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GR世界业余高尔夫排名体系——最强中文说明书

 

也可能是最贴心的WAGR中文指导书...



高孚原创  非常烧脑    

WAGR
World Amateur Golf Ranking


WAGR可能对于大多数青少年家长和球员都稍显陌生:在国内——以中高协为高尔夫项目主管机构的情境下,它毕竟不是一个“正统”的赛事标准语言,不过WAGR仍然会成为一种趋势:在日渐纷繁的国内外青少年高尔夫球赛事进入中国,青少年球员及家长需要一个“硬性”的指引。

WAGR通俗的名字是“世界业余积分”,它是一整套规则系统:用来管理全球范围内非职业的赛事与球员。
07
WAGR
逐步建立起来之后,整个世界的高尔夫体系就被逐步完整地二元化:一边是长达近
150
年历史、体系非常完整的职业体系(
OWGR=OfficialWorld Golf Ranking
;另一边则是逐步扩张的业余赛及青少年赛事
业余的体系几乎是没有边界的,它构筑并扩大整个高尔夫运动的基础:WAGR体系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全球的业余赛事大约有750个左右;而到了2015年底,整个体系下辖的赛事总计2600多项及6100多名在册运动员。国家的数量也在不断扩张,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加入到这个体系。

它将球员排名、赛事级别等方面的升、降、出、入有效地融合了在一起。为全球范围内复杂多变的赛事设置了一个通用性的标准,而这个标准的意义在于:以相同规则衡量赛事与球员是一种极大的便利,它如同一张海图——在这项全球化并日渐繁复的竞技运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与未来航线的坐标。当我们去国外的世界看一看,它会和走在这条路上的你我紧密相关——也许当WAGR为成为中国业余赛事体系一个通行标准的时候。
WAGR里有两个核心的东西:
The Counting Event(赛事)
The Ranking (排名)
弄清楚上面这两个体系,基本就把WAGR搞明白了。

我们先看看这两个核心概念之下有哪些重要的内容。
The Counting Event
俗称被纳入WAGR的“积分赛事”。这里有很多标准相关问题:
纳入WAGR的赛事有哪些标准?
赛事的等级如何排列?
赛事的积分如何计算?
The Ranking
俗称“排名”,其核心在三个方面:
积分计算
排名计算
积分有效期


这两个板块里面的细节非常多,原始文本稍显杂乱。我们就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然后把整个体系串起来。

下图是整篇文章的知识板块的推进逻辑:
最有亲和力的问题是:
WAGR中,什么样的赛事才是好赛事?
在WAGR的体系里,将全球的业余赛事共分为8个级别,分别是:Elite、A、B、C、D、E、F、G。

这8个级别,依次按照赛事等级、积分、数量而有差别。

Elite级别属于全球高尔夫领域中的顶尖赛事,也是全球高尔夫的盛典
MWAGR(男子)
the NCAA Division I


The Amateur
International European Amateur
U.S. Amateur
World Amateur Team
Asia-Pacific Amateur Championships
WWAGR(女子)
the NCAA Division I Women’s
Ladies’ British Open Amateur


International European Ladies’ Amateur
U.S. Women’s Amateur
Women’s World Amateur Team Championships


A类及以下的赛事处于一个持续扩张的状态。举例而言,在2013年时,A级赛事不过只有30个,而目前截止已经有54个——而这个54个赛事的数量,已经突破了当前WAGR网站上对于赛事等级数量的区间标准。因此,下图的分类区间的定额已经远远不够用了。
赛事等级
赛事排名区间
A
1-50
B
51-150
C
151-275
D
276-425
E
426-600
F
601-其他
G
无积分赛事


对于A类赛事为什么是A类,而B类赛事为什么是B类?

目前R&A官网只是给出了成为WAGR积分赛事的标准,但并没有直接描述赛事级别的构成原则——赛事等级的审评会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比如赛事的历史、冠名的赞助商、命名的球员、参加球赛的运动员水平、慈善与公益性等等。
举例几个有代表性的赛事:
Walker Cup永久性地被确定为A类赛事;
以索伦斯坦命名的邀请赛:Annika Invitational,被评定为A类赛事;
以及类似Polo Golf Junior Classic的高端青少年赛事;
等等。
关于如何评定、成为WAGR的积分赛事,在本文的最后一部分进行描述:因为它与球员和家长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我是分割线


参加了这些赛事,根据赛事级别与赛事成绩的不同,会给予球员不同的积分。从而形成不同的排名。

在正式进入积分制度之前,要重点强调一下WAGR积分的特征:

第一,积分来自多种类型的赛事。包括:比杆赛、比洞赛、团体赛等。不同的赛事,都有特定的计算方式。

积分表列举:

赛 事 类 型

         计算方式
个人比杆赛
公式推导
个人比洞赛
固定得分
团体比洞赛
固定得分


第二,积分构成方式。
每个赛事的总积分=赛事积分+奖励积分
我们先从比杆赛开始。

比杆赛是全球目前最常规的赛事方式,但计算方式也是最繁琐的一种。

比杆赛积分的计算存在一个先导性概念
Ranking ScratchScore
我们姑且将其称之为“排名基础分”。
Ranking Scratch Score的计算公式:
RSS=A/B
B是指该轮比赛中,具有WAGR排名的运动员的人数总和
A是指该轮比赛中,排名最佳的前“B”名运动员的杆数总和


举个例子:

三轮赛事第一场比赛有5名进行业余世界排名的运动员,则B = 5;

当天整场比赛的最低5个分数(该成绩与是否为WAGR排名运动员无关)是68,69,70,71,72; 那么A= 68 + 69 + 70 + 71 + 72 = 350;

因此,该案例中,RSS=A/B= 350/5 = 70
通过RSS,我们才能去计算WAGR的赛事积分
Stroke Play Ranking Points(比杆赛排名积分)公式:
RSS-每一轮杆数+8
仍然以上面这个RSS为例:

假设后面三轮赛事的RSS均为70,以一个运动员的四轮赛事成绩进行计算:
名称
回合1
回合2
回合3
回合4
总数
运动员的比杆赛杆数
68
70
66
74
N/A
运动员的比杆赛积分
10
8
12
4
34


以上即为整个WAGR比杆赛的核心计算原理

通过上面,我们可以了解这样一个极其关键的事实:
精英级赛事与F级赛事的计算方式是相同的!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更高级别的业余赛事中获胜并不会带来更多的积分

更高级别的业余赛事中获胜并不会带来更多的积分

更高级别的业余赛事中获胜并不会带来更多的积分
赛事级别只与积分奖励有关
我是分割线


分析完整个比杆赛的核心积分计算方式后,我们再补充一下:
RSS的细则
轮次规则


RSS计算模式针对的是每一轮赛事成绩,必须在每一轮进行一次更新,才能计算每一轮球员的相应得分。
公式B值取值规则
RSS=A/B的公式中,B的最低值为3;即若参加这场赛事、具有WAGR排名的球员人数少于3人,仍按3人计算,依旧取前三名的最佳杆数成绩。
参赛人数导致的取值规则
若某场比赛的参加人数少于48人,B的取值减少50%。举例:若某场赛事40人,具有WAGR排名球员20人,按照通行规则B=20,但由于总人数少于48人,因此,B=10。
RSS的最大取值规则
正常情况下RSS的最大值为球场标准杆+6;若球场没有提供标准杆,标准杆默认为72。若一场赛事在不同的球场里进行,例如三轮赛事在三个不同的球场里进行,而每个球场均有不同的标准杆(Par),此时取Par的值=各个球场标准杆的平均值。
职业赛事成绩转化为RSS的规则
若业余选手因赛事外卡进入了职业赛事,也需要相应地计入RSS,如今年金诚获得了Asia-Pacific Amateur Championships,也存在相应的规则进行计算。规则如下:职业赛会中,RSS是由每轮所有运动员的平均杆数来确定的。如果此计算结果小于球场标准杆,那么该标准杆将被用作RSS。如果此计算结果大于标准杆,则较高的数字将被用作RSS。
积分奖励
尽管前述提及——赛事积分的多少与赛事级别没有直接正相关的关系,但赛事级别的影响确实存在:它体现在奖励积分,通过这个方式来突出更高级别的赛事

比杆赛的奖励体系较为庞杂,我们先来看汇总的奖励表:
精英级赛事
1st-48分
2nd-36分
3rd-18分
4th-12分
5th-6分
6th-3分
A类赛事
1st-36分
2nd-18分
3rd-12分
4th-6分
5th-3分
6th-1分
B类赛事
1st-18分
2nd-12分
3rd-6分
4th-3分
5th-1分
C类赛事
1st-12分
2nd-6分
3rd-3分
4th-1分
D类赛事
1st-6分
2nd-3分
3rd-1分
E类赛事
1st-3分
2nd-1分
F类赛事
1nd-2分
2nd-1分
G类赛事
1st-1分
几个补充规定:
轮次与奖励积分的规定
(1)如果赛事打72洞(或更多),则运动员将获得最终名次奖励积分的100%。

(2)如果赛事打54-71洞,则运动员将获得最终名次奖励积分的75%。

(3)如果赛事打36-53洞,则运动员将获得最终名次奖励积分的50%。

(4)如果赛事打的洞数少于36,则不授予最终排名奖励积分。

另外,以上洞数(轮次)必须是实际完成才能授予,而且必须是晋级运动员才能享受奖励,而比洞赛赛事中的比杆赛排位赛不享有奖励积分。
参与人数与奖励积分的规定
若比赛中的运动员少于48人,球员最终只享有原规定50%的奖励积分。
并列名次的奖励
若比赛存在并列的情况,比杆赛中的并列第一名的各位运动员按照规定享受积分;但其他并列情况则按照排名递推,获得名次加总后的平均分。举例而言:

在一个4轮B级个人比杆赛中,3名选手并列第二,那么该三位选手每人得分为7分,计算如下(按上表):12 + 6 + 3 = 21分 / 3人 = 7分。
我是分割线
在WAGR的赛事体系里,进入积分计算的赛事类型还有两类:比洞赛和团体比洞赛

我们先来看比洞赛的固定积分授予表:
精英级计数赛事
赢得决赛:33分
晋级半决赛:29分
晋级后8场:25分
晋级后16场:21分
晋级后32场:17分
晋级后64场:13分
A类计数赛事
赢得决赛:31分
晋级半决赛:27分
晋级后8场:23分
晋级后16场:19分
晋级后32场:15分
晋级后64场:11分
B类计数赛事
赢得决赛:24分
晋级半决赛:20分
晋级后8场:16分
晋级后16场:12分
晋级后32场:8分
C类计数赛事
赢得决赛:19分
晋级半决赛:16分
晋级后8场:12分
晋级后16场:9分
D类计数赛事
赢得决赛:17分
晋级半决赛:14分
晋级后8场:11分
晋级后16场:8分
E类计数赛事
赢得决赛:13分
晋级半决赛:11分
晋级后8场:9分
F类计数赛事
赢得决赛:10分
晋级半决赛:9分
晋级后8场:8分
G类计数赛事
赢得决赛:9分
晋级半决赛:8分
 
比洞赛的级别确认原则
在计算比洞赛的积分时,需要先对比洞赛的赛事级别做一个判断:

比洞赛若有一场36洞或以上的比杆资格赛,那么该比洞赛的级别就由该比杆赛的运动员的总体水平决定;若该比杆资格赛仅为一轮18洞的比赛,那么该比洞赛的级别由资格赛后、选拔出来的球手水平决定。
比洞赛成绩确认原则
这条规则需要强调一下,以帮助大家理解WAGR里的一些特殊赛事,如U.S. JUNIOR AMATEUR,这种比杆赛+比洞赛结合的赛事。比洞赛中,若存在36洞及以上的比杆赛,那么该赛事的总成绩是以两个部分的加总决定的,即计算最终成绩时,需将两个部分的成绩转化为WAGR的积分,最终名次以本次赛事的WAGR的积分高低进行排序。如下图:



在2015年的U.S. Junior Amateur中,最终成绩排名即是以加总后的积分高低来计算的。

比洞赛正在逐年减少,全球范围内高级别的比洞赛已经非常稀少了。目前仅有的几项精英级比洞赛:
The Amateur and U.S. Amateur Championships (MWAGR)
The Ladies’ British Open Amateur and U.S. Women’sAmateur Championships(WWAGR)


最后是团体比洞赛。它授予一个团队内所有成员以相应的积分,而不涉及除数因子(下面就会讲到)。具体列表如下:
级别
参与者
Elite
8
A
7
B
6
C
5
D
4
E
3
F
2
G
1


PS:但对于团体精英赛而言,若该队中的队员虽然入选,但最终没有参加比赛,那么该队员将不享受该赛事积分。
我是分割线
在介绍完积分计算的核心内容后,我们就可以将整个球员Ranking的规则贯穿起来:
首先计算某一场赛事的RSS
经由RSS得到实际的积分
对照积分奖励
即可得出总积分


根据总计分,除以除数因子,就可以算出该球员的WAGR排名。
 The Divisor
除数因子,我们姑且这样称呼它——计算上的规定是:包括比杆赛与比洞赛在内,每一轮次赛事数量的加总。

即4轮比杆赛,Divisor就等于4;假如一年参加25场,每场4轮赛事,The Divisor就等于100。
 Divisor的计算与Ranking的时效性
除数因子天然地与赛事本身、赛事积分相结合。所以将Divisor与Ranking结合起来描述,更能够说明两者的设计结构

由于WAGR的排名积分的时效性是两年、共104。其对赛事的影响是以“周”(Week)为单位的。举例而言,2015年第一周的赛事积分,在2017年赛事的第二周就失效了,相应的Divisor值也失去效用。
Divisor2年循环周期里,有几个较为特殊的设定:
排名循环中首年的最小值:28


若球员在进入WAGR的第一年,Divisor值不满28——即没有打完28轮的赛事,那么在第一个年份结束时,它在计算世界业余排名时,Divisor需按28计算。其他循环年份也是如此。
排名循环中两年的最小值:54
若球员在进入WAGR的第一个两年内,Divisor值不满54,即未打满54轮次球赛,那么在第一个2年期结束时,计算世界业余排名、Divisor需按28计算。其他循环年份也是如此。

虽然WAGR并没有硬性规定Ranking排名内的球员必须打满54轮次的比赛,但若球员个人赛事的次数并没有超过这个数值,那么在计算排名时,就会存在“总分少、除数大”的吃亏情况。
Divisor的自然增长规定
在每个两年期内,每周Divisor值会自然递增0.5。如2015年初开始的排名,到2015年的30周,在没有任何赛事的情况下,Divisor自然值则为15;到年末本该为26,按照最小值规定,则为28;选手在2016年第一周没有参加任何赛事,则该周的Divisor数值是28.5,第二周为29;直到年末为54。
Divisor的取值方式
根据球员参加的赛事轮次所得到的Divisor,是否超过Divisor的自然增长值——取其中一个较大的数。超过两年后,则依时效进行增减计算。

另外,对于计入Divisor的赛事轮次,必须在球员通过预选赛后,才正式记录至Divisor。但通过预选赛后,假如该运动员因各类原因被取消或退出赛事则仍然需要记录至Divisor。而团体比洞赛不需要计算Divisor。

举例来说:

球员James的排名一直持续了52周多,且在2015年年底参加了30轮次的赛事。他因为受伤而没有参加比赛的时间是3个月。他在2016年的第一周的排名仍然是30个除数。到了2016年的第5周,他的自然Divisor值将为:28 +(5×0.5)= 28 + 2.5 = 30.5个除数;第6周,他的他的自然Divisor值将为31。

球员Sophia的排名从2015年的第40周开始。对于排名中的第一个52周,她的最小Divisor将是28。对于2016年的第41周,她的最小除数将是28.5。对于2016年的第42周,她的最小除数将是29…直到达到54。
我是分割线
在异常艰苦地通过了Divisor之后,终于可以进行Ranking的计算。

所有的难度都堆积在前面的技术环节,而公式本身相当地简单:
Ranking=WAGR Points Total / Divisor x100
举例来说,A运动员参加了某个比洞赛之后的排名:
A的成绩
MP排名积分
SP排名积分
奖励积分
总计
之前得分
综合总计
积分
68
34
6
108
700
808
该运动员的最终排名为:808/58×100 = 1393
我是分割线


这样就是整个WAGR的积分体系?噢,不,等等,还有一个环节并没有给大家透露——

即使你参加了WAGR的积分赛事,或者连续参加了很多赛事,但Ranking上并不一定会有你的名字。原因是:
WAGR每周三更新一次赛事榜单成绩;
必须在各级别赛事取得相应名次;


比杆赛与比洞赛为独立赛事:
级别
名次
Elite
入围
特例: World Amateur Team Championships
前64或并列
A
前32或并列
B
前16或并列
C
前8或并列
D
前4或并列
E
前3或并列
F
前2或并列
G
第1或并列


 比洞赛与比杆赛结合的赛事,两部分——无论哪一部分均有机会进入排名:

对于比洞赛部分,参考上面的排序;

对于比杆赛部分:
级别
名次
Elite
上文曾列举的4个赛事
入围比洞赛部分
A
前10或并列
B
前6或并列
C
前5或并列
D
前4或并列
E
前3或并列
F
前2或并列
G
第1或并列
两个附件条件:1)以上任何赛事,若人数少于48人,那么被Ranking录入的人数将减少一半;2)比洞赛中,无论任何原因导致比洞数量少于36洞,新选手即使排位领先,也无法录入Ranking

至此,整个WAGR积分与赛事体系基本解说完毕。
我们可以回到上文中关于“某项赛事进入WAGR”的标准,作为最后的结束。
The  counting event标准
1,没有奖金

2,非中学校际比赛

3,非年龄段小于16岁的比赛

4,非人数、洞数简化的团体赛

5,非单独的9洞赛、至少18洞及以上

6,非锦标赛的、不具有严肃竞争机制的赛事

7,WAGR的委员会批准

8,符合R&A的规则
高尔夫球规则,让属于R&A的回归至R&A
高孚体育


    关注 高孚体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