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钱一个,好甜……

 

圈粉几代人的老味道...

好像提起广西柳州,我们第一个想到的,通常就是螺蛳粉。

也许只有当地人才知道,在柳州洛满镇,还有一种传统小吃,畅销多年,几代人都被它圈了粉。

“老板,给我来10个水油堆!






注:该视频为去年拍摄,里面的人物场景均为疫情爆发,前的景象,我们也期待疫情早日过去,我们的生活回归当初。



洛满小吃水油堆,

金黄发亮令人垂涎。水油堆,是广西柳州市洛满镇,的一道名小吃,已被该区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

一个锅头,一堆炭火,一瓶油,一盆面粉,一碗芝麻,白面在油锅里上下翻腾,白进黄出,香味弥漫。



炸成金黄色的糯米团子,油光发亮,夹一个沾上芝麻白糖,放进碗里,淋上红糖水,咬一口,软糯香甜,久久回味。

现在,洛满特产水油堆,已经小有名气,许多游客都会特意跑去,洛满镇,为了吃上一口,最正宗的水油堆。



在洛满镇集贸市场上,就有很多做水油堆的摊位,其中最受欢迎的要,属覃小菊的小摊。



一家三代人的坚守,

用劳苦换甜蜜生活。覃小菊是土生土长,的洛满镇人,她家的水油堆小摊,最早是外婆做,后来母亲接手,到她已经是第三代。

1979年,中考失利的覃小菊,便随着母亲开始,做起水油堆,“想着反正学一门手艺,不会被饿着,不曾想这一干就是,30多年。”

炸水油堆,油很关键,油不好,吃起来会不够爽口。糖也很重要,炸的时候加上,土法制作的水糖,才有这金亮,金亮的水油堆出锅。



口味上,覃小菊还做了改良,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喜好,后来其他摊位都开始效仿,她的做法,“大家都说我花样特别多。”

2011年,她的水油堆登上了报纸,第二天,小摊前就人山人海。后来智能手机普及,大家一边吃一边发朋友圈,通过网络分享。



就这样,覃小菊的水油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南宁、宜州的人也会赶来吃,远至美国、新加坡的游客都来过。

有人说,“来洛满镇吃遍了小摊,还是觉得这家最好吃。”



甜从苦中来,

传承记忆里的味道。

磨米,泡米,起早贪黑,亲力亲为,炸水油堆经常还要一个姿势,保持大半天,时间久了,覃小菊的腰就顶不住了。

刚开始卖的,时候3分钱一个,现在一块钱一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赚的都是辛苦钱。

但就是靠着这个小摊,覃小菊夫妻俩撑起了,一个家。读书工作,一儿一女都很争气,现在三代同堂,一家子其乐融融。
小儿子有时候心疼妈妈太,辛苦,劝她找点轻松的事情做,但在覃小菊看来,“大家都习惯吃我们,家的水油堆了,不舍得丢啊。”



“我们几个老姐妹,经常就约着,一起来吃水油堆。”

“小时候和弟弟最喜欢,吃的就是水油堆,现在去外地读书了也还是念,着这一口。”

“以前女朋友带我来吃,分手后我偶尔还会过来,买上一盒。”

“以前是朋友打包带回去给,我吃,现在轮到我来,打包带给他们吃。”



小小的水油堆,不知不觉也凝聚了,很多人的情感记忆。

在中国人的感情密码里,美食和乡土情怀密不可分,人有记忆,城市也是相同,而舌尖上的味道,变成了记忆传承,的最佳载体。

也很庆幸有像覃小菊,这样的人,将这份味道和记忆一直,传承下去。
后记:疫情爆发后,2月5日洛满镇封闭了,集贸市场,并暂停赶集,覃小菊也响应号召,收了摊子,待在家中,夫妻俩也难得闲了下来。直到2月23日集贸市场,重新开放,覃小菊开始出摊,虽然出门的人很少,生意冷清,但她还是坚持出摊,也想让那些疫情期间仍需出门工作,的人都能吃上一口热乎香甜的水油堆。
撰文|项18



运营|项18 设计|维尼

点个“在看”

总有一种味道让你念念不忘


    关注 二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水油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