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被13家电视台拒播的良心片,拍出了中国人的真实

 

寻找最后的坚守...



为了自己的理想倾尽所有,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几年前,一个叫张景的人,卖了北京的房和车
历经129天、3万多公里、跨越23个省
完成了一部“粗制滥造”的纪录片
这部片子被13家主流媒体拒绝
然而,却得到了豆瓣8.9的评分
b站上9.9的高分、两百多万的播放量
这部片子,叫《寻找手艺》
他寻找了全国199名手艺人
拍下了144项即将消失的传统手艺
相较于李子柒的视频
他的,并没有那么多的美感
但是,我们也知道
李子柒是将美的东西给了观众
农村生活中不美的,不是没有
她只是没给观众看
就像这部纪录片中的传统手艺人们
难以搬上镜头的尴尬和窘迫
才是大多数民间传统手艺人的真实写照
做油纸伞的老人坎温、手工造纸的老婆婆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的一首《雨巷》
曾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那把姑娘手中的油纸伞
也藏下了不少人的江南梦呓
所有的这一切,看起来都是美轮美奂的
不过,又有多少人知道油纸伞背后的故事?
在远离江南的云南
有一位做油纸伞的老人,叫坎温
他,今年八十多岁了
在这个干不了活、下不了地的年纪
他依然坚持每天做一把伞
没有任何机器设备
老人全凭一双起茧的手
和多年积攒的经验

无论是切割、削木还是打孔、穿绳
不用测量,只凭感觉
而最揪人心的是老人将绳子穿过最外沿的大伞骨时
紧绷的线意外地崩开了
一瞬间,老人愣住了
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拉扯着棉线
而线一次又一次地崩开
最终在第八次的时候,线成功收紧
一对来自贵州小黄村手工造纸的老婆婆
那是她们人生中最后一次造纸
在那次拍摄之后,
婆婆们决定以后就不再做了
这就意味着小黄村的造纸术或许自此失传
两位婆婆面对镜头说:
这下我们的照片到北京了,就算名字到了也好!
如此简单的心愿,触动了无数网友
而那满屏来自各地的弹幕,更是令人动容
13岁开始刻板、持续8年的江雍次仁妹
对每一日的刻板工作都很虔诚
他说:
这个不好好刻的话,我们死了的时候,会害怕
这些手艺人,靠自己独有的这一项技能吃饭生活
那是他们引以为傲的,也是仅有的依靠
理想这个词,尽管已是老生常谈
但仔细想想
曾经的梦想或许早已被现实鞭挞得面目全非
能够从一而终地把自己能做、
想做的事做到极致,的人又有多少?
而他们却做到了
那些散落在街巷和屋舍角落的手艺人们
真的是——
行走于旅途而忘记行走,沉醉在书中而忘记了书
我们都认为这就是我们一直说的匠人精神
但事实上,匠人这个词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其陌生的
做土陶的吐尔逊江·祖农
宁愿自己少赚点钱,也要多做点陶器留给世人
做铜佛像的土旦拒绝富有生活
他把手艺赚来的钱再通过手艺捐给了寺庙
做枫香染的张蜡四老大姐拿出自己一辈子的作品
却一件也舍不得卖
……
他们觉得,这不过是他们应该做的
就像那些做陶器的手艺人会跟人说:
我不是什么匠人,我就是个玩泥巴的


这些手艺于他们而言
早已不仅仅是一种赚钱的途径
而是立人之本
这些手艺于我们而言,
也早已不是一种源于他人的表演
而是生活传承
那些即将消失的传统手艺
曾经看到过一项叫做打铁花的技艺
它的悠久历史大概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作为河南省的一项非遗
它有着“民间烟火之最”“中华第一铁花”的美誉
表演师傅们徒手击打1600摄氏度的铁水
飞舞在空中的铁水便呈现出了一场场绚丽壮观的烟花景象
那如流星般转瞬即逝的绚烂令人欲罢不能
看得出来
打铁花看上去并不复杂,却是很危险
如果技艺不精
极高温度的铁水就有可能伤到自己
而事实上,
很多表演打铁花的师傅们都是光膀子的大汉
也正是因为如此高的危险性
会打铁花的表演者最终越来越少
还有一种叫做丝镶嵌的技艺
它是将江南生产的毛竹加工制成
只有2毫米厚、3毫米宽的毛竹篾条
再锯出等距细榫,十字交叉衔接,相互嵌入槽位,
制成竹丝方格几何纹样的篾丝篱底板
最后用白桃木或翻簧刻成各种图案
镶嵌在底纹上
也就是说一片10厘米见方的竹丝镶嵌花板
需上千竹片拼成,严丝合缝,宛若天成
如此精致的作品在人民大会堂
甚至杭州G20峰会
和在尼克松访华时的杭州会客厅中都有陈列
现存的大多数作品都出自于一位叫做张锦达的老人的父亲之手
而张锦达也是全国现存的一名会这门手艺的老人
有很多人劝过老人家收徒弟
可老人说:
这行好汉子不爱干,懒汉子干不了。
而事实上
如今很多手艺传承困难的一大因素就是这个
现在还有谁能一辈子坚持只做一件事呢?
再来说一项叫做云雕的传统手工艺
这是传统大漆漆雕工艺中的一种
也许有些人知道
大漆这种东西刚开始接触的时候
很多人都会产生身体过敏不适
如果不是真爱,着实没有多少人能受得了这个罪
而云雕是以红和黑两种颜色的天然漆层层相间涂刷
因此我们经常看到云雕漆器的切面花纹是红黑相间的
这个叫做髹涂的过程
要涂刷七十到八十层,每层的厚度必须要一致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名画蒙娜丽莎
达芬奇融合了四十层油彩
最终营造出蒙娜丽莎嘴角模糊和阴影效果
如此看来,云雕漆器与它相比也是多逞不让了
倒不是说这二者在技艺上真的有什么可比性
只是想说
这种技艺的纷繁和精致
从来都不是某个大人物的专属技能
相似的例子还有唐卡
一幅作品的制作周期长达数月到数年不等
还有传递阴阳的榫卯、残破的锔活儿等
一些很接地气的传统手工艺
它们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先人们的生活痕迹
更多的是有关美学和哲学的内涵
传统手艺该何去何从?
中华泱泱
源于街头巷里这些手艺多到数不清
尽管如此
我们寻找和记录的速度远远比不上它们消失的速度
就拿云南傣族油纸伞为例
在几年前尚有四个老人会做
砍温老人是其中之一
而当张景前往拍摄的时候
只剩下砍温老人
而等到导演再次回访砍温老人时
这个做了一辈子伞的老人也已经不在人世
即便是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人熟知的技艺
今天,都已面临失传
更何况,那些被深埋在小巷中的?
对于传统技艺的流失
有很多人保持着最理性的态度
他们认为,那些记忆之所以被淘汰
因为,它们已经不符合时代的需求了
就像在“非遗”纪录片《百心百匠》中,
李亚鹏就说了一句不好听的实话:
如果这个社会真的不需要,它了,那就让它消失
换而言之
就是这个时代已经不需要
那些陈旧的、繁琐的、冗余的技能
但对传统手艺来说
我们传承的又何止只是技能?
况且
这个时代到底需要什么,又有谁能说得准?
当然,一个时代的发展必须要依靠现代科技
但这并不意味着
那些有坚守、有温度的传统只能被遗忘
这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我们需要的是
读懂先人积累的、无形的思想精粹
改变从传而不承到濒临失传的境地
福利


《寻找手艺》透过镜头,向中国手艺人致敬。

或许我们的脚步到达不,了远方,但透过镜头,我们也能够感知更大的世界。

添加看鉴西西,进入看鉴纪录片社群,发现更大的世界,找寻更多的真实。
√官方上千部纪录片资源
√直面专业导演,影评大神
√和同好一起种草、吐槽
√纪录片领域的专业知识


更多精彩内容,戳下面
朝代:秦朝 | 唐朝 | 宋朝 | 明朝 | 清朝
  闲谈:苏轼 | 吕雉 | 韩信 | 猪毛 |慕容复


    关注 看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