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没结婚,亲戚骂我是神经病……” “太巧了,我也是”

 

女孩们眼里装着的,也可以是星辰大海。...

点击上方 蓝字  ▲  关注订阅 她刊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文 | 小绿也
一部新上线的纪录片《剩女》,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很多人可能没看过,先简单科普下。

它讲的是3位「中国大龄未婚女性」,在各种压力之下的挣扎、妥协,甚至逃离的真实故事。

坦白说,这个话题并不新鲜。

单单「剩女」这个充满歧视性的称呼,就值得被怼个千八百遍。

毕竟,实在难以想象,2020年了,还有人拿着这个2007年的,老旧词语,对「大龄未婚女性」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绑架。

但出人意料的是,截至目前,2000多人在豆瓣打出了8分的高分。


很多人评价——真实到让人窒息。

真实到什么程度?

看完全片后,我甚至觉得,无论你是单身、未婚还是已婚,都应该看看它。

因为,当我们在谈论女性,对婚姻的选择时,谈论的其实是自我成长和对幸福的定义



婚姻市场如何看待30岁+的女性?

纪录片中的三位女性,30多岁,受过良好的教育,经济独立。

符合大部分人对「剩女」的定义。

其中,一号女主的经历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华梅(Hua Mei 音译),34岁,律师。

迫于家里的催婚压力,她来到某婚恋网站相亲。

结果,跟咨询师的初次对话,就让人气到爆炸。

简单了解过华梅对,另一半的要求后,咨询师做的第一件事是——真诚地帮这个,34岁的女人“认清现实”。

“我说话可能稍微直接一些,

从外形来看,你不是什么美女,

不漂亮,而且你年龄真的很大了。”


没想到,华梅根本不买账。

听到对方说自己不漂亮,她无所谓地笑了笑。可对方说她老,华梅不认同地回复说,“我觉得自己的年龄很好啊。”

这句反驳,让咨询师非常不舒服,她像是听到了,某件好笑的事,满脸难以置信。
嗯?你觉得你的年龄在婚姻市场
还是一个很好的年纪?
华梅坚定地点了点头。

咨询师不服气,也不认输。为了尽快让这个34岁的的女,性向现实低头,这之后,她的语气变得咄咄逼人。

“你不要想我现在状态很好,自己觉得很年轻。

这都是自欺欺人的,都是你自己觉得的。

你要现在谈恋爱,最快36生孩子,

也算高龄产妇了。

什么?你还想过不生孩子?

既然你选择婚姻,

那你就不能不生孩子。”

前前后后三大段话,像极了PUA洗脑现场。

最后,她还不忘总结:

“你的性格有一点硬,希望你柔一点。
不知道看到这里,你们是什么感受。

反正同样作为女性的我,极度不适。

短短几分钟的对话,婚姻市场偏爱的女性,标准暴露无遗——

年轻好看的当然抢手,如果两样都不占,那起码也要顺从听话,性格别太要强。

难怪咨询师努力想要“掰正”华梅。

这套“好嫁风”的标准之下,她倒是显得格格不入了。



最大的压力,往往来源于家人

这些「贬低」,绝不是华梅头一次听到。

在公园的相亲角,她的职业也曾成为大妈的攻击目标。

当时,替儿子择偶的大妈,在得知她是律师后,上来就是一顿长枪短炮:

“律师多厉害啊,要是吵架了,你一下搬出个民法、刑法啊,我吵得过你?

大妈这话说得幽默,可嫌弃却是真实存在的。
当华梅试图继续沟通,大妈直接赶客,

“咱不谈了好吗,我害怕。
都以为律师最会吵架。可谁能想到,她此刻只能尴尬微笑。

大妈只是萍水相逢的路人,错过也就错过了。在最亲近的家人面前,压力更大。

痛苦的女孩,有时候是因为被束缚在,亲情中,看不得亲人难过,所以才会愤怒又无奈。

她的老家在山东农村,家里有五个姐妹。

父亲嘴上说着,“别看我都是闺女,也比你们儿子都强。


听上去好像是夸奖,但所有人都能,听出背后的不甘。

女儿争气,给“断后”的家庭挽回了面子。可她不结婚,又让老人在外抬不起头。

所以平时融洽的家庭,一提到华梅的婚姻问题,立刻爆发。

纪录片中,有一幕让人印象深刻。

七大姑八大姨围坐一堂,拿出最极端的话,集体围攻华梅:

“就是上学上傻了。

“你一天不成家,爸妈一天就不放心。

“你以后有病有灾,谁照应你?

“不结婚就得判刑。

“不结婚,再幸福也不叫幸福。
老父亲甚至打起了苦情牌:

从小到大你要什么都给你,你考上大学,咱家那么穷,我还供你上完学了。我起五经睡半夜地干,还不就是为了你。
这让华梅无法抵抗,只能落荒而逃。
我知道,看到这里,一定会有人质疑:

34岁还不结婚,一定是华梅的择偶,条件太挑剔了吧!

真的如此吗?

恰恰相反,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另一半,她都有非常明确的认知。

她对另一半的要求有两点:

一是受过良好的教育;

二是要尊重女性,比如双方要合理分配家务。

之所以提到家务,是因为她的前男友就是,完全不做家务的人,直接导致了两人分手。

这两个条件,苛刻吗?起码我觉得挺正常。

但就是这两点要求,她遇到的男性几乎都,无法做到。

有一次,她相亲时遇到一个,山东老乡。

两人一听对方也是滨州的,家里还相隔不远,聊得很热络。

可一说到对另一半的要求,男方说,

“成了家,我要占主导地位。可以一半一半,只不过我要占更大一半……女生不能比我强太多。
华梅的表情肉眼可见垮,了下来。

或许至此她才明白,原来,无论对婚姻市场、男性亦或是家人来说,

最“完美”的女性标准首先应该是「顺从」。

华梅形容自己的处境是:一边战斗,一边撤退。在随波逐流中,又心有不甘。

这何尝不是大部分大龄,未婚女性的真实困境?

她们都知道,除非抛弃一部分自我,放弃自己的棱角,去适应固定的社会标准,否则就永远无法融入,婚姻市场。
当婚姻成了一个任务,它还能否通向幸福?

华梅的故事并非是个例。

纪录片中的另外两位女性,也都承受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

比如,28岁,北京户口,有房有车的徐梅(Xu Mei音译)。



名牌大学,工作体面,性格开朗……按理说备受婚恋市场青睐。

可她的恋爱,却总受制于「控制欲」超强的母亲。

最近的相亲对象,也因为对方不是北京户口,无疾而终。

每当女儿要向母亲说道理,冷静也好,痛哭也好,她的反应总是这样:



一句话,根本说不通。

习惯了顺从的她,也会为此痛苦,甚至因此在接受心理治疗。

可她无力改变,无心改变。

而最后一位女主盖琪(Gai Qi音译),是一位大学教授。

她也曾是一个“剩女”,但现在,她已经成功走入婚姻。

说起这段婚姻,她挂在嘴边的一个词是——妥协。无论何时,她的脸上都带着一种平静。
哪怕她承认婚后的生活没有,单身时有趣,甚至经常很无聊。

但她认为,现在的生活是幸福、美好的。

“婚姻关系,总是需要妥协的……你肯定要舍弃一些东西。我选择活在当下”

她,她们,到底为了什么而妥协?

归根到底,婚姻好像成了,一个魔幻的词。

大家认定,婚姻才是获得幸福的,充分必要条件,如果你大龄未婚,你就是个失败者,任何人都可以对,你横加指责。

以法定结婚年龄为标尺,老一辈人推动着它,新一代人传承着它,一个女人的全部价值,几乎都基于婚姻。

不得不让人怀疑——当婚姻变成了一个不得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任务,它真的还能带领,人们通向幸福吗?

说实话,纪录片中选择的女性,不管是学历还是眼界,都不算底层。

可她们依然无法,摆脱单一的婚姻观,坚守住绝对独立的人格。

三个人中,只有华梅是个例外。

故事的最后,34岁的她选择去,法国留学。

课堂上,她专心记着笔记。
放学后,骑着自行车穿行过校园。
此时的她,一身轻松,完全是一个普通的,女学生模样。

但其实,这不是真正的结局。

这部纪录片拍,摄于2015年-2017年,因为大家太关注华梅,的近况,最近,她在推特上回答了,网友的问题:


如今,她已顺利从法国毕业,并移居德国,继续做律师,也结婚了。

总有些期待和追求,不会被外界的声音阻碍。

让人感动的是,华梅是个农村女孩,可她一直在努力做自己,追求更适合自己的人生。

面对困难,他一直在找解决办法,绝不逃避。

她是个能解决问题的人,也借此完成了自我蜕变。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借她们的故事,得到自己的感慨。不过,剩女这个带有歧视意味,的问题,从来不是一个值得引发,集体关注的社会现象。

更值得大家关注的是,一个中国女孩,究竟要经历多少困难,才能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你值得更好的”,并不是一句轻飘飘的口号。

你无法想象,为了让自己“值得”,她们究竟付出了多少。


她们中的大部分人,一出生,就已经注定了安稳的一生。

她们要漂亮,要温顺,未来的归宿是婚姻,能让她们大展拳脚的,地方是:菜市场、厨房、育儿室。

时代在进步,却很少有人关心过,

当代女性到底在追求什么?当代女性的幸福,标准是什么?

恐怕,并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家庭稳定了。

无论是经济独立,还是精神自由,无论是事业成功,还是灵魂丰满……女孩们眼里装着的,也可以使星辰大海。

无论最终,她们选择走进家庭,或是终身自由,都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选择,不应该受到任何人的评判!

希望每个女孩,对于自己的生活可以有,更自由、多样化的选择。

希望大家,都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婚姻绝对不是

衡量女性价值的标准


    关注 她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