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旅游记 沧桑石块间的史诗(上)

 

混沌的蛮荒...







马来西亚留学生吴哥游记

写在出发前/

2015年冬天,身边的朋友在期末考,文科生早已收拾行李去旅行了。大学最后一次寒假,打算就这陆路旅行回家,反正穷游者有的是时间,不让飞航模糊地域性空间,想要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靠近马来西亚回家。

从杭州出发一直到南宁。

再没有一个人出行的紧张感,又或许此行的目的地是马来西亚老家,不像一场远行,更像一条归家路。但是旅行的意义又岂是仅限于此呢?越往外走,就越是回归人类心中那个家;越是往家里钻,离远方就越远。

就这样出发了吧,不要怕遗漏了什么,没有什么是应该要完美的。吵闹的硬座车厢令人无法休息,杭州的阴天在车窗外形成连绵的跑马灯,我知道明天的南宁将有不一样的天气。
▲南宁,友谊关
初遇柬埔寨/

由北至南穿越了越南,我来到了繁华的胡志明市。这时我的旅程迈入第三周。一路向南的温度越来越高,处处表明着我即将靠近赤道地域。从胡志明到暹粒的车用时超过十二个小时,我在这段车程里与越南告别,感受着与柬埔寨的邂逅。

中途转了一次车,再行驶,等天色完全暗了,我开始感受得到旅途中未知的警惕感,这是很爽快的感受,也是我偏好一个人旅行的最大原因。当孤独感上升到最强,无助感放大,我才会意识到自己和自己是在一起的,这是我独行上路的追求。

在一片漆黑的暹粒大街上,我坐上了一辆后座可以载四人的tuktuk,开往渐渐有依稀路灯的市中心。往后在暹粒的时间,这是我唯一的交通工具。

▲暹粒tuktuk
▲游客聚集的暹粒夜市


认识新朋友/

我留宿在哈克斯之家,Hak's House。一个床位只要3美金,空调房间,六个床位共用一个卫生间。当晚我一推门进去就是几个旅人在对话,他们随意搁得满地都是的行囊散发出跟我很像的气味。我和大家打了声招呼,找到空的位子放下包,目光呆滞地歇了一会:坐了大半天的车终于到了!

后来我和两个金发碧眼的女孩开始聊起来,她们来自芬兰,辞掉了自己的工作,从尼泊尔开始,一直到印度,越南,柬埔寨是她们的第四站,在来到暹粒之前,她们在金边支教一个月。她们对于我来自马来西亚很兴奋,因为她们的下一站很可能是泰国或者马来西亚。

隔天一早被阳光照得再也睡不着才甘愿起床,对面的芬兰女生还没出门,无意中获知她们决定今早去参观吴哥。这对我来说是个好消息!三人决定拼车一起出发,巧的是我们都要买三日票参观。

游吴哥的方式很多,通票也不同,有的人想要徒步,有的人愿意骑自行车,一般当然是坐tuktuk,实惠快捷。三日票要价40美元,以往景区需要本人携带护照尺寸照片才能买票,现在只需当场拍摄直接印在门票上即可,票根成了最好的纪念品。

行程的安排也是很重要的,吴哥是一个建筑群,要看的不只是一个庙宇。我们达成协议,把路程较长的大圈游览安排在第一天。白天日照时间长,太阳也很猛,所以大约到了中午人们已经昏昏欲睡,有的古迹还不在室内,容易中暑。接近下午2点钟大家已经无心参观,待在树下两眼放空。

在旅途中最幸运的事莫过于遇到志同道合的同伴,于是我们到附近的摊贩坐下来要了三个椰子,疲惫的感觉一下子全没了。在辛瓦的棚子下,阴凉极了,我们又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聊我们的旅途,聊我们的日常生活,我对她们感兴趣,她们也一样对我说的感兴趣。

就在这个角落,我们看见了吴哥的日落,大大的,圆圆的,火红火红的,没有游客争相来看,只有从我们喝椰子的角度看去,那样无人问津的日落悄然发出最后的光芒,并且一步一步往下移动。我们看得出神。
哈克斯之家
令人审美疲劳的古建筑
志同道合/我的芬兰同伴,一个叫奥利,一个叫克丽丝丁娜。她们的特点就是爱笑,很腼腆。她们花费时就和我一样,每一美金都用得斤斤计较。克丽丝丁娜说,这是我们还要维持9个月的家当,不省着花用完了只能露宿街头了。

天黑以前我们乘着tuktuk回到了哈克斯之家,冰凉的冷水澡洒在我的身上,还可以清楚闻得到水里闷热的气味。柬埔寨是我所游历过相对贫穷的国家,但却给了我舒适和自由的感受。又一个夜晚来临,我的隔壁床上也多了一位姑娘。互道了晚安,进入了梦乡。
奥利,笑时露出牙龈的少女
克丽丝丁娜,任何东西都喜欢拍下来
吴哥饮食/小圈的吴哥游览开始了,出发前与奥利和克丽丝丁娜共进早餐。早餐从西餐法式长棍炸薯条到复合式的炒快熟面再到本土的炒粉干什么的都可以点到,饮料当然是一杯东南亚咖啡,浓郁又香甜。如此一餐需要2美元左右,三个穷游客从背包里摸出一小张一小张纸钞相当小心翼翼。宽裕一点的游客可以在民宿里用餐,气氛稍微好一点,餐点选择稍微多一点。

这个地方大部分的经济来源都归功于旅游业的兴旺,是祸是福不知道。就我在暹粒这段时间,也或许都在旅游区活动,鲜少碰到富有当地特色的饮食。如果非得说的话,我觉得就是“复合式”。

在路上经常可以看到移动式的做法棍的小贩,和越南很像,这种摊贩通常最便宜,而且因顾客的不同而报价不同。那天傍晚我向摊贩要了三串丸子一美元,而当地人五串丸子才一美元。类似在越南吃到的那种汤面,汤粉,在暹粒也有,而越南鼎鼎大名的咖啡文化自然也就影响了柬埔寨。也因着大量欧美游客的来访,暹粒的饮食文化里出现了西餐。当然这也或许是越南和柬埔寨曾经长时间是法国的殖民地,也就理所当然有了吃法棍的文化。

若要说特色,我会推荐在路边烧烤的鱼和鸡翅。摊贩们就地烧烤,很有原始风味,如果你愿意,可以就地坐在她们准备的摊子上一块用餐。奥利和克丽丝丁娜对这件事情极为向往,她们想象不到坐在地上吃饭的感觉,她们这样告诉我:“在我们那儿,我们的餐馆尽量把桌椅做得高高在上,就像在酒吧柜台的那种高高的椅子,而这里,人们能多接近地面就有多接近,到膝盖那么矮的桌子椅子,甚至是直接坐到地上去用餐,这对我们来说,完全无法想象。”但我们终究没有一起尝试坐在地上就餐,因为tuktuk已经掀起一阵风尘疾驰而去,来不及让我们停下来体验当地人的所体验。
卖法棍的移动摊贩
接地气的路边烤鸡
帅哥?美女?美食?美景?
想知道这个马来妹妹还有什么艳遇,
敬请期待下篇。
TO BE CONTINUED
长按识别二维码,环游记微信订阅号
世界,一触即达
转载请注明来源


    关注 环游日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