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海报里的艺术设计(一)

 

二三月份,奥斯卡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鹿特丹国际电影节等相继开幕,作为电影宣传的重要产品的电影海报也目不暇...



二三月份,奥斯卡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鹿特丹国际电影节等相继开幕,作为电影宣传的重要产品的电影海报也目不暇接地映入眼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电影的选择。在美国,电影海报在越来越商业化的电影工业中,海报已经发展为关建艺术了。自1972年起,老牌的电影媒体《好莱坞报道》就开始评选年度关建艺术奖,颁奖晚会明星荟萃,风头不让电影节。

“关键艺术”的定义是“为了电影营销而建立的单一的、符号化的图像”。它整合了海报、片头字体设计、概念设计、DVD封面、唱片、画册、杂志广告、大型背板、户外广告、游戏封面等等等等所有与电影外宣的图像;对设计师来说,需要综合地考虑电影和相关产品的设计,尤其是那些愈来愈五花八门的电影衍生品,以及日新月异的新媒体的传播力度。电影衍生品的信息设计的整合可以说是电影更加工业化的转变,也是针对当代传媒的特征所作的调整。总而言之,时至今日,关键艺术已经和电影一样,成为了流行文化和大众记忆的一部分。



▲《一个国家的诞生》海报(1915年)

然而,这里有诸多的疑问:为什么叫关键艺术,而不是关键设计?这是很有趣的话题,如果谈起,还要从头看。海报的历史可以追朔到1890年法国画家劳特雷特的一系列戏剧海报设计“Projectionsartistiques”。早期的海报设计师从画家中分流出来,所以自然而然的是海报早期带有很强的绘画特征,而海报艺术也几乎走完了绘画艺术的所有流派,像古典主义、印象派、表现主义、抽象派、达达、结构主义、超现实、观念艺术等等等等。早期海报其实是简单的图文经营,关于出品人,导演,时间,地点等关键信息的罗列,这一设计风格甚至持续到20世纪头十年间,包括大名鼎鼎的默片经典《一个国家的诞生》。另外,那个时候的海报大多是可回收的,因为在这个剧院演出结束后,改了时间地点,就在另一家剧院仍可以使用,很环保。





▲劳特雷特的1891-1893年间的剧院海报设计

20世纪20年代,随着电影工业的成熟,海报设计师逐渐从画家身份中分野出来。德国平面设计师Heinz Schulz-Neudamm便是最早的一代职业海报设计师,1927年,他为科幻电影《大都会》设计的海报,带有强烈的现代派绘画的特征(主要是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当年这张海报印刷量过百,但因为年代久远,历经劫难,现今仅存世1张。在2012年的交易中,这唯一的一张《大都会》海报以120万美元的交易纪录创下海报交易史的纪录,而在2005年,HeinzSchulz-Neudamm的原始手稿也以39.8万英镑的高价交易。这张海报被誉为
“海报世界的王冠”确实是名至实归,因为它的艺术语言简单明了,有着阳刚的造性,总体上有一种机械风格的美感。插图、排版、字体设计结合的天衣无缝,完整又醒目,所有的元素都坚固地团结为一个整体,和《大都会》的反乌托邦的故事主题唇齿相依;还有,这个城市的几何形状,和女机器人的圆润流畅的线条形成对比,背景和主体层次分明,褐色的色调和黑色也都为海报增添了独特的吸引力。

综合考虑设计和市场

如果不是信息市场越来越细化,海报艺术还会像绘画一样,至少像孪生兄弟一样。但是本质上它们是不一样的。海报的目的是卖票,所以设计的第一要务是吸引观众,进而传递信息。而艺术的交流是主体性的,是为了唤起人们某种情绪,产生某种共鸣和感染力。艺术的目的可以是艺术本身。而设计不行,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观众产生了兴趣,进而购买,更进一步(尽管很少品牌有此要求),让观众接受品牌传达的理念。既然让观众产生购买欲是电影海报设计的目的。所以,如果明星是卖点,海报就用明星;如果电影类型是卖点,海报设计就遵循概念设计。

▲《我的天才宝贝》海报(1991年)

除了海报设计,电影的衍生品都是设计师考虑的对象。画册封面的设计不同于海报设计,设计师要考虑画册背面的故事,因为读者近距离地阅读图像,受到吸引后再翻倒后面,如果故事也有意思,他们就买了。所以画册设计产生效果的过程是:吸引观众——传达信息——观众产生兴趣——(背面)故事吸引观众——传达信息——产生兴趣——购买。注意,观众阅读书会用更多的时间,所以设计师要更持久地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还有游戏封面的设计,可以说介于海报和画册之间。既要买图像,又要卖故事和主题。只是唱片比较特殊,人们买唱片是为了耳朵,而不是眼睛。在这儿,音乐在强化电影的品牌,图像设计做到好识别就ok了。



▲《卡罗尔》海报(2015年)

不管是街头海报墙、书架、还是咖啡厅的信息栏,还有网站、杂志广告、单页,今天的平面设计师既要懂传媒,又要懂市场,还要综合各类产品的因素。当然,不要忘了,电影总是有故事的。电影海报也总是靠种种叙事为卖点。接下来,我们就谈谈海报的几种常见的叙事策略。比如:肖像叙事、拼贴群像叙事、单一图像叙事、眼睛的游戏、极简主义风格。

肖像讲故事

在明星主导的电影市场上,这可能是最常用的海报设计套路了,比如说,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约翰尼·德普几乎上了所有他们主演的电影的海报。

▲《沉默的羔羊》海报(1927年)

1991年,朱迪·福斯特主演了两部电影:《小男孩Tate》和《沉默的羔羊》,两部电影海报都拿她的肖像来设计,但设计效果却有天壤之别。在2006年,美国电影学院评出过去35年最好的100件电影海报中,《沉默的羔羊》海报名列第一。这张海报的背景是黑色的,朱迪·福斯特幽灵般冰冷的外表,和血红的眼睛茫然地盯着观众,似乎暗示着僵尸,似乎在诉说什么;然而一只彩色的飞蛾压迫性地遮盖在她的嘴唇上,使她说不出话来。这个压迫性的符号具有多重的含义,一直是影迷和评论家的最爱,吸引着人们去反复解读电影。其中最为神秘之处在于那只飞蛾,它的背部和骷髅头骨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个创意来自萨尔瓦多达利的1951年名作《女人的身体骷髅》,摄影师是Philippe Halsman,在这个摄影名作中,7个女人组成一只骷髅的形状,极具超现实色彩。导演Jonathan Demme把这件摄影带给了海报的设计总监Dazu,于是,他不仅照搬了7个女人组成的头骨(换成了彩色),还找到了哥特式美学的平衡——暴力、阳刚、病态美和恐怖的融合,这些矛盾的元素奠定了视觉的基调,刺激着我们对死亡的想象力与寒蝉意象。

▲达利的摄影作品“女人的身体骷髅”(1951年)

这张海报不仅讲述了一个故事,也不仅传达了电影的情绪,还提供了一个谜,这个谜邀请观众去参与,来一场智力探险吧!这是最高级的设计策略!

2015年的电影《卡洛》的海报也是肖像叙事的样本,两个女主角,各露半张脸,视线相反,凝视着画面以外,一条水平线将她们分开。这个肖像叙事简洁地讲述一个若即若离的关系,和不同的人生选择,具体发生了什么?留下空间给观众填充吧!

群像拼贴叙事

▲《卡萨布兰卡》海报(1942年)

海报老将比尔·高登在1942年创作过《卡萨布兰卡》的海报是这一典范的先声之作。人物肖像的拼贴既是群星荟萃的大片需求,好的、坏的、丑的人物都拼贴在一起,让观众自己想象出一个故事——最好是个史诗!

▲《星球大战》海报(1977年)

这个视觉盛宴的方法被德鲁·斯特赞发挥的淋漓尽致,他可能是在世最出名的海报设计师了,有超过150部电影海报出自他之手,诸如《星球大战》、《银翼杀手》、《回到未来》和《夺宝奇兵》等。他和他的客户们(卢卡斯,斯皮尔伯格)一起定义了好莱坞电影大片的审美和电影营销的关键艺术。



▲《星球大战7-原力的觉醒》海报(2015年)

看!《星球大战7》来了,群像拼贴风格的海报还是大片主流。

待续


    关注 艺术张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