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要不要一次一换?春运返程加重疫情?权威回答来了…

 

公众科普 科学传播!点击上方蓝字一键关注
面对即将到来的春运返程高峰,不少人都在担心这是否,会加重疫情。

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发布会,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预防,公众指导建议,并回答一系列公众,关心的问题。
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发布会 记者宋宇晟 摄

如何降低春运返城潮可能带来的风险?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从离开疫情流行地区的时间开始,连续14天进行自我,的健康状况监测,每天要做2次

条件允许时,尽量单独居住,或者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并尽量减少与家人的,密切接触,减少外出活动,尤其是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了解返回地的,发热门诊的发布,与家庭医生、社区医生保持联系。如果出现了发热、咽痛、胸闷等可疑症状,应该根据病情及时就诊。

是否有必要封闭社区?

北京市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浩:隔绝疫情不是隔绝真情,适当隔绝交通是为了更,好地隔绝疫情,必要的时候适当控制人流,防范疫情传染,是很有必要的。
资料图:武汉市小区物业正在消毒 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易感人群有哪些?

冯子健:目前疫情监测来看,有发现儿童婴儿病例,但是临床症状较轻,重症以中老年人为主,而有慢性基础病的中老年,发生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相对较高。在疫情程度比较高的地区,建议加强对,儿童老年人保护,老年人减少去公共场所,活动、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必须出行的时候要做好,个人防护,比如戴口罩。孩子也要减少外出,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家里人出现,了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要注意做好对儿童的保护。

面对疫情是否需全民,戴口罩(戴口罩)?

冯子健:戴口罩(戴口罩)防护是基于个人暴露,疾病风险考虑的。医护人员风险最高,严格按要求佩戴防护用具,其他人要有所选择。如果没有近距离接触、飞沫传播等情况,没有必要戴口罩。如果出现发热等症状,无论居家还是去就诊等,均需要戴口罩(戴口罩)。

他同时指出,公众不必随时更换口罩。“医护人员对佩戴时间,有严格规定,其他公众不必戴一次,换一次。”

如果要到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这时候建议戴上口罩。如果个人独处,自己开车,或者是自己散步,没有特别密集的人员接触,的情况,也可以不戴口罩,因为这样的情况感染,风险是很低的。因为这个疾病是,通过近距离接触,飞沫传播的,如果没有这种情形,其实戴口罩(戴口罩,)也是没有必要的。
资料图:武汉市汉阳区市民戴口罩(,戴口罩)出行。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摄

如何看待离开武汉的500万人?

吴浩:我们共同的敌人是疾病、是病毒,而不是武汉人。所以在当前疫情形势,比较严峻的条件下,控制潜在的传染源,大家一定要理性对待。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

隔开的是物理距离,但隔不断心灵交流,隔绝的是疫情,但隔不断真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预防指南

国家卫健委29日的发布会上,向媒体发放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系列预防指南,以下为摘编:

——口罩应该选哪种?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保持距离好牢记有疾病流行地区居住旅行史人员,时刻佩戴口罩和随时保持,手卫生。在路上和医院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米)。

——随时洗手很重要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体温监测怎么做?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
资料图: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加强,动车消毒  韦增乐 摄

——有可疑症状怎么办?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家庭起居注意啥?(一)居室勤开窗,经常通风。

(二)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

(三)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四)注意营养,适度运动。

(五)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

(六)家庭备置体温计、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资。

文章及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ID:cns2012)

支持我们请评论点赞☟☟
公众号ID:Science_China

公众科普 科学传播

中国科协官方微信 国家科普平台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注 科普中国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