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看两相厌,冲突升级!老师和家长最担心的事发生了!

 

女孩今年正读初三,春节期间与家人,发生争吵后,去了三台县的姐姐家,但在姐姐家短暂停留后,又跟姐姐说要去同学那,其后10多天一直没有,回家,家人正急得四处打听寻找。...

壹牛家长圈

不仅是牛爸.牛妈.牛娃的圈子


右下点
右上点【分享】就是最好支持


疫情防控中,为了减少外出感染的风险,很多人都待在家里。尤其是青少年,基本都被“关”在家庭这个最小,的封闭单位里。长时间在同一屋檐下共处,让许多家庭的代际矛盾,也凸显出来。

有几条新闻,引起了许多家长的讨论,和共鸣:

2月18日,湖北十堰一15岁少女因,在家长时间玩手机与母亲发生争执,一气之下竟离家出走,十堰市公安局东岳分局接到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展开调查,终将其找回。
其实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类似的案件并不少:

2月8日,大方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八中中队在杭瑞高速,大方收费站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时救助一名离家出走的女孩。经执勤人员耐心反复询问,女孩得知,该女孩姓名王某丽,13岁,家住响水乡前进村,由于琐事与父母发生争吵,便联系自己朋友离家出走,没想到当晚被朋友丢弃,在神农大道路口,身无分文的她无法回家,只能边走边向过往车辆,司机求助,多次求助被拒,直到遇见好心司机黄某后,才将其送到执勤点。
2月14日下午15时许,家住山东省枣庄市榕荫路的,李先生心急如焚地来到派出所报警,称其大女儿在跟,母亲吵架后,突然带上自己9岁的,妹妹离家出走,一直未归,身上也没有手机,而且两个孩子都没有戴口罩(,戴口罩),作为父亲非常着急,生怕两个孩子会突然做出什么令人,担心的事情。



四川射洪市广兴派出所副所长缪迎春,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在路上巡逻时接到附近,执勤民兵电话,随后赶到射洪市广兴镇,的247国道现场。据执勤民兵介绍,该女孩表示要去绵阳市,三台县中新镇,但询问她从哪里来,却又闭口不答。女孩今年正读初三,春节期间与家人,发生争吵后,去了三台县的姐姐家,但在姐姐家短暂停留后,又跟姐姐说要去同学那,其后10多天一直没有,回家,家人正急得四处打听寻找。

…………

如果说以上事件中,所幸孩子及时找回。那这个案例,就令人心痛!
健康的亲子关系,记住这些关键词


大家看到这些案例中,都是报警求助,这消耗警力资源不要紧,关键是这些案例都是安全,事故事件,原因很明显嘛,是日常很多家庭,家长之间,与孩子之间沟通,存在种种问题。

这个假期因为疫情而延长,老师担心家长与,孩子的沟通问题,也向家长发送,了很多的提示,进行了很多引导。

教育、卫健等部门及专家也,提出了心理调适和疏导的建议。

但不可避免的,很多家庭还是存在相处,与沟通的问题;老师担心的事还是,接二连三出现。当然,老师告知家长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也不只是在疫情期间,在日常也都在做。家长与孩子沟通存在问题,也不只在这个延长的假期,而是日常的相处和,假期中也存在。

因为沟通存在问题,导致孩子发生安全事故(自伤)的案例很多。无法也不忍心一一罗列,出来。但请家长们一定要,非常重视。别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才追悔莫及。

家长要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创造条件,这首先是两口子关系。夫妻遇事要让对方,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站到对方角度和立场,考虑问题,很多事迎刃而解。

如果两个人过不到一块去,能装模作样最好。如果不能,还不如分开,别以为了孩子的名义忍着。日常的吵架对,孩子伤害非常大,即使不吵架,夫妻的冷战冷漠,孩子一样能感受到。这对孩子的性格养成,同样非常有害。

除了两口子好好相处,当然就是家长要和孩子,好好相处啦,记住几个关键词。
01

耐心
第一,认识道到引导孩子,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别希望简单的训斥就奏效。

第二,对孩子的习惯养成,和课程学习不要急躁,急躁了就会脾气暴躁。你怎么对待儿子,儿子就会怎么对待孙子。这就是所谓原生家庭,的影响。
02

爱心
对孩子的爱应该毋庸置疑,但很多家长以爱的,名义实施伤害。爱生宽容、耐心、欣赏,只是避免溺爱。
03

平等
与孩子平等对话,把孩子看做有,独立思想的个体,只是当然的会,存在想法幼稚,需要我们引导。

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甚至倾听他的发泄。平等对话才能消除隔阂。
04

表率
希望孩子积极,上进,与人为善,那家长首先就要这么做。言行要考虑到对孩子的示范,和影响作用。
05

鼓励
我们想想自己小的时候,希望父母怎么对待我们;我们在单位希望领导怎么,对我们。希望他们鼓励,那我们就这样对孩子,对孩子进行鼓励,而不是贬低。
06

感恩
孩子给我们带来快乐,让我们感受到为人父母,的价值,为孩子的付出是应该的。别口口声声,为了孩子累死累活。为孩子付出,被孩子需要也是价值,和幸福。不但不能抱怨,还要感谢孩子呢!

很多事我们以为是孩子,的问题,更可能是:

孩子的问题也是家长的,问题导致的;

孩子的问题其实是家长,的问题;

孩子的问题是家长,沟通方式的问题;

我们可以考虑以下沟通,方式:
1
定期家庭会议


家庭会议可以严肃,可以随意。家庭内的事,大家都说出自己的,真是想法,人人发表意见。

2
多用书信留言


短信、微信、邮件等留言方式,可以让对方有充分的思考,和接纳时间。

3
允许保留意见


不要强行让对方接纳自己,的意见。对不同意见暂时或永久“搁置”,别非得整出个是非对错。

4
引导胜于说教


巧妙引导,还是试图说教,效果大不一样。

特别指出的是,家长都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如果我们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充分与孩子沟通,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孩子的成绩会更好。
常见亲子矛盾与解决建议
1.“青春期短视”


青春期的孩子有一种叫作“青春期短视”的特点,有时候我们也把它叫作“青春期鼠目寸光”,意思是说,青春期的孩子只,关注眼前的事,喜欢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休论明日是与非”这种调调,真有点儿“活在当下”的意思。

青春期短视带来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孩子不愿意为,长期目标努力,不喜欢先苦后甜,自控力较差;

二是如果遇到一些挫折、不顺,对孩子的情绪干扰很大,比如比赛搞砸了,或者跟好朋友闹别扭了,这些在大人看起来就人生中,的一件小事,但孩子在情绪上可能会纠结,痛苦很长时间;

三是,当父母想从放眼人生的长河去给他,讲明白一些道理时,他会觉得完全不在点儿上,因为跟他为眼前事情,的痛苦体验差异太大,所以会听不进去,觉得有代沟。

面对这类问题,发火、怒吼不仅不会起到效果,有时形成习惯反而会,降低家长的权威和威严。同时,在大人们口中对于“孩子”的一致称呼,实际上大小年龄上的差异,也会带来行为与情绪,表现的不同。掌握应对方法,对症下药,才能助力亲子关系优化,升级。
2.晚上不睡,早上不起
这个长假由于孩子不能外出活动,很多孩子的作息时间,全都乱了套。

偶尔熬个夜、睡个懒觉当然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是如果每天都是,凌晨才入睡,中午才起床,那就成问题了,特别是在这个超长假期中。

“都放假了,多睡会吧,玩一玩吧。”不少父母抱着这样的心态,纵容孩子发泄式,的放松方式。然而这种作息的紊乱,不仅对孩子的身体有害,更容易让孩子放任自己,不能提前规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更重要的是,开学时孩子将很难,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还需要一段时间重新调整,既折腾又影响学习。

建议:要有“假期的规矩”。

假期期间可以不完全按照平时,的规矩来,偶尔做些平时不能做的事,稍微宽松一些也没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假期,可以没有规矩,而是要有“假期的规矩”。

比如睡懒觉这件事,重要的不是几点起床,而是每天都要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起床,而不是任由孩子想睡,到什么时候就睡到什么时候。
3.沉迷手机、电脑和游戏
假期里,有的父母每天都要冲孩子,吼上好几次?为什么呢?

因为孩子在家里不是,玩游戏,就是看电视。刚关了电脑就打开电视,刚摁掉电视又捧起了平板。电子产品无时无刻充斥着,孩子的生活,所有的空白都用网络的,虚拟世界填满。

其实,不管是成人还是小孩,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电子产品上,都是一件有害无益的事情。对孩子而言,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不仅影响,视力,还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注意力,一些孩子因为上网,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不愿与外界交往。

建议:和孩子“约法三章”,选择手机替代品。

想让孩子远离手机,父母要学会给孩子立规矩,同时帮孩子发现比,手机更好玩的事情。

首先,和孩子“约法三章”,明确约定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和使用时长,父母在执行规矩时必须,立场坚定,不可动摇和妥协。同时,父母也要以身作则,适度使用电子产品。如果孩子在学习,爸妈却在玩手机,孩子一定是不服气的。

还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选择手机替代品,比如陪孩子做游戏,一起看有趣的绘本等,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爱好,接触更好玩的事情。
4.疫情期间,还总想跑出去玩
因为疫情,学校延迟开学,同学们没办法上学,也没办法出去玩。大人们明白病毒有多严重,可孩子们不懂,孩子憋闷的感受,远比大人严重。于是,许多孩子老是想着怎么,出去玩。

建议:

(1)耐心地接纳

孩子出现烦躁情绪时,父母需要反复耐心倾听,告诉他这段时间确实艰难,烦躁是正常反应,您的接纳会像一面镜子一样帮助孩子,接纳自己的情绪,逐渐恢复平静;如果父母不能耐心倾听,而是急于去反驳、讲道理、甚至训斥,这样只会升级,孩子的负面情绪。

(2)保持与学校同伴的互动

和学校的同学们互动十分重要的,毕竟之前天天在一起,孩子在家难免会想念在幼儿园或,是学校的同学们。所以我们可以联系,孩子同学的父母,建立群组,在微信群里开展一些,互动活动,例如:一些在线小游戏,视频互动聊天,分享各自的生活等等。在网络上建立互通联系。

(3)增加和孩子的互动活动

玩伴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在家虽然应有尽有,但就是缺少一同玩耍的人,缺少互动,所以家“留不住他”。平时我们工作繁忙,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在家陪孩子,这次的春节刚好,是个最佳时机,我们的假期被“充值”,刚好可以在家和,孩子做些互动。
5.在家只顾着玩,不好好上网课
学校在假期刚开始的时候给孩子安排一定的假期作业,近期许多学校都已在,网上开课。但总有很多孩子喜欢,把作业拖到最后,网课也不好好上。

人们常说:“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学霸过寒假”,暑假是拉开孩子差距,的关键期,和孩子制定一份合理的学习计划,是很有必要的。但也要注意,学习计划不宜安排得过满,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意愿和接受能力。

建议:“番茄钟作业管理”法治疗拖延症。

“番茄钟作业管理”方法指的是把,作业分解成15分钟(小学生)或30分钟(中学生)左右。当孩子集中精力写作业15,或30分钟后,可以休息5分钟,如此视作种一个“番茄”。哪怕作业没有做完,也要定时休息,然后再进入下一个番茄,时间。待收获4个“番茄”后,能休息15至30分钟。

对大量作业的恐惧和抗拒是导致,拖延的重要原因,“番茄钟”的设定就是帮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而种番茄期间的休息安排,的小激励,也能使下一个“番茄”时段更有动力。
6.几乎不看书
每次放假回家,孩子们做的最,自信的事情就是:拿了一堆书回家,以为自己会好好学习。可结果有多少人是拿回来的书,又原封不动的拿回去?

大家都知道,阅读是孩子锻炼思维的,最好方式,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是一直处于思考,状态的。一个经常思考的孩子,大脑细胞必定,处于活跃状态。

可如果孩子不爱读书,不爱学习,长期不动脑,就会加速大脑衰退,再聪明的孩子也,会变迟钝了。

建议:榜样示范+奖励制

首先,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榜样。一个经常在孩子面前看书、看报的父母,一定会有一个爱阅读,的孩子;反之,如果父母不爱看书,不爱学习,孩子也一定不喜欢阅读。

其次,不妨和孩子,商量假期阅读计划,让孩子把想读的书一一,写在表格里,贴在房间的墙上,每读完一本,自己打上√。

坚持阅读不容易,有时候还需要来点,奖励刺激,可以设置完成多少阅读,量奖励一顿大餐、一个玩具或是一次旅行。
7.饮食不均,“狂”吃零食
很多熬夜的孩子,通常第二天都不吃早餐。而早餐是大脑活动的,能量之源,如果不吃早餐,体内将无法供应身体需要,消耗的血糖,孩子就会感到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等。

也有不少家长在孩子吃,过饭后,不断往孩子嘴里塞饭,要多吃点、再吃点,恐怕孩子少吃会饿着。殊不知,吃的太饱非常伤大脑!长期饱食,容易导致脑动脉硬化,出现大脑早衰和,智力减退现象。

当然,还有一些孩子除了,饮食不规律,就是“狂”吃零食,暴饮暴食,油腻生冷食物摄入太多。

建议:假期更要注意孩子的健康。

家长一定要叮嘱孩子,每天按时吃早饭,维持正常的身体运行节奏。同时还要给孩子,合理安排饮食,以清淡为主,蔬果搭配,均衡营养。最重要的是,不论是在家还是出去玩,都不要因为某样食品或者,特色小吃好吃,就让孩子吃得太饱!

至于零食,可以让孩子吃一点,但不能放肆地吃,你得一本正经地告诉他:对于越美好的事物,越要有节制,舌尖上的贪婪,会让他吃得滚圆滚圆。
8.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辛苦了一个学期,假期就应该放松一下,于是便一味放纵孩子,为他们操办好一切,不让其吃一点苦,受一点累。结果孩子们在家个个,都成了王子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还有些家长甚至允许,孩子饮食起居没有规律,玩耍没有节制。

家长们总觉得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对孩子稍微放纵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殊不知,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也是,一种“伤害”,因为它剥夺了孩子锻炼“自理能力”的机会。

建议:要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仅会让孩子,生活能力变差,还会使孩子缺乏一定,的责任心。

尽管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但哺育子女的目的是,让他们成长,而不是让他们躲在父母,的翅膀下面,坐享其成。

所以,家长要“狠点心”,不能太溺爱,有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是要吩咐他去做。比如,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家务,也可以让孩子管理自己,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孩子的家庭归属感,就会越来越强。
9.和父母对着干
有些孩子平时住在学校宿舍,很少和家长见面。父母本想利用假期好好,补偿一下孩子,可没想到,等来的竟是,没完没了的吵架。

看着孩子无节制玩手机,多说一句话,就被孩子指责不信任他;点评一下孩子买的衣服“太丑”,结果就被说自己太过强势,看什么都不顺眼……

最后,家长不高兴,孩子也委屈。孩子觉得爸妈,条条框框管太多,还啰啰嗦嗦没完没了;父母又觉得孩子不懂事,不识大体,不理解为人父母,的一片苦心。

建议:试着更柔软,尽量不唠叨。

放了假,父母与孩子有了“深度接触”的机会。但不少家庭恰是在这“深度接触”期暴露了问题,假期成了亲子冲突,的高发期。

当家长与孩子意见不,一致时,父母不可太强势,应该多关注孩子的意见,和需求,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

家长们可以学着通过“我觉得”“我认为”“也许”“可能”等表达自己的态度,当你柔软起来,换一种方式与孩子沟通,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呦。
 END


转自:河南省教育厅  来源 | 初中生学习综合自,校园安全频道、福建新闻、新浪教育等。






壹牛家长圈

升学资讯|家庭教育|学习方法
壹牛升学资源圈

升学政策|升学解读|升学资源
更多升学信息,请大家继续关注公众号,我们将第一时间,为大家继续分享(壹牛家长圈晚上8点;壹牛升学资源圈早上9点,升学重要节点不定时推送)。



【壹牛】2020高考家长3群  704328650

【壹牛】2021高考家长2群  714481580

【壹牛】2022高考家长3群  659092784

【壹牛】2020中考家长2群  768297992

【壹牛】2021 中考家长2群 701640084

【壹牛】2022中考家长2群  933288861

【壹牛】小学家长群            122284038

【壹牛】2020小升初家长2群 715016423

【壹牛】2021小升初家长群   794289267

【壹牛】留学自助交流群     606486338

【壹牛】艺体特长交流群     793631663

【壹牛】2019大学家长2群  702946449
更多精彩内容“阅读原文”

右边给我一朵小花花


    关注 壹牛家长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