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阵换帅:乾隆皇帝最喜爱的修正操作手段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评论区话题丨你怎么看清朝的军事组织能力?
乾隆一直被后世认,可为是颇有建树的皇帝。除了在文治方面编纂四库全书,还在武功方面完成,了所谓十全武功,包括对新疆的大小和卓木、出兵干涉安南、镇压台湾天地会、缅甸和翻越喜马拉雅山,的远征廓尔喀等。虽然是让所有对手都在表面上,展示出臣服姿态,但十次远征的成色问题却也,成为了永恒悬案。

当然,清军的征伐过程,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不但经常停滞不前,还不时因各种,问题而吃下一两场大型败仗。因此,每当前军交战不利,乾隆皇帝就会祭,出让转败为胜的妙招--临阵换帅。

历史上的清军就经常执行临阵换帅操作
实际上,乾隆并非每次战争都要,更换主帅。即便战事发展顺利,前线的清军主帅往往不止1人。倘若战事遭遇阻碍,则有充分的空间进行换帅操作。

例如在对缅甸的战争中,乾隆就因清军的糟糕,表现而处分了两任云贵总督,甚至在进攻对方首都失败后,还处斩了参赞大臣额尔登额。等到心腹爱将傅恒挂帅,清军才算是稳住阵脚。在后来进攻大小金川的战争中,清军也一度对那些藏族土司的,碉楼毫无办法。乾隆便撤换了前敌主帅,张广泗与讷亲,换之以较得力的傅恒和岳忠琪。等到大军在安南前线遭遇挫败,担任前敌主帅的两广总督孙士毅也很,自然的被撤职,代之以大名鼎鼎的福康安。

新的主帅与增援部队 是最好的前线强心剂
无疑,这些临阵换帅的措施大都,起到较好效果。不仅安定了前线军心,振奋了部队士气,还为战争的继续,进行打下良好基础。

不过,当我们将时间线,拉长到整个清朝,就会发现乾隆绝不是唯一喜欢临阵,换帅的皇帝。他的儿子嘉庆在,镇压川楚白莲教起义时,也因师老无功而更换主帅。他的孙子道光皇帝面在,对不远万里赶来的英国远征军时,更需要频频替换前主帅,并屡次派出钦差大臣督促战事。到同治初年,为镇压北方的捻军之乱,清廷还连续更换了僧格林沁、曾国藩、李鸿章这三任知名主帅。总的来说,清朝皇帝的临阵换帅,实在不是一件值得让,人惊讶的事情。

清军几乎对所有敌人都具有体量优势
或许在普通人看来,临阵换帅是兵家大忌。深怕这会搞得前线人人自危、士气低迷,而新上任(新上任),的主帅越南不熟悉情况,也需要一段时间来摸清形势。由此形成的青黄不接,很容易让敌人获得,发动进攻的机会。所以当人类发展至现代战争,若没有非常特别原因,都不可能轻易更换主帅。

然而,清朝皇帝所处的世界,终究和大部分人的,理解有巨大不同。临阵换帅的路子能行得通,主要取决于其固有的政治和,军事体制决定。因为清朝本身就是是财力与权力高度,向上集中的帝国。除了拥有不可抗,战力的西方列强,大部分敌人都无法与其进行,全面较量。有的麻烦制造者,甚至连像样的国家组织都,算不上。例如让乾隆绞尽脑汁的大,小金川土司,不过是四川边缘地带,的藏族部落头领。管辖人口3万多,领土200多平方公里。即便像安南和缅甸,这样的区域强国,也因客观问题而,没法倾注全部力量作战。

十全武功的辉煌 来自清朝自身的国力优势
于是,清军虽然因战事拖延而吃亏,但仍拥有比对方还多的,军队和物资。皇帝在更换新主帅的同时,也会调集比之前,规模更大力量赶赴前线。当然也就不用担心敌人趁换帅,之际发起反攻。唯一需要担心的问题,就是大量囤积在前线的物资不能,发挥应有效能。导致清军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反而继续在具体战斗中,吃亏连连。

或许还有人要问:为什么清朝军队会在前线表现的如此,低效和管理混乱。这就不能不提当时的,权力分配机制。因为有清一代,朝廷对地方权力的,约束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但州县的80%田赋要上缴,而且不准驻扎基层的,绿营汛兵私离岗位。仅仅几十人到上百人的调动,也必须报请皇帝批准。身为武官最高职位的提督,都无权调动账面上的一兵一卒。当然,为了应付一些紧急事件,皇帝也允许方面大员在,紧急时刻调动本省内兵力,但必须同时就向皇帝报备。

大部分清朝基层官员 对手中的资源没有充分认识
过于严格的约束,自然让清朝陷入了和,宋明两朝一样的尴尬境地。总督和巡抚虽然对地方,事务负全责,但最多就知晓兵部账册,上的士兵数字和驻扎地点。至于哪支军队能战。哪个将领能披甲冲锋,就完全没有概念。

更有甚者,清朝用于战争的军队,都是从全国各地抽调而来。但对于如何编制成有效率,的大兵团,却从未有过明确规定。统军将帅便按照自己的经验和,口耳相传的传统,进行效果各异的组合实验。这样的军队,也很容易因情敌冒进而,进入军事死地,不能发挥数量优势。当战场形势恶化,前线总督和普通士兵,都担皇帝责罚,士气也就很容易低靡下去。

临阵换帅也成为清军确保胜利的不二法则
于是,临阵换帅的优势就立刻,体现出来。前期的战事不利,让将士通过实际作战,做到队伍间的磨合。增援力量也往往士气高昂,有利于增强前线的军队执行力。更重要的是,更换前敌最高指挥官的举动,是在表明处分仅限于此。从而解除了大部分前敌军官,的心理负担。新统帅的到来又,还让他们看到了立功受赏希望。只要这部庞大的战争,机器能真正运转起来,就可以用巨大的,体量优势让对手屈服。

当然,这样的处事模式只能对,那些逞凶一时的弱者发挥效力。当敌人是层次完全,不同的英国或日本,不管清朝皇帝怎样临阵换帅,都不可能挽回注定失败,的战局!
推荐阅读

镇海之战:文人统兵与大清帝国的浙东军事灾难
请扫描下方 二维码 
加入冷炮的 知识星球


    关注 最强冷吧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