结婚去的,那你大概率会很失望,因为哪怕经过一轮筛选,“适合跟你结婚”的人,还是极少数,一两次很难碰到。
如果你觉得相亲,就是多认识一些人,最好还能从,里面找到另一半,那你就会发现,每次聊天都会有新的收获。

你可能初步了解了,一个陌生的行业,可能结识了一个还算,聊得来的朋友,最差,你也能见识到,人类这个物种的多样性。

对相亲这件事的预期不同,态度就差了很多。

我们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编辑,传授过自己的经验之谈:为了避免双方预期不同,在见面之前,最好先在微信上跟,对方聊一下关于相亲/婚姻的看法。

比如,对方是打算从朋友做起,慢慢过渡到恋爱关系,还是非常着急,希望第一次见面就确认,关系,半年内就结婚呢?

对于这些大方向的问题,完全可以在见面之前,就解决,如果双方态度相差很大,那基本就没有见面的必要,即使(被迫)见面,知道对方的态度后,自己也已经调整了预期,不至于失望。

客观来说,相亲对于不善交际,的人来说,实在算是一种还不错的,脱单方式。
之前有人发朋友圈说:各位亲戚,我的终身大事就拜托,大家多费心了,光靠我自己的力量,可能解决不了。

很多人看了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可算有人说实话了。

很多人平时工作忙没时间,或者是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总之就是没有和异性聊天,的机会。

而相亲就是解决了,这个痛点,前边的步骤全都跳过,直接把相对合适的双方拉,到了一起。

所以不管相亲的,具体对象如何,这件事至少增加了,我们的阅历,而阅历是了解自己要,什么的基础。

就算想要百里挑一,也先要有那个百。

TA是对的人吗?
说完了遇见,我们来聊聊相处。

在见到对方的前提下,我们如何才能判断,彼此是否合适?

这个问题可以反向思考——双方一般是因,为什么原因分开呢?

《2019-90后单身人群白皮书》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数据:

90后单身人群里,离异单身占比15%,也就是说,每100个单身90后里,就有15个已离异。离异人群的上一段婚姻,普遍维持在1到3年。

排在离婚原因前,三名的分别是:三观不合、性格不合适和出轨。
这个结果,和《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中的观点不谋而合。

书中明确指出,完美美的结合是两个人之间,的极大相似和一点点的不同。

相似之处主要包括三点:

第一,共同的兴趣爱好。

第二,基本价值观、人生信念、行为模式与世界观的相似。

第三,“婚恋观”,你们对爱情和婚姻定义(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相似。

这三点和离婚原因的前,三点基本吻合,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在这,三个方面达成一致,双方很难走到最后。

分开时,我们都知道“不合适”,但之前相处的时候,却很少有意识地探讨“三观”。

有多少情侣,约会就只是出去吃吃喝喝,在咖啡厅的灯光下,每个人都很温柔;在欢快的音乐下,每个人都很开心,你好我好大家好。

两个人在一起,“感觉”和“开心”当然很重要,但那不是所有。

真实的生活没有,滤镜和背景音乐,我们不是只跟,一个人最好的状态相处,而是要跟对方的底线相处。
拿婚姻这件事的底线来讲,有人觉得家暴是底线,有人觉得出轨是底线,也有人觉得“不管在外边怎么样,顾家就够了”。

你看,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种“婚姻观”

而在相处的过程中,我们明明有很多可以了解,对方“三观”的机会:

每部爱情电影,都是一次讨论,爱情观的机会;每个热点事件,都能看出对方思考问题,的角度。

当然,两个人的看法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包容度也很重要——当观点不同时,我们是否愿意聆听,对方的理由?在非原则问题上,我们又是否能够,接受彼此的不同?

谈恋爱,谈的就是这些观点和包容度(,包容度)。这是一个考察对方的过程,也是检验自己的过程。

毕竟等一个合适的,人很容易,但成为一个合适的人很难。

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最近几年,主动选择单身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形容自己的状态是“间歇性想找对象,持续性享受单身”。

毕竟游戏很好玩,偶像很好追,CP也很好磕。这样想来,谈不谈恋爱好像也,无所谓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书单君既不鼓励你结婚,也不鼓励你单身。

确切的说,我既不鼓励你因为外界,的压力,匆忙找一个还不了解的人,为了结婚而结婚;也不希望你听多了,催婚的故事,反而用单身来标榜自己的“独特”。

关于婚姻,知乎上有很多热门的问题:

那些嫁给爱情的人,最后怎样了?

怎样确定另一半是,适合的结婚对象?

不婚主义和丁克现在,是不是被过度鼓吹了?

……

每个问题下面都,有不同的回答,每个答案背后都是,一种不同的生活。你可以看遍所有的答案,但看完之后,你还是要回,来过自己的生活。

别人的话听听就好,独立做决定并为此负责,是每个成年人的必备素质。

我只是希望,你能够先试试看,再做选择。

电影《东邪西毒》里有句台词,“每个人都会经过这个阶段,看见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

有的人翻过山之后,发现了另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有的人翻过山之后,发觉没有什么特别的,原来那里也很好;

而有的人心里想着,远处不过是片更大的沙漠,所以留在原地不动。

翻过山的人也许开心,也许失望,但他们至少都收获,了沿途的风景。

而原地不动的人,从一开始就输了。

“桃花什么时候开是有,季节的,马贼什么时候来,就没人知道。”

高考什么时候开始是有,时间的,爱情什么时候来,就没人知道。

我们为了高考,上了十多年学。可为了寻找另一半,又付出过多少呢?

平时换份工作,我们尚且会花几天时间,准备面试。到了找对象这件事上,反而把责任都推给“缘分”。
“缘分未到”应该是努力过后的无奈,而不是窝在家里,连面都不想见的敷衍。

古龙在《欢乐英雄》里说,“你如果也想要自由、爱情和快乐,就只有用你的信心、决心和爱心去换取,除此之外绝对没有别,的法子,绝对没有。”

要想完成找,对象这个kpi,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你能做的,就是走出去,认识更多人,了解更多人,时间和耐心最终会给,我们答案。

希望你在茫茫人海中,早日找到那个让你可以把房子,当成家的良人,以后进门的时候可以说,一句:

我回来了。



本文转载自一个推荐,好书的微信公众号“书单”(ID:BookSelection):由来自《南方周末》、《新京报》等媒体的资深,媒体人共同打造,帮你提升自己,通过读书变得更好。转载授权请联系“书单”公众号。
















    关注 意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