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疫情爆发22天:“你再不开学,我就要被逼疯了”孩子未来能有多优秀,就看父母如何宅在家中

 

你宅在家里的模样,藏着孩子的未来。...





因为疫情的原因,这个春节,家长和孩子都待在了家里。

如今,很多学校为了保护孩子,的安全,延迟了开学时间。

对此,有人欢喜有人忧。

家族群里,有人因为此事烦恼:孩子再不开学,我就要被逼疯了!

反之,也有人珍惜这段,和孩子朝夕相处的亲子时光,默默陪伴。

殊不知,两种心情,就意味着两种成长环境。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一言一行,皆是言传身教。

 

父母如何宅在家里,孩子的未来就,呈现出什么样子。

为人处事的态度,塑造孩子的三观


“妈妈,我为什么不能出去玩?”这是这段时间以来,孩子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

而父母的回答,可以用言语表达,也可以以行动展现。

当你带着孩子安静地,宅在家中,重点关注相关事件时,他会明白,即使自己远离疫区,也不应置身度外。

当你心疼医务人员的付出,通过多种渠道尽绵薄之力,时,他会清楚,自己虽普通,肩上也需要担起责任。

父母怎么对待疫情,孩子就形成了,什么样的三观。

如果父母展现给孩子的,是冷漠的态度、事不关己的样子,那他长大之后,三观的底色是悲凉。

如果父母呈现给孩子的,是关切的目光、积极应对的姿态,那他长大之后,三观的底色是温暖。

因为这次疫情,好多人认识一个名,为钟南山的院士。

84岁岁高龄的他,逆向而往,奔赴前线,扛起了抗疫的大梁。

一时间,他成为了全国人民的偶像。
纵观他的成长经历,会发现:

他的担当和责任,大义和悲悯,离不开他的原生家庭,尤其是他的父亲。



钟老的父亲钟世藩也是,位医生,他在家的时候,总会有人来找他看病。
钟南山那时还小,看到父亲面不改色,充满耐心,便好奇地问道:“爸爸,你没必要这样啊?”

钟世藩给出的回答是:“所谓医者本分,就是治病救人。”

父亲对待病人的态度,奠定了孩子未来,从医的品行。

钟父用自己的行为,身体力行地告诉了,孩子什么是良善,什么是慈悲。

 

于是,时隔多年,钟南山也活成了父亲,的样子,为病人求生,给国家献力。

父母的言行,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个窗口,也奠定了他们三观的基础。

而这个儿时的三观,指引着孩子的未来,也提供着前进的方向。

三观正,人生一片坦途,孩子难以入歧途;三观不正,孩子在弯路中碰壁,在疗伤中成长。
家中共处的方式,影响孩子的习惯


宅在家中的父母,很多时候会很双标,一方面允许自己自由地,玩手机,一方面则要求孩子,务必认真学习。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刷屏全网,的才女武亦姝,以及她的父亲。

17年《诗词大会》这档综艺的开播,让武亦姝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她衣着汉服,文静沉稳,唐诗宋词,信手拈来,虽然仅仅只有16岁,但凭借出色的表现,她赢得了比赛冠军。
去年,武亦姝再次出现在媒体上,这一次,是因为被清华大学录取。

这不禁让很多家长深思:这么优秀的孩子,是如何养成的呢?

对此,她的父母最有资格回答。

原来,武亦姝的爸爸每天下午4:30之后是不用手机的,就专心陪伴两个孩子。

想要养成孩子不玩手机,专心自律的好习惯,父母就要率先做到这一点。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子,你就先做什么样的父母。”

诚然,最有效的教育,或许不是耳提命面的教令,而是潜移默化的灌输,是以身示范的培养。

父母在做自己的时候,又何尝不是在教育孩子。

 

父母怎么控制自己的时间,孩子就会有什么样,的时间观念。

 

父母怎么度过一天的光阴,孩子就会有什么样的,日程安排。

舞台上的董卿,总被夸“腹有诗书气自华”,当然,台上的侃侃而谈,离不开多年养成的阅读,习惯。
这个获益终身的习惯,还得从董卿的父亲说起。

董父本身就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每年寒暑假,他都会给董卿列一个书单,两人一起阅读,共同探讨。

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久而久之,父亲的爱好,亦成为了董卿的习惯。

每一个人了不起的,人的背后,肯定有一个不一般的父母。

 

他们争分夺秒,所以孩子从不懈怠;他们自律成瘾,所以孩子可以厚积薄发。

 
日常情绪的表现,决定孩子的性格


和孩子朝夕相处,总会有特别生气的时刻。

最近,有位妈妈和我聊,起了她的暴脾气。

在家里陪孩子吃饭,儿子总是会敲碗,她本来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听到这些声音后更加烦躁,会忍不住对孩子大吼:

“你到底能不能好好吃饭了?”



刚开始,孩子会因为被吼而大哭,次数多了,他听到吼声就会,立马乖乖闭嘴了。

这位妈妈之所以为,此事烦恼,是因为她在孩子的,眼神里看到恐惧。

当父母经常对孩子发脾气,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让孩子产生了胆怯的心理。

 

发脾气的是父母,为此买单的是孩子。

 
他们会因为害怕父母,而变得小心翼翼,并假装乖巧。

一旦养成这种隐藏情绪、本性的习惯,时间久了,孩子容易形成逆来顺受的,性格。

童年的创伤,有时候需要一生来治愈,在孩子面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就是在拿孩子的一生,做赌注。

日推上有一位新手爸爸分享了自己关于,为人父母的感悟:

“做父亲后我才明白,为人父母最重要的,不是学会换纸尿裤,或者更加努力地去工作,最重要的是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把自己的情绪带到,孩子的身上,绝对不是好父母。”



深以为然。

父母在家里对情绪,的控制能力,决定了孩子今后,的性格养成。

爱发脾气的父母,给了孩子一个,压抑阴郁的童年,从而使他消极胆小,怀疑自己。

情绪稳定的父母,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和善,的家庭氛围,继而引导他积极向上,平和待人。

亲子之间的问题,永远不是靠一声吼就能,解决的。

 

而孩子健全人格的养成,离不开一对拥有好,情绪的父母。

 
最好的家教,就是父母给孩子的安全感


在一个孩子眼中,什么是最重要的?不是物质满足,也不是昂贵的礼物。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父母的陪伴和爱就是,最好的教育。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妻子曾在演讲中说到,奥巴马虽然很忙,但他总会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用晚餐。

每天睡前,奥巴马还要会陪女儿读书。

他的大女儿在家里读完了《哈利波特》七本书,每一本,都是和奥巴马一起看的。

陪伴的时间虽然短,但他却陪出了高质量,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和来自父母的呵护。

工作和陪伴是可以两全的,因为真正的陪伴不是并排,坐在一起,而是要注入爱和感情。

判断父母是否尽职,陪伴的时间长短不是,衡量标准,陪伴的质量才是。

想要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需要父母的三颗心。

陪伴孩子,要用心。

拒绝心不在焉的对谈,形式主义的在位,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关注孩子真正的内心诉求。

陪伴孩子,要细心。

幼小的心灵是敏感且,脆弱的,要在相处过程中,找到孩子的优缺,以便今后进行发挥和改正。

陪伴孩子,要有耐心。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肯花时间才能读出每本书,的韵味,肯坚持钻研才能,让它变得丰富。

为人父母,总要清楚:

再好的名校,都不能代替父母给予,的温暖。

 

再多的钱,也比不上父母带来的,安全感。

 

在爱里长大的孩子,未来的样子肯定不会差。

-图片来源-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
七月橘
:《娇娇妈》特约作者。

嗨,我是娇娇妈,专注于服务(于服务,)数百万妈妈的家庭教育平台。我的文,偶尔理性冷静、偶尔温暖深情。但愿,我们相识后,你懂自己也懂孩子。娇娇妈(ID:jiaojiaoma8)。本文由公众号娇娇妈原创,转载请联系微信号(ID:judushu)授权。

往期精彩文章




点击☞武汉封城第20天,我在肺炎重灾区,与家人努力活下去!

点击☞全国确诊44742例,这些你不知道的事,看哭了.......

点击☞40235人确诊、909人死亡:疫情爆发,这4个真相必须告诉孩子!

点击☞上海传染病权威专家张文宏预测:关于疫情的最坏结局,你需要知道




    关注 娇娇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