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仪三:要记得住乡愁,就得留下这些城和这些人

 

外婆桥,外婆桥,如果桥没有了,河没有了,那个历史的场景就,留不住了。...

南周寻礼,寻中国和世界之礼乐文明,礼仪之道,寻人类共通的心灵与美感的,交流之道,在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寻礼,在边界与尊重的感应,中心有灵犀。

愿君同参与、共襄礼。
“南周寻礼”之古城守卫者

阮仪三


“小时候,外婆给我们唱歌,摇到外婆桥。但是外婆桥,外婆桥,如果桥没有了,河没有了,那个历史的场景就,留不住了;我就要启发人们,记住这外婆桥,这很重要的。”

文 | 洪潇、邱钟琪

编辑 | 朱又可

全文约4060字,细读大约需要13分钟

同龄人还识不全字的时候,阮仪三就被父亲牵,着去苏州的名园漫步,一路欣赏楼台花池,领略狮子林、怡园里那些百年,匾额楹联的意趣,似懂非懂地接受,着文学启蒙,更多是陶醉于美景(于美景)和,家中兄弟的艳羡。苏州解放后,他求学、从军,离家渐远。

直到1957年夏,在同济大学读一年级的,阮仪三,跟随陈从周教授勘探,调查苏州古宅和古园,自此,故乡成为他一生,守护的阵地。

“跟随董鉴泓先生,学习宏观的城市规划,跟随陈从周先生,在园林古建筑里头跑。”带着老师们的嘱托,阮仪三开始用现代城市规划的手段,保护古城古建筑。

炎炎酷暑时,众人爬梁上屋,对旧住宅和,古典园林详细绘测,一天下来,衣服结了掺着灰尘的汗碱,心反倒静了下来。
阮仪三在平遥(受访者供图/图)


陈从周不仅是卓有成就,的园林学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者,跟随这样的老师,学生受益无穷。“他将文学、音乐、戏剧等传统历史文化元素和建筑,园林结合在一起,开创了建筑和园林研究的新境界,(新境界)。”阮仪三在《留住乡愁:阮仪三护城之路口述实录》一书中说,陈从周的研究方式,要保护的不只是建筑,还有里面的人和文化。

江南园林越是,美得浑然天成,越是脆弱。当中国城市化进入,大发展时期,陈从周为了抢救,名山名园四处奔走,阮仪三也很快独挑大梁,以“刀下留平遥”的奔走呼号,开始了他在中国城市规划,领域近半个世纪开疆拓土的事业。
1
从城市规划到房屋建制,皆有古秩可循

阮仪三办公室里有一幅对联:“挽狂澜于既倒,救文物于危难。”这是对这位“古城卫士”的形象写照。他的学生们知道,凡是需要阮老师,出面的时候,就是事情该碰到底线的,时候了。

阮仪三很乐意去做,那道最后的防线。“作为中国历史传统,城镇的守护人,我是主动出击,看到它生了毛病,会尽量想办法把它治好。”许多案例都能证明他是,真的很“拼”。

1981年为保平遥,他带着12名,学生昼夜奋战一个月。又独自背着图纸资料,和行李,走了7里路到平遥火车站,连夜乘车从太原到北京。他至今记忆犹新,那天下着雨,到北京见相关负责人时,“我完全像个叫花子一样,一身的泥浆”。

近四十年来,阮仪三一直照拂着,平遥古城,他在平遥开设了工作室,数月半载都去看看。这样的工作室也开在了苏州,平江路和周庄,他说:“要帮助当地官员看住它,的传统特色,不能丢。”
平遥城墙修缮后(受访者供图/图)


2000年,苏州市为促进旅游,打算从周庄的西北侧造一条贯通,古镇的公路。阮仪三得知后愤懑:“这条路把周庄的古镇格局,给破坏了!”他甚至以死相逼:“开路的话,我就躺到马路上去,让汽车把我轧死算数。”

阮仪三很认同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指导方针。他也常常把“留住乡愁”挂在嘴边。他保护了,六座江南水乡古镇,同里有居家宅园的恬适,乌镇是家家枕河的水阁房,西塘“满镇萦廊骑满墙”的廊棚,都是遵循古法秩序建造的。“这些都是与水共生的,生态城镇典范,从水乡物产、水利灌溉、取水用水、工业生产到交通运输,都形成一整套自我调节的,生态水环境。人与水的交融发挥,到了极致。”

正因如此,“对于水乡来说,保持一条水路进出是很,有意义的。”一想到这样的生态,环境可能被一条柏油路破坏,阮仪三就忧心如焚。

“周庄前街后河的特色,正是因为从前不通车,走水路要进船靠船,沿水建筑的各面,都不一样所致。”他举了“沈厅”的例子,“大宅前部是水墙门和河埠,路上只留一扇小门,贵客坐船到了主人家,大门打开,佣人站在两边迎客。”

同是水乡,乌镇的水阁房枕河而眠。“水阁房指的是,房子架在水上,唐诗中有写到‘君到姑苏见,家家都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而西塘一条沿河的长廊,把整个镇子都遮起来了。这样一来晴天不会被晒到,雨天也不会被淋湿,景色都映照水中。”

同里则有“走三桥”的习惯。河道中,有吉利桥、长庆桥、太平桥围成一个圈,当地居民结婚时,花轿从这里过,图个吉利;老人六十岁、七十岁时,一定要走一圈;小孩儿满月,也要走一圈,这就是民间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
周庄保护前(受访者供图/图)
周庄保护后(受访者供图/图)


“这些因建筑生成的文化就是,历史的遗产,有很丰富的底蕴。问题是,你要用真正的,历史态度来对待它,去伪存真,慧眼识真经。”阮仪三说,“做学问,积存历史资料很重要,它们不会烂,只会越陈越香。”
2
更有人情味的新式传统建筑正在复兴

“乡愁乡愁,有乡才有愁。”眼见历史建筑,被摩天大楼替代,许多珍贵的事物悄然失落在快速,的发展背后。

《黄帝宅经》云:“人因宅而立,宅因人而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以江南的传统“家宅”为例,从前房屋不仅仅是有瓦遮掩,的居住物,还是人们第一个,开始学习共处、承担社会责任的开放式场所。蕴含礼仪文化,尊崇等级规制,民居合围式的造型里,讲究阖家团聚、敬老爱幼的氛围。

“主屋排列的中轴线上,左右顺次按长幼亲疏,分主院、次院,儿辈、孙辈形成一种有序的,家庭关系,结成‘合院有序、修身齐家’的伦理根基。”这些宅院、住屋建在一起就连成,了街巷、胡同、里弄。而巷里、胡同就形成了,和睦乡亲的邻里乡党,也有了青梅竹马、远邻近悦,成为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人居环境。

近年来,一种遵循古秩建造的新式园林,民居在苏州、扬州兴起,弥补了现代建筑所产生,的人际生疏,也为传统的再生提供,了更多可能。“小小的扬州古城里,改造旧房建新房蔚然成风,这新房不是指现代化,的洋房,而是传统古典的私家园林。9.1平方公里面积中有两百,多座古典私家园林,扬州古城变成一个洋溢,着诗书琴画的古城。很多传统的艺术门类慢慢地,兴起了,古城里有20家做,古琴的店铺和作坊,甚至出现了多家古建修建公司和,古建运作设计公司。”
扬州古城大双巷“梅庐”园主在院中抚琴
(受访者供图/图)
扬州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给阮仪三带来了信心。“扬州城市绿地加起来36%,超过三分之一了,我在扬州市古城图上,把这类的,房屋一个个标上去,出现整片的绿色。”苏州古城里的私家造园,经苏州市园林与绿化管理局认定,被授以“苏州园林”的铭牌,共有108家。早前,苏州就有9座名园,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名录,园林之城,名副其实。
苏州“揖秀园”(受访者供图/图)


阮仪三为扬州、苏州老园林的复兴而兴奋,“当这些文化生根发芽,我们要及时注意,保护和宣传它们。”他撰文回忆当年跟着导师,陈从周到扬州调研的往事;并在实地考察扬州古,园林以后,召开研讨会,迅速展开一系列的行动。

86岁高龄和教授头衔,可能意味的老学究印象,在阮仪三身上全然不见。除了近来体力不如从前,出差次数有所减少外,他仍坚持每天早上八点,步行上班,每周批改两三篇文章。他在《城市规划》杂志每期发表一篇文章,针对那些遗漏的需要,保护的古村古城发出呼吁,提出保护方略。他把保护的重任寄望,于更多(于更多)的后辈。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每年组织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青年志愿者,工作营”,正是一种教育孵化。

“工作营的使命是用,自己的劳动来参加古建筑、古城市的修复。三天跟老工匠在古建筑,现场学习,一天上课游学,在这个过程当中,真正亲身接触传统的工艺,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阮仪三在新绛工作营(受访者供图/图)


在阮仪三看来,依照“新旧分开,修旧如故”的规划理念,每个年代都应当留下属于当时,的建筑痕迹。“我们现在保护古城,更重要的目的是留下,城市的历史传统和建筑精华。”这些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可以滋养出新的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和城市来。

“苏州博物馆我就很喜欢,贝聿铭现代化的设计,富有江南水乡的美,既保护整体风貌,又传承文化,这个方向是正确的。”这位同样曾在狮子林度过,一段童年时光的华裔建筑大师,与阮仪三对历史建筑,的理念遥相呼应:“我理解时代变了,我们进化了。但我不想忘记开端,因为一个持久的,建筑必须有根。”
3
“保到地球没有了”

迄今为止,经阮仪三的手保存,下114座历史城市和261个古村落,这些生生不息的沃土,抵住了拆旧洪流,而他也成了用现代城建规划手段守卫,古城的一个标杆人物。

不遗漏细节、保存原真的使命感,很多时候要求他和团队迅速,地赶到现场。1990年代为了保护,福州的三坊七巷,他顶住各方压力,央视《实话实说》那期栏目直播的标题就是“阮教授的战斗”;他在苏州、扬州等江南一带做,的古典园林保护,一律严防死守,力求做到原汁原味。在他高人雅士的表象之下,藏着坚韧风骨。
苏州平江路钮家巷口(受访者供图/图)


今天回过头看,阮仪三还是不太满意,“留得太少,比不上欧洲、日本,中国人有喜新厌旧的陋习”。

实地工作中的阻力,也令他意识到,再好的规划都会受环境,的束缚,“想做成这件事,最大的难度是你,怎么教育当地群众和干部,因为最终要由他们来,付诸实践。”阮仪三回同济开,了个培训班,“关键的人物都弄,到同济大学来培训,我免费给他们上课。两个月回去,下半年再来两个月,一批一批,学员来自江南水乡的周庄、同里、乌镇……我还亲自带队组织这,江南六镇(周庄、同里、甪直、西塘、南浔、乌镇)的镇长到法国,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专家为,他们讲课。他们取到了‘真经’,一起力保古镇成为,水乡的典范。”

为了培养文化遗产,保护人员,费这些功夫,阮仪三觉得值。“只有当他能领会我们,这样的思想,才能跟我们一致,否则就会在茫无头绪的状态,里忧心忡忡。”

人们都愿意相信这位,城市遗产保护的“行动派”,据说,在平江路和周庄古镇,包括他做过规划的,其他一些地方,想动一砖一瓦,都要经过阮仪三签字同意。

当被问到这是否,带来压力时,阮仪三摇头,“我的责任,就是留住这些建筑的实体。”至于能够留多久,有自己的孙辈和学生,们继承,“我们希望一代一代往下传,平遥、平江路、周庄能一直保下去,这些历史遗存是,我们滋长新文化、新建筑的土壤和温床。保到什么时候为止?保到地球没有了”。
  只言“礼”语 
阮仪三


    关注 南方周末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