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吻可能导致多种疾病!真的别再乱亲孩子了!

 

亲吻易致病!这7件事也别对娃做!...

崔玉涛的育学园 

常见的疾病问题,这里都有答案,点上方蓝字关注。
在当妈之前,我以为能让我嫌弃的眉头紧锁,的事儿就只有“脸上有褶,兜里没钱。”

但当妈后,我发现了让我,更嫌弃的事儿,那就是别人见着我孩子“伸手就摸,上来就亲。
不管是街坊邻居还是,七大姑八大姨,都喜欢通过亲孩子这种,方式来表达“爱意”,并且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但作为一个科普工作者,爱意传递到没到位,我不知道,这病毒细菌一定是传递,到位了。

大人抵抗力相对较强,感染了细菌病毒也不,一定会发病,但对于抵抗力相对低下的,孩子来说,这一吻的“杀伤力”可就大了。

想知道随意亲孩子到底有哪些危害,且听我慢慢分解。
01
可能引起“亲吻病”



罪魁祸首:EB病毒

EB病毒,是疱疹病毒的一种,感染后可能会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就是俗称的“亲吻病”。

它大量存在于感染者,的唾液腺和唾液中,口-口传播是它最,重要的传播方式。

有数据显示95%的成人都携带EB病毒,一般来说不会发病,但如果是抵抗力,低下的宝宝感染,就不一定安然无恙了。
有些比较严重的病例,宝宝甚至会因此住ICU、因此面瘫
目前EB病毒感染并没有治疗的特效药,也没有预防的疫苗,只能对症治疗,等待自愈,这个过程很漫长,差不多需要2~4周。
02
可能引起胃炎/胃溃疡



罪魁祸首: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也是亲吻孩子过程中的典型“偷渡者”,它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这是种生活在胃部、不怕胃酸的细菌,能引起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机构将幽门螺杆菌列为一类致癌物,胃癌的产生,也和它脱不了干系。

大部分的孩子感染后,不会致病,没有任何表现,比较轻的感染会表现出腹胀、腹痛、打嗝、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常见的消化道症状。

比较严重的感染则会出现消化道溃疡,甚至是消化道出血,就问你吓不吓人。
对于孩子来说,可以通过粪便抗原检测来判断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不过并不是所有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孩子都需要治疗。

因为孩子的肝肾功能,发育不全,为避免药物对,孩子肝肾的损伤,对于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但无症状症状轻微的孩子,并不主张为了预防成人期幽门螺杆菌相关并发症而进行根除治疗

资料来源于《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15版)》
03
可能引起腹泻





罪魁祸首: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算是大家的“老相识”了,没有被孩子的轮状病毒,腹泻折磨过的老母亲,当妈生涯是不完整的。

你们万万想不到,它也能通过亲吻传染,给孩子,路径如下:

大人感染了轮状病毒→上完厕所没有好好洗手就吃东西→轮状病毒,留在口腔腔内→通过亲吻传递递给孩子。

你说你找谁说理去?
轮状病毒最爱坑5岁以下的孩子,尤其是2个月~3岁的孩子。

一旦被感染,孩子那是又烧又吐又拉,要多难受有多难受,但它偏偏还是自限性疾病,你既不能乱用止泻药,又不能乱用抗生素,只能对症护理,等它作完妖自己滚犊子。

这里我再多说两句,孩子腹泻期间最重要的是预防脱水,口服补液盐Ⅲ、水、奶、米汤,或者稀释的苹果汁,能喝啥喝啥,多补充液体才是硬道理。

单纯因为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一般5~7天就好了,不过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转化成乳糖不,耐受性腹泻,所以要记得给孩子服用乳糖酶,每次喂奶前至少15分钟添加。
04
可能引起龋齿/牙周炎



罪魁祸首:致龋菌

常见的致龋菌主要有变异链球菌、乳酸杆菌和放线菌等。

它们也会通过亲吻进入孩子,的口腔里“安营扎寨”,在孩子吃完东西后,这些细菌就会和唾液中的蛋白质及食物,残渣混合成粘性物质牢牢地贴在孩子的牙齿上。

这些细菌会不断地产生,酸性物质,造成牙齿表面的,牙釉质慢慢脱钙、溶解,最后发展成龋齿

除此之外,这些细菌还可能导致牙周炎,大家可别简单认为这是“上火”,多喝水就行,如果不及时消灭这些细菌,会严重影响牙周健康。
其他关于随意亲孩子可能导致,的疾病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因为有研究表明,一个亲吻可能会传递270多种细菌,要是都写了,那我就能出书了,书名我都想好了,就叫《疾病大全是如何炼成的?》

而且除了亲吻,以下这些行为也可能会把细菌病毒,传递给孩子,大家也要多加注意,别掉以轻心。
文章的最后,我想和大家说几句心里话。

在别人眼里,我一直是个矫情,又不懂事的妈妈,因为我特别事儿,条条框框也多,不允许别人随便亲我,的孩子,不允许别人不洗手就,摸孩子的手和脸,不允许别人把他咬过的,东西喂孩子。

好多长辈都埋怨过我,说:“谁家不亲孩子,你小时候我也亲你了,你不也没事儿吗?那些病都是,万分之一的概率,又不是亲一下就一定会得。再说了,我这是喜欢孩子,你怎么还不领情呢?”

我只想说,哪怕是万分之一的概率,对我来说,都是百分之百的冒险

在我看来,表达爱意的方式有很多种,方式不对,就是变相的伤害。对此,我不必领情。

我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多多少少让大家知道,随意亲孩子这个看似,普通亲昵的行为,实则暗藏了诸多隐患。

喜欢是放肆,爱是克制,用在这里同样合适。
点个转发
传递爱但不传递病菌
参考资料

【1】《临床诊疗指南(传染病学分册)》

【2】《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15版)》

【3】《who关于轮状病毒疫苗的,意见书(2013年1月)》

【4】《牙体牙髓病学》

授权声明: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合作邮箱:marketing@drcuiyutao.com


    关注 崔玉涛的育学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