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禁播,太可笑了

 

我知我思,故我在...

《奇葩说》里有一个辩题是——

该不该告诉孩子们童话,是假的。

飘其实不太喜欢这辩题,虽然正反方,都难得的理性讨论,没有占据舆论高地。

但,不论出于保护孩子的梦想,抑或坚持“让孩子知道现实的残酷”的铁腕教育,这种我能替他决定,他该不该知晓,本质都是一种自大。

孩子对世界可能有他,自己的感知。有时并不需要预设孩子,会因为相信童话而变傻、不信童话而变坏的,蠢大人们,去横加屏障。



而,如果把这个问题改一改,各位品一下——

该不该告诉成年人们,一件和他们切身相关的人生大事,的真实面貌。

答案似乎呼之欲出了。

你凭啥预设我,会有怎样的反应,来决定我要不要知道。

请让事情如它,本来面目呈现,让我去判断好吗?

但最近,奥斯卡,似乎就做了这个霸道总裁。

Frida mom,一个产后用品品牌,最近的一条广告,被奥斯卡拒绝播放。

这个约一分钟的广告,内容是,记录了一个产后,女性半夜起床,用产品清洗的过程——

女性腰身臃肿、步伐沉重地走向厕所。

没有露脸,背景音只有她粗重,的呼吸声,以及婴儿的啼哭声。

疲惫、痛苦与焦躁交融。
没有裸露的性器官、没有血腥暴力画面,却被奥斯卡和abc电视台,拒绝播放。

理由是:过于生动、具体。

连真实,都成了一种罪名?



奥斯卡极力忌讳的真实,是什么?

女性产后恢复的痛苦旅程。

奥斯卡拒绝播放产后恢复,广告的话题一出,很多已孕网友,留下了自己对于产后恢复,的真实感受。
阴道膨出、子宫脱垂
哪有什么抑郁,你已经够享福了
飘看了一圈,对此做了一个简单而,具体的汇总,男性或未孕女性,也可以借此作一番了解——

产后恢复,究竟会经历什么痛苦?

生理上的痛苦。

首先是产后宫缩的痛苦。

宫缩,为了防止子宫出血过多,同时促进产后恶露排出的,反射性行为。

一般在产后1~2日出现,持续4~5天。

感受,像剧烈版的痛经,哺乳时会加重。

加上产后头、四肢、腰背疼,很可能会因此痛到失眠。
再来是喂奶之痛。

在因疼痛辗转难眠的夜晚,你可能还要频繁起床,喂母乳。

张歆艺在微博上发,过一个喂奶时间表,对于每个新妈妈来说,睡个整觉都是奢侈的。
而,喂奶,不仅烦,还真的很疼。

章子怡:这辈子最大的疼,是涨奶。
不仅涨奶疼,孩子吮吸乳头没轻没重。

轻则会导致乳头皮损、红肿、结痂。

重则会导致乳头感染。

乳头炎的疼痛,被很多妈妈描述为:比产后宫缩还痛。

然后是产后便秘。

“产后最痛苦的,事就是上厕所。”

因为基本上每个产后女性,都会遇到一个问题:产后便秘。

由于生完孩子,腹肌和盆底肌变松,盆底肌肉撕裂、伤口肿大,导致排便的时候痛到,无法发力。

甚至还会有便血、产后痔等问题。

一个顺产的妈妈说,第一次清洗时,她的伤口肿到,摸不到肛门在哪里。
加上由于体质问题,以及恢复工作做得不够,到位等问题。

生产后遗症也很常见。

一般有妊娠纹、脱发、性生活不适、大小便失禁等问题。

再来是心理上的痛苦。

大名鼎鼎,发病率高达70%~80%,但被老公和婆家常年忽略,甚至打为“矫情”的——

产后抑郁

生产后,女性体内的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情绪波动变大。

育儿的艰辛和身体的虚弱,以及亲人所有关注力,都转移向幼儿……

每一件小事都会造成,心理落差。

霍思燕、袁咏仪、何洁等女星,都表示自己得过产后抑郁。



李艾还分享过一个,残忍而真实的心理——

“如果把孩子留在这个,公园里头,我的人生是不是,就可以重新来过?”
女性产前产后抑郁自杀的,社会案件,多不胜数。


产后抑郁的高发率,产后女性的心理摧残如此。

可怕的是另一组数据:近60%发生抑郁的产妇没被,诊断出来,近50%被诊断出来的产妇,没接受任何治疗。

新妈妈们生完孩子,所面临的人际,情况通常是什么?

事不关己,甚至嫌你烦的老公。
把你当成喂奶机器的婆婆。

甚至连你的娘家人,眼里都只有宝宝,没有你。



你还在经历痛苦,全世界只知道,围着新生儿转,这是何等的悲喜不相通。

甚至连悲伤痛苦的权利,都没有——

生理上的痛苦,“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忍忍就好”。

心理上的痛苦,“人家怎么都好好的,你就是矫情”。

且不说在这种语境下,看上去“好好的”那部分有多少吞声的隐痛。

而人与人的情况不一样,并且,不代表他人快乐你就没有,痛苦的资格。

等妈妈们独自、侥幸熬过来了,再热泪盈眶地高喊:母亲伟大。

这种行为逻辑,还不够虚伪龌龊吗?



除了性教育。

有一类教育也一直被忽略——

男性、未孕女性的生育教育。

前者缺失这教育,使得本来就参与度不高,的育儿过程,更加有壁。

而后者,只是有个“痛但光荣”的笼统概念。

常常是稀里糊涂就怀孕。

而真相是:生孩子这件事情,怀孕、分娩、产后都有变着法子的痛苦。

本来以为,对于分娩的痛苦,这几年,算是有了一定程度的普及。

有个比较普遍的直观说法——

按照nrs疼痛,数字评分法,人对疼痛的,感知可分为10级。

分娩时的宫缩,痛可以达到7~10级。

而最近,飘陪飘妈看一个孟非,爷爷的节目,《新相亲大会》。

节目不重要,一句话:拖家带口版的《非诚勿扰》。

里面有一个外国女嘉宾,问男嘉宾妈妈们:生孩子疼吗?身材难恢复吗?

妈妈们的回答,很微妙。

先是普遍答道:不是很疼。
而后孟非问了一句:你们不亏心吗?

才有妈妈松口说:疼。

但末了必定要补一句:但能忍。

结尾肯定要升华到:瓜熟自落、痛并快乐、母亲伟大……



紧接着,就跳到了身材走形问题。

一群妈妈们现身说法,凹身材问女嘉宾:你看我走形了么?

现场登时成为了妈妈,们的斗艳场,屏幕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问题就这么被,微妙地消解了。

你看,这不就是国内普通家庭,提及女性分娩问题,时的普遍态度?

别问,问就是不疼。

再追问就是:疼但能忍。

不能忍呢?人家都行你为什么不行。

你自私、不懂母爱的伟大。

现在这暧昧不明、闪烁其词的态度,同样地,照搬到了产后恢复,这一问题上。

关于生育,大众传媒的普遍,形象是什么?

广告里——

通常是,小清新治愈的BGM+孕妈干净朴素的笑脸+亲戚朋友们的簇拥支持。

依旧纤瘦窈窕,时尚的形象。

用勇敢、幸福等正面字眼,去掩盖真真切切存在着,的痛苦。


影视形象——

通常是,上个镜头大汗淋漓疼得龇牙咧嘴,地生孩子,下个镜头发型不乱,衣服干净地哄着怀里的宝宝。

突出得子的幸福,回避母亲的狼狈。

给你一种生完,就解脱的畅快错觉。



真相呢?

没人敢说,没人愿说。

整个社会,包括生过的女性和男性们,心照不宣地对,这个事实讳莫如深、闪烁其词。

或者,这件事本来就不会再危及到自己,的利益了,那么,不深究也罢。

但,即将有可能要面临生产的,未孕女性们。

你们,也要继续在这个庞大的“善意的谎言”里,浑浑噩噩,见步行步吗?



话说到这里,可能难免又得被“你若闭嘴世界大同”之流,贴上宣传恐婚恐育的嫌疑。

那么,这就又是那个古老的逻辑——

她又在制造恐慌了。

她做了什么?

她讲了些确实,会发生的问题。

哦。

我也不想再赘述,发声的重要性。

这次只想说,恐惧,也是一种权利。

不仅是权利,也是人之常情,更是一种有利于自我,保护的良性应激反应。

如果恐惧的对象,真的值得恐惧的话。

那些人格霸总们,就不该撒所谓的“善意的谎言”,剥夺人们对它恐惧的权利。

分娩的7+级剧痛,痛苦而漫长的产后恢复,以及产后后遗症、生育对女性的职业生涯,冲击……

这些,每一项单拎出来,都可能让一个,成年人难以承受。

这么它们加起来,难道不值得女性去警醒、去思考吗?

再进一步。

移除恐惧的方法,也不应该是避重就轻,轻描淡写。

而是将知情权,交还给她们——这群能够独立思考,并且负责自己人生的,成年人。

还记得奥卡菲娜的《别告诉她》吗?
没看过?没关系,大概故事主旨如下——

碧莉生在一个华裔家庭。

奶奶得了绝症,从小在美国长大的碧莉,主张把病情告诉奶奶,认为这是奶奶的权利。

而碧莉的家人,却认为应该瞒着她,让她幸福地走完剩下,的日子。
- 要是她有事情要做呢?
- 她没什么想做的。
- 她想说再见呢?
- 说再见?太痛苦了吧。


一场“中式思维”和“西式思维”的冲突,让每个人都陷入,了两难的困境。

但这场困境的根源是什么?

是:大部分中国人,都没有得到过正确、到位的死亡教育。

我们对死亡,缺乏正确的认识、认知。

所以它对我们来说,始终是负面、恐惧的。

未知感,才是恐惧的根源。

掌控感,是解除恐惧的唯一方法。 

而知情权,就是掌控感的前提。

文明社会,解除大众恐惧的方法,绝不是用隐瞒,如此低劣的手段。

日本由于少子化严重,所以每年的影视作品,有一大把都是变着,法子催婚的。

其中,姿态拙劣的不在少数,但也有高明的。

《产科医生鸿鸟》是一个,国内观众也打出了8.9的高分。

它高明,恰恰就在于它不避讳生育中,的残酷问题。

贫富差距在生育这件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生育问题上的“贫穷”,却并不止“没钱”那么简单。
就算再怎么没钱,一般人怀孕都会来医院,做健康检查的吧?
你说的这个一般人,其实是非常幸运的
贫穷不仅是没钱这么简单
接受不到教育 得不到信息
也没有能够依赖的家人和朋友
最后只能快生了的时候才急忙赶到医院来
《产科医生鸿鸟》,也是一部“催生”片。

但它“催生”的方法,是明明白白告诉你,生育是怎么样的,会遇到多少问题。

但同时也展示了,这个社会有一群靠,谱的医生和社会保障、医疗体系在支持着你。

这才是健康的社会,解除恐惧的方法。

对于女性来说,明明白白地告诉她们,产前、产中、产后所要面临的具体问题。

她们才能够在生育之前,就做好心理和实际上,的准备。

比如产后抑郁。

知道了产后抑郁的高发率、病理、病症,她们才能够在孕儿之前,在挑选伴侣做选择,在和伴侣、家人沟通上,做努力。

而不是稀里糊,涂地成为妈妈,见步行步地承受不知道,能不能承受的痛苦。

如此,世界上会少了,很多孤独痛苦、莫名其妙“被伟大”的母亲,少了很多背负着母亲,惨痛回忆的“不被期待的孩子”。

真正的幸福,不是“善意的谎言”下短暂而脆弱的安全感,不是一拳打到,棉花上的无力感。

而是知晓自己的周遭,和人生,正在、将会发生什么,拳拳都能到肉的实在感。

哪怕痛,至少能感受到,我是真正在活着。

实实在在地用自己的眼睛、脑子、灵魂,在真实的世界上活着。



思考的权利都没有,还能叫“活着”?

↘↘↘


    关注 柳飘飘了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