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子逛军博(2):军事博物馆内的各种导弹

 

译者按:本文编译自林尼克·谢尔盖发布在topwar网站上,的题为《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中,的飞机》的文章,部分内...



译者按:本文编译自林尼克·谢尔盖发布在TOPWAR网站上的题为《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中,的飞机》的文章,部分内容有删改。此文中有大量情况,与事实不符的地方,请各位读者自行甄别。编译此文,只为参考,并不代表译者同意或者,证实其观点与消息。由于译者水平不足,文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请各位,读者多加指正。

毛子逛军博(1):一楼的飞机展区

在军事博物馆一楼展出的除了飞机,还有部分弹道和巡航导弹。“东风-1”和“东风-2”导弹几乎触碰到了天花板。

苏联的R-2和R-1弹道导弹有很多共同之,处,而R-1导弹是在德国V-2导弹的基础上研制的。R-2导弹拥有重达,1500千克的高爆弹头,长度为17.7米,最大直径为1.65米,起飞重量为20.4吨,最大射程可达600km。

1957年12月,作为军事技术,合作的一部分,R-2导弹的生产许可证、全套设计、制造文件和几枚导弹被,转移到中国。中国人将自行建造的R-2导弹称为“东风一号”。1957年,第一个装备R-2弹道导弹的导弹旅成立,第一个导弹师于1960年,建立。此后,中国开始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二炮兵”,类似于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
从军事博物馆二楼拍摄的“东风一号”弹道导弹。


到1961年时,解放军已经有几支装备“东风一号”导弹的部队瞄准了4v,和南棒。但是,“东风一号”的技术可靠性系数,始终没有超过0.5。换句话说,只有50%的导弹有机会击中目标。鉴于“东风一号”具有巨大的弹头,因此其在打击大城市时,仍然具有一定效果。“东风一号”的本质上仍处于试验性质,在仿制和使用的过程中,中国人设法积累了必要,的知识并训练了人员。在中国,“东风一号”的生产一直持续到,1960年代末。

“东风二号”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款弹道导弹,其能够搭载核弹头。可以相信,这款导弹在研制时,使用了部分苏联R-5弹道导弹的,技术解决方案。这款导弹采用单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使用煤油和硝酸作为燃料。“东风二号”的射击精度(CWO)为3km以内,最大射程为2000km。“东风二号”导弹已经可以打击日本,和苏联大部分地区的目标。
从军事博物馆二楼拍摄的“东风二号”弹道导弹。


“东风二号”导弹由于采用了液体燃料,因此从接到命令到,发射导弹,大约需要3.5个小时。1966年10月27日,中国使用“东风二号”完成了首次导弹,核武器的试验,命中了位于罗布泊的目标。直到1980年代中期,在中国西部、北部和东北部部署的,导弹旅都装备有“东风二号”导弹。“东风二号”在退役后还被用于,各种试验,用于测试导弹防御,系统的雷达。

上世纪60年代,苏联将P-15m反舰导弹的技术技术文文件和几百枚导弹随183p,导弹艇一起移交交给了中国,在中国生产的P-15M导弹被称为“上游一号”。这些导弹装备了,053型护卫舰。由于使用液体燃料的“上游一号”操作非常复杂,因此中国研制了使用,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的“上游二号”。此后,中国反舰导弹进一步提升,了飞行速度、射程、抗干扰能力,从而研制出了“海鹰”系列导弹。
“上游一号”反舰导弹。


“海鹰一号”导弹装备了051型,驱逐舰,在其基础上研制的“海鹰二号”(C-201)岸舰导弹射程达到了,100公里。“海鹰二号”随后发展出的改进型号,增强了抗干扰能力和突防能力,其单发命中几率为70%~80%。

此后,在“海鹰二号”的基础上中国人研制出了“鹰击六号”空舰导弹,由轰-6轰炸机搭载。80年代中期,“鹰击61”空舰导弹投入使用,这款导弹的射程,达到了200公里。
“鹰击六号”空舰导弹。


除了在P-15基础上研制的系列,产品之外,军事博物馆内还,拥有试验型超音速反舰导弹“海鹰三号”的模型。“海鹰三号”使用四个固体燃料助推器将,导弹加速到超音速状态后,启动冲压发动机,将导弹加速至2.5马赫以上的速度。
“海鹰三号”岸舰导弹的模型,并未装备固体燃料助推器。


“海鹰三号”的射程为150公里,由于过于复杂和,技术可靠性低,因此“海鹰三号”并未批量装备部队。

(未完待续)




    关注 巨浪的日常研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