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年糕、饺子,这些春节必备的美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春节,最容易长胖的时候。...

春节,最容易长胖的时候。
今天是大年二十九了!
百弟一想到
还有一天就要过年了
就有点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
和直流的口水……
 
毕竟
春节的主要内容之一
就是大吃特吃
 
面条、年糕、饺子
百弟统统都喜欢吃
 
不过百弟还在好奇的是
这些过年必备的经典美食
都是怎么发展来的呢?
面条
新品种不断出现
面条在中国可以说是历史悠久了,早在距今约4000年,的青海喇家遗址中,就发现了长约50厘米、宽约3毫米的面条。

汉代的时候,面食统称为饼,因为面条要在“汤”中煮熟,所以又叫汤饼。

这时的面条有片状的、条状的。片状的是将面团托在手上,拉扯成面片下锅而成。
隋、唐、五代时期,面条的品种迅速增多。有一种叫“冷淘”的过水凉面,风味独特,诗圣杜甫十分欣赏,称其“经齿冷于雪”。

宋、元时期,“挂面”出现了,如南宋临安市上就有,猪羊庵生面以及多种素面出售。

到了明清时代,面条的种类更为繁多。如清代戏剧家李渔就在《闲情偶寄》中收录了“五香面”、“八珍面”。
这两种面条分别将五种,和八种动植物原料的细末,掺进面中制成,堪称面条中的上品。

点击《周末干点啥?看看清代出版的“精品生活指南”》,回顾一下“八珍面”的做法。
年糕
一年更比一年高


汉朝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汉代扬雄的《方言》一书中更是已有“糕”的称谓。
魏晋南北朝时,年糕就已经相当流行了。公元六世纪的食谱《食次》就载有年糕的制作方法:

“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粢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

就是说将糯米蒸熟以后,趁热舂成米粢,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滚上糖即可食用。
早在辽代,北京就有过年吃年糕,的习俗。到明朝、清朝的时候,年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吃,并有南北风味之别。

明朝崇祯年间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记载当时的北京,人每于“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也就是“年年高”的寓意。
饺子
最开始是用来治病的


饺子是中国一道著名的速食面点,最初叫饼饵,传说是东汉名医,张仲景发明的,他将药包进面皮子里,煮熟后连汤带水,让病人一起服用,这就是民间传说的张仲景“祛寒娇耳汤”。
到三国时,有一种月牙馄饨与,今天的饺子外观一样,也被视为水饺。

在唐代,饺子则被称为牢丸,如果是水煮的叫汤中牢丸,蒸饺则叫笼上牢丸。

饺子的历史虽然这么长,但吃饺子这一过年食俗,到了明代才盛行。

明代又称饺子为扁食、粉角、水饺子和蒸面饺等,宫里还把饺子称为水点心。

现代一些人家有在,饺馅中塞金属钱币,以期盼家庭幸福,和睦的风俗,也是明代形成的。
明代嘉靖山西《曲沃志》中便有这样的记载:“二日制扁食包金,邀婿争福。”

到了清朝,饺子就更为流行了。

史料记载:“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年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

看来清代“举国皆然”的吃饺子盛况,跟今天已经差不多了。
咱们传承了中国几千年的
“美食家基因”
自然是免不了在春节
“大快朵颐”一顿了
 
不过吃归吃
大家可一定要注意节制
大鱼大肉还是要少吃一些
毕竟
健康是第一位的
健康是第一位的
健康是第一位的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观看节目


    关注 央视百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